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花酿春

来源 :贡嘎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_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一座城的缘分跟遇见一个人的缘分,实质是相同的。与昆明,与傣族女子柏桦,亦如是。
  同住的室友还未到,便独自出去滇池转悠,信步随拍。冬春的昆明是海鸥的世界。每年,这种来自西伯利亚的红嘴鸥,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中国各省到昆明过冬,次年春天再集体返回,其行程中的艰辛可想而知。仅凭这一点,就可以认定海鸥这充满灵气的飞禽比我聪勇。冬天的滇池,烟波浩淼,无数美丽的海鸥在水面上飞翔、觅食,快乐地呜叫。西山就在不远不近处,夕阳的金晖落在一簇簇喂鸥人的脸上,人与自然的和谐,汇聚成了昆明独有的气场:懂得、性灵、包容。这种气场感染了我。于是,重新捡起了拾花酿春之心。
  回到住处,同住的室友东西到了,却不见人。环顾四周,瞥见了一床的凌乱。报到的材料、名片、钥匙扣、洗漱工具、一个五颜六色的包,等等。心理学家说过,习惯把东西收拾得很齐整的人,必定严谨。一个总是不肯把随身的包放下的女人,缺乏安全感。我思忖,同室的这位,一定崇尚自由随性,心机不重,对人不设防,至少不太设防。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晚饭后,室友回来了,她热情地招呼我,自我介绍叫柏桦,云南文山州的傣族,比我大一两岁。经她一介绍,我才明白,傣族大致分三种,她属于居住在山上的支系,过“锦库节”(也称姑娘节),她们的服装和我们通常看到的不一样。我说等培训结束,要在昆明逗留两天,她便提高了声线热心地说,不用看地图攻略,问我就行了。晚上,她伏在桌上写文章。我玩微信,间或注视她专注的背影。原来传说中的作家、诗人,只要在夜里,在灯下,无论俗世有多么繁琐,肩上有多少负累,在与灵魂和自身对话的时刻,是安静和萧瑟的。
  四季如春的昆明,在那几天下起了一場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银妆素裹,树被雪压弯了枝条。云南的朋友说,这是吉兆,来年将风调雨顺。由于相邻滇池,一股从地心渗出的冷气弥漫在空气中,把大家冻得直跳脚,让人切身体会到了齐秦“穿越最冷的那个冬天”的歌词含义。
  培训并不因天气寒冷而停止,学员们冒着鹅毛大雪去云南博物馆观摩。在一片苍茫中,我仔细打量了柏桦,她很会穿衣服,不穿贵的,只求特色,民族风非常适合她。雪地里,她穿着铁锈红镶万字花边,裁剪得很修身的棉衣,黑裤子的边口上也绣着玫红色的花,一条长长的,蓝绿红橙黄几种颜色}昆杂的棉麻围巾,灰色帽沿下的脸上洋溢着无邪的笑容,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如果我穿上这身行头,势必会变成一个唱戏的,但她仿佛刚刚从森林里走出来,别样的恬淡清新。像迎雪执梅的薛宝琴被贾宝玉由衷欣赏一样,这无邪的笑容瞬间拉近了我和她的距离。她让我觉得,这个人,可以信赖。
  那天晚上,观看了《云南映象》。虽然不是杨丽萍亲自跳的,但“孔雀仙子”羽翼下的小年轻们也算是跳出了杨老师的神韵。从云南艺术剧院出来,雪渐渐停了,腊梅的芬芳抒解在空气中,隐约地,不为人知地,沁人心脾。雪夜中的昆明,非常宁静。
  晚上,和柏桦各自躺在床上发微信。我们像小女生一样,发出后又相互点赞。在“学员微信群”发自拍照恶搞,故意自我吹嘘两句,引来大家的热聊,然后大笑。她和我关注的点不同,在博物馆,她流连于瓷器、陶片、银箍、青铜器,我拍壁画、木制品、器乐,各种鸦片烟枪古董。半夜起来吃小零食,一起摆弄一个操作很复杂的取暖器,惊呼它是“高科技”,鼓捣半天未果。次日,服务员帮忙,才发现它本来就是坏掉了的。
  积雪始睛。昆明冷得快,热得也快。一场瑞雪使气温回暖,春色渐显。云南果真是植物的世界,一种不知名的小花,粉色,无味,在冬天的微风里踊跃地开着,使人心向好。晚上去吃建水烧烤,最赞的是烤鱼,外酥里嫩,啜一口杂啤,感觉很爽。有同学问我敢不敢吃炸虫子,我不敢,只有认输喝酒。
  在昆明,与柏桦同学朝夕相伴。把平淡的日子过出素年锦时的意趣,是对心灵的完善与丰润。去餐厅吃饭时,会路过跟滇池相连的金鱼湖,我更愿唤它作天鹅湖,喜欢湖面飘着的十几只天鹅,气质之优雅堪比法国女人。湖的那岸还有一个白塔,如果拍摄角度取得好,这塔便可分割湖的倒映,让画面充满梦幻感。柏桦说,水总是与灵气和智慧关联,滇池养人,如果没有它,昆明必定干瘪又萎缩。深以为然。有一天,在湖边恰逢一场婚礼,新娘在12月的风中穿着露肩的婚纱。我和柏桦看着瑟瑟发抖的新娘,不约而同地拿出手机闪了几张,又对视一下,眼中都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意思。我说,婚纱嘛,一生总要穿一次,我当时条件不好,没有穿过,现在想来有点遗憾。
  大观公园内依然是一望无垠的湖泊。昆明的水呈深邃的靛青色,有水的地方就有海鸥,一群又一群,比青岛、大连都多,是一大奇观。虽非智者,但爱水。水可以给人思考和沉潜的力量,无论欢欣还是悲伤,只要有水流淌到心里,就可以对俗身进行一次洗浴。当孙髯翁的150字“海内第一联”如两条飞瀑顺流而下时,才算真正感受到了汉字的魅力,这位“万树梅花一布衣”,辞彩沉雄华丽,一扫俗唱。上联写景,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尽摹滇池景象。下联写史,“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极言千年滇史。毛泽东主席激赏:“从古未有,别创一格”。从不轻易买旅游纪念品的我,欣然买了一对檀木长联镇尺,作为纪念。
  柏桦说她的外号叫“柏慢慢”,她做事、写文章都很慢,一首(篇)诗文至少要改三五遍,甚至没完没了。如果第二天九点上课,她起码七点半就要起床,才能完成各种琐碎,在八点半匆忙出门去吃早点,而我只需要半小时。她喜欢在非上班时间关闭手机,我则已经若干年二十四小时不关手机了。羡慕这种慢,很多时候,由于追求快,我们忽略了身边许多美好的人和事,从来不曾认真地观察过季节的流转,没有悉心看过一棵树发新芽、抽嫩枝、成浓荫、落枯叶的过程。从来不曾想过自己得到了多少,失去了什么。终日忙碌劳累,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从来没有掂量过如此付出究竟有多高的质量。我比柏桦快,但我活得粗糙。
  拾花。酿春。在昆明。短短九天,有七天是在教室里,真正属于行走的日子只有两天。尽管如此,也宁愿少一点走马观花,多几分潜心体验,所以把脚步放得很慢。走上云南大学长长的、古旧的台阶,左转,“映秋院”挡住眼帘。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由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款修建,林徽因主持设计。门柱、窗棱、墙壁古朴典雅,中式流线型屋顶,赭黄色的琉璃瓦,设计很人性化,屋檐水可以没有阻塞地轻松流下,还不会淋到屋檐下的人,四周绿树成荫,草地柔美如毯,不仅虚掩秋日,还映照着春天。“山水一色映秋日,云霞万丈步蓝天”,一如林徽因本人,洁净,灵秀,慧心可鉴。这便是昆明,谁说彩云之南处处是风景,唯昆明乏善可陈?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放下自己,用情贴地昆明。   决定留两天。柏桦诚邀我到她办公室小憩,她供职的云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就在波光粼粼的翠湖畔,云南大学正大门对面。柏桦的歌唱得好,诗文也写得好,付梓有诗集《小小女孩》《都市民谣》。今年1月,她参加中国诗歌春晚云南分会场的活动,当天凌晨赋诗一首:“我要在风雨桥上/撑一把红伞/摆一碗糯米酒/等一个归人/直到望穿秋水/站成一块冥顽不化的/铁心石/然后被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层层覆盖……”我笑言,据说舒婷在鼓浪屿完成了诗意栖居,你也是,你看,透过玻璃窗,就可以看到美丽的翠湖。
  春城文化积淀厚重,怀着一颗朝圣的心,走进西南联大遗址。“刚毅坚卓”四字,掷地有声,彰显着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力量和精神风骨。相关历史,岳南在《南渡北归》里有详尽记述。唯其刚毅坚卓,才会怀揣家国,“万里长征,辞却五朝宫阙”;才有闻一多写罢《死水》,以身殉道;才能在极端艰难的时日,培养出无数蜚声中外的学者名家和科技精英,“两弹一星”的23位功臣里,有8位是西南联大的师生。这是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迄今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因为战争将绝大部分大学迁到后方去,让它在战火纷飞中延续中国文脉。在闻一多的雕像前深鞠三躬,请云南师大的學生帮忙留了影,然后迎风漫步在“遗址”里。没有读过大学,当属终身遗憾,但从没有一个时候,那么希望时光倒流。如果生在那个时代,我定会毅然投身到“千秋耻,终当雪,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的洪流中。
  穿过严冬,昆明向春天一路走去。脱下厚重的冬衣,与柏桦相约去昆明剧院。看来自孟连、迪庆的傣、藏民间艺术家的演出。这强演出没有商业气息,属于纯粹的原生态。本来就是藏族,本民族歌舞对我无甚吸引力。倒是孟连的宣抚司仪乐舞、傣拳值得一看。当几位男演员顶起竹架起跳时,柏桦介绍,这是“架子孔雀舞”,最初用于宗族祭祀,由男人来跳。后来的刀美兰、杨丽萍的孔雀舞,便由此衍生发展而来。据说原汁原味的“架子孔雀舞”,几十年的“老昆明”都难得一见,我的运气真好。同去的还有柏桦的几个闺蜜,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是些简单快乐之人。
  翠湖西侧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去的时间正好合适,赶上了免费讲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它对军事的贡献,与西南联大之于文脉科技的意义比肩永存。朱德、叶剑英,后来成为朝鲜国家领导人的崔庸健都从这里出发,走上了革命征程。站在空旷的练兵场上,历史就在身后,仿佛还能听见金戈铁马与军歌交织的声音:“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作长城。练成铁臂担重任,壮哉中国民!”如果联大是内隐的思想的战场,那讲武堂就是外显的精气神,两者之内涵风貌异曲同工。
  翠湖公园。“哈鲜族”美食店。和柏桦慢慢地吃饭,素食,果汁,简淡释怀。隔着玻璃窗看翠湖、数海鸥。两个女人,一代人。无须问过去,也不说将来,只在渐沉的斜阳里,展读当下,共话今朝。一场焰火般的聚会,流转的光阴,附带着各自的心事。间或对视两眼,便已懂得。她说,不要坐出租去机场,今天陪你住宾馆,明早送你去赶机场大吧,又便宜又安全,送完你回头再睡一觉上班。后来发现,和柏桦的交往颇有些“看雪访戴”的意味,随性就好,无需言谢。彼时,冬未尽,春旖旎。你是追风者吗?我问。不是,我只听风,我是听风者。她答。无论追风还是听风,都是一种修行。人无非就是走在岁月里,在光明和黑暗的交替里缓缓燃烧。以一种朝圣的情怀,忘记,铭记,从流域到疆域,把一颗心磨砺强大。
  翠湖,丰泽的水,灵动的鸥。这里是摄影者的天堂,有位老者对我说,他只拍海鸥,已经拍了二十多年了,还要继续拍下去。藏族人视湖为圣水,虽然不知道翠湖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还是沿湖走了三圈,祈祷吉祥。湖上泊着的建筑既有中国风,也有民族特色。云南的很多地方,丽江、大理,都是这样,多元文化交汇,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来到这里,都可以找到心的方向。
  次日上午,柏桦送我坐上机场大巴。几分钟之后,收到她的短信:“一路平安,下次再来。别忘了给李海萍老师道个别,她昨天还问起你。”这便是柏桦,看似大大咧咧,其实心细如发。在候机厅吃着她给我买的鲜花饼,细碎的玫瑰与面酥,香甜清鲜,粉末落在围巾上,像心里涌出的快乐。两天后平安到家,吃饭,睡觉,上班,日子如常照过。新年里,在微信上与柏桦遇见,“我想送你一个礼物。”她还是那么简单直接:“你送了我,我还要回送,不如都不送。”其实,表达感情的方式有很多种。宝剑赠英雄,胭脂配佳人,在美丽的昆明以文结缘,便写一篇散乱的文字,给昆明,赠柏桦。
  一座城,一个人,冬天里的春天,短暂但弥足珍贵。很想再到昆明,回望历史的喧嚣,沉沦于今日的烟火。与柏桦沏一壶普洱,聆听季节游弋的声音,看湖数鸥,拾花酿春。
其他文献
我第一次遇到阿里 邓培老人,是随单位的人一起去他们村寨采集“迪厦”资料。当然,那时候“迪厦”还没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老人也不是非遗传承人。  那是一个凉爽的秋日,我们到村寨时已是傍晚。因为正是农忙季节,而“迪厦”表演需要出动全村的男子,单位提前跟他们约好了时间。  我们走在巷子里,碰到村里的人正陆续从地里回来。天气炎热,大家衣着单薄。男的将上衣搭在肩上或者捆在腰间,光着黝黑的膀子,手拿锃亮的镰刀
期刊
裂痕里的一束光  “我愿世界暗下来时,你仍信,有光。”09年,那是我人生发生最大变故的一年,那样一个无邪的年龄,眉眼清澈,一尘不染,何德何能,上天竟如此“垂怜”,我居然得了重病,无尽的痛苦和恐慌伴着我在医院度日如年,当时我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但又好像已是一个垂垂暮老,我紧锁房门,关上心窗,抛弃温柔和善良,俨然用冷漠保护弱小的自己,面对好友的担忧,我嗤之以鼻,面对至亲的劝解,我只报之以冷笑,我所
期刊
当白玉的春天刚刚扭动着杨柳腰姿依依离去,白玉的夏天就带着浓浓的情意款款走来。原本有些淡定的天空,忽然间变得炙热,田间地头,守望收获的多了;街头巷尾,展示凹凸线条的少女多了;寺庙旁,虔诚的老者多了。草原上,慵懒的牛羊眯着惬意的眼睛,享受着夏日的满足。不经意间,陌生的面孔多了,那些到来的游者,兴奋得犹如回到了童年,用镜头抓捕着一个个流动的音符。  白玉的夏天就是一个丰腴而妖娆的少妇,不浓妆艳抹,但也是
期刊
我也朝圣  慈悲从旋转的经轮,滋润  众生的苍茫  一朵花与一棵树的依恋  没有生离死别,只有  回味无穷的今生  对饮自己的灵魂  骨头发芽的声音美妙动听  童话爬上圣殿的屋脊  星星亮出了温馨  心里的那条河,穿过  佛主布施的境界  一泻千里  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  在色达,我的目光  绕不过僧人馈赠的表情  敲响的佛钟与诵经的合声  涉水越岭,道破  这个世间的天机  来世也许没有,也
期刊
我站在海边  没有饮酒却醉了  海浪之上漫游  海水之下躲藏  碧海中忽隐忽现  一阵风吹来  大浪小浪争相投入怀抱  我也想将你们紧紧相拥  岂能办到  心却容下所有  热  热浪袭来无处可躲藏  凉风静默无语  不再牵起你丝质的裙角  优雅的女人们  無力包裹肌肤  穿着暴露  芊芊玉足一半放在鞋内  一半在地上安放  生无可恋的表情诉说着无奈  默  临窗而立,静看窗外树叶飘落  秋风瑟瑟,
期刊
冬至  于冬至架起一堆火把  翻阅蓝色的火焰  一声长叫穿过众多的枯枝  犹如贡嘎山的来历数不清  那朵摇曳的火  把贡嘎山和文学捆绑在一起  又把几粒星斗汇聚  群山惺忪在无名的小镇  创世之初  我突然发现一个秘密  后半生的冬至  我用诗歌暖身  找一本案头书  在寒冷的季节  照彻窗前的月亮穿过黑夜  在玻璃窗上一滴水珠  滴答撕开梦中的吟唱  睡眠用逃跑的方式  在黑夜的身体里游走  捡
期刊
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圣洁的珠日山在八瓣雪莲花的围绕中孕育了一片丰美的草滩,那平博万状的无限风彩叙写了一个曼妙的名字——果埂塘,弯弯的色曲河沿着她的肌肤,闪耀着金色的光芒,蜿蜒流过。就在这片童话的世界里,坐落着静谧幽远的“化外之域”——瓦须·色达。  走进色达,扑面而来的依然是那一片绿草的芬芳,和着泥土积淀出灿烂的历史文化,这里是康巴和安多两大藏区文化的交汇之地,是格萨尔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或可这么
期刊
忆  春花等在窗外一缕梅香  枝上已放出朵朵红  雪在飘 心在转  嫣红在风中扬起脸憨笑  我没有忘 也难忘  那天的风格外刺骨 冰寒  我思念的泪滴儿刚溢出眼角  就凝成冰花  是你用暖光把我疼怜  未曾等到季节来临  你又摘下梅枝用春语  为我描绘春光的爛漫  幻  你的影子  投射在盛开的花蕊  心与心的重合  叠起了线与线的交错  默然凝视  用微笑感受心跳  此刻脉搏  都在腾跃  流动
期刊
十二月的风  往往精贵  我想讨好它  求它道破天机  却不知如何遣词造句  十二月的风  凉到生疼  我轻声耳语  求自由别来挑拨  竟花光所有卑微的勇气  十二月的风  一转身  我就记不起  你的名字  阿妈  阿妈是高天,是广地  是春天双手轻轻拂过的青稞  是秋天汗水阵阵打摏的禾穗  是肩头踉踉洒洒的滴水  是草坡背篓沾草的牛粪  阿妈是草原,是雪山  是破晓清晨最敞亮的吆喝  是漆黑午
期刊
2017年12月31日,这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太阳正缓缓地向着西边的山头滑去,它需要一夜的准备,为新一年的到来捧出最美的色彩。  就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下午6时,雅(安)康(定)高速公路泸定段试通车在没有一点仪式的情况下,正式双向放行了,早就等候在两地的成千上万辆小车,如洪流开闸,倾泻而出。  很快,第一辆从雅安过来的小车用不到10分钟的时间穿过二郎山隧道,到达泸定收费站,开车的司机一脸的幸福,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