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
怕疼
“妈妈,我怕疼,能不能不打针?我以后一定做个听话的乖孩子。”年仅4岁的辛鑫在病房里哀求着。自从上个月辛鑫被查出患有1型糖尿病,医生告诉辛鑫的妈妈要做好思想准备,辛鑫这辈子可能都要靠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样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辛鑫的妈妈不停地责怪自己没照顾好辛鑫,紧张和忧虑一直压抑着内心的痛楚。看着辛鑫终日受苦,每次打针都是连哄带骗才能做完一次看似简单的注射,可这样哄骗终究不能长久。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的主管护师孟俊华向记者讲道:作为一名普通的内科护士,每天要面对大量的1型糖尿病患儿。我们经常会看到患儿的父母因子女失去健康而极度悲伤,这样不仅对患儿的疾病无益,还会增加患儿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这一时期的患儿不可能理解胰岛素治疗和监测血糖的意义,出现的疼痛感可能与早先预防接种带来的疼痛经历和一些关于注射的负面信息有关,由此引起的疼痛感觉必然会出现挣扎和反抗,这就要求父母要有较强的感情忍耐力,能正确地认识和适当忍受诊疗措施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治疗条件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新“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建议:对于年幼的患儿,可通过分散其注意力或采用游戏疗法(如给毛绒玩具打针)等来帮助患儿消除心理障碍。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则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较好。认知行为疗法包括:放松训练、引导式图像、模拟与强化的激励计划;儿童对于疼痛的阈值较成人低,有时感到注射不适但不会详细表达注射时的感受,因此父母应主动询问其注射时是否感到疼痛。
青少年
自尊
患有5年糖尿病的糖糖已到了上学的年纪。可最近一段时间,只要一提起上学,糖糖就又哭又闹不愿意去学校,问其原因,她也不说为什么。糖糖的父母无奈,只能去学校问个清楚,从老师那里了解的情况令他们大吃一惊:糖糖性格孤僻,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交往。有些捣蛋的孩子竟拿糖糖的病取笑,说她得的是传染病。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的主管护师孟俊华指出,学龄儿童正值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自尊心已凸显。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得知自己的疾病将终身伴随,心情是很矛盾很复杂的。大多数青少年患者尤其不愿在同龄人面前接受注射治疗。在青少年患者中,遗漏注射的现象较为严重。尽管遗漏注射的现象有时源于同龄人的压力、抵触情绪和惧怕疼痛等,但通常是因为单纯的遗忘。
新“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建议:要告诉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任何糖尿病患者都很难做到始终完美地控制糖尿病,偶尔的遗漏并不代表治疗失败;任何提高青少年患者调节能力的方法(如针对周末或节假日等特殊的日子,可制订较为灵活的注射时间表),均可取得积极的效果;当出现胰岛素注射剂量与血糖控制水平不一致,或患者的体重不明原因下降时,应考虑患者是否遗漏注射;鼓励所有患者(尤其是青少年)主动表达出自己对注射的感受。
成人
压力
小刘是公司里的新员工,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能力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事业上平步青云的他也有难言之隐:入职时隐瞒了自己患有糖尿病的实情,就是不想因他有病而被排斥。工作期间他总是小心翼翼,为了不让同事发现,总是不能按时注射胰岛素,延误了注射时间,发生了好几次严重低血糖却不敢透露实情。
北京同仁医院的主管护师韩影告诉记者:“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小刘这样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这类人群存在很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往往表现为:害怕在公共场合注射,怕被人误解;觉得每天打胰岛素像毒品一样上瘾,很自卑。其次,他们在生活方式上也很受限制,如注射时间的限制,影响生活安排。生活方式的受限让他们又很担心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如低血糖、体重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顾虑:如担心低血糖的发生、体重增加;进行胰岛素治疗证明以前的治疗很失败;胰岛素治疗不会对病情有多大帮助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许樟荣表示,糖尿病患者要做到加强血糖监测、规律生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完全可以消除以上顾虑。
其他因素
事实上,造成注射胰岛素心理障碍,除了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
⒈沟通不足
记者在与从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交流时,发现这些患者在与有认识误区的患者交流注射经验过程中,往往会误导他们的正确取向,造成恶性循环。①对家人或朋友经历的错误认识:“糖友”们常在一起讨论病情,“别傻了,不要用胰岛素”、“看看那些打胰岛素的病友,都是病情很严重了才用的”。②医患间沟通不足:在门诊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医生对患者这样说,“如果你再不好好控制血糖的话,就只能开始打胰岛素了。”
⒉医生顾虑
在与众多临床医生跟门诊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常会出现一种怪象:患者口服药治疗失效后,医生常常选择增加口服药作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不仅如此,医生对胰岛素治疗存在着种种顾虑:①时间不够;②对起始胰岛素治疗信心不够;③医患对话时,不愿意引起不必要的冲突;④对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没有把握,担心低血糖和体重增加;⑤对胰岛素疗效信心不足。
怕疼
“妈妈,我怕疼,能不能不打针?我以后一定做个听话的乖孩子。”年仅4岁的辛鑫在病房里哀求着。自从上个月辛鑫被查出患有1型糖尿病,医生告诉辛鑫的妈妈要做好思想准备,辛鑫这辈子可能都要靠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样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辛鑫的妈妈不停地责怪自己没照顾好辛鑫,紧张和忧虑一直压抑着内心的痛楚。看着辛鑫终日受苦,每次打针都是连哄带骗才能做完一次看似简单的注射,可这样哄骗终究不能长久。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的主管护师孟俊华向记者讲道:作为一名普通的内科护士,每天要面对大量的1型糖尿病患儿。我们经常会看到患儿的父母因子女失去健康而极度悲伤,这样不仅对患儿的疾病无益,还会增加患儿的恐惧和不安全感。这一时期的患儿不可能理解胰岛素治疗和监测血糖的意义,出现的疼痛感可能与早先预防接种带来的疼痛经历和一些关于注射的负面信息有关,由此引起的疼痛感觉必然会出现挣扎和反抗,这就要求父母要有较强的感情忍耐力,能正确地认识和适当忍受诊疗措施给患儿造成的痛苦,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治疗条件以减少患儿的痛苦。
新“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建议:对于年幼的患儿,可通过分散其注意力或采用游戏疗法(如给毛绒玩具打针)等来帮助患儿消除心理障碍。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则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较好。认知行为疗法包括:放松训练、引导式图像、模拟与强化的激励计划;儿童对于疼痛的阈值较成人低,有时感到注射不适但不会详细表达注射时的感受,因此父母应主动询问其注射时是否感到疼痛。
青少年
自尊
患有5年糖尿病的糖糖已到了上学的年纪。可最近一段时间,只要一提起上学,糖糖就又哭又闹不愿意去学校,问其原因,她也不说为什么。糖糖的父母无奈,只能去学校问个清楚,从老师那里了解的情况令他们大吃一惊:糖糖性格孤僻,不喜欢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没有小朋友愿意和她交往。有些捣蛋的孩子竟拿糖糖的病取笑,说她得的是传染病。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的主管护师孟俊华指出,学龄儿童正值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自尊心已凸显。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孩子得知自己的疾病将终身伴随,心情是很矛盾很复杂的。大多数青少年患者尤其不愿在同龄人面前接受注射治疗。在青少年患者中,遗漏注射的现象较为严重。尽管遗漏注射的现象有时源于同龄人的压力、抵触情绪和惧怕疼痛等,但通常是因为单纯的遗忘。
新“糖尿病药物注射指南”建议:要告诉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任何糖尿病患者都很难做到始终完美地控制糖尿病,偶尔的遗漏并不代表治疗失败;任何提高青少年患者调节能力的方法(如针对周末或节假日等特殊的日子,可制订较为灵活的注射时间表),均可取得积极的效果;当出现胰岛素注射剂量与血糖控制水平不一致,或患者的体重不明原因下降时,应考虑患者是否遗漏注射;鼓励所有患者(尤其是青少年)主动表达出自己对注射的感受。
成人
压力
小刘是公司里的新员工,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工作能力也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事业上平步青云的他也有难言之隐:入职时隐瞒了自己患有糖尿病的实情,就是不想因他有病而被排斥。工作期间他总是小心翼翼,为了不让同事发现,总是不能按时注射胰岛素,延误了注射时间,发生了好几次严重低血糖却不敢透露实情。
北京同仁医院的主管护师韩影告诉记者:“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小刘这样年轻的1型糖尿病患者。这类人群存在很大的社会心理压力,往往表现为:害怕在公共场合注射,怕被人误解;觉得每天打胰岛素像毒品一样上瘾,很自卑。其次,他们在生活方式上也很受限制,如注射时间的限制,影响生活安排。生活方式的受限让他们又很担心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如低血糖、体重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顾虑:如担心低血糖的发生、体重增加;进行胰岛素治疗证明以前的治疗很失败;胰岛素治疗不会对病情有多大帮助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许樟荣表示,糖尿病患者要做到加强血糖监测、规律生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完全可以消除以上顾虑。
其他因素
事实上,造成注射胰岛素心理障碍,除了患者自身的心理因素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
⒈沟通不足
记者在与从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交流时,发现这些患者在与有认识误区的患者交流注射经验过程中,往往会误导他们的正确取向,造成恶性循环。①对家人或朋友经历的错误认识:“糖友”们常在一起讨论病情,“别傻了,不要用胰岛素”、“看看那些打胰岛素的病友,都是病情很严重了才用的”。②医患间沟通不足:在门诊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医生对患者这样说,“如果你再不好好控制血糖的话,就只能开始打胰岛素了。”
⒉医生顾虑
在与众多临床医生跟门诊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医生在临床治疗中常会出现一种怪象:患者口服药治疗失效后,医生常常选择增加口服药作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不仅如此,医生对胰岛素治疗存在着种种顾虑:①时间不够;②对起始胰岛素治疗信心不够;③医患对话时,不愿意引起不必要的冲突;④对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没有把握,担心低血糖和体重增加;⑤对胰岛素疗效信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