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何一门学科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也是如此,生活化教学是贴近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探讨了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在数学生活化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05-01
数学抽象度比较高,而小学生抽象思维比较缺乏,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比较低,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进行高效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样更容易形成共鸣,便于沟通,利于接受。
1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从教学理论上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从小学生的心理上来说,生活化教学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适合缺乏抽象思维的小学生。最后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高效課堂的必然要求。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高效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无疑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乐趣和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和措施
2.1 构建生活化的导课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或者生活视频导入,这样的导入设计要比单纯的语言性、理论性的导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进入了学习的情景中。如在学习《整理房间》时,教师可把情境图打印成比较大的画面,使学生迅速而自然地进入到教学活动的角色中,这样就比单纯的语言高效的多。这样的生活化导课学生非常喜欢,并且还期待着下一节课的来临。
2.2 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他人的生活经验,从而构造自己的学习。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教师创建了这样的生活情景:王林的妈妈带了10元钱去买苹果,一斤苹果需要2元钱,她能够买多少苹果?学生通过除法迅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老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陈东的妈妈带了11元钱也去买苹果,她可以买多少苹果?剩多少钱?通过这种生活化情景的创设,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在这种购买与算数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了解到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由此可见,这种鲜活的生活情景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降低数学的抽象性,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减轻了学习压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通过模拟转换,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除了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把教学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这样通过模拟和转换,形成鲜活的教学素材,服务数学教学。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教师提前让学生调查统计商店的一些商品的价格。如钢笔6.8元、铅笔0.6元、文具盒16.00元……学生把生活中的知识搬到了课堂上,通过生活中对元角分的理解,对应商品价格的小数,很自然地达到了认识小数的意义,把生活和数学有机连接起来,突破思维障碍。
2.4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一贯宗旨,也是知识最好的归宿。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一些单位后,教师可让学生亲自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称称自己的体重,让学生向父母咨询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蔬菜水果的价格,并进行归类统计,学生就是这样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学习“平均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调查超市里蔬菜平均价格,使学生通过这个平均数对蔬菜价格有一个更加客观的印象。这种用课堂知识服务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做法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很有成就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探索任务,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更有兴趣地接受,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不断优化生活化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205-01
数学抽象度比较高,而小学生抽象思维比较缺乏,接受能力和认识水平都比较低,教师如何在数学课堂进行高效教学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这样更容易形成共鸣,便于沟通,利于接受。
1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可行性研究
首先从教学理论上来说,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这样的教学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也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并能产生学习的兴趣。其次从小学生的心理上来说,生活化教学能够化抽象为形象,化理性为感性,适合缺乏抽象思维的小学生。最后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是高效課堂的必然要求。现在的课堂教学要打破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建立一种高效的课堂,生活化教学无疑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乐趣和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 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方法和措施
2.1 构建生活化的导课
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或者生活视频导入,这样的导入设计要比单纯的语言性、理论性的导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进入了学习的情景中。如在学习《整理房间》时,教师可把情境图打印成比较大的画面,使学生迅速而自然地进入到教学活动的角色中,这样就比单纯的语言高效的多。这样的生活化导课学生非常喜欢,并且还期待着下一节课的来临。
2.2 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在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他人的生活经验,从而构造自己的学习。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教师创建了这样的生活情景:王林的妈妈带了10元钱去买苹果,一斤苹果需要2元钱,她能够买多少苹果?学生通过除法迅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老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又提出了一个问题,陈东的妈妈带了11元钱也去买苹果,她可以买多少苹果?剩多少钱?通过这种生活化情景的创设,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学生在这种购买与算数的过程中很自然地了解到有余数的除法运算。由此可见,这种鲜活的生活情景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降低数学的抽象性,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减轻了学习压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通过模拟转换,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除了创建生活化的教学情景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把教学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这样通过模拟和转换,形成鲜活的教学素材,服务数学教学。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教师提前让学生调查统计商店的一些商品的价格。如钢笔6.8元、铅笔0.6元、文具盒16.00元……学生把生活中的知识搬到了课堂上,通过生活中对元角分的理解,对应商品价格的小数,很自然地达到了认识小数的意义,把生活和数学有机连接起来,突破思维障碍。
2.4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一贯宗旨,也是知识最好的归宿。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运用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了一些单位后,教师可让学生亲自量一量自己的身高,称称自己的体重,让学生向父母咨询日常生活用品以及蔬菜水果的价格,并进行归类统计,学生就是这样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在学习“平均数”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调查超市里蔬菜平均价格,使学生通过这个平均数对蔬菜价格有一个更加客观的印象。这种用课堂知识服务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做法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很有成就感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探索任务,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生活化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更有兴趣地接受,同时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不断优化生活化情景的创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让数学教学更加生活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