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并进行综合竞争力优劣势比较,提出河北省当前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构想。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竞争力 优劣势 战略
现代物流业作为河北省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虽然在区位优势、运输基础、市场环境等方面已具备一定条件,但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综合竞争优势较弱。如何提升河北省现代物流业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河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环境及优劣势比较
物流,被业界称为”第三利润源”,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被老百姓称为”金饭碗”。但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尤其表现在现代化物流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水平较低,不仅影响其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经营服务手段、运行方式、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2005年后,中国的物流业对国际市场实行国民待遇,今后将有更多的物流商进入中国,同时,这些物流商支持的制造商、经销商,都会以更大的步伐进入中国,对现在的物流业来讲,机会与风险共存。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自1999年起步以来,交通系统、商业储运系统、邮政系统、铁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有了一定发展,发展物流业的基本条件较好:1.政府重视,积极规划和政策扶持;2.河北具有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可提供丰富的物流信息和良好的物流导向;2.运输基础设施良好,为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4.河北商埠发达,商贸交易频繁,易形成物流市场。
虽然在区位优势、运输基础、市场环境等方面已具备一定条件,但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综合竞争优势较弱。具体表现在:产业信息化程度低; 流通的规范化效率化程度低;流企业规模效益低;国营大型物流企业虽然拥有的众多网点,但其整体网络优势得不到发挥; 当前的管理体制约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专业化、高水平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屈指可数; 缺乏对客户信息的研究; 物流设施和装备缺乏统一标准; 物流业务层次低等。
二、河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构想
1.物流信息网络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共享互通将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手段,以网络系统提供服务可以产生特殊的规模经济效应,物流企业的覆盖地域越广,用户越多,就越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现代物流技术发展水平落后已成为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不仅影响其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经营服务手段、运行方式、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制约着市场竞争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我国现代物流技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2.建立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流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开拓市场等特定战略目标而签订的长期互利的协定关系,联盟企业分享约定的资源和能力。借鉴制造业的合资模式实现物流业的国内外的整合重组:首先,整合物流资源,提倡共同配送。打破地区、行业的限制,按照大流通的思路去进行物流的全面统筹。通过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要枢纽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其次,2005年WTO物流保护期限结束后,可以通过合资的形式实现跨国整合,更快地掌握国际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
3.供应链资源的整合。 加入WTO以后,以电子商务、供应链软件集成和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物流企业将对企业的服务、系统能力要求更加严格,供应链的整合成为了当务之急。
4.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增值服务缔造第三方物流核心竞争力。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三种特征:⑴能为客户提供实质性的好处。第三方物流“量体载衣”似的设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的物流方案,帮助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且加大市场占有率。⑵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这种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之中,建立在全体员工长期系统的学习经验基础上的。⑶能衍生出一系列新型的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具体措施有:①加快发展综合物流代理业务。对于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这是最佳的發展方向。②实施客户关系伙伴化、服务定制化。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的提高,逐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另一方面是由于客户认识到只有与物流服务上长期合作,才能通过从战术配合到战略交互的演变。同时,物流服务商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越来越深的参与客户供应链管理,也提高了客户更换物流服务商的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客户与物流服务商寻求激励长期伙伴关系。
5.加大物流人才培养投资力度。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物流的发展需要有一批既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物流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首先,加快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在物流相关行业中(如运输、仓储、代理、信息等)选择一批既年富力强,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相关行业管理经验及敬业精神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短期、中期培训,跟班作业锻炼等方式尽快使他们掌握物流基本知识和运作技术,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其次,加快学历教育的发展。扩大物流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加快大专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最后,加快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引进国外成熟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系统,应用到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
6.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除物流的运输基础设施政府有相应政策扶持外,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如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的大型基础设备和信息系统建设仍需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同时,应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物流项目投资。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 竞争力 优劣势 战略
现代物流业作为河北省的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虽然在区位优势、运输基础、市场环境等方面已具备一定条件,但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综合竞争优势较弱。如何提升河北省现代物流业综合竞争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河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环境及优劣势比较
物流,被业界称为”第三利润源”,被媒体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被老百姓称为”金饭碗”。但我国物流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尤其表现在现代化物流技术在物流领域中应用水平较低,不仅影响其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经营服务手段、运行方式、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2005年后,中国的物流业对国际市场实行国民待遇,今后将有更多的物流商进入中国,同时,这些物流商支持的制造商、经销商,都会以更大的步伐进入中国,对现在的物流业来讲,机会与风险共存。
河北省现代物流业自1999年起步以来,交通系统、商业储运系统、邮政系统、铁路系统、电子商务系统有了一定发展,发展物流业的基本条件较好:1.政府重视,积极规划和政策扶持;2.河北具有环京津、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可提供丰富的物流信息和良好的物流导向;2.运输基础设施良好,为物流发展奠定了基础;4.河北商埠发达,商贸交易频繁,易形成物流市场。
虽然在区位优势、运输基础、市场环境等方面已具备一定条件,但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综合竞争优势较弱。具体表现在:产业信息化程度低; 流通的规范化效率化程度低;流企业规模效益低;国营大型物流企业虽然拥有的众多网点,但其整体网络优势得不到发挥; 当前的管理体制约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专业化、高水平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屈指可数; 缺乏对客户信息的研究; 物流设施和装备缺乏统一标准; 物流业务层次低等。
二、河北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构想
1.物流信息网络化。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共享互通将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然手段,以网络系统提供服务可以产生特殊的规模经济效应,物流企业的覆盖地域越广,用户越多,就越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现代物流技术发展水平落后已成为制约物流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不仅影响其发展和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着整个行业的经营服务手段、运行方式、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制约着市场竞争程度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发展我国现代物流技术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2.建立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物流企业的战略联盟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流企业为实现资源共享、开拓市场等特定战略目标而签订的长期互利的协定关系,联盟企业分享约定的资源和能力。借鉴制造业的合资模式实现物流业的国内外的整合重组:首先,整合物流资源,提倡共同配送。打破地区、行业的限制,按照大流通的思路去进行物流的全面统筹。通过调查生产力布局、物流现状,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统筹考虑交通干线、主要枢纽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其次,2005年WTO物流保护期限结束后,可以通过合资的形式实现跨国整合,更快地掌握国际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
3.供应链资源的整合。 加入WTO以后,以电子商务、供应链软件集成和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物流企业将对企业的服务、系统能力要求更加严格,供应链的整合成为了当务之急。
4.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增值服务缔造第三方物流核心竞争力。第三方物流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三种特征:⑴能为客户提供实质性的好处。第三方物流“量体载衣”似的设计,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为目标的物流方案,帮助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维持且加大市场占有率。⑵很难被竞争对手模仿。这种核心竞争力存在于企业整个组织体系之中,建立在全体员工长期系统的学习经验基础上的。⑶能衍生出一系列新型的物流服务。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具体措施有:①加快发展综合物流代理业务。对于大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这是最佳的發展方向。②实施客户关系伙伴化、服务定制化。一方面是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服务能力与服务质量的提高,逐步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另一方面是由于客户认识到只有与物流服务上长期合作,才能通过从战术配合到战略交互的演变。同时,物流服务商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越来越深的参与客户供应链管理,也提高了客户更换物流服务商的成本。所以,越来越多的客户与物流服务商寻求激励长期伙伴关系。
5.加大物流人才培养投资力度。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物流的发展需要有一批既懂物流理论又熟悉物流运作技术的专业人才。首先,加快现有在职人员的培训。在物流相关行业中(如运输、仓储、代理、信息等)选择一批既年富力强,又有一定专业知识、相关行业管理经验及敬业精神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短期、中期培训,跟班作业锻炼等方式尽快使他们掌握物流基本知识和运作技术,成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其次,加快学历教育的发展。扩大物流专业本科、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加快大专院校对物流人才的培养。最后,加快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工作。引进国外成熟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系统,应用到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
6.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除物流的运输基础设施政府有相应政策扶持外,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如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物流企业的大型基础设备和信息系统建设仍需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同时,应鼓励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物流项目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