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探讨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ux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更强调教学的创新性,以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小学数学虽多为生活经常用到、较为基础的知识内容,但对于认知能力、思维发展处于相对低水平的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容易发生学习混淆问题。故此教师可重视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提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
  1、简析思维导图的教学内涵
  作为一种高效学习工具,思维导图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思维导图主要通过一个中心词进行发散,通过线段、词汇、短语等联结,梳理事物关联、比较其异同性、突出事物特点。进而促进学生的理解、增强记忆效果,以便助力高效学习、进行学习梳理。将思维导图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分散、独立的知识点联结成网,帮助学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促进其深入思考。
  2、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必要性
  2.1突出数学学科育人优势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理性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其具有抽象性、精确性及广泛的应用性特点[1]。首先,数学概念知识概括性高,逻辑关系复杂,部分学生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学生经常不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确切内涵,阻碍了接下来的教学开展。其次,在数学学习不断累积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新旧知识交叉。小学生在现阶段还不具有完备的整理、归纳和融汇能力,往往像掰玉米一样,掰一个丢一个,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输出和最后综合能力的提高。当前很多教师因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更关注对学生显性学力的培养,在保证教学成效的同时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小学数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总结规律,抓住本质,以便“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运用合适的方式丰富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因此,重视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突出学科育人优势。
  2.2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但是同时他们其中的大部分关注力集中时间有限,对于枯燥乏味的事物缺乏耐心,进而难以触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鉴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正在逐步发展过程,以直观认识为主,不能很好地理清前后知识的关联,亦难以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感知,缺乏构建逻辑框架的意识。在其自身阶段特点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数学学习历来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题,而数学思维导图的巧妙运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巧用思维导图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架构和对知识的整体把控,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一学期我学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应该如何使用。清楚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脑海中形成明晰的印象,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灵活的进行知识的运用。从而,既能够轻松地应对考试,又具有良好的隐性学力。
  3、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的有效教学策略
  3.1在“教”的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限制,让学生自主构建整个单元或整个学期的知识思维导图是不太现实的[2]。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及时地总结所教过的知识,尽可能地运用思维导图来归纳和概括,揭示知识点之间存在的关系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掌握和运用它们。不仅如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主动构建思维导图的意识和能力,毕竟,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思维模式是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方式,更好地适应以后的数学学习。
  在此,笔者举个自身的教学实例,在小学数学六年级《负数》、《百分数》等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明确所需掌握的知识,并总结常见的考试题型和解题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直观地了解和把握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讲,很多教师对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不够重视,认为其是一种华而不实的教学模式,学生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不愿进行教学尝试。重重顾虑阻碍了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因此,为现实教学创新,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应使思维导图更多地出现在教学课堂中。
  3.2在“学”的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标强调“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3]”。基于此,当教师汇总好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其展开教学时,学生能否充分地运用和吸收便是接下来的一个更为重要和关键问题。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方法的探索,往往是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學,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便造成了教学效果不理想,相同的知识需要反复强调才可以被学生吸收的现象。而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学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分析、关系解析、针对练习,有助于实现高效教学和学生对自主学习方式的探索。在教师的引导、带领下,学生也会积极地自己主动去建设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尝试。
  例如:巧用思维导图建立数学错题集,便于复习和巩固。对于平时在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题,学生可以自行准备一个笔记本,将所出现的错题按照题型或知识点进行归类,同时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日后的填充和经验总结,最后在已有的整体思维导图上标注自己常错的内容,进行加强练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白自己在做什么题型时容易出错,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还能提高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为学生的复习和巩固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同时,面对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进度、理解能力等不一,教师可以促进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展开特色复习与巩固,先让他们进行自行归纳、总结,再展开师生、生生的多边探讨。
  4、结语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应掌握本班学情,日常需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够走进学生;还应具有创新教学能力,以思维导图进行授课。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梅红.活用思维导图,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具成效[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10):10.
  [2]黄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的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9(1):8.
  [3]蔡一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向图[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9(9):10.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如今微电影、微信、微博盛行的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微课逐步进入人们视野,并且广泛受到了各个教师与学生的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而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策略也成为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鉴于此,本文探索论述了小学藏语文教师对微课的应用与设计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藏语文;小学微课;设计策略;应用研究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微电影”、“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平台
期刊
化学战剂(CWAs)不仅对公众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而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因此开发新型环境友好的能够有效降解CWAs的解毒材料对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降解化学战剂的催化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UiO-67(Zr)(分子式[Zr6(μ3-O)4(μ3-OH)4(BPDC)6])和MOF-808(Ce)(分子式[Ce6(μ3-O)4(μ3-OH)4(BTC)2(OH)6(H2O)6])的结构中都含有强路易斯酸性金属中心(Zr4+和Ce4+)与碱性的氢氧根结合形成的
摘 要:本文通过新冠肺炎疫情下研制的药品、消毒剂使用引发的思考、病毒的来源与绿色化学的关系以及疫情下的杰出人物给我们的启发引导学生学会整理信息获取化学知识和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一些必备的品格和关键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冠肺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020年1月一场感染数万人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袭来,引发全国上下陷入担忧恐慌,我们不得不把自己隔离在家,过
期刊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技术具有自发光、低能耗、快速响应、超薄以及可用于柔性显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被广泛认为是新一代的高效显示与照明技术。在OLEDs器件的多层结构中,发光层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是决定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从发光机理的角度而言,热激发延迟荧光(TADF)材料可以打破传统荧光材料中内量子效率(IQE)只有25%的限制,通过反系间窜跃(RISC)过程,同时利用单重态和三重态激子,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迎来了全新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广大数学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数学教学活动的作用与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创新发展的实际需要。为此,本文针对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仅
期刊
红外光谱能从分子水平反映物质化学组成与性质的信息,与多元分析方法结合形成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于它具备即时测定物质种类和多种物化性质的能力,已成为石油化工、农业、制药、食品、医疗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内在信息感知技术,在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发展潜力。但是,目前在方法学上还存在着如下若干难题,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1)建模与维护问题:需要收集大量定标样品,进而参考数据测定工作量大、建模技术难度高也很费时
摘 要:从上个世纪60年代的“语言改革”开始,德语语言研究从以规范的书面语言研究占主导,转到了真实语料的研究领域。语言学的发展促进了教学领域的反思与革新,是否将真实语境材料材料引入外语课堂又引发新的思索与探究。  关键词:真实语境材料;教学;困难  如今社会外语人才供不应求,外语学习者学习德语的热情不断的增长。一方面,德国作为经济实力雄厚的发达国家,与中国在经济,文化,政治上的交流不断增温,外语学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中德育教育作为主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可以通过语文课程完成德育工作,熏陶与感染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人格。本文主要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希望能够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一、深挖教材,有“备”无患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了大量蕴含强烈思想感情且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师在指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落后的问题,必须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在学生主动学习探究下,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师应该深刻反思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革新教学模式,关键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丰富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营造良好氛围,还要引导学生快乐
期刊
硅(Si)材料因其高理论比容量、低脱锂电位、储量丰富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限于导电性差,体积膨胀等问题,硅负极的容量迅速衰减至失效,并且会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基于此,本论文以硅负极的高效利用为出发点,采用硅碳复合的策略,提升其性能,为发展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奠定基础。具体内容如下:
  1、以聚苯胺为碳源,首先通过聚合和碳化过程在包覆了SiO2模板层的Si表面形成碳外壳(Si@SiO2@C),然后利用HF刻蚀掉模板层,构筑出中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