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平衡车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儿啾啾出生后不久,当时我还在催产素高峰期,正值“自己生的哪怕是瘌痢头也美”的阶段,她爸却开始念叨:“唉,刚出生的娃娃都不会互动啊。我同事的娃娃9个月,跟大人互动起来可好玩了。”
   我按住自己的“家暴之心”,温柔地答道:“是,你说得有道理。但不好玩的娃也需要换尿布,快去吧。”
   我发现啾啾爸是个“带娃路痴”。路痴的“脑回路”是这样的——走着走着会忽然被直觉或路上某物吸引,继而拐入陌生的小道,等猛然惊醒时才发现已经偏离目的地很远……“带娃路痴”大抵相仿,说好周日10点后由他带娃,眼睁睁看着他起床洗漱吃早饭,怎么就开始修淋浴房、换窗户滑轮、装新电盒了呢?问他时,他拿着电钻露出一副如梦初醒的表情。“啊,糟糕!可是这边弄到一半……”于是他花了4个小时把电路修了一番,没有带娃。
   我再一次按住自己的“家暴之心”,开始琢磨怎么“套路”男人带娃。
   套路一:议程设置。这招媒体常用,主要是利用人类的常见心态——当一个议题越常被提及,人们就越会关注它,并越认为它重要。对于处在“前父亲”状态的男人来说,孩子不是他心里最重要的“待办事项”,优先级会被安排得很靠后。怎么改变?当然是多多提及呀。
   于是我开始24小时不间断地播放“今日孩子动向”——腿上出现了3个蚊子包,可能是昨晚新咬的;右门牙长了10%出来,张嘴大笑的时候可以看到白色的小尖尖;看我开柜门,立刻学会了,然后一个人开了800遍,每次开完都咯咯笑一阵;下唇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红包,到底是自己挠的还是疹子,还需要继续观察……啾啾爸非常积极:“我来看,我来看。”端详半晌,“唔,继续觀察吧。”
   信息轰炸一周后,啾啾爸开始主动在微信上问我:“小囡今天怎样了?”
   套路二:在“特权瞬间”提出短期要求。一个要求被拒绝还是接受,跟要求的内容有关,更和提出要求的时机有关。
   人们在两种时刻最容易答应要求:一是刚刚受过别人恩惠;二是刚刚被人认同了自己有某种特质,就遇到展示这种特质的机会。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问路人愿不愿意提供自己的电子邮箱以得到一瓶免费饮料,只有33%的路人愿意。后来科学家换了一种问法,先问路人:“你觉得自己是爱尝试新事物的人吗?”几乎人人点头称是。再问:“你愿意用电子邮箱换新饮料吗?”这次,76%的人同意了。
   我的实际操作方法如下:“亲爱的,我帮你取了快递。晚上我要加班,你能看着小囡吗?”“又有不给小孩打疫苗导致严重后果的新闻了,你也觉得这种人特别糟糕,对不对?说起来啾啾又该打疫苗了,这周你找个时间带她去吧?”“你觉得你是个有创造力的人吗?这周末想几个全新的陪她玩的游戏怎么样?”
   套路三:锚定效应。这基本上是人类思维的一个漏洞。简单地说,一开始接触的数字,会不知不觉改变我们接下来的预估。数字大则预估大,数字小则预估小。哪怕我们明知那个数字跟我们要评估的东西完全无关,也一样会受影响。推销员只要在开价前开玩笑地说“这东西我可不会收你们一百万”,就能大大减小顾客讨价还价的概率。同样是我家附近的饭馆,去“107号老别墅西餐厅”的人会比去吃“九毛肥肠粉”的人更愿意为饭菜付高价。
   于是,我决定在协商长期条款时使用这招。
   “你知道银河系里有多少颗恒星?大概3000亿颗吧。”“你猜宇宙里有多少原子?大概10的80次方个吧。”“好了,现在让我们来聊聊,你计划一周带娃多少个小时呢?”
   大局已定,细节就不要太计较了。这周日我把啾啾交给她爸,两个人在房间里的大床上玩。5分钟后,“哐”的一声,八成是脑袋撞床板上了,我继续躺在沙发上刷手机。15分钟后,“砰”,这声音不对啊,我躺不住了,起身进房间一看,她爸抓着她的腿尴尬地笑:“滚得太快,滑地上了,意外,意外……”
   好吧,父爱如平衡车,带你刺激带你浪,带你一路看远方,只是偶尔也会带来脑震荡。
其他文献
离家住校,我最留恋的莫过于父亲做的菜,每当吃饭时,舌尖上就萦绕着父亲做的菜的余香。  在我的記忆中,父亲憨厚寡言,很少对我有亲昵的举动。母亲则不同,每逢我回家,母亲总会兴高采烈地跑出来,“在学校过得好不好啊?”搂着我问个不停。父亲则默默地在厨房里忙碌,刀起刀落,传来在砧板上切菜的咚咚声。  饭桌上,母亲总会挑我爱吃的花菜放在我的碗中,父亲却不,他不由分说地夹给我一直不喜欢吃的青椒。正当我皱着眉想夹
在一众老人身后排队两个小时后,29岁的莉莉终于将自己的遗嘱草稿交给了中华遗嘱库广东中心的工作人员。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她很快完成了遗嘱登记、精神评估、情感录像等流程。  遗嘱内容并不复杂, 只涉及一套房产和几万元的存款, 那是莉莉工作以后的全部所得。她将房子留给了母亲, 将存款留给初恋男友。虽然早已和初恋分手,但她始终感激这段感情, 在那段几近绝望的成长中, 是初恋拉了她一把,一直陪她升级打怪。
“有奖抢答”竞猜规则:本期“抢答”截止日期:2016年6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凭。凡答对每期所有问题的同学均有机会赢取奖品。请把答案写在信封背面,寄往本刊编辑部。寄信时请把左上角的参赛标志剪下来贴在信封正面。在信封上请写清楚你的姓名、所在学校、班级的名称及通信地址、邮政编码(初三年级的同学请注明家庭地址)。参考答案下期公布。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这便是明代画家徐渭生前的境遇。而他
事件回放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23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显示:87.2%的受访者接受过在线教育;64.2%受访者觉得线上教育学习效果好。另一方面,54.1%的受访者认为在线教育平台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50.4%的受访者期待加强在线教育平台教师资格筛选和能力评估。  时事鲜评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在线教育具有独特优势。比如,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选择受教育内容,
在水里,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就会漂浮在水面上,而固體的密度往往大于水,理应沉入水里,但是冰块为什么就能浮在水面上,而且它的分子还跟水一样?   这是因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根据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的公式,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变成冰的水的密度就会变小,因此冰就浮在水面上了。   那么,冰的体积为什么会变大?这是因为随着水冷却,它开始形成晶格结构,分子将会相互紧密堆积在一起,形成一个整洁、有序的重复
書中词句,皆有温度。一字一句背后,折射的是百态人生。在我看来,书籍是我的笔,思考是我的墨。无墨,仅得浮辞一卷;无笔,实难出口成章。  ———赵珂新生代感言  我一直相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日常生活中,能在心里掀起波澜的每句话、每件物、每件事,都是我们散落人间的灵魂碎片。碎片早已备好了,只静待灵感将它们拼起。倘若不是有感而发,又何苦去拼凑几百个枯燥干瘪的字眼儿呢?  写作更需要灵魂。每一篇有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杳霭流玉,悠悠花香。”这是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诗句,意思是:沿着浓翠掩映的羊肠小道,登上太行山,远处云雾犹如飘飘玉带若隐若现,而所行之处花香袭人,沁人心脾。一览无余的美,审美感受是短暂的。而登山赏景之美,在于远观有情、近赏有致,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才能生发出丰富绵长的美感。审美感受正是这样从曲折流动中产生的。  创作,同样讲究曲折流动之美。文贵有情,而情感的抒发要追求层次性
1988年秋,18岁的我应征入伍到内蒙古当兵。  我们连队驻扎在内蒙古武川县的一个深山沟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听老兵说营地附近还经常有狼出没。老兵问我怕不怕狼?我嘴上硬气:咱当兵扛枪的人,天不怕地不怕,还会怕狼?  然而,说这话后没几天,我就真的和狼“面对面”啦。  连队的炊事班养了一头体型硕大的老母猪,听老兵说它可是连里的“大功臣”,全连官兵一年四季能不能吃上猪肉可全靠它了。我来到连队的第一个月
古人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我感觉也许眼见不为实。  登山者质疑当地村民对于登山时间的计算,而当登上山顶时,往往的确花费了村民们所说的时间,登山者自然就理解了:看到的与走过的是不一样的,看到的未必能走到,不试一下怎么知道结果。我也经常如此:这些题一看就懂,可以跳过去;暑期作业又多又杂,目测一定要写很久;去参加比赛发现报名的人很多,感觉一定不会成功,也就打退堂鼓了……然而,硬着头皮做下来会发现那些
经历数次碰撞后,写作已不再是“写”,而是“说”;是与读者的交流,更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从字里行间能看到自己的成长痕迹,思想的变化,更能反思自身的不足。  ——郭星言  新生代感言  我相信,写作是陪伴我一生的挚友。  无论是眼中的世界还是内心体验,我总喜欢把它们化作美妙的文字,欣赏它们徜徉在纸上的感觉。或许因为内向的性格,读书与写作渐渐成为我舒缓心情的最佳渠道。日积月累使我的文章逐渐体现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