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云华:守护高铁接触网的“蜘蛛侠”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m_crs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代云华(右)和同事在工作中

  在野外、高空,有一群特殊的工作者。他们穿着明黄色工作服,带着头盔,安全带绑在腰间,时而在钢丝上行走,时而横卧在钢丝上,在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还要紧张工作,安装支柱、架设线索、调整悬挂、安装拉线……这看上去像杂技一样的高难度动作,对他们来说却是工作的日常。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接触网工。
  在遍布祖国大地的高铁轨道上方,架设着供受電弓取流的高压输电线,这就是接触网。坐高铁时,或许很多人只看到轰鸣而至的列车和脚下的铁轨,很少注意到高铁上方六米高的接触网。接触网对高铁运行必不可少,高速列车正是通过列车受电弓,从接触网导线导入电能,助推列车高速前进。
  接触网工,是从事电气化铁路施工和维护管理工作的人员。他们一年四季要对接触网设备进行不间断巡视检查,并严格按规定时间对接触网设备进行检修,确保接触网对电力机车正常供电,列车安全运行。因为经常在高空电线上飞檐走壁,他们被称为铁路“蜘蛛侠”。
  39岁的代云华已经做接触网工18年。从技校毕业进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供电段工作,就注定要用青春扛起责任,为高铁“充电”。
  18年来,他跑遍管内云、贵、川三省3000多公里的接触网,啃下成百上千个“硬骨头”,检修过的接触网设备未发生任何故障。他也荣获一连串闪亮的荣誉:昆明局“技术标兵”、云南省“云岭首席技师”、“铁路工匠”、“全国技术能手”……被伙伴们钦佩地称为“兵王”。
  代云华说,是“永不言弃”四个字一直在激励自己。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要向最优秀的人看齐。工作或许平凡、艰苦、枯燥,但只要坚持下去,每一天都会离梦想更近。

过硬业务技能成就“兵王”


  代云华的工作部门是接触网检修车间,他的车间,就是广袤大地、崇山峻岭。顶着烈日,迎着风雨,是工作的家常便饭。他的一天,常常是在工程车里醒来,伴着初升的太阳和鸟鸣开始工作。“接触网一旦发生故障,列车就必须停驶,那会给国家带来损失。因此对我们接触网工来说,要制定计划,对辖区接触网定期检修、维护,确保正常工作。”
  检修工作要在列车驶过的空档期内进行。在作业现场,工作领导者接到线路封锁及停电命令后,向各个作业组下达作业命令。“蜘蛛侠们”顺着专用的接触网检修车、检修梯登上接触网,开始检修作业。他们在空中脚踩钢丝,检修电网和更换老化的网线。由于架设在电气化铁路线路上空的接触网有27.5千伏高压电,因此每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检修作业结束,作业人员迅速清理工具、材料,快速撤离,几分钟之内,就会有下一列火车呼啸而过。因此,接触网工动作迅速,时间把握十分重要,操作熟练更是必不可少。



  在昆明局,提起代云华,最让工友们钦佩的是他过硬的业务技能——1分钟剪断50次铁线,1分半钟制作一副吊弦,3分钟制作一个回头,25秒上下接触网杆一次,80分钟“天窗”带领作业组拆除50根旧吊弦、安装60根新吊弦,调整10个跨距导高……他创造的一项项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这些成绩背后,不言而喻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和苦练。
  还记得2002年,昆明供电段举行职工技能竞赛,代云华作为参赛选手,只负责在地面推梯车。这次比赛团队没有取得好成绩,当时代云华只是一名新兵,也不是技术骨干,却觉得很受挫败。心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激励着他:别人能做好,我们为什么不行?
  从那时开始,他朝着成为接触网检修的“最强者”目标努力。
  在作业现场,他认真跟师傅和经验丰富的师兄学习,把操作流程默默牢记在心里。在工余时间,他也工具包不离身。一个简单的吊弦制作,他练习上千遍,手上磨出一个个血泡,又结成厚厚的茧子。接触网工要在高空作业,对体能也有很高要求。他每天做100个俯卧撑和蛙跳,一直到现在还在坚持。爬杆上网的动作,他一天天反复练习,一练就是几个月。晚上,躺在工程车里,抱着专业书籍钻研,直到进入梦乡……
  2009年,代云华代表昆明供电段参加昆明局集团公司技能大赛,多年的练习有了用武之地,这成了他大显身手的时刻。在比赛中,他以5分钟做3副吊弦、3分钟做一个回头、25秒上下接触网支柱一次的成绩摘得桂冠。他还在80分钟的天窗内,带领作业组拆除50根旧吊弦、更换60多根新吊弦、调整10个跨距导高,同样打破当时纪录。从那以后,代云华“兵王”的称号就传开了。
  到接触网检修车间工作后,代云华舞台更大了。作为昆明供电段“王牌部队”的“特种兵”,在地跨云贵川三省3000多公里铁道线上,他活跃在接触网大型施工、设备集中检修整治现场,先后参加20多项重点施工和近百次急难险重任务,发现重大设备缺陷520多个、破解作业难题300多个,避免各类事故隐患130多处。他参加施工、检修的9800多公里接触网,合格率100%,未发生一起设备故障。
  2011年,代云华带着几名徒弟代表昆明局集团公司参加第三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团体第五名、个人第五名的好成绩,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登上牵引供电领域高峰。

点滴创新助推工作效率提升


  第一次现场高空作业,代云华给师傅当助手,在六米高空,踩在大拇指粗的钢丝上,心里十分紧张。师父对他下达指令,要扳手、要钳子……他有些手忙脚乱,手也在发抖。
  晚上回去,代云华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一点一滴回忆白天的操作过程。夜深了,他索性坐起来,拿出纸笔,一个字一个字记下,今天为什么没有跟上师傅,哪里出了纰漏。原因找到,想好以后怎么改进,他才踏实地睡着了。



  从那以后,代云华养成每天记工作笔记的习惯,在笔记中复盘一天的工作,总结经验,思考哪里还有值得改进的空间。一点一滴、一字一句,厚厚的一摞笔记本见证着他的思考和成长。
  在现场作业时遇到的问题,他一一记下,思考怎么解决,流程是不是可以改进,能不能做个工具来协助?这也成了他发明的开端。
  接触网设备检修时,测量接触网吊弦间距是一个很费周折的过程。需要一个人爬到接触网上进行固定,另一个人在梯车上拉着测尺走,不仅耗人力,而且作业效率低,误差大。为了找到一个更简单的办法,他反复琢磨,在网上查资料,偶然发现一种用于专业测绘作业的测距轮——人推着轮子走,就能自动计算距离。
  “这个方法不错啊!能不能把它引入接触网的测量?”代云华灵机一动,买来测距轮,自己动手改装,两个月不眠不休反复试验,制作出“接触网吊弦测距仪”。拿到现场一用,太方便了!只需要一个人在接触线一推,数据就出来了,比传统方法减少两个作业步骤,效率提高两倍,不仅省人省时省力,而且更精准。如今,他发明的“接触网吊弦测距仪”已经广泛使用,让工友们爱不释手。
  在电气化铁路断线恢复抢修时,做接头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环节,以前都是把断头拉紧,再人工做接头,不仅耗时长,而且工艺质量难保证。这个难题也成了代云华攻克的对象。经过两年多上百次设计试验,他和团队研制出一种接触网接头制作辅助器,用上它,在现场制作接头更快,也更容易达到标准,让抢修效率提升50%。现在,这项成果也在全路多家供电段推广应用。
  代云华遇到的这些问题,很多工友也都会遇到。只是他把它们记在本子上,印在脑子里,时刻琢磨着怎么解决。“我的发明都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科技,但使用起来很方便,很顺手,工友们都很喜欢。”
  2014年,以他个人命名的“代云华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他带领一群爱动脑筋的小伙伴开始了创新的旅程。工作室成员有20多人,大部分是90后,大家平时在不同的岗位,共同的研究课题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每个月会聚在一起,把工作中的感想和收获进行碰撞讨论和总结。
  他带着团队先后发明了止动垫片锤、接触线接头制作辅助器等20多个轻巧实用的新工装,在全段推广使用,减轻了职工作业强度,提升了作业效率。改造后的“预绞式冗余耐张线夹”,消除了旧装配方式存在的安全隐患,产生直接经济效益460万元。

倾囊相授,锤炼行家里手


  2009年,代云华开始带徒弟,兼任接触网专业新入路职工的教官。这么多年在高空作业,他摸索出很多窍门和方法,传授给年轻人,在全局推广。
  他将自己遇到的典型设备故障判断处理方法收集整理,汇编成册,供学员学习;总结提炼出“提报计划、作业准备、出动、要令、验电接地、行车防护、作业、消令送电、作业结束、台账记录”日实施十大环节,让现场作业全面规范化;编写《新职人员上线作业指导书》,让新人最快掌握上线作业的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给代师傅当徒弟,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既是难得的成长进步机会,又有些令人“害怕”。他定下教学目标——第一年出徒单独作业,第二年重点锤炼,第三年成为行家里手。
  他带的徒弟,早上要跑步锻炼体能,白天实作练技能,晚上还要加压,背规章,学理论。有同事看他过于“较真”,跟他说,现在的年轻人跟原来学徒不一样,都是大学生,没吃过太多苦,对他们不能太严厉。代云华总是一脸认真地回应:“接触网工可是高危工种,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危险,不严可不行。现场干不好、应急不会干,那可不仅仅是丢人的事。”
  “好的作业习惯是一辈子的事”。高标准要求,以身作则,是代云华一贯的教学风格。
  接触网分相作业是高精尖的技术活,高低误差不超过2毫米。每次接到分相作业任务,代云华都要提前在工区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模拟计算好各类数据,再把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高速分相绝缘器,拿到现场直接安装,标准率和速度超过别人好几倍。
  徒弟杨青山回忆,有一次,为了锻炼他的实战技能,代云华让他独立安装分相。作业完后,代云华拿着游标卡尺检测他的工作,发现超出标准范围5毫米。代云华板起脸。此时离“天窗”结束(也就是下一趟列车到来)只有10分鐘,而通常情况下,装一侧分相至少得15分钟。杨青山的心怦怦直跳。只见代云华迅速调整,重新安装,只用了不到5分钟,调整的高速分相重新上线,误差为零。那一刻,杨青山的心中对师傅充满敬佩。
  还有一次,代云华给徒弟们培训悬空落锚技术——要靠安全带和两只脚倒挂在空中,用双手和腰,协同发力扳葫芦来完成。这个动作不但需要体能,更要克服心理恐惧,是接触网工必须掌握的技术之一。
  代云华回忆,那天,不管他怎么讲解,有个叫张晓平的年轻人始终不敢放手干。说了几次都不行,代云华一时着急,冲他大喊:“像你这样子怎么能干活?”
  练习的挫败和师傅的训斥让张晓平赌气不练了,他下到地面,扯下身上的安全带,甩到代云华面前。
  代云华没有再多说话,他把安全带系在自己身上,在几十双眼睛注视下:登杆、上网、倒挂、拉葫芦,一气呵成。
  接下来,他挨个手把手教大家练习用力技巧,那一天他上下杆三十多次,悬空倒挂了近4个小时。撂挑子的年轻人默默看着,什么也没说。但那以后,他训练更加刻苦了。
  后来,张晓平分到检修车间,和代云华一直没有联系。第二年9月,代云华突然接到张晓平的电话:“师傅,谢谢您!您用行动感动了我,激励着我要向您看齐!”他有些哽咽地告诉师傅,自己参加全国铁道行业技能大赛,取得好名次。“听到这个好消息,我的眼睛也湿润了。”代云华幸福地回忆。   代云华先后带出3名全路技术能手、1名云南省技术状元、4名局集团公司技术标兵、近20名局集团公司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员至今,他带出的600多名学员已扎根昆明局集团公司供电系统的各个领域,70%的大学毕业生都成了业务骨干,有些还成为车间工班长、技术员和主任。



  这些年,不断有徒弟向他报喜,“师傅,这次比赛我得了第一”“师傅,我当上班长了”……这都是代云华最为欣慰和骄傲的时刻,比自己取得好成绩都高兴。

握紧父亲的接力棒


  代云华出生在云南楚雄州元谋县一个小山村,父亲也是铁路人。从小,在他记忆中,父亲总是不在家,偶尔回来,总会对他批评管教一通。幼时的他对父亲既惧怕又疏远。父亲难得回家的时候,他反而找个借口,干农活、放牛,远远地躲开父亲。
  对父亲的严厉,他开始用叛逆来应对。不肯好好读书,和父母对着干。中学时,教子心切的母亲想办法帮他转了一所学校,那是建在半山上的一所中学。
  “那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代云华说,“以前觉得自己很苦。但是转学以后发现,比我苦的人太多了。我的同学很多都住在很高的山上,他们都克服困难,很努力读书。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也慢慢转变了”。
  他开始变得发奋、要强,成绩越来越好,不再让父母操心。18岁时,他高中毕业,读了铁路技校,听从父亲建议,“学一门好技术”,选择接触网专业。两年定向委培学习,让他对专业产生浓厚兴趣。“我家住在山上,从小就喜欢爬房上梯,我觉得自己很适合做这个工作。”
  毕业那年,刚好昆明铁路电气化开通,代云华成为这个路段第一批接触网工,开始铁路人生涯。这其中,既有成长和收获,也不乏挑战和危险。



  他还记得,2008年,四川攀枝花发生6.1级地震,成昆线新江站2道3个跨距的接触网被陡坡上滚落的石头砸落到地面,吊弦拉断、松脱40多根,多处定位偏斜,供电系统瘫痪!
  接到抢险任务,代云华和工友搭乘轨道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主任一声令下,代云华冲到最前面,迅速爬上梯车。这时,余震仍然不断,远处不时传来巨石滚落金沙江的巨响。他顾不上那么多,爬上梯车大喊:“梯车成都方向走!”
  四周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听到山石的滚落声,心里就咯噔一下。伴随着微弱的抢险灯光,他和工友们合力,迅速把塌在地面上的接触网拉到空中。
  接下来,他们争分夺秒地投入到抢险救灾中,正常情况下至少需要两个半小时左右的抢修,仅1小时28分就抢通供电线路。下了梯车,代云华才发现,自己衣服湿透了,手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划破一道大口子。
  这个新江站,是父亲工作过的地方,他的童年,就是在这里摘着野橄榄、采着凤凰花、捡着江边石度过的。抢险过后,听着呜呜的鸣笛声,看着满载救灾物资的火车缓缓驶过,他心里感到踏实和舒坦。
  那一刻,他体会到父亲一辈子的付出和艰苦,心里也充满一个铁路人的骄傲。
  如今,当年的青涩小伙已步入中年,也成为父亲,儿子总是问他:爸爸,你怎么老是不在家?“可能,这就是铁路人的无奈吧”,代云华说,自己也成了一個严厉的父亲,总是对孩子要求很高。“有时候告诉自己,难得回家,要好好陪陪孩子。但管不住自己,不管他做什么,总希望他做到最好。”代云华有些无奈地笑着说,“当然自己也在努力改变”。
  18年接触网工生涯,代云华经常自问,“人家有两只手,我也有两只手,人家能干好,我为什么不能呢”?他说,做任何一份工作,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候面对很枯燥、很辛苦的工作,也有无数次想过放弃。如果放弃了,所有的努力都会归零。但坚持下去,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对你的磨炼,都让你成长。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给各行各业带来改变和冲击,接触网工也不例外。以前接触网检修、维护都靠工人现场巡查,现在,高速列车上都装了摄像头,可以对沿线接触网进行信息采集拍摄。车间调来分析师,对视频和图像进行分析来判断故障。从到现场检修,到根据图像来发现问题,对铁路网工人提出新的要求,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才能始终走在前面。
  通往更高、更远的路永无止境,就像绵延无尽的铁路,一眼望不到头。代云华和同伴们仍然奋战在高空银线上,像一个个跃动的黄色音符,用青春的担当,书写铁路事业的美好未来。
其他文献
“这张图片的内容是一个总结,应该放在整个讲稿结尾。”  “如果放在开头,作为这节课的统领,大家会理解得更清楚。”  ……  2020年11月初,河北邯郸。在少先队博览馆一楼红领巾剧场内,由共青团河北省委、省少工委举办的红领巾讲师团培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100名来自全省各县的优秀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在为期一周封闭培训后,奔赴各自所在地中小学,对其他大队辅导员进行培训辅导,确保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声
期刊
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要求,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计划五年内对近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搬迁人数接近三峡工程水库动态移民人数9倍,着力解决居住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贫困人口脱贫问题。截至2020年3月底,全国累计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266万余套,实现搬迁入住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47万人,搬迁入住率达99%。这些建成时间短、人
期刊
2018年11月,漾濞县委书记杨瑜通过CCTV-2央视财经频道向观众和网友推介漾濞核桃,让更多人了解漾濞核桃、消费漾濞核桃,让更多人到漾濞投资兴业,旅游观光,助力漾濞脱贫攻坚。杨瑜“核桃书记”的称誉也不胫而走。  此后不久,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第二批)公示,漾濞县漾濞核桃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榜上有名;“中国好农货”五大核桃区域品牌揭晓,漾濞核桃亦榜上有名!  这与县委书记杨瑜
期刊
C5修HXD3轮驱自主修攻关,与修竣的HXD3轮驱合影  盛夏,骄阳似火。  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机车检修段库房内,温度接近40度。顾不上擦去额头上的汗水,金鑫“全副武装”,专心致志鏖战车轴磁粉探伤工作。  这样的环境,他早已习惯。有时,闷热的天气会让他直流鼻血,他就用卫生纸堵住鼻子,再佩戴隔离磁粉颗粒的严密口罩,身上衣服经常干了又湿、湿了又干。金鑫从无怨言,他
期刊
每位走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医师蔡建强门诊室的患者,脚步都轻而急切,尤其初诊患者,往往人还没到,手中拎着的或厚或薄的CT片、病历资料已迫不及待先递过去,甚至手有些发抖,说话也有点乱,心中的紧张、惶恐、希望交织在一起,怎么也掩饰不住。  我国是肝癌高发国,始建于1958年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国家标志性肿瘤专科医院,目前日均门诊量4000人,十分之一属于肝胆肿瘤。来自全国各
期刊
养蚕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重要技艺,几千年来,种桑养蚕生生不息传承。兰考县堌阳镇水驿村,植桑养蚕是当地村民除种地外主要生计。几年前,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当地党委和政府就曾表示:因地制宜围绕桑蚕养殖做文章,使水驿村桑蚕养殖逐渐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并不断拉长产业链……  兰考富源蚕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水驿村第一团支书曲庆辉是走在前面的人。他的故事没有太多曲折离奇、荡气回肠的情节,甚至有些简单:大学毕业
期刊
陈国占(中)在上海宝马展上与印尼泗水最大基础施工承包商和租赁商工作人员合影  习近平主席在向“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发表的书面致辞中指出,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可以发挥重要作
期刊
伟大思想源自伟大时代;  创新理论指引创新实践。  “十三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在这5年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前景光明,中华民族迎来新的历史巨变。转型再塑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
期刊
他们是重大灾难面前的逆行者,他们是生命安全守护者,他们是与死神斗争的战士,他们就是身穿蓝色战衣的蓝天救援队队员。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平日与大家一样工作、生活,但只要接到被困人员的求助信息,他们立即挺身而出。  “我们是具备专业救援技能的志愿者,汇聚在一起成为政府救援有益补充。”全国青联常委、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说。从2012年为蓝天救援队做向导,到2013年组建甘肃蓝天救援队并担任队长,六年来,
期刊
美丽的唐嘎乡  2017年8月6日,飞机缓缓降落至拉萨机场。双脚踏上高原大地那一刻,田献振心中涌起一份安定感。  “天很蓝,水很清”,那是他对西藏的第一印象。  拉萨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已经在接机大厅等候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进藏工作,因为相似的理想,相聚高原之上,田献振是其中一员。大巴行驶在公路上,窗外风景辽阔,天空蓝得透亮。  这年5月,田献振即将从中国矿业大学(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