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稳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矿安全。本文笔者就如何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简单的阐述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灾害防治科学水平预先发现,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灾害,避免各种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措施的作用,提高安全投入效益,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传统安全生产管理和风险管理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它不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安全工作很少讲经济效益,很少与经济效益挂钩。工作上着重于对已经发生的伤亡事故的分析处理,而对事故前的预测、防范工作却欠缺,即属于事故管理型的,而不是事故防范型的。没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工作的方法和要求均无科学的数据来反映,等等。
风险管理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过程。安全生产预警就是基于风险管理的三个过程进行的。首先进行工作场所安全生产预警要素的辨识,然后对每个预警要素进行评价,得出其风险等级、预警等级,最后是预警信号的发布和风险控制。
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预警要素(危险态)可分为:人的失误或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适宜状态(不安全条件);管理上的缺陷。风险等级可分为:高、中、较低、低。预警要素的风险等级是由其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严重度和这种后果发生的概率决定的。
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必将大大减少企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
二、煤矿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
1、煤矿生产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按系统功能,煤矿生产系统的定义是:煤矿生产的输入、转换、输出实物产品、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价值增值,满足市场(用户)需要,增加企业利润和提高职工福利。
煤矿企业输入的生产要素,一般包括人、知(知识1、机(机器设备、工具)、料(原材料、外购件1、法(工艺方法)、资(资金1、能(能源)、信(生产信息,如生产计划、定额)等。生产系统的转换,是指煤矿生产过程和质量、成本、库存、设备等管理过程。煤矿生产过程包括生产的空间组织、时间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按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出产品。质量、成本、库存、设备等管理主要指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成本、库存和维修设备等。生产系统的输出,是指输出煤炭产品、服务。
2、煤矿生产管理
煤矿生产管理是将管理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煤矿生产系统,以保证在最低耗费下,按时间、按质量要求生产出所需产品的活动,得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煤矿生产系统管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① 生产系统设计方面的工作,如矿井选址、采区与巷道布置、生产工艺选择等;② 是生产计划与控制,它是生产管理中的日常管理活动。
为了实现日常管理,煤矿生产管理必须具备以下两种功能:
(1)计划功能:编制生产计划,包括劳动力的组织、生产前各项技术准备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控制功能:是指围绕完成生产计划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准备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物资消耗及生产成本控制、库存和资金占用控制等。
3、煤矿生产管理基本要求
为搞好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煤矿生产管理中应贯彻以下基本要求。市场竞争导向。它是指把市场作为煤矿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讲求经济效益。它具体体现在生产管理的目标上,就是要做到数量多、质量好、交货及时、成本低等。均衡生产。它要求煤矿企業在生产过程中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生产,消除盲目生产,克服前松后紧等现象。科学管理。它是指尊重客观规律,积极推行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制度和方法。
4、煤矿生产的特点
我国煤矿主要以矿井方式进行开采,因此它具有由此产生的若干特点:
(1)生产和建设循环往复,协调发展。
建设、验收达标、移交转入生产、投产到达产、正常生产、(接近开采完毕时)进入衰老期直至报废。因此煤矿的建设和生产是前后有序、不断循环的,它要求煤矿的领导者必须按照煤炭生产的规律,正确部署生产和建设,才能保证煤炭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生产管理,努力缩短达产期,保持较长的稳定高产期,顺利渡过衰老期,这是每个煤矿都要认真研究的。
(2)采掘并重,掘进先行。
这种采掘并重、掘进先行的工作方法,也是煤矿生产的特点之一。如果采掘失调,衔接不好,就要出现减产,甚至停产。因此,保持正常的采掘关系,保证工作面、采区、水平的正常接替,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
(3)采掘工作面移动性,采掘生产(内容)具有循环性。
(4)劳动条件艰苦,灾害严重,事故易发,职业病严重。
三、矿井生产过程组织与正规循环作业
1、矿井生产过程的组织
(1)矿井生产过程的组成
矿井的生产过程,按其组成部分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附属生产过程。上述生产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基本生产过程为核心,其他过程围绕基本生产过程展开工作。
(2)矿井生产过程的结构
矿井生产过程,根据其工艺特点可划分为许多生产环节;每个生产环节又可划分为许多相互联系的工序;每道工序由若干作业组成;每道作业又是由许多操作构成的。其中生产环节和工序是生产组织研究的对象,而作业、操作则属于制定劳动定额研究的范围。
①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按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基本生产环节和辅助、服务生产环节。
②工序:它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工作面)上,使用一定的工具和设备,对同一种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工作的生产活动。研究生产环节中各道工序的目的在于根据其工艺特点和工作量,合理配备工人和设备;根据其衔接顺序和配合关系,组织顺序作业和平行作业等,以便经济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
3、矿井生产过程组织的任务和要求
生产过程组织的任务,就是根据煤矿生产的特点,正确认识和运用煤矿生产的客观规律,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衔接紧密、平衡协调,达到安全、高效、低耗,按时完成生产计划。
四、煤矿从业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煤矿从业人员是党和国家安全方针、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国家为发展煤矿制定了安全生产方针修改完善和制定大量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编制一些技术规范,这些方针政策只有落实到煤矿班组、落实到企业的每一名从业人员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煤矿从业人员是预防煤矿灾害措施的实践者;煤矿企业制定许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防治煤矿灾害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必须通过从业人员的实践才能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X752
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灾害防治科学水平预先发现,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职业病和环境灾害,避免各种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技术措施的作用,提高安全投入效益,推动企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一、传统安全生产管理和风险管理
伴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重大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危害,传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它不是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安全工作很少讲经济效益,很少与经济效益挂钩。工作上着重于对已经发生的伤亡事故的分析处理,而对事故前的预测、防范工作却欠缺,即属于事故管理型的,而不是事故防范型的。没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工作的方法和要求均无科学的数据来反映,等等。
风险管理包括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三个过程。安全生产预警就是基于风险管理的三个过程进行的。首先进行工作场所安全生产预警要素的辨识,然后对每个预警要素进行评价,得出其风险等级、预警等级,最后是预警信号的发布和风险控制。
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预警要素(危险态)可分为:人的失误或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适宜状态(不安全条件);管理上的缺陷。风险等级可分为:高、中、较低、低。预警要素的风险等级是由其可能导致的后果的严重度和这种后果发生的概率决定的。
安全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必将大大减少企业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大大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
二、煤矿生产系统与生产管理
1、煤矿生产系统的概念及组成
按系统功能,煤矿生产系统的定义是:煤矿生产的输入、转换、输出实物产品、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实现价值增值,满足市场(用户)需要,增加企业利润和提高职工福利。
煤矿企业输入的生产要素,一般包括人、知(知识1、机(机器设备、工具)、料(原材料、外购件1、法(工艺方法)、资(资金1、能(能源)、信(生产信息,如生产计划、定额)等。生产系统的转换,是指煤矿生产过程和质量、成本、库存、设备等管理过程。煤矿生产过程包括生产的空间组织、时间组织,劳动分工与协作,按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出产品。质量、成本、库存、设备等管理主要指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成本、库存和维修设备等。生产系统的输出,是指输出煤炭产品、服务。
2、煤矿生产管理
煤矿生产管理是将管理的基本原理应用于煤矿生产系统,以保证在最低耗费下,按时间、按质量要求生产出所需产品的活动,得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煤矿生产系统管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① 生产系统设计方面的工作,如矿井选址、采区与巷道布置、生产工艺选择等;② 是生产计划与控制,它是生产管理中的日常管理活动。
为了实现日常管理,煤矿生产管理必须具备以下两种功能:
(1)计划功能:编制生产计划,包括劳动力的组织、生产前各项技术准备工作的组织与协调。
(2)控制功能:是指围绕完成生产计划所进行的检查、监督工作。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准备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控制、安全控制、物资消耗及生产成本控制、库存和资金占用控制等。
3、煤矿生产管理基本要求
为搞好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煤矿生产管理中应贯彻以下基本要求。市场竞争导向。它是指把市场作为煤矿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讲求经济效益。它具体体现在生产管理的目标上,就是要做到数量多、质量好、交货及时、成本低等。均衡生产。它要求煤矿企業在生产过程中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生产,消除盲目生产,克服前松后紧等现象。科学管理。它是指尊重客观规律,积极推行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制度和方法。
4、煤矿生产的特点
我国煤矿主要以矿井方式进行开采,因此它具有由此产生的若干特点:
(1)生产和建设循环往复,协调发展。
建设、验收达标、移交转入生产、投产到达产、正常生产、(接近开采完毕时)进入衰老期直至报废。因此煤矿的建设和生产是前后有序、不断循环的,它要求煤矿的领导者必须按照煤炭生产的规律,正确部署生产和建设,才能保证煤炭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生产管理,努力缩短达产期,保持较长的稳定高产期,顺利渡过衰老期,这是每个煤矿都要认真研究的。
(2)采掘并重,掘进先行。
这种采掘并重、掘进先行的工作方法,也是煤矿生产的特点之一。如果采掘失调,衔接不好,就要出现减产,甚至停产。因此,保持正常的采掘关系,保证工作面、采区、水平的正常接替,是煤矿生产的重要环节。
(3)采掘工作面移动性,采掘生产(内容)具有循环性。
(4)劳动条件艰苦,灾害严重,事故易发,职业病严重。
三、矿井生产过程组织与正规循环作业
1、矿井生产过程的组织
(1)矿井生产过程的组成
矿井的生产过程,按其组成部分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生产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附属生产过程。上述生产过程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基本生产过程为核心,其他过程围绕基本生产过程展开工作。
(2)矿井生产过程的结构
矿井生产过程,根据其工艺特点可划分为许多生产环节;每个生产环节又可划分为许多相互联系的工序;每道工序由若干作业组成;每道作业又是由许多操作构成的。其中生产环节和工序是生产组织研究的对象,而作业、操作则属于制定劳动定额研究的范围。
①生产环节:生产环节按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基本生产环节和辅助、服务生产环节。
②工序:它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工作面)上,使用一定的工具和设备,对同一种劳动对象连续进行工作的生产活动。研究生产环节中各道工序的目的在于根据其工艺特点和工作量,合理配备工人和设备;根据其衔接顺序和配合关系,组织顺序作业和平行作业等,以便经济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
3、矿井生产过程组织的任务和要求
生产过程组织的任务,就是根据煤矿生产的特点,正确认识和运用煤矿生产的客观规律,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工序进行合理安排,使之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衔接紧密、平衡协调,达到安全、高效、低耗,按时完成生产计划。
四、煤矿从业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煤矿从业人员是党和国家安全方针、安全法律法规的执行者,国家为发展煤矿制定了安全生产方针修改完善和制定大量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编制一些技术规范,这些方针政策只有落实到煤矿班组、落实到企业的每一名从业人员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煤矿从业人员是预防煤矿灾害措施的实践者;煤矿企业制定许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防治煤矿灾害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必须通过从业人员的实践才能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