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性教育的必要性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儿童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不尽相同,个人的思维智力才能的发展各有其独特的道路,个人的体力和精神力量也具有特色,以致几乎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有的人在这方面有突出的天才,有的人在那方面有惊人的成就。既要肯定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获得发展的才能和禀赋,又不否认个人的才能和禀赋又有相当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个性教育的必然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个性教育,给孩子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的个性特征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应试教育忽视个性特征的现状亟待改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个性是一个人本质的综合体现,它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感情、意志性格、情绪等一些因素构成,教育上的个性一般指积极的个性,它和社会环境协调统一。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包括全面发展和充分自由的发展两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才能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指在一切活动中的自由自主地发展。一个人只有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他的才能才会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虽然始终承认学生应当全面发展,但在具体贯彻方针上,德、智、体三者关系很少处理得当,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校在贯彻教育方针上忽视人的充分发展,即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其原因表现在:
  第一,培养目标模式划一化。在对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上不敢承认差异性,不能针对不同情况发展学生的才能,而是“一刀切”,要他们在德、智、体方面“齐步走”都达到理想状态。这必然不符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第二,学生在学校中处于被动地位,受人支配的地位,过重的课业负担,无体止的题海大战,频繁的考试排队,压抑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课上围绕着老师转、活动也被老师牵着走,很少有自己的思维,有独立的见解与主张,即使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他们充其量也只是当“演员”,缺乏自主性。这种“应试教育”,无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无视学生的个性、天赋,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及应得到的充分发展的聪明才智,在强调基础的“共性”,强调人发展的“共同特点”向统一目标倾斜中,丧失殆尽。老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把考试标准当成了全部教育活动的目的,它只追求让受教育者达到考试要求,而不考虑这个要求是否合理,更不考虑这个要求是否适合每个学生。没有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良好个性不能形成。因此应试教育忽视个性特征的现状亟待改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在学校里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毫无个性,没有任何兴趣的人”。抓住学生个性发展的这一重要环节,注意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既是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个性教育是代表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教育改革的潮流中,个性教育,个性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日益成为世界教育的基本主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生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昨天》一书,概括了当今世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一再强调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参与”,了解和尊重个性的一切方面等等。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掀起了“个性化教育”运动。美国在八十年代出现了一系列发展学生个性的行之有效的新型教育方法,如“发现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方法”等,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竭力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主义,强调“学”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让学生独立地学习,使之掌握自我摄取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建立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学习方法。并且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社会开辟道路。而我是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们进入现实社会开辟道路。而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明确地提出了中小学培养目标“初步养成关心集体、关心他人、认真负责、诚实勤劳、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的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成为新课程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体现了教育的导向作用,同时将学生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灵活多样的教育模式。教育学曾经揭示一条普通规律,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就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型。正因这样,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新世纪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努力培养社会化与个性化高度和谐统一的人。因此我们目前提出的个性教育是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个性教育是教育的必然要求
  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思想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是着眼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以完善和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有意无意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正因这些影响千差万别,才使得学生的个性多姿多彩,所以得到的教育效果,在具有一定共性的同时,必然更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个性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多层次的、多规格的。因此加强教育就必须包含着个性。可以说个性是一个民族的财富。有个性的人往往有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较强的意志和行动的能力。无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未来世纪都等待大批具有独特个性、完整人格的生力军加入。要造就充满活力的、具有时代精神、鲜明个性的一代新人,注意學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差异教育正是素质教育的作用所在,实质所在。因此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学生阶段抓住契机,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理想,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总之,个性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中,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实施个性化教育着眼于每一个人的个性最优发展,是走向新时代的需要,必将产生良好的、深远的影响。
其他文献
定制专属“清凉包”、实行普惠制面向全员“送清凉”、发挥集团非生产性集采平台资源优势,这些在北汽集团工会暑期“送清凉”工作中还都是第一次.随着全国各地气温的持续攀高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 而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
期刊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开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探讨,实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的先进性在电子信息工程开展进程中的全面发
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建设事业的推进,都需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信息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也面临着特殊的形势,传统图书资料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方法不科学
周恩来一生注重调查研究,他始终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做出判断分析,然后再制订决策,是我党最早提出注重调查研究的人之一。1962年6月15日,为落实中央经济政策,帮助各地制定
中国经济走低碳发展之路,要解决好三个难题:一是提升低碳发展的目标定位,由当前的“节能减排”提升为“降耗减排,截存利用”。二是加速低碳发展的路径转轨,从发展思路上、发展观念
新历史主义批评强调文本和历史的互文性,约翰·契弗的短篇小说《重聚》文本不仅影射了作者本人的经历,而且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与价值观。本文本将从以上两个角度揭示《
中国共产党是以高度文化自觉的特质登上历史舞台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彰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要求,必须在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加快现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的步伐,迅速的完成经济的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重组等
在新形势下,科学的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物理电子技术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其特点为涵盖科学范围广泛、技术要求高、对当代电子技术发展的影响等.高效应用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