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探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lar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英语课堂虽然重视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但是缺乏英语文化的渗透,忽略了英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递。笔者认为,在中学英语学习阶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同样值得学生学习。“固基”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义务,忽略母语文化的渗透,不利于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学习外来文化是学生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跨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个人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十九大强调了文化传播。这里的传播并不是单方面地向国外“输出”,还包括“吸收”外来文化,扬其长、避其短。孔子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其存在的意义,中学阶段学生更应该培养双文化意识,兼顾英语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识同步提升。
  一、了解英语文化
  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着其独特的内涵。文化体现的是一个国家整体的思想观念,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并且不是短期就可形成的。研究者对于文化的探索已经有相对悠长的历史了。在很多种不同的定义中,其中一种较为折中:“文化,包括一个人必须知道或者相信的事物,借此通过为其社会成员所接受的生存方式……它是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一种形式……。”学习文化广义的概念会给教學带来一定的困难,初中英语不可能复杂到涵盖与英语文化相关的所有事物。因此,英语文化教学中,理论与现实会有着一定的出入。但是教师要做到缩小差距,进行再加工,尽量让学生习得基本文化框架。此外,英语文化中道歉、回答、问候等都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差距。这里便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相关资料。了解英语文化的背景是习好英语不可缺少的过程,了解文化可以避免社交上的尴尬,有利于双方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英语国家和中国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历史,中国文化是我们从小接触的,在接受英语文化的过程中,自然会起到“干扰”的作用。学生通常容易望文生义,用自己的原有的知识去理解一门外语。这是不正确的,甚至会产生相当大的出入。为了更好地沟通,了解英语文化是大势所趋。
  二、利用好课堂教学
  中学阶段,课堂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主要场所。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中学英语老师对文化教学的努力。当然,新课改重视英语文化的培养,监测培养成果的主要手段还是依赖于考试。因此,我们不难推断,根据各项标准,初中英语题目将会一改以往作风,将加大对于英语文化的考查。这要求中学英语教师充分利用课堂,不仅传授语法和单词知识,还要兼顾英语文化和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这里的教学,尤指让学生从思想认识和态度上对英语文化做出改变,从知识上更加深入、能力上更加卓越。那么应该如何利用好课堂进行教育呢?首先,教师需要对教学提纲做出甄选,选择更加能够体现英语文化的题目,例如涉及国外的历史知识、政治制度、文化发展过程等。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安排一些既能学到英语文化又能学到考点知识的小短片或者英文歌曲,通过这些项目来提高学生的兴趣,提升其积极度,通过剖析台词或者歌词获得知识点。中学英语教师想要完成这样的教学目标,首先应该把握正确的现代英语教学观念,克服以往“注重单词语法满堂灌”的错误教学理念,真正认识、体会到英语文化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真正地为培养经济文化交流人才做出努力,而不是单纯地培养“做题机器”。
  三、课外活动同样能够培养英语文化意识
  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想要成绩优越,仅仅上课努力是不够的。在课下,为了避免中学阶段学生自制力差的问题,教师可以统一安排关于英语文化的阅读,或者组织有关学习英语文化的活动等等。这样集体参加的活动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并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弥补课堂的缺陷,让英语文化一改往日在学生心中“死板”的形象,让其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生活中,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学生对英语文化理解。对于客观条件实在不允许的地区,缺少外来资源锻炼学生们的能力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观看纪录片、录像等真实了解英语国家的地理、风土、人情和制度等系列文化知识,让学生能够比较真实地体会外来文化。鼓励学生们平时参加口语训练,这个过程能够使学生牢记问候语、日常用语的注意点等。总之,学习英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事情,也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果的。尽管我国教育、教师和学生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都任重道远,但这恰恰证明了我们还有着足够大的进步空间。
  四、尝试接受并使用不同的教学理论
  很多中学英语教师把教学重心放在语法知识和词汇练习上。但是教师应该尝试接受并使用不同的教学理论,高压政策和题海战术并不一定就是最实用、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哲学家康德认为,新信息、观念和想法只有与个体已有的知识相结合时才有意义。教师应该通过图式理论更好地给学生解释英语文化。当学生们遇到新的材料或者是从未见过的新形式,文化图示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不管是文化知识还是文化背景,一旦被储存在文化图示的大脑中,问题会更加轻易地解决。文化图示的建立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学方式。为了应对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局面,我们要做的就是顺着潮流,不断引进、不断学习,以培养能利用潮流扬帆起航的英语人才。
  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初中生英语文化意识,我们首先应该理解汉语和英语在表达形式上的差异,然后引导学生去了解差异的来源,进而去了解这背后的文化知识。为了改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失语的现象,提升国民英语文化意识愈来愈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做到了解文化、切换自如,提升交流水平,为往后宽敞的人生道路增光添彩。
其他文献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新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音乐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开放、综合、探索式的教学,而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适时的现代教育媒体的介入,对幼儿素质、能力、个性的培养有独到之处。现结合幼儿园音乐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变静为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孩
期刊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正所谓“团结力量大”,这句老话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同样适用,除了一些理论知识外,数学学习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不要拘泥于同样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本文就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分析;研究与方法;初中数学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是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边互动,积
期刊
摘要:小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认为作文学习具有较大的困难。三年级的学生在教学中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更需要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就主要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为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相应的策略,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策略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写作起始阶段。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心,积累不丰富;学生阅读量少,理解能力
期刊
本文主要从中职教育中的教学改革出发,针对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就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方式的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在长期的教学中,中职学校在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同时在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随着新的教学形式的变革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办学体制以及教学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缺乏创新。本文主要就这几点问题进行阐述并提
期刊
小学是基础教育建设阶段的重点工程,这一时期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环节,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文化知识的传导,还应加强对学生德育思想的引导,让其秉行德育准则来践行德育行为,确保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此外,德育教育引导不仅能够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其端正学习态度,与他人形成较为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学生学科技能与品质的塑造。对此本文主要探究小学班主任如何在德育管理工作上做出努力,分析其如何高效滲透德育
期刊
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读,不是简单地识文断字,而是要有技巧、有感情地读,将读和思结合起来,实现读有所思,读有所感,也就是说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和文字产生共鸣,从情感熏陶中体会文章的思想内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形势的变化,现在的语文教学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能力的
期刊
一、明确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意义  现阶段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在以体育中考和高考为主要导向的教育背景下,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如:有的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大课间活动时间经常被“占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家长忽视学生体育学习素养的培养;因师资不足造成教师超负荷的工作量;活动内容单薄;练习形式单一……这些现象严重地抑制了大课间活动的有序开展,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了学生未能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科技的飞跃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将成为21世纪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自主探索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因此积极的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结合信息技
期刊
当今时代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势不可挡,它是现代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为数学学科的教与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天地,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有力工具。  在数学课上利用用信息技术,能给学生提供集成的教学环境、形象的动画演示、开放的网络平台以及能相互交流的在线讨论区,使学生带着对知识的好奇,对探究过程的浓厚兴趣,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操作电脑,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入手,逐步展开学习,
期刊
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  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于学会经营课堂,建构师生、生生交往互动的课堂。经营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发展。  一、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  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