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f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一项新型教学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微课堂”日趋流行。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一系列“微事物”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着眼当今教育界,“微课堂”在现代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微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外,短小精湛、方便快捷的微课也能高效地提高课堂知识摄入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微课堂;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124-01
  将微课堂置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开发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和培养其价值观的形成。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所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微课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是很有必要且很有意义的。
  一、“微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与特点
  1.形式新颖,更适用于小学生这一目標群体
  鉴于对象是小学生,一个特点鲜明的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对外界的认知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对各个学科的理解还相对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们运用独特的、新颖的教学方式,将抽象的知识点通过“微课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这一方式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新知识认知和理解。也满足了当今教育领域对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具有重大的影响力。同时,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使得学生更好地更全面的学习语文知识。
  2.形式有效,有助于加强两大主体间的沟通
  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两大主体成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对于解决问题和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基础的授课学习方式,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确保高效学习的重要保证。传统的灌溉式教学不能很好的做到使这两大主体之间有效沟通和交流。而“微课堂”所领衔的新型教学方式,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两大主体关系很好的显现出来。如此更利于将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加以信息传递与交流。
  3.形式灵活,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应当丰富多样化的,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语文这一学科在小学时期相比于其他学科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一门不能仅仅通过讲述就能传达知识的学科,还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具有很好的默契程度和领悟性。在这种前提下,教师们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通过交流互动,引导学生培养对语文知识的领悟能力。而“微课堂”这一平台很好的帮助了学生建立一套语文知识体系、提高理解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有利于激发兴趣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了思维能力。
  二、当前“微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状及所出现的问题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创新型的新课堂形式,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教师对微课堂教学的需要性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可自行设计、运用微课堂来教学。当前我们的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虽有微课堂的意识,却不能很好的加以实践。微课堂有着短小精湛的特点,然而,教师们使用的频率相对偏低。一些初接触“微课堂”的教师们局限于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寻找资源和材料,然而这些资源是很有限的。相对较少较简单的课件设计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些已经开始使用教师们也存在着操作不太熟练、教学方式不太适应等各种问题。另外一点,小学语文的微课堂资源、材料相对不太全面,资源的稀少导致教师们在制作课件、设计教学模型的时候,遇到较大的困难。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学模式,备课、选课到制作课件,对于新手的教师们来说,他们常常不能设计出一项高质量的、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微课堂课件。因此,课堂效果最后往往达不到理想目标。一些操作和技术性技巧都有待教师们学习这些技能并运用。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些教师所设计的课件新颖有趣味,却华而不实,与知识点稍有脱离,即不能紧贴课本,致使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很好的与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另外,“微课堂”教学形式虽然富有新意,但教师们不可忘记教育教学的根源,因此,课后作业检查、督促等问题依然要切实实施。这样才能使得新型方式依托传统教学方式,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方能达到目标。针对现存的这些问题,就如何提高“微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在此提供几项有效策略:根据新课标中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倡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特色教学。然而,学习资料是相同的,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他们所需的教学时间是不同的。即使是在有所创新的“微课堂”教学中,也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不落下任何一個孩子;另外,需要重视微课堂的课件设计。这是一个关键的步骤,课件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功与否,效率高低。对于知识点的放大和拓展,需要真正发挥出多媒体的功能,提高课堂效率。
  三、结束语
  综上,“微课堂”具有着可圈可点的优势与特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堂教学是当下我国小学教育中提倡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手段,“微课堂”将更好的实现践行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赵小蕊.微课在银川市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宁夏大学,2014.
  [2]张轶群.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30):9.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数据库检索方式存在的深度挖掘不够、检索率和精准率不高等问题,采用人工智能领域语义网思维,设计语义扩展算法和相似度算法,实现语义分析、语义扩展和相似度计算等功能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在糖尿病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8例糖尿病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探讨一种宫内节育器放置前安全有效的阴道冲洗、消毒方法,通过疗效分析,为基层计生站提供一种操作方法。方法:将240例需要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妇女随机分成两组,臭氧组120例采用
目的:探讨吲哒帕胺联合益气活血方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从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近几年,黑龙江垦区的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实现了多方面的突破,但在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经营方式等方面仍有很多弊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
【摘 要】学习兴趣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表现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具有内在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枯燥无味变成生动有趣,这样的学习既学得快,又记牢,既学得轻松,又理解得透彻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对学习语文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艺术;课外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