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废弃仓库般的“大观园”,港台两地“十二金钗”,绕着何韵诗主演的“贾宝玉”,梦里梦外,进进出出;“凤辣子”满嘴坑爹、牛X、Hold住等潮词;老祖宗开口操起英文,唯唯诺诺的袭人间或蹦出几句日语,再瞧那警幻仙姑,话到一半就把短裙撕到了大腿根……
青春呀,未央歌,燃烧了岁月唱出的一首歌。你还我一生的泪,我们走到了最后,缘起又缘灭。青春呀青春,烧光了以后剩下什么痕迹?你还我一生的泪,请告诉我吧,哪里找得到自己。
恍兮惚兮,若隐若明,3小时声光歌影游园惊梦,看尽这爱怨嗔痴千年心事。
《贾宝玉》是林奕华从艺20年第50部舞台作品,2011年首演香港时45分钟内首轮门票便告售罄;今年4月10日至14日,该剧将携百场之势再度献演上海文化广场。据悉,开票仅两周,5场300元以下演出票早已被一扫而空。
“青春是越燃烧越有的!”54岁的林奕华一脸盎然少年气,“我在春天里过春夏秋冬。”古典名著经他操刀,转身变得鬼马后现代,“贾宝玉这个人物,在英国就是哈利·波特,在法国就是小王子,在美国就是彼得·潘,他是我们心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幕启:12双华丽高跟鞋静立台前。
开场:12女子玩着游戏交替倒叙贾宝玉的一生,说笑间便把《红楼梦》的故事讲完了。
“不只呈现,它必须是一个原来的故事被看见,但又是一个新鲜的故事,还有什么比一个人回到前生重来一次却不能改变结局更能达到这个效果?一想到这个,所有故事都通了。”
漫雪中梦断一生,红尘里情痴再来。投影侧墙的日晷缓缓移转,黑黢黢的铁门打开了,何韵诗身着白衣在落雪中翩翩而下:神瑛使者重返太虚幻境,不甘心遗忘人间种种,要求再度下凡成为“贾宝玉”。“我们营造的空间,仿若从废墟中看到一个想象中的繁华,在一个荒置了的环境中,把一些快乐、青春、美好的事情呈现出来,反差更能刺激观众联想。”
《贾宝玉》里的“十二金钗”,穿的全是利落套装和风衣,有林奕华旧作《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的影子。贾府仿若上流社会家族企业,大观园酷似争竞职场,小姐、丫环便是那高低有别的OL们。显然,薛家白富美宝钗比贾家富二代宝玉看得透彻,她知道“谎话永远比实话让人觉得舒服,而一般人都喜欢与让人舒服的人相处”,她力劝宝玉把握公开场合重塑形象,博取大家的认同。
剧中最具颠覆感的,是晴雯撕扇和补裘的戏码,台上既没扇也没裘,只有鲜红胶带跨场而过,伴随音效制作的尖锐撕扯声,晴雯拿着手机骂骂咧咧,甚至用英文爆粗口。“我们要让大家觉得身边就有晴雯,用传统戏曲手段表现撕扇,很美,但跟当下没连接,我必须另找一个跟晴雯个性有关的东西。晴雯是个情绪暴冲的人,有可能掉了手机,宝玉说你为什么不小心啊,然后她说手机算什么?!发泄对现代人很重要,现代年轻人谈恋爱,最常见的就是话讲不下去,然后就摔了手机。补裘太写实给人感觉反倒是假的,我用那个胶带,她贴上再拉下时有种撞裂撕扯声,动作和补裘相通,在舞台上她都是跪着做,让观众觉得这个人很卑微,所谓的一个下人,很悲伤,而且有一种残酷感。”
相比擅长扑蝶、调动活物的宝钗,一袭紧扣深蓝风衣的黛玉,虽在宝玉心头,但大多时候都沉默地绕场而行,直至第9场《黛玉诗绢》才见其炽热绽放:黛玉在舞台前方念着诗,6个和她一样身穿风衣的女演员在后方狂舞,折射出她脆弱爱哭的外表下敢爱敢恨的真性情。林奕华认为,“袭人和宝钗是一体两面,晴雯跟黛玉是一体两面,《红楼梦》很棒的一点在于道出了人的多面性,有被压抑的一面,也有奔放的一面。一个这么古典的小说,对于现代人的人格分裂这些事,很早就做出了点题。”
幕墙上,日晷影儿在转,节气字样在变,背景音是贾宝玉的喃喃自语;墙上投出一簇繁花,变成“青春”二字,成型后刹那间又化为枯枝,仿若从树干吊垂而下。
正如何韵诗中场休息前唱的那首《花辞》:“盛宴中,繁花发放媚态,如夏季,来到最美一日,预见它,缓慢地枯萎,香气已消失,无声地悄悄掉落,匆匆变暗……铅华经已洗透,前尘渺渺已没处寻。时光匆匆,一天已半生……”
《贾宝玉》基本浸润于凄暗色调,唯独那场《解花签》,姑娘们换上纱裙,在幻彩灯光下轻舞飞扬,扑来一阵烂漫气息……林奕华要的,则是那繁华落尽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红楼梦》原著有一章《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有一天贾宝玉看到冬天下雪,太阳很好,觉得这环境太美了!那一章整个大喜里面有一种大悲,最美好的时候,你能够复制吗?不可能,你只能超越,命运有时候好像一朵花,但结果是怎样,就不知道了。”
最具争议的改编是,众人让贾宝玉迎娶的不是宝钗,而是黛玉,但他遵守对警幻仙姑的承诺,为了让黛玉还完眼泪回天上重聚,还是依照原本命运,和黛玉分开,与宝钗一起。
当一众女演员换上风衣,林黛玉反而穿上白色洋装,既似不从于众的脱俗,亦是离群的孤单,跟在后头那群伴娘,感觉像在送丧。“东方婚嫁戴红盖头,但在西方戴白盖头,代表圣洁,但这里红事转换成了白事,这也预告黛玉的离开,对宝玉来讲,这件事是送走一个人,并不是迎来一个人。”
剧末,何韵诗借宝玉之口道出心声:“赤诚和现实,永远是互相抗衡着的两极。也许这个世界会不断用挫折来告诉你,棱角不受欢迎,迎合才能获得认同。如果你也曾遭遇那样的片刻,不如放空一切,去感受与生俱来的流淌在血液中的纯真,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通灵宝玉’。”梦还没有完……那首咏叹调般的《痴情司》令舒淇动容,场外她饰演林黛玉,与何韵诗合拍了缠绵的特别版MV。“其实你我这美梦,气数早已尽,重来也是无用。”
《贾宝玉》看似是一部穿越剧实则又不是,林奕华认为,它讲述的是一个人的初衷,他的纯真,他的自我。“贾宝玉最可贵的是和现代人的精神上有共性,现代人有个大问题,尤其是中国人,没有机会成长。中国的传统没有给孩子权利,孩子的命运受到家庭利益的限制,中国人以家为中心,而西方人不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是中国人,但灵魂没有传统中国人那么服从,他希望自己是嬉皮士,希望获得自由,由于他是一种体制中的异端,所以发生许多事让他觉得受到了打击,这点和现代的年轻人很像。现代中国的孩子很矛盾,虽然多了一些自由的空间,但又不能靠这样的自由活一辈子,所以会有挫败感,难以平衡现实和梦想。《贾宝玉》有一个内涵:成长需要独立思考,要成为自己就不能以别人为样本,成长需要时间、需要沉淀,必然是痛苦的,只有学会接受痛苦,懂得这种平衡,才能真正成长。《贾宝玉》的英文剧目是《Awakening》,觉醒,就是这个意思。”
青春呀,未央歌,燃烧了岁月唱出的一首歌。你还我一生的泪,我们走到了最后,缘起又缘灭。青春呀青春,烧光了以后剩下什么痕迹?你还我一生的泪,请告诉我吧,哪里找得到自己。
恍兮惚兮,若隐若明,3小时声光歌影游园惊梦,看尽这爱怨嗔痴千年心事。
《贾宝玉》是林奕华从艺20年第50部舞台作品,2011年首演香港时45分钟内首轮门票便告售罄;今年4月10日至14日,该剧将携百场之势再度献演上海文化广场。据悉,开票仅两周,5场300元以下演出票早已被一扫而空。
“青春是越燃烧越有的!”54岁的林奕华一脸盎然少年气,“我在春天里过春夏秋冬。”古典名著经他操刀,转身变得鬼马后现代,“贾宝玉这个人物,在英国就是哈利·波特,在法国就是小王子,在美国就是彼得·潘,他是我们心里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繁花多缤纷
幕启:12双华丽高跟鞋静立台前。
开场:12女子玩着游戏交替倒叙贾宝玉的一生,说笑间便把《红楼梦》的故事讲完了。
“不只呈现,它必须是一个原来的故事被看见,但又是一个新鲜的故事,还有什么比一个人回到前生重来一次却不能改变结局更能达到这个效果?一想到这个,所有故事都通了。”
漫雪中梦断一生,红尘里情痴再来。投影侧墙的日晷缓缓移转,黑黢黢的铁门打开了,何韵诗身着白衣在落雪中翩翩而下:神瑛使者重返太虚幻境,不甘心遗忘人间种种,要求再度下凡成为“贾宝玉”。“我们营造的空间,仿若从废墟中看到一个想象中的繁华,在一个荒置了的环境中,把一些快乐、青春、美好的事情呈现出来,反差更能刺激观众联想。”
《贾宝玉》里的“十二金钗”,穿的全是利落套装和风衣,有林奕华旧作《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的影子。贾府仿若上流社会家族企业,大观园酷似争竞职场,小姐、丫环便是那高低有别的OL们。显然,薛家白富美宝钗比贾家富二代宝玉看得透彻,她知道“谎话永远比实话让人觉得舒服,而一般人都喜欢与让人舒服的人相处”,她力劝宝玉把握公开场合重塑形象,博取大家的认同。
剧中最具颠覆感的,是晴雯撕扇和补裘的戏码,台上既没扇也没裘,只有鲜红胶带跨场而过,伴随音效制作的尖锐撕扯声,晴雯拿着手机骂骂咧咧,甚至用英文爆粗口。“我们要让大家觉得身边就有晴雯,用传统戏曲手段表现撕扇,很美,但跟当下没连接,我必须另找一个跟晴雯个性有关的东西。晴雯是个情绪暴冲的人,有可能掉了手机,宝玉说你为什么不小心啊,然后她说手机算什么?!发泄对现代人很重要,现代年轻人谈恋爱,最常见的就是话讲不下去,然后就摔了手机。补裘太写实给人感觉反倒是假的,我用那个胶带,她贴上再拉下时有种撞裂撕扯声,动作和补裘相通,在舞台上她都是跪着做,让观众觉得这个人很卑微,所谓的一个下人,很悲伤,而且有一种残酷感。”
相比擅长扑蝶、调动活物的宝钗,一袭紧扣深蓝风衣的黛玉,虽在宝玉心头,但大多时候都沉默地绕场而行,直至第9场《黛玉诗绢》才见其炽热绽放:黛玉在舞台前方念着诗,6个和她一样身穿风衣的女演员在后方狂舞,折射出她脆弱爱哭的外表下敢爱敢恨的真性情。林奕华认为,“袭人和宝钗是一体两面,晴雯跟黛玉是一体两面,《红楼梦》很棒的一点在于道出了人的多面性,有被压抑的一面,也有奔放的一面。一个这么古典的小说,对于现代人的人格分裂这些事,很早就做出了点题。”
茫茫雪更冷
幕墙上,日晷影儿在转,节气字样在变,背景音是贾宝玉的喃喃自语;墙上投出一簇繁花,变成“青春”二字,成型后刹那间又化为枯枝,仿若从树干吊垂而下。
正如何韵诗中场休息前唱的那首《花辞》:“盛宴中,繁花发放媚态,如夏季,来到最美一日,预见它,缓慢地枯萎,香气已消失,无声地悄悄掉落,匆匆变暗……铅华经已洗透,前尘渺渺已没处寻。时光匆匆,一天已半生……”
《贾宝玉》基本浸润于凄暗色调,唯独那场《解花签》,姑娘们换上纱裙,在幻彩灯光下轻舞飞扬,扑来一阵烂漫气息……林奕华要的,则是那繁华落尽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红楼梦》原著有一章《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有一天贾宝玉看到冬天下雪,太阳很好,觉得这环境太美了!那一章整个大喜里面有一种大悲,最美好的时候,你能够复制吗?不可能,你只能超越,命运有时候好像一朵花,但结果是怎样,就不知道了。”
最具争议的改编是,众人让贾宝玉迎娶的不是宝钗,而是黛玉,但他遵守对警幻仙姑的承诺,为了让黛玉还完眼泪回天上重聚,还是依照原本命运,和黛玉分开,与宝钗一起。
当一众女演员换上风衣,林黛玉反而穿上白色洋装,既似不从于众的脱俗,亦是离群的孤单,跟在后头那群伴娘,感觉像在送丧。“东方婚嫁戴红盖头,但在西方戴白盖头,代表圣洁,但这里红事转换成了白事,这也预告黛玉的离开,对宝玉来讲,这件事是送走一个人,并不是迎来一个人。”
剧末,何韵诗借宝玉之口道出心声:“赤诚和现实,永远是互相抗衡着的两极。也许这个世界会不断用挫折来告诉你,棱角不受欢迎,迎合才能获得认同。如果你也曾遭遇那样的片刻,不如放空一切,去感受与生俱来的流淌在血液中的纯真,心,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通灵宝玉’。”梦还没有完……那首咏叹调般的《痴情司》令舒淇动容,场外她饰演林黛玉,与何韵诗合拍了缠绵的特别版MV。“其实你我这美梦,气数早已尽,重来也是无用。”
《贾宝玉》看似是一部穿越剧实则又不是,林奕华认为,它讲述的是一个人的初衷,他的纯真,他的自我。“贾宝玉最可贵的是和现代人的精神上有共性,现代人有个大问题,尤其是中国人,没有机会成长。中国的传统没有给孩子权利,孩子的命运受到家庭利益的限制,中国人以家为中心,而西方人不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是中国人,但灵魂没有传统中国人那么服从,他希望自己是嬉皮士,希望获得自由,由于他是一种体制中的异端,所以发生许多事让他觉得受到了打击,这点和现代的年轻人很像。现代中国的孩子很矛盾,虽然多了一些自由的空间,但又不能靠这样的自由活一辈子,所以会有挫败感,难以平衡现实和梦想。《贾宝玉》有一个内涵:成长需要独立思考,要成为自己就不能以别人为样本,成长需要时间、需要沉淀,必然是痛苦的,只有学会接受痛苦,懂得这种平衡,才能真正成长。《贾宝玉》的英文剧目是《Awakening》,觉醒,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