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童真

来源 :中国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出于造物主手中的东西都是好的,人一插手就变坏了。”(卢梭语)审视今天教育视域中流行的“一切从娃娃抓起”,方觉此言不虚。看看,“性教育”“八荣八耻”“脑开发”“道德教育”“反腐败”“预防艾滋病”等被一股脑儿地迁移到娃娃身上,于是娃娃真实的生存图景展示出来:交往世界缺失,情感麻木,灵魂枯竭,表情浑浊,体验缺失,意义失落,兴趣被压抑,需要被分解,自由被剥夺,发展被预设,生命被肢解,天性被摧残。正如《学会生存》中所指出的那样: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小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不可否认,现代社会方方面面的激烈竞争,使娃娃的生活与命运被牢牢地系在了一个有限的时空下,挣扎“作业”。娃娃这个弱势群体正按照成人的逻辑规则,在特定的轨道上承载着特殊的使命,艰难地“跋涉”。当今大多数娃娃生活在成人的操控中,其现实生活被成人为其所设定的未来“美好”所主宰,娃娃成为家长主观期望的“棋子”和教师追逐功利的“道具”,娃娃陷于被控制和支配的窘境,成为一个极为单纯、抽象的服从指令化的被动性、无生命性的存在客体。有研究发现,接近半数的娃娃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生活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没有止境的身心苦役。童年的幸福天然消失,童年的边缘日益缩小,多重负荷的童年时空中却多了一种无奈、伤感、孤独。
  快乐、自由、诗意地生存应是娃娃的本真状态,但如今的娃娃却失去了太多本该属于他们这个年龄应有的快乐。试问,这些主观、强制的“仁爱”之举理性的论据何在?理论的假设与事实的逻辑何以实现所谓的有机结合?理论上,我们的教育追求娃娃的自由发展,反对压抑与摧残娃娃的个性,但在实践上,我们的教育似乎又是无情地践履着“强使甲地出产乙地的物品,甲树结出乙树的果实”。娃娃的脑子里塞满了不能理解的教条和各种机械的形而下的东西,而一切智力的、生命的、精神的和道德的发展却被无形地忽视或有意地失落了。如此重大的负担让幼小的心灵去无条件承受,这无异于让娃娃一头扎进成人预设的海洋中,连换口气的可能也没有了,怎能谈发展呢?这不仅有悖于教育的理想,“照亮人心魄”的使命何其远也,而且有悖于教育的人性,“教育是人学”的追求何以实现!
  譬如,当前对幼儿的“脑开发”,笔者对其何以可能深表怀疑。因为皮亚杰先生早先提出的两个“经典”的问题(一是“要确定使一个七岁到九岁的儿童能够掌握算术或语言中的一个基本结构事实上是否真的比使一个青年能够吸收一个更加复杂的结构还要容易”;二是“就学生以后的智力发展而论,要确定满意地吸收结构而不是接近于吸收或口头上的吸收是在较高的阶段比较重要,还是在较低的阶段比较重要”。)至今仍然是个不解之惑。进一步说,人类对脑的认识今天到了何种程度?那“脑”究竟为何物?脑又何以开发?开发的“工具”何在?它与“矿物”开发有何本质的区别?何以言娃娃的发展就是单纯脑开发的结果?即便理论假设成立,脑开发前与开发后又能否测量、如何科学测量呢?虽有实验班与对照班之“实验”数据,但其数据与结论仍值得质疑。因为其不仅缺乏科学的严谨,而且经不起重复的验证。我们知道,人脑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矿”,而是一个神经、营养、运动等多方面协调综合的复杂体。换言之,人脑是一个多因素发展的合成体,缺乏任何一方面的有效协调或健康发展,都难以求得整体的目标。由此,今天所谓的“脑开发”也从“娃娃”抓起不得不说有些伪科学之嫌。
  为什么自由快乐远离了本应属于娃娃的真实童年了呢?为什么令人神往的有“声”有“色”的童年竟成为一种“存在的虚无”?反思之,是主观的“研究结论”、沿袭已久的确定性的固化思维模式、功利化思想及传统文化心理情结在作怪,使童年失去了其原本的科学理性与价值追求。一切从娃娃抓起?这又似乎难觅科学理性的影子,而主观人为性、反教育性的思想与行为却分外凸现,以他者的良好意愿与主观标准为个体做好结果性的安排,进而间接地弥补、满足自己的一些久违的愿望。为此,他者常常挖空心思精心设计孩子的发展,并有充足的理由为之辩护:“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救救孩子吧!”这是人类教育发展的呐喊。因为人只有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娃娃才能在自由中实现成长。愿明天的娃娃真正回归这样一幅充满诗意的教育远景:无边的暇想,闪光的追问,新奇的创造,自发的兴趣……在心灵的故乡自由自在地成长,在精神的自由中发现自己的人性,享受真实和幸福的生活!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责任编辑/刘
其他文献
说到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绝招”,肯定会有人说我在吹牛皮。确实,若用“绝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义项来定义我的这个“绝招”,那我就真的是在吹牛皮。所以,我必须先声明,我的这个“绝招”,不是彼意义上的“绝招”。其实,我这里所说的“绝招”应该是没有招了的招,即无可奈何之招,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些看起来无可奈何的招数,只要你运用得法且能持之以恒的话,一般情况下就还真管用。具体如何,请听我详细道来。
《中国德育》是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融思想性、学术性、新闻性、故事性于一体的国家级刊物,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核心期刊,是广大学校和德育工作者的知心朋友
徐南平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担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苏州市挂职副市长,是我们国家某领域的首席科学家。前不久在安庆市召开的安徽省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他讲了四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7岁时,他因为某些原因要离开班级。当时,班主任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举动——紧紧地抱住他,并说真舍不得他离开。当时,他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感动了。第二个故事:四年级的时候,他因为调皮而一度成为全班最差的学生,父母不让他
不知从何时起,“90后”似乎成了一个贬义词,颓废、冷漠、自私、偏激——几乎我们能想到的尴尬词语都可以拿来形容他们。然而,仔细想想,“90后”小时也曾经同样活泼、天真,也同样曾经善良、可爱。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家长脱不掉干系,因为家长是他们成长的伴随者,是他们的教育者,是他们成长环境的创造者与维护者。  家教方式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家教方式是如何影响“90后”的呢
21世纪全球的发展,是种种令人措手不及的本质性变化,其变化的速度与幅度都是前所未有的。价值多元化、人的发展多向化,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冲击与挑战。我们一直探索“有效德育”,寻找德育的黄金分割数0.618,让德育更有吸引力,给予每个学生恰如其分的引导,使我们在飞速变化的德育环境中,有智慧而从容地育人。    本真的德育:孩子就是孩子    有效德育以儿童为本。  一说起德育,成人总自居为真理的拥有者
自从有人提出“跳一跳摘果子”的命题,很多孩子的童年就死掉了,不尽的跳跃就开始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没日没夜地一直在蹦高,努力摘到不断被教师提得更高的果子,一刻也没有停息过。他们的脸上没有了微笑,眉毛上汗水在流淌,眉毛下泪水流成行,有时就连在梦乡中还在不断蹬踢着双腿。难怪有人说,“学校是儿童心灵的屠宰场”“上一堂课等于受一次苦役”,教育成为了儿童深感痛苦的活动。  我们总是急切地驱赶着孩子远离童年,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逝世于上海北四川路大陆新村内九号寓所。最早向外界发布鲁迅病逝消息的是上海《大沪晚报》:中国文坛巨星殒落鲁迅先生今晨逝世昨日起突发恶
联合国跨界和高度洄游鱼类养护和管理大会(简称“联合国渔业会议”)第六次会议于今年7月24日至8月4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110个国家和欧洲联盟的代
侯令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在山东省农村区县中小学美术教师培训会上做现场观摩课2002年在纽约召开的世界美术教育代表大会上向与会代表介绍中国美术教育的改革 Hou 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