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医疗急救设备,心电除颤仪是急诊抢救、手术室、ICU等必备的急救设备,能够产生强烈的能量可控脉冲电,对心脏作用,从而消除患者的心率紊乱。心电除颤仪的合理使用,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做好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本文从心电除颤仪的基本结构和分类,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就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心电除颤仪 工作原理 日常维护
一、引言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心脏骤停是最为常见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都是由于室颤引起的,以心电除颤仪对心脏进行电击除颤,是当前技术条件下工人的室颤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心电除颤仪本身的性能和运行效果,直接关系着救治的成功率。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心电除颤仪的工作原理,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心电除颤仪结构与分类
心电除颤仪主要包括了蓄电器、能量显示器、放电部分、心电监护仪以及系统控制五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工作温度在0-55℃,工作湿度15%-95%,采用单相220V三线电源,工作频率为50Hz。心电除颤仪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两种,一是依照是否与R波同步划分,包括同步型和非同步型,前者在进行除颤时,会与患者本身的R波同步,通过电力控制电路,以R波来对电流脉冲进行有效控制,使得其能够刚好落在R波下降支,避免引发心室纤颤的问题。同步型除颤仪通常用于除心室颤动及扑动外的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后者在进行除颤时,于患者本身的R波不同步,可以用于心室颤动及扑动的急救。二是依照电极板的位置划分,包括体外和体内两种型号,体外除颤仪的电极贴附于胸外,与心肌间接接触,也是当前临床科室最为常用的类型。在对电极板进行安装时,可以将其分别放置在背部肩胛下方以及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能够减少并发展发生的概率;也可以将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另一块放置在左腋前线间第5肋间,常见于紧急电击除颤。
三、心电除颤仪的工作原理
心电除颤仪,是指将数千伏的高压存储在较大的电容中,利用放电控制器,控制设备通过电极板,在数秒内向胸壁或者心脏放电,去除心脏的颤动。之后,窦房结产生的更强的信号会重新支配心脏正常收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治疗,转化为正常窦性心律。事实上,以强烈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消除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的方式在医学上被称为电复律术或者电击除颤,与心脏起膊的功能类似,都是通过外部电流的刺激,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心脏除颤时,作用于心脏的电流为一次瞬时脉冲,持续时间在4-10ms左右,而且蕴含的能量较大,一般在40-400J的范围内。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如果患者出现心室颤动,会导致心室丧失整体收缩能力,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抢救,则患者可能会由于脑供血不足,导致长期脑缺氧,进而死亡。除颤仪的应用,能够有效消除上述异常,使得患者的心律恢复到正常状态。
心电除颤仪的除颤部分有电容器、电机、控制板、电极板、主除颤PCB等,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控制面板上的能量选择开关,对除颤能量等级进行选择,然后逻辑电路会控制充电电源进行充电,当达到选择的能量等级后,能量计PCB会发出反馈信息,切断充电器。如果需要进行同步除颤,则会将获得的同步脉冲信号经放大电路传输到控制面板,实现对于主除颤PCB逻辑电路的同步控制,释放出高压脉冲,实现对于患者的抢救。
四、心电除颤仪的日常维护
1.明确管理责任。对于配置有心电除颤仪的科室,应该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做好设备的日常监测和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出现无人管理或者多头管理的现象。医院统一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维护记录本,对除颤仪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有效记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做好整改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则需要及时记录下异常现象,同时向负责人进行反馈,由负责人联系技术人员进行处理。维护记录本的使用,方便技术人员对心电除颤仪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同时也可以作为考核管理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科室的绩效考核意义重大。
2.强化性能自检。对心电除颤仪进行定期的性能检测,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情況,及时做出调整,保证良好的工作效果。具体来讲,主要是完成能量选择、充电、放电的标准使用过程,需要结合其类型和品牌,选择相应的测量能量。例如,如果是ZOLL M-Series,可以选择30J,Philips M4735A则选择150J。在测试完成后,应该做好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测试人员的姓名、测试的时间、测试的设备以及测试的结果等。同时,不同科室要求的测试周期也不同,例如,在一般科室,每周进行一次测试,在CCU、ICU以及手术室,则要求每天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性能测试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不能为了方便或者节约而耗材而导致测试的不合理性。以打印纸为例,部分人员在测试时,认为其并不重要,因此会选择取消打印,而事实上,打印出的心电波形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评估心电除颤仪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患者医学记录。在完成性能测试后,相关责任人需要对设备的常用耗材进行清点,如果发现不足,需要做好补充。心电除颤仪的常用耗材包括了电极片、导电膏、打印纸等,在清点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导电膏的有效期,如果过期,则必须进行更换。
3.做好清洁保养。对于心电除颤仪而言,尤其需要注意电极板的清洁工作,因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电极板上涂抹导电膏,以保证良好的除颤效果。但是,导电膏中含有金属盐,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可能导致电极板的腐蚀,影响后续使用。在使用完成后,关闭除颤仪,以软布沾水,进行轻轻擦拭,晾干后放入除颤仪卡槽中,避免使用腐蚀性溶液或者硬质钢丝球等进行清理,以免划伤表面。屏幕、操作平台以及电源性等的清洁,同样是在关机状态下,以沾湿的软布进行擦拭,自然晾干。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水进入到设备内部。对于除颤仪的内置电池,应该坚持一周一次,进行完整的充放电操作,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果在检测环节,发现电池存在问题,则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
4.重视故障处理。这里主要针对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4.1电源问题:在开机后,发现屏幕不亮,或者无法进行除颤操作。分析原因,一般都是因为电池故障引发的,若连接交流电后,发现设备运行正常,则表明电池电量不足,或者超出使用寿命,电池失效;如果经过检测,电池正常工作,则表明是AC/DC电路问题。在部分设备屏幕上,会直接显示电池电量,帮助操作人员判断电池容量。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或者联系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和更换。
4.2干扰问题:主要现象是屏幕显示的波形混乱,存在字符抖动的问题。事实上,考虑到设备的运行效果,心电除颤仪本身就设置有相应的屏蔽措施,抗干扰能力较强。但是伴随着各种设备的大量使用,干扰问题无法彻底避免。对此,需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干扰源的分析,采取有效的屏蔽和防范措施,保证设备功能的稳定发挥。
五、结语
总而言之,心电除颤仪属于一种临床急救中常见的医疗设备,其性能和运行效果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强化对于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处理和应对,提升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救治。
参考文献:
[1]巫琦,锁时,辅皋鸣.除颤监护仪的原理与维护[J].医疗装备,2015,28(1):102-103.
[2]曹格文.心电除颤仪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探讨[J].电子制作,2012,(11X):70.
[3]董妮,仲月霞,吴奕萱,等.除颤仪的使用及维护[J].电子测试,2013,(11X):126-127.
关键词:心电除颤仪 工作原理 日常维护
一、引言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有约1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其中心脏骤停是最为常见的原因。一般情况下,心脏骤停都是由于室颤引起的,以心电除颤仪对心脏进行电击除颤,是当前技术条件下工人的室颤治疗最为有效的方法。而心电除颤仪本身的性能和运行效果,直接关系着救治的成功率。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医护人员必须明确心电除颤仪的工作原理,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心电除颤仪结构与分类
心电除颤仪主要包括了蓄电器、能量显示器、放电部分、心电监护仪以及系统控制五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工作温度在0-55℃,工作湿度15%-95%,采用单相220V三线电源,工作频率为50Hz。心电除颤仪常见的分类方式有两种,一是依照是否与R波同步划分,包括同步型和非同步型,前者在进行除颤时,会与患者本身的R波同步,通过电力控制电路,以R波来对电流脉冲进行有效控制,使得其能够刚好落在R波下降支,避免引发心室纤颤的问题。同步型除颤仪通常用于除心室颤动及扑动外的所有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后者在进行除颤时,于患者本身的R波不同步,可以用于心室颤动及扑动的急救。二是依照电极板的位置划分,包括体外和体内两种型号,体外除颤仪的电极贴附于胸外,与心肌间接接触,也是当前临床科室最为常用的类型。在对电极板进行安装时,可以将其分别放置在背部肩胛下方以及胸骨左缘3-4肋间水平,能够减少并发展发生的概率;也可以将一块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2-3肋间,另一块放置在左腋前线间第5肋间,常见于紧急电击除颤。
三、心电除颤仪的工作原理
心电除颤仪,是指将数千伏的高压存储在较大的电容中,利用放电控制器,控制设备通过电极板,在数秒内向胸壁或者心脏放电,去除心脏的颤动。之后,窦房结产生的更强的信号会重新支配心脏正常收缩,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患者的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治疗,转化为正常窦性心律。事实上,以强烈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消除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的方式在医学上被称为电复律术或者电击除颤,与心脏起膊的功能类似,都是通过外部电流的刺激,进行心律失常的治疗,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心脏除颤时,作用于心脏的电流为一次瞬时脉冲,持续时间在4-10ms左右,而且蕴含的能量较大,一般在40-400J的范围内。当患者出现严重的快速心律失常时,会引发不同程度的血液动力障碍,如果患者出现心室颤动,会导致心室丧失整体收缩能力,导致血液循环中断,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抢救,则患者可能会由于脑供血不足,导致长期脑缺氧,进而死亡。除颤仪的应用,能够有效消除上述异常,使得患者的心律恢复到正常状态。
心电除颤仪的除颤部分有电容器、电机、控制板、电极板、主除颤PCB等,在具体操作中,通过控制面板上的能量选择开关,对除颤能量等级进行选择,然后逻辑电路会控制充电电源进行充电,当达到选择的能量等级后,能量计PCB会发出反馈信息,切断充电器。如果需要进行同步除颤,则会将获得的同步脉冲信号经放大电路传输到控制面板,实现对于主除颤PCB逻辑电路的同步控制,释放出高压脉冲,实现对于患者的抢救。
四、心电除颤仪的日常维护
1.明确管理责任。对于配置有心电除颤仪的科室,应该指定专门的负责人,做好设备的日常监测和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出现无人管理或者多头管理的现象。医院统一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和维护记录本,对除颤仪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有效记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做好整改工作。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则需要及时记录下异常现象,同时向负责人进行反馈,由负责人联系技术人员进行处理。维护记录本的使用,方便技术人员对心电除颤仪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评估,同时也可以作为考核管理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对于科室的绩效考核意义重大。
2.强化性能自检。对心电除颤仪进行定期的性能检测,可以了解设备的运行情況,及时做出调整,保证良好的工作效果。具体来讲,主要是完成能量选择、充电、放电的标准使用过程,需要结合其类型和品牌,选择相应的测量能量。例如,如果是ZOLL M-Series,可以选择30J,Philips M4735A则选择150J。在测试完成后,应该做好记录,记录的内容包括测试人员的姓名、测试的时间、测试的设备以及测试的结果等。同时,不同科室要求的测试周期也不同,例如,在一般科室,每周进行一次测试,在CCU、ICU以及手术室,则要求每天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性能测试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模拟真实的使用场景,不能为了方便或者节约而耗材而导致测试的不合理性。以打印纸为例,部分人员在测试时,认为其并不重要,因此会选择取消打印,而事实上,打印出的心电波形记录可以帮助医护人员评估心电除颤仪的实际应用效果,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关键的患者医学记录。在完成性能测试后,相关责任人需要对设备的常用耗材进行清点,如果发现不足,需要做好补充。心电除颤仪的常用耗材包括了电极片、导电膏、打印纸等,在清点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导电膏的有效期,如果过期,则必须进行更换。
3.做好清洁保养。对于心电除颤仪而言,尤其需要注意电极板的清洁工作,因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在电极板上涂抹导电膏,以保证良好的除颤效果。但是,导电膏中含有金属盐,如果不能及时清理,可能导致电极板的腐蚀,影响后续使用。在使用完成后,关闭除颤仪,以软布沾水,进行轻轻擦拭,晾干后放入除颤仪卡槽中,避免使用腐蚀性溶液或者硬质钢丝球等进行清理,以免划伤表面。屏幕、操作平台以及电源性等的清洁,同样是在关机状态下,以沾湿的软布进行擦拭,自然晾干。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避免水进入到设备内部。对于除颤仪的内置电池,应该坚持一周一次,进行完整的充放电操作,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如果在检测环节,发现电池存在问题,则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
4.重视故障处理。这里主要针对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4.1电源问题:在开机后,发现屏幕不亮,或者无法进行除颤操作。分析原因,一般都是因为电池故障引发的,若连接交流电后,发现设备运行正常,则表明电池电量不足,或者超出使用寿命,电池失效;如果经过检测,电池正常工作,则表明是AC/DC电路问题。在部分设备屏幕上,会直接显示电池电量,帮助操作人员判断电池容量。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对电池进行充电,或者联系技术人员进行检测和更换。
4.2干扰问题:主要现象是屏幕显示的波形混乱,存在字符抖动的问题。事实上,考虑到设备的运行效果,心电除颤仪本身就设置有相应的屏蔽措施,抗干扰能力较强。但是伴随着各种设备的大量使用,干扰问题无法彻底避免。对此,需要由技术人员做好干扰源的分析,采取有效的屏蔽和防范措施,保证设备功能的稳定发挥。
五、结语
总而言之,心电除颤仪属于一种临床急救中常见的医疗设备,其性能和运行效果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强化对于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处理和应对,提升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水平,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救治。
参考文献:
[1]巫琦,锁时,辅皋鸣.除颤监护仪的原理与维护[J].医疗装备,2015,28(1):102-103.
[2]曹格文.心电除颤仪工作原理及日常维护探讨[J].电子制作,2012,(11X):70.
[3]董妮,仲月霞,吴奕萱,等.除颤仪的使用及维护[J].电子测试,2013,(11X):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