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去吧!”2014年12月7日,北京戏剧奥林匹克剧目《克拉普的最后碟带》演出尚未结束,观众席间突然爆出中英文夹杂的喊声。这是戏剧奥林匹克发起人、美国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第一次来华演出。因为进场时必须逐一接受手机是否关机的检查导致演出推迟了20分钟,看到的又是一部节奏缓慢、风格晦暗的荒诞独角戏,难怪有暴躁的观众完全不给台上的大师面子了。
一句倒彩引发了媒体的声声叹息:是观众素质欠佳还是大师故弄玄虚?戏剧水平有差距还是天不时地不利的误解?中国官方举办这一当今世界戏剧领域最高规格的盛会到底有没有意义?
时间倒回一个月以前的2014年11月6日,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进步颂》开演前,观众在国乐剧院外的细雨中排起了长队。这部戏的导演、戏剧节荣誉主席尤金尼奥·巴尔巴被赖声川誉为“当今世界最聪明的脑袋”,他的戏有着严格的剧场规则:演出期间一旦有手机铃声响起,演员就会罢演。检票过程中,观众被逐一提醒,导致演出延迟15分钟开场。一位北京口音的中年女观众因不满在雨中久等而颇有微词,但她还是坚持到这部充满仪式感以至于有些晦涩的戏演完后,才低声奉上一句“什么玩意儿”!演出期间,观众席除了些微小心翼翼的咳嗽,没有任何声响。
相比以“梦想”为主题的北京戏剧奥林匹克,2013年横空出世的乌镇戏剧节天生就带有更为浓重的梦想和戏剧色彩。一个5A级景区花了5亿人民币打造了一场戏剧主题的“好梦11日游”,有人乐得且梦且珍惜,有人则忧心梦醒时分艺术被商业占了便宜。
中国戏剧的现状不是乌镇
就在著名编剧史航也直言“没看懂”的《进步颂》之后一个小时,他应邀到乌镇一座废弃的老宅里欣赏赖声川的神秘作品《梦游》彩排。实名制入场的方式做足大户人家办堂会的派头,观众跟随工作人员手中的灯笼移步换景,在书房、庭院、花园、绣房等五进实景中亲历一场盗梦空间式的“游园惊梦”,最后带着一盒泡面和一张“证明今晚你存在”的节目单离开。为了呼应黄磊在戏中的偈语“现实是虚无,时间是幻象”,赖声川等主创拒不承认当晚的存在,让这部戏更显神秘。
12月7日正式演出前,许多慕名而来的人聚集在老宅门外,但能够入场的只有从之前各场演出中随机抽出的120名观众。一位成都白领也在碰运气的人群中,恰好听到赖声川的助理丫丫念了好几遍他的名字,原来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观众没到,他说明情况并请求入场,丫丫说:“谢谢你的诚实,但是我不能让你进。”因为没有提前订票且只待一晚,他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失去了唯一的看戏机会。与其说他“有素质”,不如说是美好的氛围让人连一个无伤大雅的小谎都不忍说。
“在乌镇,就算看一部烂戏,你都会有兴趣了解它为什么烂。”谈到在乌镇看戏和在其他地方的不同,以刻薄著称的史航如是说。11天,17部特邀剧目,12部27场青年竞演作品,300多组团队的1500场古镇嘉年华,被戏剧填满的乌镇让史航常有“穿越”之感,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央戏剧学院:“像一个庞大的、神秘的、迷宫般的戏剧后舞台,随处都可能有戏上演。”
中国戏剧黄金时代的理想主义色彩也涂满了戏剧节期间的乌镇:“一个戏的喜悦和另一个戏的温暖离得很近,互相叠加成一个网络,把所有你喜欢的东西兜住,你可以把这儿当成桃花源,所有不喜欢的东西都可以从网眼儿漏出去。”在这个桃花源中,不仅戏剧节发起人黄磊“像小猎狗一样”侦查着剧场里的手机铃声,每个普通观众都有一种尊严感和使命感,史航称之为“剧场伦理的完善”。
在一场题为“中国戏剧的现状”小镇对话上,史航说:“在中国,只有乌镇戏剧节是由戏剧控股的戏剧节。中国戏剧的现状决不是乌镇。如果说中国戏剧是一块蛋糕,那么乌镇戏剧节就是上面那一小块甜美的奶油,是对中国戏剧的美好祝愿。”
环境戏剧和戏剧环境
“他们在干吗?行为艺术吗?”在白莲古塔与雕塑之间,一位“圣诞老人”穿梭攀爬,跟观众玩起了香吻换礼物的把戏。古塔下聚集了超高人气,小孩子得到了糖果,姑娘得到了玫瑰,一位老大爷鼓起勇气献上一个拥抱,得到的是一枚安全套。演出结束后,一位观众追问来自法国的表演者:“你究竟要阐述什么?”“你觉得我是什么我就是什么角色,你不必知道我的想法,每个人看表演都会有不同的感觉。”中国姑娘阿伦替表演者翻译。
这是阿伦第二次参加乌镇戏剧节,她带来的法国艺术候鸟联盟是嘉年华表演的主力,成员都是公共空间艺术(也称“环境戏剧”)领域的翘楚,也是欧洲各大艺术节的常客。基于前一届对乌镇空间和观众反应的了解,他们带来了从技术和内容上都呈现不同梯度与维度的作品:高跷机器眼球精Orbilys属于老少咸宜的合照明星,《圣诞老人的旅程》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互动作品,《黔行》是跨文化合作的多媒体皮影戏,还有露天黑白默片混搭电子乐的现场表演……这些作品一方面极力展示空间的可能性,一方面尽量打破艺术门类、演员与观众、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
从法国五月革命时艺术家们以艺术的形式参与街头示威,到日常演出中创造性地颠覆剧场表演传统,再到经济危机后以极其低廉的票价吸引大量观众,环境戏剧正在成为欧洲戏剧节的主流。作为这一趋势的见证者,阿伦认为原因在于“公共空间的表演是艺术主动靠近观众,让艺术变得所有人都可以拥有,不再需要剧场或美术馆等特定空间去定义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层次”。
由于几乎没有票房收入,公共空间艺术节在欧洲都是靠政府资助的,而中国的官方艺术节鲜有涉足这一领域,为数不多的民间戏剧节又难以承担费用。“在乌镇我们是按欧洲正常标准收费的”,阿伦很看好乌镇戏剧节做公共空间艺术的意识和魄力,“但问题是国内没有学习公共空间表演的院校,我发现有些嘉年华作品就是把剧场里的戏搬到乌镇街头来演,完全没有对空间重新考量。” “戏剧人永远是年轻,年轻人永远是牛逼”,这是下一届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的口头禅。如果届时老孟能接点儿环境戏剧的地气,或许会让嫌他的乌镇“午夜惊奇”《女仆》“狂躁一小时没高潮”的文艺青年亢奋起来,并信服老搭档史航对他的评价:“为了自由而先锋。”
艺术与商业的乌镇式平衡
好雨知时节。一场为开幕大戏《青蛇》量身定制的好雨,幻化为故事主旨“大爱”的具象存在,把古希腊式的水剧场融进真实的烟雨江南,让流传了600年的民间传说升华为破解欲望纠缠的警世恒言,正合戏剧节的主题——缘自希腊文Metamorphoses的“化”。
不同于《青蛇》的人性剖析,闭幕戏《白蛇》用美国人的方式把童话还给童话。从纠结开始,以欢乐结束,足见乌镇戏剧节的用心。除了开闭幕大戏,青年竞演作品也紧扣“化”的主题。在这一大主题之下,另有“女性视角”和致敬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等小主题。策展概念明确,逻辑清晰,相比多为节目拼盘的内地其他戏剧节,乌镇戏剧界显示了超前的国际范儿。
乌镇戏剧节总执行人陈瑜将这归功于“艺术总监负责制”:最核心的选剧环节由艺术总监赖声川负责,以艺术水准和与乌镇的契合度为标准,乌镇作为主办方负责配合执行。戏剧节期间,有超过50个小团队在乌镇同时工作,除了剧场技术团队来自台湾,其他执行和服务团队都来自乌镇旅游公司,各自领域的翘楚保证了戏剧节的专业。
乌镇戏剧节主席、乌镇旅游公司总裁陈向宏说:“乌镇戏剧节从一开始就做了两件事:一是找对人——赖声川老师和黄磊;二是定好调——做中国最好的戏剧节。”在更多场合,这三位发起人最常说的,是做与阿维尼翁和爱丁堡齐名的世界知名戏剧节。
首届乌镇戏剧节闻名国内戏剧圈是因为砸了5亿人民币,其中3亿多用来建剧场,余下的用来引进剧目和宣传接待。被问及第一届的票房收入,陈瑜回答:“很少,只有两三百万,还不刨除景区门票。”第二届的规模是第一届的3倍,慕名而来的观众有所增加,上座率超过80%,但投入产出比的悬殊仍可想而知。
除了被定义为“服务商”的BMW汽车和格瓦拉票务,第二届乌镇戏剧节没有其他商业合作。陈向宏接受赖声川的建议:在戏剧节刚起步的时候,尽量减少商业因素的侵蚀。按黄磊的说法,“乌镇是乌镇戏剧节目前的第一赞助人,希望未来有更多更好的赞助,但必须支持戏剧节‘非官方、非盈利’的原则”。
两年来,陈向宏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乌镇花那么多钱办戏剧节的目的是什么?钱从哪里来?在一场公开的小镇对话上,他说:“乌镇戏剧节是乌镇旅游做高端品牌的一个起点,所有的股东都支持。而且我们有充分的资金和能力,乌镇支撑得起。”
陈向宏开发乌镇的传奇经历展现了他的商业天赋和艺术气质,也印证了“眼高才会心高,心高才会手高”的品牌经营之道。因为他的掌舵,“艺术与商业如何平衡”在乌镇变成了伪命题,但他的伪回答似乎值得企业家和艺术家共同思考:“像做乌镇(旅游)一样,就算面对市场也好,只要花心思做到极致,肯定会得到认可,产生它的价值。”
对于乌镇戏剧节的未来,陈向宏说:“不要问我乌镇戏剧节最终会走到哪里,我更关注它的成长。”
一句倒彩引发了媒体的声声叹息:是观众素质欠佳还是大师故弄玄虚?戏剧水平有差距还是天不时地不利的误解?中国官方举办这一当今世界戏剧领域最高规格的盛会到底有没有意义?
时间倒回一个月以前的2014年11月6日,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进步颂》开演前,观众在国乐剧院外的细雨中排起了长队。这部戏的导演、戏剧节荣誉主席尤金尼奥·巴尔巴被赖声川誉为“当今世界最聪明的脑袋”,他的戏有着严格的剧场规则:演出期间一旦有手机铃声响起,演员就会罢演。检票过程中,观众被逐一提醒,导致演出延迟15分钟开场。一位北京口音的中年女观众因不满在雨中久等而颇有微词,但她还是坚持到这部充满仪式感以至于有些晦涩的戏演完后,才低声奉上一句“什么玩意儿”!演出期间,观众席除了些微小心翼翼的咳嗽,没有任何声响。
相比以“梦想”为主题的北京戏剧奥林匹克,2013年横空出世的乌镇戏剧节天生就带有更为浓重的梦想和戏剧色彩。一个5A级景区花了5亿人民币打造了一场戏剧主题的“好梦11日游”,有人乐得且梦且珍惜,有人则忧心梦醒时分艺术被商业占了便宜。
中国戏剧的现状不是乌镇
就在著名编剧史航也直言“没看懂”的《进步颂》之后一个小时,他应邀到乌镇一座废弃的老宅里欣赏赖声川的神秘作品《梦游》彩排。实名制入场的方式做足大户人家办堂会的派头,观众跟随工作人员手中的灯笼移步换景,在书房、庭院、花园、绣房等五进实景中亲历一场盗梦空间式的“游园惊梦”,最后带着一盒泡面和一张“证明今晚你存在”的节目单离开。为了呼应黄磊在戏中的偈语“现实是虚无,时间是幻象”,赖声川等主创拒不承认当晚的存在,让这部戏更显神秘。
12月7日正式演出前,许多慕名而来的人聚集在老宅门外,但能够入场的只有从之前各场演出中随机抽出的120名观众。一位成都白领也在碰运气的人群中,恰好听到赖声川的助理丫丫念了好几遍他的名字,原来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观众没到,他说明情况并请求入场,丫丫说:“谢谢你的诚实,但是我不能让你进。”因为没有提前订票且只待一晚,他以这样戏剧性的方式失去了唯一的看戏机会。与其说他“有素质”,不如说是美好的氛围让人连一个无伤大雅的小谎都不忍说。
“在乌镇,就算看一部烂戏,你都会有兴趣了解它为什么烂。”谈到在乌镇看戏和在其他地方的不同,以刻薄著称的史航如是说。11天,17部特邀剧目,12部27场青年竞演作品,300多组团队的1500场古镇嘉年华,被戏剧填满的乌镇让史航常有“穿越”之感,仿佛回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央戏剧学院:“像一个庞大的、神秘的、迷宫般的戏剧后舞台,随处都可能有戏上演。”
中国戏剧黄金时代的理想主义色彩也涂满了戏剧节期间的乌镇:“一个戏的喜悦和另一个戏的温暖离得很近,互相叠加成一个网络,把所有你喜欢的东西兜住,你可以把这儿当成桃花源,所有不喜欢的东西都可以从网眼儿漏出去。”在这个桃花源中,不仅戏剧节发起人黄磊“像小猎狗一样”侦查着剧场里的手机铃声,每个普通观众都有一种尊严感和使命感,史航称之为“剧场伦理的完善”。
在一场题为“中国戏剧的现状”小镇对话上,史航说:“在中国,只有乌镇戏剧节是由戏剧控股的戏剧节。中国戏剧的现状决不是乌镇。如果说中国戏剧是一块蛋糕,那么乌镇戏剧节就是上面那一小块甜美的奶油,是对中国戏剧的美好祝愿。”
环境戏剧和戏剧环境
“他们在干吗?行为艺术吗?”在白莲古塔与雕塑之间,一位“圣诞老人”穿梭攀爬,跟观众玩起了香吻换礼物的把戏。古塔下聚集了超高人气,小孩子得到了糖果,姑娘得到了玫瑰,一位老大爷鼓起勇气献上一个拥抱,得到的是一枚安全套。演出结束后,一位观众追问来自法国的表演者:“你究竟要阐述什么?”“你觉得我是什么我就是什么角色,你不必知道我的想法,每个人看表演都会有不同的感觉。”中国姑娘阿伦替表演者翻译。
这是阿伦第二次参加乌镇戏剧节,她带来的法国艺术候鸟联盟是嘉年华表演的主力,成员都是公共空间艺术(也称“环境戏剧”)领域的翘楚,也是欧洲各大艺术节的常客。基于前一届对乌镇空间和观众反应的了解,他们带来了从技术和内容上都呈现不同梯度与维度的作品:高跷机器眼球精Orbilys属于老少咸宜的合照明星,《圣诞老人的旅程》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互动作品,《黔行》是跨文化合作的多媒体皮影戏,还有露天黑白默片混搭电子乐的现场表演……这些作品一方面极力展示空间的可能性,一方面尽量打破艺术门类、演员与观众、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
从法国五月革命时艺术家们以艺术的形式参与街头示威,到日常演出中创造性地颠覆剧场表演传统,再到经济危机后以极其低廉的票价吸引大量观众,环境戏剧正在成为欧洲戏剧节的主流。作为这一趋势的见证者,阿伦认为原因在于“公共空间的表演是艺术主动靠近观众,让艺术变得所有人都可以拥有,不再需要剧场或美术馆等特定空间去定义每个人在社会上的层次”。
由于几乎没有票房收入,公共空间艺术节在欧洲都是靠政府资助的,而中国的官方艺术节鲜有涉足这一领域,为数不多的民间戏剧节又难以承担费用。“在乌镇我们是按欧洲正常标准收费的”,阿伦很看好乌镇戏剧节做公共空间艺术的意识和魄力,“但问题是国内没有学习公共空间表演的院校,我发现有些嘉年华作品就是把剧场里的戏搬到乌镇街头来演,完全没有对空间重新考量。” “戏剧人永远是年轻,年轻人永远是牛逼”,这是下一届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孟京辉的口头禅。如果届时老孟能接点儿环境戏剧的地气,或许会让嫌他的乌镇“午夜惊奇”《女仆》“狂躁一小时没高潮”的文艺青年亢奋起来,并信服老搭档史航对他的评价:“为了自由而先锋。”
艺术与商业的乌镇式平衡
好雨知时节。一场为开幕大戏《青蛇》量身定制的好雨,幻化为故事主旨“大爱”的具象存在,把古希腊式的水剧场融进真实的烟雨江南,让流传了600年的民间传说升华为破解欲望纠缠的警世恒言,正合戏剧节的主题——缘自希腊文Metamorphoses的“化”。
不同于《青蛇》的人性剖析,闭幕戏《白蛇》用美国人的方式把童话还给童话。从纠结开始,以欢乐结束,足见乌镇戏剧节的用心。除了开闭幕大戏,青年竞演作品也紧扣“化”的主题。在这一大主题之下,另有“女性视角”和致敬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等小主题。策展概念明确,逻辑清晰,相比多为节目拼盘的内地其他戏剧节,乌镇戏剧界显示了超前的国际范儿。
乌镇戏剧节总执行人陈瑜将这归功于“艺术总监负责制”:最核心的选剧环节由艺术总监赖声川负责,以艺术水准和与乌镇的契合度为标准,乌镇作为主办方负责配合执行。戏剧节期间,有超过50个小团队在乌镇同时工作,除了剧场技术团队来自台湾,其他执行和服务团队都来自乌镇旅游公司,各自领域的翘楚保证了戏剧节的专业。
乌镇戏剧节主席、乌镇旅游公司总裁陈向宏说:“乌镇戏剧节从一开始就做了两件事:一是找对人——赖声川老师和黄磊;二是定好调——做中国最好的戏剧节。”在更多场合,这三位发起人最常说的,是做与阿维尼翁和爱丁堡齐名的世界知名戏剧节。
首届乌镇戏剧节闻名国内戏剧圈是因为砸了5亿人民币,其中3亿多用来建剧场,余下的用来引进剧目和宣传接待。被问及第一届的票房收入,陈瑜回答:“很少,只有两三百万,还不刨除景区门票。”第二届的规模是第一届的3倍,慕名而来的观众有所增加,上座率超过80%,但投入产出比的悬殊仍可想而知。
除了被定义为“服务商”的BMW汽车和格瓦拉票务,第二届乌镇戏剧节没有其他商业合作。陈向宏接受赖声川的建议:在戏剧节刚起步的时候,尽量减少商业因素的侵蚀。按黄磊的说法,“乌镇是乌镇戏剧节目前的第一赞助人,希望未来有更多更好的赞助,但必须支持戏剧节‘非官方、非盈利’的原则”。
两年来,陈向宏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乌镇花那么多钱办戏剧节的目的是什么?钱从哪里来?在一场公开的小镇对话上,他说:“乌镇戏剧节是乌镇旅游做高端品牌的一个起点,所有的股东都支持。而且我们有充分的资金和能力,乌镇支撑得起。”
陈向宏开发乌镇的传奇经历展现了他的商业天赋和艺术气质,也印证了“眼高才会心高,心高才会手高”的品牌经营之道。因为他的掌舵,“艺术与商业如何平衡”在乌镇变成了伪命题,但他的伪回答似乎值得企业家和艺术家共同思考:“像做乌镇(旅游)一样,就算面对市场也好,只要花心思做到极致,肯定会得到认可,产生它的价值。”
对于乌镇戏剧节的未来,陈向宏说:“不要问我乌镇戏剧节最终会走到哪里,我更关注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