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干年前去了一趟欧洲,走马观花地考察了六国八城,总想写点东西。因为种种原因,一拖至今。不过这也有好处,就是可以更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可以让自己下笔时更加冷静和理智一些。
出国之前,从一些欧洲考察回来的同志那儿了解到一些情况。留下的印象,多是说欧洲环境、人的素质等许多方面都很不错。最常听到的一句赞叹便是:太干净了!一个礼拜甚至十天半月都用不着擦皮鞋!到底情况怎样呢,真没见过。所以那次就特地以一种平等、理性的眼光到处看看。我看到了如下情况:
第一,欧洲也有脏乱差。在我以往的印象和意识中,好像欧洲那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每条街道、每个广场、每个角落都是清爽得一尘不染的。然而,那次我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在一个女王的什么广场(名字已经记不得,但记得情境),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草地上也散落着废报纸、方便袋甚至烟头。不过,只要游客一离开,专业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清理、打扫。看到这样的情景,说实话我并没有觉得不正常,也丝毫没有损害我之前在那女王宫殿里对这座城市留下的美好印象。
第二,欧洲也有乞丐。在某国某城的某个著名的教堂门口,有靠一点演奏或绘画技巧外加一个供行人投币的小钵盆在那儿讨生活的,也有什么手艺也没有,直接将一个不断晃动着的小钵盆递到行人面前乞求施舍的。这些人的肤色各种各样,向外国同行打听,据说其中有典型的欧洲本土。从他们的眼神里,你是看不出他们与那些给硬币的人有什么两样的,很是坦然。但是,外国同行警告:最好不要用相机对着这些人拍照,否则有可能惹上麻烦。
第三,欧洲也交通堵塞。记得从巴黎回国那天,因为两个同行太过沉浸卢浮宫的艺术世界,不仅迟到而且不接电话,害得年轻的导游几乎就要哭出来了。导游为什么急?为交通。因为巴黎市区到机场的路经常会堵。
另外,我还看到:巴黎的街头有烟头,慕尼黑酒吧(名字又记不得了,据说希特勒年轻时常在那儿消遣)很喧闹,为我们服务的大巴司机也边开车边用手机煲电话(我的一位同行通过翻译向他提出过抗议)……
这次出国看到了与自己出国之前从书本或他人那儿了解到的不一样的情景。从中我若有所悟:
第一,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应该争取到国外去看一看,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眼见了、亲身体验了,才会真正长见识,才不会人云亦云。
第二,看了回来不要急于发表感想。因为出去十天半月,我们对外国的了解往往就只是个一鳞半爪、一知半解。据此妄下结论,难免不以偏概全,造成误会甚至误导。
第三,特别重要的是:不要总拿外国的好来说中国的不好,老认为“月亮都是外国的圆”。其实,任何一个先进、发达的国家都会有其不好、瑕疵;同时,任何一个落后、欠发达的国家也都有其亮点、特色。我们看待一个国家或比较两个国家,都不能孤立、静止、单面地去看去比,而要辩证地去看去比。比如,擦不擦皮鞋、多长时间擦一次皮鞋这件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总拿它来作为一国环境差或好的例证。我相信,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某些地方(比如……)和某些时候(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定也是山清水秀、天高气爽,十天半月都不要擦皮鞋的。如果一个外国人,正好赶上了中国这样的地方和这样的时候,回去以后大吹特吹中国的环境如何如何之好,那岂不贻笑大方!
于是我又想到了我们以往的教育与宣传。那种要么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要么把人家说得赛过天堂的教育和宣传,恐怕既欠真实,更不利于培养一代平等、理智、辩证、正常、健康、幸福的公民。如果我们的教育与宣传能够尽可能客观、真实,并特别注意引导我们的孩子在看待许多问题时多一些辩证思维、不同视角,那么他就既不会因为自己的国家(或者自己、自己的家)某些方面比人家好就妄自尊大,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国家(或者自己、自己的家)暂时比人家差就妄自菲薄!一个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的人,他的心态是健康的,他的思维是正常的,他的感觉是幸福的。
(柬埔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10013)
责任编辑:颜莹
出国之前,从一些欧洲考察回来的同志那儿了解到一些情况。留下的印象,多是说欧洲环境、人的素质等许多方面都很不错。最常听到的一句赞叹便是:太干净了!一个礼拜甚至十天半月都用不着擦皮鞋!到底情况怎样呢,真没见过。所以那次就特地以一种平等、理性的眼光到处看看。我看到了如下情况:
第一,欧洲也有脏乱差。在我以往的印象和意识中,好像欧洲那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每条街道、每个广场、每个角落都是清爽得一尘不染的。然而,那次我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在一个女王的什么广场(名字已经记不得,但记得情境),傍晚夕阳西下的时候,草地上也散落着废报纸、方便袋甚至烟头。不过,只要游客一离开,专业的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清理、打扫。看到这样的情景,说实话我并没有觉得不正常,也丝毫没有损害我之前在那女王宫殿里对这座城市留下的美好印象。
第二,欧洲也有乞丐。在某国某城的某个著名的教堂门口,有靠一点演奏或绘画技巧外加一个供行人投币的小钵盆在那儿讨生活的,也有什么手艺也没有,直接将一个不断晃动着的小钵盆递到行人面前乞求施舍的。这些人的肤色各种各样,向外国同行打听,据说其中有典型的欧洲本土。从他们的眼神里,你是看不出他们与那些给硬币的人有什么两样的,很是坦然。但是,外国同行警告:最好不要用相机对着这些人拍照,否则有可能惹上麻烦。
第三,欧洲也交通堵塞。记得从巴黎回国那天,因为两个同行太过沉浸卢浮宫的艺术世界,不仅迟到而且不接电话,害得年轻的导游几乎就要哭出来了。导游为什么急?为交通。因为巴黎市区到机场的路经常会堵。
另外,我还看到:巴黎的街头有烟头,慕尼黑酒吧(名字又记不得了,据说希特勒年轻时常在那儿消遣)很喧闹,为我们服务的大巴司机也边开车边用手机煲电话(我的一位同行通过翻译向他提出过抗议)……
这次出国看到了与自己出国之前从书本或他人那儿了解到的不一样的情景。从中我若有所悟:
第一,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应该争取到国外去看一看,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亲眼见了、亲身体验了,才会真正长见识,才不会人云亦云。
第二,看了回来不要急于发表感想。因为出去十天半月,我们对外国的了解往往就只是个一鳞半爪、一知半解。据此妄下结论,难免不以偏概全,造成误会甚至误导。
第三,特别重要的是:不要总拿外国的好来说中国的不好,老认为“月亮都是外国的圆”。其实,任何一个先进、发达的国家都会有其不好、瑕疵;同时,任何一个落后、欠发达的国家也都有其亮点、特色。我们看待一个国家或比较两个国家,都不能孤立、静止、单面地去看去比,而要辩证地去看去比。比如,擦不擦皮鞋、多长时间擦一次皮鞋这件事,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总拿它来作为一国环境差或好的例证。我相信,在我们伟大祖国的某些地方(比如……)和某些时候(比如北京奥运会期间),一定也是山清水秀、天高气爽,十天半月都不要擦皮鞋的。如果一个外国人,正好赶上了中国这样的地方和这样的时候,回去以后大吹特吹中国的环境如何如何之好,那岂不贻笑大方!
于是我又想到了我们以往的教育与宣传。那种要么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要么把人家说得赛过天堂的教育和宣传,恐怕既欠真实,更不利于培养一代平等、理智、辩证、正常、健康、幸福的公民。如果我们的教育与宣传能够尽可能客观、真实,并特别注意引导我们的孩子在看待许多问题时多一些辩证思维、不同视角,那么他就既不会因为自己的国家(或者自己、自己的家)某些方面比人家好就妄自尊大,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国家(或者自己、自己的家)暂时比人家差就妄自菲薄!一个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的人,他的心态是健康的,他的思维是正常的,他的感觉是幸福的。
(柬埔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10013)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