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结构四法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xz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叙文应该说是高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一种文体,但目前,不管是平常训练,还是考试实践,高中记叙文的写作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相当一部分记叙文得分很低,除了立意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手法单调、结构简单、内容单薄。所以借助一定方法,选用合适的结构,扩展文章容量,应该成为当前记叙文写作的重要训练点。而以下四种方法,对于丰富文章内容,让文章走向厚重深刻,有着积极作用。下面,拟结合平常作文训练中的几篇记叙文佳作作阐述。
  一、 巧用物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的确, 巧妙的物象,总是能牵动人心,感人肺腑。因此,很多高明的作者在构思、写作记叙文时,总是有意识的寻找一种合适的物象,用以烘托人物、抒发情感、阐发道理。而这样的记叙文也常因此获得崭新的生命力。
  玉 先 生
  任天天
  我不晓得他的名字,只知道人们都唤他“先生”。我愿意在这称呼前再加上一个字,默默地念着,在心里,玉先生。
  他自然不会明白我的小小的心思,而我只要能够常常坐在他宽大的写字台前,静静地聆听他的讲述,便已心满意足。
  先生不以年龄论交。他常是在茶几上放下两杯香茗,静观茶叶的浮沉、舒展、撕扯,然后开始我们的谈话。我总是因茶味的清苦而暗暗皱眉,人说的回味甘醇,我一丝都不曾尝到,真正甘醇的是先生的谈吐。
  我猜测先生的职业,我对爸妈洋洋得意的宣布我的想法:先生以前一定是大学教授。我那么自信。不然还会怎样,那样的气质和才华。闭上眼睛,我仿佛能看到先生在讲台前的挥洒自如,龙飞凤舞的字迹,台下学生凝神静听,似有所悟的神情。爸妈看我一眼。轻轻的摇了摇头,却不回答。
  玉先生,先生自然是有玉的,我曾有幸得观先生视为至宝的那块玉,不染一瑕的纯净,泛着无比柔和的光芒。“宝贝。”我不禁赞叹出声,可先生温和地笑,摇头。“不是宝贝,是理想。”理想?我不明白。我看见先生将那块玉放进紧贴心口的地方。
  后来我有些懂了。我翻开一本从先生那里借来的书。扉页上有一行娟秀的字: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这不是先生的字。我没有追问。无论从哪方面看,先生都可称得上君子。这,便是理想吗?是么,先生?
  我很想问一问先生,像从前那样,啜一口香茗,仰头发问。总会有先生温和的声音驱散我心头的阴霾。可是,门上的灰尘已经积得很厚了,可以清晰地突显我的五指印。先生,他没有回来。很久了。
  是一辆失控的汽车带走我的先生的。可是,先生你告诉我为什么,那辆车本不是向你开来的啊!先生,为什么?君子不是会明哲保身的么?你不是要做那“谦谦君子”吗?为什么?放弃你自己的生命?告诉我啊,先生。
  那日,爸爸指给我看报纸上的一则新闻。一老人为救两儿童丧身轮下。先生,是你吗?
  我的泪水一滴滴落下,视线模糊,别怪我先生,别怪我忘了要坚强。
  我不明白。我一直不明白。
  再读红楼时,我看到一段话。黛玉诘问宝玉:“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 至坚者玉?我反复咀嚼这话。我蓦然明白先生的玉代表何义了。先生的玉,先生的理想。先生。
  先生,我懂了。先生,谢谢你。
  [点 评]
  这是篇写人的记叙文,文章在借助肖像、语言、动作等种种描写,勾勒先生形象的基础上,安排了“玉”这样一个物象。“玉”既象征先生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品格,“至贵者宝,至坚者玉”,“玉”更代表犧牲自己、挽救孩子的崇高的理想与精神。文章以物喻人,物人相映,对先生的尊崇、热爱洋溢于字里行间,很能感染人。毫无疑问,这篇文章如果少了“玉”这一物象,内容要单薄许多。
  二、 层层铺垫
  一般而言,记叙文中的铺垫是为主要人物出场或主要事件发生而事先进行描述渲染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为主要人物提供有效衬托,为主要情节提供基础和支撑,能极大地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厚度。
  畏惧死亡
  张棫珺
  漆得雪白的墙,走廊里浓烈的消毒水的味道,皱着眉的护士和医生行色匆匆地穿梭,这大概就是人们对医院的浅显认知。
  母亲是名护士,几乎是在医院里长大的我心里十分清楚这样的环境,是很容易让人畏惧的。
  前来就医的患者在医生面前仿佛如临大敌,紧张不安地握着双手,畏惧的神色明显地表现在脸上。其实无非就是些小病,他们只不过是害怕灵魂还没有被滋养得足够丰盈,肉体就已经要先走一步了,往往要到这种时候,人们才会知道怕。
  真正的不治之症降临,人们畏惧的才会是死亡。
  记得那年夏天一个女孩,当时跟我比较熟识,年龄也相仿,她因为恶性肿瘤住进了医院。最开始的治疗还有一定的效果,随着病情的恶化,医生的表情开始显得无能为力。其实我们对死亡的感觉只是朦胧,但看到每次都在医生查房和与家属交流时偷偷地靠在门边,凑近一只耳朵听对话时,交叠的双手时而举起时而放下,干燥的冷气吹得空气有些逼人的寒,我还是清楚地定了性——这是畏惧死亡。她的大眼睛很清澈,但其实是一种被过量泪水洗过后空洞的通透,让我甚至不愿和她对视。
  这种对死亡的畏惧或许是出于年轻人的本能,留连世界,贪恋美好,谁都不愿先人一步而去。这种畏惧包裹着他们,越怕越焦虑,越焦虑越怕。
  医生这个群体,我接触最早,也了解最多,他们一直是直面死亡的那群人,理应不会像常人一般畏惧死亡,可前些天过世的主任医师,推翻了我的假设。
  从发现胃癌到去世,短短二十一天。应该放下一切的时候,这个送了那么多人走的人竟然也会畏惧死亡。他最诚挚地向上苍祈求再多些时日,不顾生命即将消散还是常穿白大褂出现在医院,我是真的费解,一个医生怎么会在死亡面前像小孩子怕黑那样闪躲,直到我听见他在电话里交代他的学生:“7号床的病情,你要多关照,他全家都靠他赚钱;16号床的那个男孩,你多跟他沟通沟通,积极的心态有助于康复……”   我并不认识他,直到去世后才知道他的名字。可我竟然让泪水氤氲了眼眶,心里由衷地感动。
  那一刻,我终是明白他怕的,根本不是死亡本身。畏惧死亡的人之常情,在这个医生这里得到了不一样的诠释。
  我真心祝愿,他到走的那一刻,没有畏惧……
  [点 评]
  本文先写了两类人的畏惧。一类是无非是小病,但他们在医生面前“紧张不安”,生怕“灵魂还没有被滋养得足够丰盈肉体就已经要先走一步了”;一类是面对真正不治之症时,那种焦虑、不安、空洞。在此基础上,文章才写及了一位医生对死亡的畏惧,而对7号床的担忧,对16号床的牵挂则启示我们,他畏惧的其实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责任的缺失,担当的放下。有了前面两层的铺垫,医生的形象更显高大,文章也更为丰富饱满。
  三、 虚实结合
  戏剧家表演,画家作画,书法家写字都很注意留白,讲究虚实。写记叙文,同样可以借助这种方法,来有效拓展文章的表现空间。记叙文中的实,主要指现实时空中的人、物、景、事等;而记叙文中的虚,主要是指与“实”写内容相关的引用、联想、想象等。这两者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可形成虚实相生的广阔艺术空间。
  橘色晨曦
  于一涵
  尚且还是个夜晚,星辰浩瀚,晴朗微甜。岑寂之间,草间倏忽窜起的一两声蛐叫,惊醒了秋桂夜的露珠。菜畦上湿润却不腐烂,子夜时刻却有一种缓慢腾起的雾气,裹挟着土腥味,被祁林一口一口的吞吐着。茅草屋的稻草是新的,松软,微微带潮。坐在屋脊上,仿佛看得见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
  祁林一直想体会坐在茅草屋上的感受,是否真如人笔下所写的“四际广袤,匍匐于我”的感受,就好像坐拥全世界一样。
  他太期盼这个感觉了。指节交插,不知所措。
  郊外的福楼拜,在晨光将越过昏线之际,只披单薄一件,遥望着东方。福楼拜只求一刻一处安静得能沉入自己的精神海洋,他疲于与女友的通信,疲于写作,枯燥乏味,生活似乎在一天天的简单重复。
  祁林呆在茅草屋上,自己像是落难而来的逃兵,自己不敢去面对,现实一次次打湿自己的希望。祁林摇了摇脑袋,干脆躺在屋脊上,凝视夜空。
  福楼拜放下笔,他写不下去,拿笔又搁下,生活平淡无奇,他摇了摇头,抬起头看向了窗前的郊野。
  昔时繁星点点,此刻晨曦方现。
  祁林侧过头,任凭一道橘黄色的光线射向自己,带着新生事物特有的活力。
  福楼拜怔住了,呆呆的看着这橘黄色的奇迹像鱼般游向自己,却蕴藏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他们曾痛苦、绝望,生活平淡无奇或是内存迷惘,而此刻,在郊野,于寂静,只霎时,他们却看到世界本质的变化。
  “光与暗,重与轻,世界永远是对立面的包容。”昆德拉在日出时这样说到。
  祁林爬起,像是发疯一般,要赶上第一班回程的客车。
  福楼拜重新拿起笔,给他的女友写道:“天气趋凉,我仍单薄一件。忽见日出,好像重获新生,与希望。”
  [点 评]
  本文实写了祁林观看日出、获得感悟的过程、心理。但同时虚写了福楼拜借由日出获得新生与希望的故事。虚实两条线并行发展,而又互相补充,文章的表现空间极为博大。同时,日出不光引导了祁林,也启发了福楼拜,这样两个故事叠加在一起,又使得表意更加充沛,日出给人新生、与人希望的主旨也更为深刻,更具有普遍意义。
  四、 妙用对比
  对比就是把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某两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突出某一事物或某一方面的表现手法。借助这种手法,可以充分揭示矛盾,突出本质特征,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而读者也可在事物的好坏、善恶、美丑等对立中,获得更鲜明、更强烈的艺术感受。
  小区青年
  程馨谊
  他畏惧自己成不了明媚的春光,却不畏眼前燃起的熊熊火光;他畏惧别人投来的目光,却勇敢地迎上求救的泪光。青年,究竟畏何?不畏何?
  小区里头两个车库,那个痴傻的青年便掌管了其中的一个。人傻,也就老实,人们看中他不多收钱这一点,也还愿把车寄放到他那兒去,可背地里总要说的:“那个小呆子,成天见了咱都畏畏缩缩的,能看好车吗!”
  青年的确不像旁的痴儿那般胆大,大多数时候,他都窝在一个狭小而逼仄的水泥房里,眼神里充满了惊惧与防备,像兔子似的小心而怯懦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若是有人回了他一个不太友好的白眼,他就瞬间把头埋得更低。即使有人来新办车位,他也是挪着碎步蹭过去,毕恭毕敬地呈上一张申请表,嘴里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谦恭的话语。
  对面车库管事的是个中年男人,强壮勇猛,平日里不仅赚了修车钱,还揽了一拨人玩点赌,日子很是快活。他对那傻青年嗤之以鼻:“成天畏畏缩缩的,哪还像个男子汉,态度好点就想抢我的客?他还没有那个胆。”说罢挥了挥拳,我想着青年畏惧的眼神,不禁叹了口气。
  凌晨突然一声爆响,我被惊醒,往外面一看,火光冲天!穿好衣服急忙冲到车库,只见对面车库已燃起熊熊烈火,火舌张牙舞爪地伸向四方,站在中心的几个人正在救火,为首的竟是那个青年!“救……救火!”他平日畏缩成一团的身体突然舒展开,竟显得那样高大而伟岸,望向他的眼睛,那里面哪还有怯懦的逃避,早已燃烧着坚定的火焰,黑夜里,瞳孔泛着闪耀而坚毅的光。我看着肆虐的火舌袭上他的臂膀,烧出一片衣物残骸,他却不知疼痛似的依旧在最前沿,沉默着奋斗。他的手臂上好像突然充满了肌肉与力量,足下生风,来来回回泼上一盆又一盆救命的清凉。
  吓到失神的中年男人被救了出来,和小区里的围观者一起怔楞地看着人与火的表演。青年充满力量的手臂,连同泼出去的水一起,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甚至在火光之上,还泛着红金色的光芒。青年似乎再没有从前的软弱无力,他撑起了一面水墙。
  黎明将至,当高压水枪终于浇灭最后的火星,青年眼中的光芒消失,又窝回那个小水泥房,一切似乎都还是最初的模样,被问起时,只腼腆地念叨着:“怕?不怕。救人,不怕。”分明投过来的还是那种带着惧意的眼神,可我清楚青年的勇敢和强大。
  [点 评]
  对比是本文的最主要特点。文中痴傻青年与中年男人,形成多方面的对比,平时痴傻青年的小心怯懦与中年男人的强壮勇猛、咄咄逼人是一组;火灾发生时,痴傻青年的坚毅勇敢和中年男人的吓到失神又形成对比。而他们各自前后又形成对比。多层次多维度的对比使得文章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也使得痴傻青年这一看似懦弱实则无畏的形象更加突出鲜明、深入人心。对比让一则普通的题材焕发了新的表现力!
  不管从考试角度,还是从个性发展角度,高中阶段还是要留给记叙文写作充分的空间。高中记叙文教学,不可等闲视之,但又不该是初中的简单重复。怎样改变目前高中记叙文写作质量不高的现状,以上所言,从结构角度出发,权当是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老师来研究高中记叙文教学,也希望借助这样的研究能为学生记叙文提升奠定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作者通联:江苏南通中学]
其他文献
本次调查将民意调查、抽样调查和DOE方法进行结合,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克服反腐倡廉民意调查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完善对反腐倡廉的民意调查研究。本文主要用列联分析验证了不同信息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们不难发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始终是一块久攻不下的一座“教学城池”。在教学中如何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高,是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尤其注意的一点。高中语文是高中学生在过往的中小学教育中对语文的高度总结和凝练的重要时期,高中语文教师更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根据笔者自身的教学
当前世界面临最大的危机和挑战是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应对气候变暖的最佳发展模式。四川作为后发地区,存在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本文主
始于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改革,从试点到扩围,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转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以建筑业为研究对象,剖析了“营改增”对建
北京卷近四年四道记叙文命题,均明确要求“展开想象”,考查考生的想象能力。为什么连续四年侧重考查“想象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