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观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987z654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因此高中教育事业也是不断往前发展的,同样,学校管理模式也需要相应改变,人本管理理念与学校管理相结合是一间学校发展的重要前提,学校管理模式的转变,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把高中教育事业推向高峰。
  人本管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它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人本管理理念下的高中学校管理包括三个方面:
  (一)学校管理者需放低姿态,把自己当作“普通人”看待,不能高高在上,居高临下,要追求道德上的自我完善,不以暴力抗恶;要学会事必躬亲,兢兢业业;要做到团结他人,亲情友善;要和颜悦色,诚恳礼人;一句话,要以自己的完美的、和善的人格魅力来展示应有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
  (二)关爱学校教师队伍,把老师当作“自己人”看待,要理解老师、关心老师、支持老师;在学习上关心老师的进步提高,在工作上为老师提供优越条件和优美的环境,在生活上关心老师的喜怒哀乐、疾苦病痛。
  (三)致力于学生教育发展,把学生当成“孩子”看待,要关心学生成长的每一天、每一刻;要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让学生长大后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及成长历程;不仅要关心优生,特别还要关注差生和中差生;不能歧视学生,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要把学生看成自己家里的孩子,而且要号召所有老师关爱学生。
  当前,人本管理理念下高中学校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本管理形式主义严重
  一些学校的管理层在教学管理是仅仅是表面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高中学校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相应,但实质上缺是“应试教育”,为了推进课堂教学,学校组织了大量的“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等。集体备课一个小时,教师就为签到而去,没有具体的备课计划、安排和内容,教师间也鲜有交流探讨;当学校宣布检查教案时,教师们把几个月以来上课教案拿出来,进行“二次备课”,学校在这样的管理中忙碌而不知所谓,教师更是应付敷衍,以此为苦,学校责备教师不能尽职尽责,老师们抱怨学校形式主义。究其原因,学校管理者对教学管理规则的制定,因循守旧,缺乏创新;对其落实情况缺少跟踪调查;对检查结果缺少反馈、评价及激励机制;对教师缺少面对面的交流,教学教育的管理者和执行者缺少空间和层级的交集。
  (二)人本管理口号形式严重
  在学生人本管理方面,由于各个学校的生源参差不齐,当前仍有很多学校生源主要来自农村,农村孩子的家庭环境相对较差,学习压力大,心理负担重,家庭教育缺乏等,但是,学校却没有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更别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教师关怀方面,人本管理口号形式严重,学校高举关爱教师发展,但实际是相当一部分区域的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他们很多人难以获得外出学习机会,有些地方为了乡村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意限制他们的上升型交流学习机会,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乡村教师特别是年轻乡村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致使城乡教师素质差异拉大。
  (三)人本管理对象缺乏共鸣
  当前,人本管理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缺乏共鸣,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老师是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目前一些学校在追求人本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人本管理理论内涵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出现了缺乏个性化的问题,即使是制定了一些人本管理方法和人本管理方案,依然是收效甚微,没有达到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管理水平以及学生水平的效果,这样的人本精神很难在教师和学生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形成共同的认同感。
  改善人本管理理念下高中学校管理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
  (一)管理层需树立人本观念
  管理层需要从学校管理本身出发,疏解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发现、问题梳理、问题解决,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实施中不断征求意见,不断完善再造机制,建设学校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做到发现问题,从班级、年级、教研组到学校不同层面,从学生到教师,面向不同群体征集问题,让这些不同群体从学校存在的问题、困惑和服务对象的抱怨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建立重点问题资源库。梳理问题,立足现实,进行深度思考和不断反思,提出并实践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解决措施。解决问题,根据教职工提出的问题及梳理研究的结果,全员付诸行动,抓住最关键、最主要的环节,改变能够改变的,变革一切能够改变的问题。
  (二)构建关爱人本的环境
  构建关爱人本的环境,让教师在这个环境中心情舒畅地建功立业,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身心健康地学习成长。当前,各地关爱乡村教师的举措,主要还是从物质上倾斜与补偿,比如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工资待遇、给予津贴补贴等。不可否认,这是提升乡村教师社会地位的基本前提,但关爱乡村教师的举措绝不能止步于此,还需给予他们更多人文关怀,倾听他们内心的焦虑与不安。在关爱学生方面,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实施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情感关怀,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寄宿、乘坐校车、营养改善需求;学校的校刊、校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构建学校的精神乐园,积淀学校文化,宣扬和展示学校文化。
  (三)倡导教师与学生同感受
  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同于工厂程序化、模式化工作,只有给予教师充分的人文关怀,才能创造一个适合教师发展的宽松、自主的空间,才能激发教师热情和潜能,才能培养遵守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在教学上,学校倡导教师要“用学生的眼光去观察,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情感去热爱,用学生的兴趣去探寻”的新理念。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我主张教师要以自己的人品和言行來感染人,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来影响人,以“人情味”为主旋律来丰富“管理即服务”的人本管理模式,提升“以德治校”的精神理念。
其他文献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对于提高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语文这门学科乍看很简单,学起来有无穷的乐趣在等待着你去探讨:  一、语文的基本学习方法  (
期刊
【摘 要】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自主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积极的参与数学活动,常常会通过塑造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来感悟数学,认识数学,从而诱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情景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就情景教学的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情景教学;数学;有效性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想
期刊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从知识结构、例题呈现等多方面进行设计,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本册教材包含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则运算”“图形的运动(一)”“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条形统计图”“小小设计师”“数字编码”。
游戏是游戏者自由参与、自愿参与以及平等参与的非功利性活动,游戏者在表现自我的同时也进行着创造性活动,这些构成了游戏的精神实质。回归游戏精神,是新时期培智学校游戏教学的新走向。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教学目标从重视功利性知识走向培养自由的“游戏者”;教学主体从教师走向师生共同体;教学过程从静态模仿走向动态创生。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呼声不断高涨的大环境中,我国人才培养和课堂教育的方式正面临着新的改革和转变,有关智慧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此基础上,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逐渐将生成性课堂作为教学目标,而现下发达的网络信息科技为此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物质基础,使生成性教学具备了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探究  一、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概述
期刊
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是融合教育的主阵地,教学效果直接决定着融合教育的成败。融合教育学校教师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提高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深入分析特殊需要学生学情,提高教学目标与之匹配度;适度关注特殊需要学生,注重提问和表扬的质量;兼顾普特学生学习需要,打造无痕融合的课堂教学。
从事教育事业已经20余载,深有感触的是:现在的孩子累,家长更累!一道小学3年级数学题,家长用方程来辅导孩子,题解出来了,孩子却犯起了糊涂!爸爸的解题方法理解不了,而且与老师的思路完全不一样,到底听谁的啊?现在很多小学生家长都是高知,辅导孩子作业都有自己的一套,老师所教与家长的辅导,对孩子是两把不同尺子,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学习。我认为当下数学“说题”的模式就非常好。数学“说题”能把机会还给学生,让
期刊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五育并举”、融合育人已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育才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五育并举”要求渗透到基础学科课程与校本化课程的实施中,促进培智学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加深盲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读后表达是盲校常用的教学手段。本文通过对人教版教材阅读案例的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帮助盲生完成自主提问,调动其不同层级的思维活动,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送教上门是我国深入推进教育公平、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权的重要政策安排,与高质量实施融合教育和保障重度残疾儿童教育公平紧密联系。各地虽然对送教上门政策进行了具体设计,但在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各地应制定更加积极平等的送教上门政策、改善特教学校办学条件、健全送教上门的社会合作与专业支撑体系、建立底线公平的送教专业人员配置与投入制度,提高重度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