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亚基因组间杂种(A^rA^nC^cC^n)的细胞学和育性研究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型甘蓝型油菜(A^rA^rC^cC^c)与自然甘蓝型油菜品种湘油15(A^nA^nC^nC^n)杂交,人工配制了A^rA^nC^cC^n油菜亚基因组间杂种。亚基因组间杂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基本正常,中期Ⅰ大多以19个二价体的构型存在,但偶尔也有单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等异常情况出现。在减数分裂后期Ⅰ和后期Ⅱ,绝大多数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和姊妹染色单体正常分离,仅在很小比例的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不同亚基因组间杂种的减数分裂正常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A^r和A^n基因组之间的遗传分化可能是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以国内、外12个水稻品种(包括8个籼稻品种和4个粳稻品种)为供体亲本,利用回交和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以籼稻品种“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的单片段代换系(SSSL
特青是我国育成的一个超高产籼稻常规品种,同时也可作为两系杂交稻的重要亲本,但其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与食味品质较差。,采用水稻蜡质基因内的一个分子标记(称为PCR—AccⅠ)进行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花后短暂高温对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结果表明,开花至花后33d,35℃以上高温处理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高
采用微区试验,研究了2个施氮水平(中氮,300kg/hm^2;高氮,600kg/hm^2)下2种施肥方式(一次基施和平均3次分施)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t)植株硝态氮(NO3^- -N)累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测定了3个红花品种(系)不同叶位叶在蕾期的光合作用特性,并对来自7个国家的16个红花品种(系)在该时期上位叶的光合速率与产量及农艺性状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叶位间最大
以栽培大豆(G.max)核心种质经聚类随机选择样本为主,以栽培大豆保留种质和野生大豆(G.soja)为对照,利用小鼠单克隆抗体GlymBd30K(F5)和GlymBd28K(C5)分别检测大豆的30K和28K过敏蛋白抗原,
利用甘蓝型油菜4个显性纯合两用系与7个恢复系配制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采用广义种子遗传模型分析甘蓝型油菜硫苷组分的胚、细胞质和母体植株3套遗传体系的基因主效应和基因型&
将植物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体系检测的分离分析方法拓展到回交自交系群体。建立了包括无遗传控制、只有多基因控制、1—3对主基因控制和1—3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遗传
将对小麦黄花叶病毒表现高抗的复制酶基因Nib8和具有广谱抗病性的ERF基因W17分别构建到单子叶高效组成型表达载体上,采用基因枪共转化法转化到小麦品种扬麦12和扬麦16中,PCR检
采用1965年以来北部冬麦区育成的10个主栽品种,在水、肥供应充足、病、虫、倒伏得到有效控制条件下,连续两年共进行4个点次试验;同时对1B/1R易位系和矮秆基因进行分子鉴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