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性别,但孩子对性别了解有多少?对异性了解有多少呢?幼儿园中,经常有幼儿打报告说有人偷看自己小便,也有男孩喜欢玩弄自己的隐私部位,或是两个异性幼儿有亲吻等过分亲密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与幼儿的性别角色认知有关,良好的性别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也对幼儿健全的人格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但教师们往往更多关注幼儿的教育教学方面,性别教育方面常常忽视,为此,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 性别教育;小班幼儿
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性别,但孩子对性别了解有多少?对异性了解有多少呢?幼儿园中,经常有幼儿打报告说有人偷看自己小便,也有男孩喜欢玩弄自己的隐私部位,或是两个异性幼儿有亲吻等过分亲密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与幼儿的性别角色认知有关,良好的性别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也对幼儿健全的人格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但教师们往往更多关注幼儿的教育教学方面,性别教育方面常常忽视,为此,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势在必行。
片段1:
小班幼儿刚入园没多久,我与几个女孩聊起了天:
师:“今天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吗?”
幼:(仰起头想了一会儿回答我)“我发现厕所里有人小便的姿势很奇怪。”
师:“哦,哪里奇怪了?说来听听看。”
幼:“我们都是蹲着小便的,但是有几个人是站着用肚子小便的,真是好笑死了!”(一边说一边不好意思地笑着)
师:“你发现用肚子小便的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
幼:“男孩吧,他穿着裤子。”
师:“那么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幼:“我今天是女孩,我穿着裙子,你看!”(边说边得意地将裙摆转开向我展示)
师:“真是漂亮的裙子,刚才你说今天你是女孩,那你什么时候会变成男孩呢?”
幼:“昨天我就是男孩,昨天我穿了裤子。”
师:“那如果明天你不扎辫子了,你还是女孩子吗?”
幼:“不是不是,有辫子的才是女孩子。”
师:“原来是这样呀,那你喜欢做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
幼:“我喜欢做女孩,因为可以穿漂亮的裙子,我喜欢裙子”(一边说一边又将裙摆转动起来)……
片段2:
一天午餐过后,孩子们自由地玩着自己带来的玩具,我发现女孩子们大多数带的是芭比娃娃、毛绒玩具等,颜色以红色或粉红色为主;男孩子们带的则多数是变形金刚、陀螺等,颜色以黑、蓝色偏多,且在游戏中,女孩与女孩玩,男孩与男孩玩,较少有男女生一同玩耍的情况。
一、问题分析
从上述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小班幼儿在性别认知上的一些天真有趣的想法与行为,这些想法与行为的产生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征有着紧密联系,针对上述片段,结合小班幼儿特点,我分析了如下问题:
1.生理知识匮乏,对异性身体构造充满好奇。小班刚入园的孩子知识经验相对较少,尤其在性别教育方面,他们只能从外貌上区分男孩女孩,如通过对方头发的长短、衣服的花色等,而身体上的性别特征往往被遮住,所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身体的性别特征往往不会作为他们判断性别的依据。幼儿园中男女混厕的环境,正给孩子们观察异性身体构造提供了机会,面对与自身不同的生理构造,孩子们往往展现极大的好奇心,也因此出现了“用肚子小便”这样的话语。
2.虽能辨认性别,但性别恒常性不稳定。小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来辨别不同的性别,但他们的经验只停留在服饰、发型等外表上,同时,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其性别恒常性不稳定,常会因为外表的改变而变换性别,这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我们应给予理解,并用适当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让他们的性别恒常性趋向稳定,为今后性别角色的发展奠定基础。
3.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较深。在社会生活中,大人们常常会给男孩子贴上“短头发”、“穿裤子”、“勇敢的”、“坚强的”、“喜欢蓝色”等标签,而给女孩子贴上“扎辫子”、“穿裙子”、“爱哭的”、“柔弱的”、“喜欢粉红色”等标签,这无形中让孩子们也在行为上、喜好上偏向于大众认可的性别刻板印象,出现了男生扎堆玩汽车变形金刚,女生扎堆玩芭比娃娃的场景,一旦男孩玩起了洋娃娃,女孩玩起了变形金刚,大人们就覺得是不正常的,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性别的刻板印象,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发展性别认知。
二、解决策略
一个人的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人的生理性别一出生就显示出来了,而心理性别则多在3岁左右建立起来,它更多地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玛丽考尔德伦博士强调:“儿童阶段,特别是五岁以前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5岁以前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1.提升教师对幼儿性别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影响幼儿的行为发展,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也应将性别教育放到重要位置上,在一日生活的细节中逐渐去影响幼儿,让其认识男女性别的不同,如在活动和游戏中,可让幼儿男女分组进行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男女性别的不同;平时的游戏中可鼓励男女生一同游戏,让孩子们与异性的接触中,感受不同性别幼儿在气质、性格等发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发展性别认知。
2.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幼儿的性别认知。针对孩子们对异性身体充满强烈好奇心、且性别恒常性不稳定的情况,我们可与孩子们开展谈话活动“不同的小便姿势”、社会活动“男孩女孩”等,通过绘本的阅读、相互的交谈、教师适当的总结,帮助孩子们了解男生女生在生理与行为习惯方面的不同,为孩子们解答了为什么“肚子小便”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判断场景图行为对错的方法来教育幼儿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方法,让幼儿感知男女生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重要性。
3.更换如厕方式,帮助幼儿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教育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因此,在上厕所时,我通常会让速度较快的男孩子先去,接着再让女孩子上厕所,这样也在无形中提醒幼儿男女有别,不要侵犯他人隐私,也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我们也可渗透一些有关保护自身隐私的小知识,让幼儿了解。
4.拒绝性别刻板,帮助男女幼儿相互取长补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有意识地引导男女幼儿一同合作游戏,告诉孩子们“男女搭档,干活不累”,让幼儿在相互合作与游戏中学习不同性别幼儿的优点,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这样相互的学习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性别认同,消除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关键词】 性别教育;小班幼儿
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性别,但孩子对性别了解有多少?对异性了解有多少呢?幼儿园中,经常有幼儿打报告说有人偷看自己小便,也有男孩喜欢玩弄自己的隐私部位,或是两个异性幼儿有亲吻等过分亲密的行为,这些行为都与幼儿的性别角色认知有关,良好的性别教育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也对幼儿健全的人格形成有重要的作用,但教师们往往更多关注幼儿的教育教学方面,性别教育方面常常忽视,为此,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势在必行。
片段1:
小班幼儿刚入园没多久,我与几个女孩聊起了天:
师:“今天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吗?”
幼:(仰起头想了一会儿回答我)“我发现厕所里有人小便的姿势很奇怪。”
师:“哦,哪里奇怪了?说来听听看。”
幼:“我们都是蹲着小便的,但是有几个人是站着用肚子小便的,真是好笑死了!”(一边说一边不好意思地笑着)
师:“你发现用肚子小便的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
幼:“男孩吧,他穿着裤子。”
师:“那么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呢?”
幼:“我今天是女孩,我穿着裙子,你看!”(边说边得意地将裙摆转开向我展示)
师:“真是漂亮的裙子,刚才你说今天你是女孩,那你什么时候会变成男孩呢?”
幼:“昨天我就是男孩,昨天我穿了裤子。”
师:“那如果明天你不扎辫子了,你还是女孩子吗?”
幼:“不是不是,有辫子的才是女孩子。”
师:“原来是这样呀,那你喜欢做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呢?”
幼:“我喜欢做女孩,因为可以穿漂亮的裙子,我喜欢裙子”(一边说一边又将裙摆转动起来)……
片段2:
一天午餐过后,孩子们自由地玩着自己带来的玩具,我发现女孩子们大多数带的是芭比娃娃、毛绒玩具等,颜色以红色或粉红色为主;男孩子们带的则多数是变形金刚、陀螺等,颜色以黑、蓝色偏多,且在游戏中,女孩与女孩玩,男孩与男孩玩,较少有男女生一同玩耍的情况。
一、问题分析
从上述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小班幼儿在性别认知上的一些天真有趣的想法与行为,这些想法与行为的产生与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征有着紧密联系,针对上述片段,结合小班幼儿特点,我分析了如下问题:
1.生理知识匮乏,对异性身体构造充满好奇。小班刚入园的孩子知识经验相对较少,尤其在性别教育方面,他们只能从外貌上区分男孩女孩,如通过对方头发的长短、衣服的花色等,而身体上的性别特征往往被遮住,所以,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身体的性别特征往往不会作为他们判断性别的依据。幼儿园中男女混厕的环境,正给孩子们观察异性身体构造提供了机会,面对与自身不同的生理构造,孩子们往往展现极大的好奇心,也因此出现了“用肚子小便”这样的话语。
2.虽能辨认性别,但性别恒常性不稳定。小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已有经验来辨别不同的性别,但他们的经验只停留在服饰、发型等外表上,同时,受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限制,其性别恒常性不稳定,常会因为外表的改变而变换性别,这是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我们应给予理解,并用适当的方法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让他们的性别恒常性趋向稳定,为今后性别角色的发展奠定基础。
3.受性别刻板印象影响较深。在社会生活中,大人们常常会给男孩子贴上“短头发”、“穿裤子”、“勇敢的”、“坚强的”、“喜欢蓝色”等标签,而给女孩子贴上“扎辫子”、“穿裙子”、“爱哭的”、“柔弱的”、“喜欢粉红色”等标签,这无形中让孩子们也在行为上、喜好上偏向于大众认可的性别刻板印象,出现了男生扎堆玩汽车变形金刚,女生扎堆玩芭比娃娃的场景,一旦男孩玩起了洋娃娃,女孩玩起了变形金刚,大人们就覺得是不正常的,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性别的刻板印象,我们应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发展性别认知。
二、解决策略
一个人的性别分为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人的生理性别一出生就显示出来了,而心理性别则多在3岁左右建立起来,它更多地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美国性信息和性教育协会玛丽考尔德伦博士强调:“儿童阶段,特别是五岁以前性教育特别有效。”可见5岁以前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1.提升教师对幼儿性别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教师的一言一行往往会影响幼儿的行为发展,为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中,也应将性别教育放到重要位置上,在一日生活的细节中逐渐去影响幼儿,让其认识男女性别的不同,如在活动和游戏中,可让幼儿男女分组进行活动,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受男女性别的不同;平时的游戏中可鼓励男女生一同游戏,让孩子们与异性的接触中,感受不同性别幼儿在气质、性格等发面的不同,从而更好地发展性别认知。
2.组织相关活动,加强幼儿的性别认知。针对孩子们对异性身体充满强烈好奇心、且性别恒常性不稳定的情况,我们可与孩子们开展谈话活动“不同的小便姿势”、社会活动“男孩女孩”等,通过绘本的阅读、相互的交谈、教师适当的总结,帮助孩子们了解男生女生在生理与行为习惯方面的不同,为孩子们解答了为什么“肚子小便”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让幼儿判断场景图行为对错的方法来教育幼儿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方法,让幼儿感知男女生保护自己隐私部位的重要性。
3.更换如厕方式,帮助幼儿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教育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因此,在上厕所时,我通常会让速度较快的男孩子先去,接着再让女孩子上厕所,这样也在无形中提醒幼儿男女有别,不要侵犯他人隐私,也要保护自己的隐私,同时,我们也可渗透一些有关保护自身隐私的小知识,让幼儿了解。
4.拒绝性别刻板,帮助男女幼儿相互取长补短。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有意识地引导男女幼儿一同合作游戏,告诉孩子们“男女搭档,干活不累”,让幼儿在相互合作与游戏中学习不同性别幼儿的优点,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这样相互的学习有助于孩子们形成良好的性别认同,消除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