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课改”的新教学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的新教学行为,同时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方式。合作学习的实施需要合理构建合作小组、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适时必要的指导和恰当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合作学习;尝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纳。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合理构建合作小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
合作学习是以组为单位进行互助交流,小组成员的搭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以6-8人为宜,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各成员的知识背景和性格特征,力争做到优势互补,以利于学习讨论的活跃和思维的开阔,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范围、动手能力、知识层次,然后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类,把对生物特别感兴趣的、操作能力强的、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均衡地分到每组中,每个小组由组织能力强的组长,操作能力强的操作员,表达能力好的汇报员,记录员等组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合作学习关键
合作学习的内容是教师设计有效合作学习活动的依据,教师在选取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学习内容较多或操作难度较大,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部分,就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或进行全班教学。对于难度很大或没有知识铺垫的内容,既使合作学生也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的,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所以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课程教材中适合于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处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实验探究类的教学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有很多的探究实验靠单个学生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有的则是多个实验变量,每个小组都逐一做完又浪费课堂时间,通过合作学习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确定了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可能有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肥力五个变量,如果一个小组每个变量都实验,工作量大,很难完成,就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变量进行实验,然后对实验的设计和结果进行展示,不仅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实验,而且还能共享实验的成果。并节约了教学时间。
2. 有争论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生物学中有争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争议中问题就会越辩越明。例如在学习《花的结构》一节时,对于花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大家众口不一,有的认为是花冠,有的认为是雄蕊和雌蕊,如果放到全班中讨论,就会乱成一锅粥,谁也听不清谁的观点,为此,我让每个小组在组内展开讨论,形成本组内的观点,并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形成组间讨论,最后充分的证据证明了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花冠的作用。
3. 课外调查等实践活动类的内容适合学生合作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许多教学内容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这类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通过走访调查、收集信息和资料,才能达成学习目标,比如“调查本地常见的传染病”,仅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完成,而且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经历,所搜集到的信息和资料有差别性和局限性,通过小组合作,则能扩大调查的范围,收集到更加丰富的资料。
三、适时必要的指导能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它决定着合作学习的走向和深度,对于合作活动的成功与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把握好介入指导的时机和分寸,若教师介入合作学习的时间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展开讨论就介入进来,往往会扼杀了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认识,使优秀生丧失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困难生则产生了依赖心理。反之,如果教师介入的时间过晚,在学生迷失方向或合作不得法而急需教师的指导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帮助,往往会使学生处于盲目和无助的状态,甚至偏离了合作的目标和方向,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转变角色意识,克服依赖心理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必要的合作交流的技能和规则。如: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意见,接纳别人的建设性的观点,学会说理和有效地解释自己的观点等等,为合作学习提供保障。
四、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强调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的竞争性评价,这种评价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们应把“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个人间的学习竞争变为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同时还及时地对整个小组的学习作出鼓励性评价,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仅靠自己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地帮助组内成员,而基础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将压力变成动力,使小组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局面,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总之,通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发展;主体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三)[J],生物学通报,2001(4)
[2]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教研究,1994(1)
关键词:合作学习;尝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纳。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合理构建合作小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基础
合作学习是以组为单位进行互助交流,小组成员的搭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开展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以6-8人为宜,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同时还要考虑各成员的知识背景和性格特征,力争做到优势互补,以利于学习讨论的活跃和思维的开阔,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组织合作学习时,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尤其是在实验教学中,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范围、动手能力、知识层次,然后将全班学生进行分类,把对生物特别感兴趣的、操作能力强的、表达能力好的学生均衡地分到每组中,每个小组由组织能力强的组长,操作能力强的操作员,表达能力好的汇报员,记录员等组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二、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是组织合作学习关键
合作学习的内容是教师设计有效合作学习活动的依据,教师在选取合作学习的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学习内容较多或操作难度较大,单凭个人的努力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部分,就可以进行合作学习。对于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部分,可以让学生独立学习或进行全班教学。对于难度很大或没有知识铺垫的内容,既使合作学生也无法解决或很难解决的,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所以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新课程教材中适合于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处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实验探究类的教学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有很多的探究实验靠单个学生是无法独立完成的,有的则是多个实验变量,每个小组都逐一做完又浪费课堂时间,通过合作学习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确定了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可能有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肥力五个变量,如果一个小组每个变量都实验,工作量大,很难完成,就可以让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变量进行实验,然后对实验的设计和结果进行展示,不仅使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实验,而且还能共享实验的成果。并节约了教学时间。
2. 有争论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生物学中有争论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争议中问题就会越辩越明。例如在学习《花的结构》一节时,对于花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大家众口不一,有的认为是花冠,有的认为是雄蕊和雌蕊,如果放到全班中讨论,就会乱成一锅粥,谁也听不清谁的观点,为此,我让每个小组在组内展开讨论,形成本组内的观点,并找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形成组间讨论,最后充分的证据证明了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同时也使学生明确了花冠的作用。
3. 课外调查等实践活动类的内容适合学生合作学习
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强,与实际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许多教学内容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这类学习内容延伸到课外,通过走访调查、收集信息和资料,才能达成学习目标,比如“调查本地常见的传染病”,仅靠单个学生的力量难以完成,而且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经历,所搜集到的信息和资料有差别性和局限性,通过小组合作,则能扩大调查的范围,收集到更加丰富的资料。
三、适时必要的指导能推动学生的合作学习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它决定着合作学习的走向和深度,对于合作活动的成功与否,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收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把握好介入指导的时机和分寸,若教师介入合作学习的时间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展开讨论就介入进来,往往会扼杀了学生对问题的个性化认识,使优秀生丧失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困难生则产生了依赖心理。反之,如果教师介入的时间过晚,在学生迷失方向或合作不得法而急需教师的指导时,教师没有及时给予帮助,往往会使学生处于盲目和无助的状态,甚至偏离了合作的目标和方向,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转变角色意识,克服依赖心理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心理倾向,培养学生学会一些必要的合作交流的技能和规则。如: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意见,接纳别人的建设性的观点,学会说理和有效地解释自己的观点等等,为合作学习提供保障。
四、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的合作学习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是强调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的竞争性评价,这种评价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们应把“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和尺度。将个人间的学习竞争变为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同时还及时地对整个小组的学习作出鼓励性评价,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仅靠自己是不够的,还必须尽力地帮助组内成员,而基础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将压力变成动力,使小组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局面,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总之,通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得到发展;主体性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朱正威,关于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的若干建议(三)[J],生物学通报,2001(4)
[2]王坦,合作学习:一种值得借鉴的教学理论[J},普教研究,1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