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的Chinglish现象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_20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顺利召开,让世界看到一个飞速发展的中国。随着中国在世界大舞台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中国人对于英语学习的关注和热情也空前高涨。而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学习历程之后,很多人学到的英语却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称为Chinglish。本文将从日常出现的Chinglish现象入手,着力分析Chinglish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进而分别从教学和学习两个方面给出合理建议,以期能对读者学到原汁原味英语有所帮助。
  关键词: Chinglish 语言习得 母语
  
  1.Chinglish现象概述
  1.1Chinglish的定义
  Chinglish一词是用截短法(clipping)将Chinese和English两个单词截尾去合并而成的。虽然这个单词在英文词典中还未站稳脚跟,但在我们的大学教学中却屡见不鲜。在我国最先提出Chinglish的是英语界老前辈、复旦大学已故知名教授葛传规先生。而目前国内大多数英语界人士在对Chinglish进行定义时还存在着一些争论,其中较为普遍的观点如下所述:
  (1)Chinglish是指由于中国固有文化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中国特有的政治术语、流行说法和词语典故等,如both red and expert(又红又专)、a three-merit student(三好学生)、one nation(一国两制)、cross-straits relations(海峡两岸关系)、four books(四书)、eight-legged essay(八股文)等。这些虽然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很熟悉的东西,但在外国人看来却难以理解。
  (2)Chinglish是指中国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时,由于受母语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自觉和无意地产生于口、笔头等方面的不地道甚至错误的英语用法。如: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One word is out,four horses cannot chase.(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
  (3)在一些语言学课本上也出现了以下的定义:
  <1>A pidgin(洋泾浜英语,其中包括Chinglish)is a special language variety that mixes or blends languages and it is used by people who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s for restricted purpose such as trading;Pidgin arose from a blending of several languages such us chinese dialects and Portuguese;
  <2>pidgin English,jargon,chiefly of English words,formerly used in Chinese seaports between uneducated workers and visiting seamen and traders,and still used in papua.(巴布亚岛).
  1.2与Chinglish类似的China English
  同Chinglish英语相似的还有一种英语叫做China English(中国式英语),但中国英语和中国式英语是完全不同的,国内知名教授李文中曾指出“中国英语是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意再生等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或语篇,而这种现象也是任何两种语言、文化差异较大的民族进行交流时都很难以避免的,并可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为人们所接受的。而中国式英语则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母语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习惯的畸形英语。(李文中,“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
  2.Chinglish的表现形式及病因(着重翻译方面)
  2.1Chinglish的表现形式
  2.1.1口头上
  (1)中国的一些学生常在和外籍教师见面打招呼时,问“Have you had your breakfast?”“Where are you going?”等问题。这样和外国朋友打招呼到底对不对呢?也许没有中国人会表示难以接受,因为这是一种我们中国人打招呼时常见的方式,但外国朋友却无法理解,甚至莫名其妙——“他问我吃饭没有,是否表示请我吃饭呢???!”
  (2)一位外国朋友初到中国成都,想去峨眉山旅行,但却不知道该如何走,当他正在一座雕塑前徘徊犹豫时、一位中国大学生看出了他的困境,走上前问道:“What are you doing?please follow me!”外国朋友吃了一惊——“我犯了什么事,为什么中国的警察要抓我???!”
  (3)一位在校研究生在和美国教师打电话时这样说:“Hello,I’m Li xx.Who are you?I want Mr Jackson.”虽然只有短短几句,但却完全不符合英美人的打电话的习惯,这样的说法当然会使他们感到难堪。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些表现在口语上的Chinglish现象违反了英美人说英语的语言习惯,从而使自己说出的英语变成了Chinglish。这上述三个Chinglish例句分别以不同英语学习程度的出现的Chinglish现象出发,反映出中国人说英语总喜欢套用中国人自己的语言习惯,有意或无意地使用汉语思维模式,很难摆脱母语干扰,从而摆脱Chinglish。但这并不说明口语上的Chinglish现象是难以克服的,因为这大体上只是一种语言习惯问题,只要平时多加注意就可以做到减少并且避免。
  2.1.2书面表达上
  现在写作在英语学习中越来越重要,甚至大学英语及研究生英语等的教学和测试中都明确表现出对写作的重视。但随着英语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Chinglish也开始浮出水面。其主要表现如下:(以下引证来自学生作业)
  一曰“死搬”。我们的外语学习者总有一种倾向,就是在造英文句子时,喜欢以汉语句子为依据。他们在写作的时候总是先用汉语打腹稿,或是列出中文提纲,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而这个过程就成为了Chinglish的滋生过程。
  (1)My English base is very poor and composition is always my weakness.I must make use of a strong measure to raise my English level all round.(我的英语基础很差,写作一直是我的薄弱环节。我必须采取强化措施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2)Reading made me learn a lot of new words.(阅读使我学会了许多新单词。)
  (3)The number of vocabularies I have mastered have enlarged——I have studied more than 5000 vocabularies.(我掌握的词汇量扩大了,我已经学会了5000多词汇。)
  二曰“硬套”。所谓硬套,即英语学习者完全依赖中文字面释义,不顾词性内涵、前后搭配等而张冠李戴。这样一来,他们所造出的句子,就不单单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是圆榫入方卯,不伦不类。如:
  (1)Except for studying the textbook,I also insist on reading“China Daily”.(除了学习课本,我还坚持阅读《中国日报》。)
  (2)This year my listening skills have made much progress.(今年我在听力技巧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3)I like the dictionary,but its price is expensive.(我喜欢这本词典,但是它的价钱太贵了。)
  (4)Reference books are only reference books.They can’t instead of our studying.(参考书只是参考书而已,它们代替不了我们的学习。)
  三曰“生造”。本质上生造和死搬硬套并无明显区别,但不同的是这种类型的句子,意思更加难以猜测,让人不知所云。
  (1)Somebody just knows to copy answers.Because they are lazy.
  (2)I suggest the teacher had better help us win much more chances to have the oral comprehension.
  2.1.3翻译方面
  Chinglish的存在导致某些翻译作品生硬晦涩,容易使人误解,使一些讲英语的读者近而远之,严重影响了某些文化作品及一些信息的对外交流。因此,在对待“Chinglish”的问题上我们不得不引起注意,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从实践中去求得解决。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译文就会更完美,更接近于“信、达、雅”这个标准。当然,chinglish现象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持续不懈地努力。那么怎么样才能在翻译方面克服Chinglish现象呢?首先我们必须了解汉英互译中Chinglish的表达形式,以及产生Chinglish的主要原因。
  2.1.4标志标语
  作为外语,中国人讲英语难免会出现错误,有些可能会是很可笑的错误。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我们应尽可能地掌握好英语,并且在书写一些英文标志或标语时,更加注意语言的正确使用,必要的时候应该请以英语为母语的专业人士进行校对。因为标志和标语是让很多人看的,如果我们写不正确的英语,就等于把我们的缺点天天暴露给大家,甚至会造成沟通和理解上的障碍。
  (1)It is forbidden to urinate or shit in the park.(禁止在公园内随地大小便。)
  (注:外国人怎会那么老远从国外跑来这里做这种事情?通常做这种事的人连中文都看不懂,不要说英文了。张贴这种文字,真的有碍观瞻。还有卫生间总标着toilet,难怪他们找不到正确的地方。)
  (2)Little grass is smiling slightly.Please bring no harm on it.(小草正在微笑,请不要伤害它。)
  (注:这样的采取拟人手法的标语在中国是很常见的,但在外国人眼里,却变得难以理解——小草会笑???!所以这个标语改成“keep of the grass”会更好。)
  (3)Pay attention to safety!Nice to live.(平安幸福?)
  (注:这个标语常出现在一些高速公路,交通工具上,但是这些让中国人司空见惯的标语,却常让初来中国的外国朋友感到莫名其妙。应该改为“To take notice of safe”。)
  2.2Chinglish的病因
  母语干扰现象是产生Chinglish现象的根本原因。因为中国与英语国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价值观等不同,中国的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产生中式英文,而翻译作品中Chinglish现象又更加明显。因此,一部好的翻译作品不仅要求译者精通汉语和英语,而且还要求译者熟悉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背景、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时刻关注英语发展动态,多听外电,多读英文原著和原文,更多地了解英美文化,逐渐克服“Chinglish”,从而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以下是对一些选自英译汉作品中的Chinglish现象分析。
  (1)带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不断出现。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产生了不少新词汇、新提法,它们都是中国特有的,因此在英文里没有或一时找不到相应的译法,就算译出来也需要一定的磨合的过程。而译文常常是解释性的,这样有时侯译者解释不了,就采用字对字译出的方式,因而在翻译作品中常常出现Chinglish现象。例如:
  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初译:Emphasize the need to study,to have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to be honest and upright
  改译:Emphasize on three things:study,politics and integrity
  初译是解释性的,显然没有原文简洁。改译简单明了,但也没完全摆脱中式英文的味道。另外,politics一词有时含贬意。
  (2)搭配不当。由于受到汉语字面的影响,翻译中往往不是犯语法错误而是更深层次的搭配不当的问题。例如:
  我们将……在新的世纪里不断谱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篇章。
  We will go on achieving fresh successes i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century.
  “谱写新篇章”在有的上下文可以译成write a new chapter,例如:“在中泰友好交往的历史中,谱写了新的篇章。”可译为:“we have written a new chapter in the annals of Sino-Thai friendship.”而在此例句中就不能这样译,因为write a chapter与building socialism是不能搭配在一起的。有的词句尽管搭配不当,但因长期使用而被英语国家接受,可谓约定俗成,例如:“把中国建设成为”译为build China into,属Chinglish,应译为:turn China into。但在克林顿欢迎江泽民的讲话中就用了build San Francisco into a thriving cosmopolitan city。可见英语也在吸收外来语,也在不断发展。
  (3)重复和累赘。汉语和英语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用法不同,所以对重复强调的用法也不一样。汉语中经常出现重复使用名词的现象,而英语则较多地用代词、短语或省略来表达。例如:
  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
  初译: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US relations,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S better and the US also needs to know China better.
  改译:To promote China-US relations,China needs to know the US better and vice versa.
  改后译文避免了重复,英文较顺。
  (4)过多使用修饰词。汉语中经常用很强的副词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用形容词修饰名词,以加重语气。而译成英语时需要斟酌,不能一字一字地照着译,否则往往会强调过头,使效果相反,从而削弱了原文的力量。例如:
  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保持社会稳定。
  我们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We will continue to unswervingly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will continue to unswervingly press ahead with reform and opening-up.
  We will continue to unswervingly carry out the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b.We will steadfastly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resolutely press ahead with reform and opening-up,persistently maintains social stability and unswervingly pursue the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c.We will unswervingly 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press ahead with reform and opening-up,maintain social stability and pursue the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四个“坚定不移地”全译成unswervingly,这样的英译文不仅不能加重语气,反而弱化并显得累赘。如果译成不同的副词也不可取,给人以副词堆砌的感觉。只用一个副词修饰四个动词应该就可以了。再如:“彻底粉碎”completely smash,“smash”本意就是break completely,已经包含了“彻底”的意思,加上completely,语气反而弱化了。
  “完全征服”completely conquer,“conquer”不可能是partly。
  “极为可耻”extremely shameless,“shameless”已是最高级。
  “伟大的历史性转变”This is a great historic change.在英语里,historic已经包含了great的意思。
  (5)不适当的省略。有时汉语简洁,但译成英文必须补缺。如:
  人的意志想要避免,也不可能。
  It cannot be avoided even if people want to.必须加avoid it。
  前半句avoided是被动,而后半句avoid是主动,因而不能省略。
  (6)拟人法。这种现象在汉语中经常出现。而在译成英语时,往往因受汉语字面影响使译文有Chinglish的味道。如: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航船将乘风破浪地驶向现代化的光辉彼岸。
  a.The ship of China’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will brave the wind and waves and sail to the glorious destination of modernization。“ship”没有生命,而实施modernization的主语应当是人。
  b. China will stride forward in building socialism,like a ship braving the wind and the waves,towards the glorious destination of modernization.
  b例译文并不理想,但克服了拟人化,比a例略有改进。
  (7)没有注意词类转换。汉译英有时不能完全按照原文——是什么词类就译成什么词类,而需要根据情况对词类进行调整和转换。
  我们之间关系的发展使我们不仅成为亲密的朋友而且成为兄弟。
  a.The development of our relations has made us not only close friends but also brothers.
  b.Our relations have so grown that they bind us not only as close friends but also as brothers.
  例句b吃透了原文的精神,转换了词类,使用了英语的表达方法,英语味道比前一例句要强。
  3.怎样在英语学习中避免Chinglish
  在英语学习中,Chinglish与其他类型的语法错误完全不同。因为大多数Chinglish语句单从语法结构上看都没有什么毛病,而且对于这种语句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也是一看就懂。并且这种类型的作品,读起来也似乎让人觉得很流利、很通顺,在批改上也让人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但我们学习英语并不仅仅是让同样的学习者看懂、听懂,而是要和外界交流,而英语作为一种国际上的通用语言,也是我们与外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克服我们的母语干扰,从而使我们的英语成为一种能真正表达我国文化的语言工具。但克服Chinglish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对于我们中国的学生,如果犯的是普通的语法错误,一旦有人指出,就能够心悦诚服地自觉纠正,而对于Chinglish往往却会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是对的,容易钻牛角尖。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地重视我们学习英语的这一大障碍,及时认识到这种现象必须尽早克服,不能够任其发展下去。那怎么样才能够避免这种现象呢?
  3.1教师教学方面
  英语教师应该在对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对Chinglish多加注意,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创造英语氛围,只将中文作为一种必要的辅助手段。如果必须在教学中穿插中文讲解时,也要注意尽量使其恰到好处。譬如,当讲授某一和汉语差别较大或者十分近似的表达方式时,可以适当地引入汉语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印象,并且在这样做时,应使学生明白,母语虽然有可能干扰英语学习,但在一些情况下也可以加深对英语的理解。而对于一些学生过分依赖汉语的习惯,虽应加以指正,但也不可以不求实际地急于求成,全部要求他们用英语思维。因为,用英语思维并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做到的。
  3.2学生学习方面
  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注意纠正自己在运用英语时过分依赖汉语的不良习惯。如在学习词汇时,也不能够简单地认为词义就是词典上所给出的中文解释,更不能孤立地记单词、记词组,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上下文”。否则,随着词汇量的增多,词义也就越容易发生混淆。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尽早地使用有英语释义的词典(可以是英英词典,也可以是汉英双解词典),并且在使用词典时,分清主次,先弄懂英语释义,在确实出现理解困难时,参考中文释义,最后做到明确该单词的用法、词性、搭配等。
  3.3英语的灵活应用方面
  (1)口头表达上:口头上的Chinglish现象,大体上只是个语言习惯问题,只要平时多了解一些有关英美等国家的文化、习俗、语言习惯等,多读多听,注重培养语感,在运用时多加注意就能够尽量避免。而在书面表达、翻译等方面就需要多加工夫。
  (2)写作上:写作在灵活应用英语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很多人提笔时,却总发现自己有很多东西用英语表达不出来,因此不得不埋怨自己词汇量太小,从而想方设法地扩充词汇量。但让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有时一味地追求难词或“新鲜”词,反而让我们与一些已经学会的普通常用词汇、短语失之交臂。如:“The words he said made me feel surprised and,as a result,I asked what his meaning is when he said I was‘随便’.”(这个句子不仅读起来显得冗长,且汉语味极浓。而改成“His remarked surprised me,so I asked what he meant by‘随便’.”就好多了。)
  注:另外这个句子来源于一名学生的笔记本,所以在对于“随便”一词一下子找不到合适表达的情况归属于词汇量的问题,大多数人都会表示尚可理解,但“surprise”“mean”这两个单词的用法却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不止一次的。因此可以看出,Chinglish问题的真正关键还是在于学生对自己腹稿中的中文意思不敢越雷池一步,结果被汉语紧紧束缚住了手脚,而不是词汇量的原因。所以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切记不能死搬硬套,而是要将其与汉语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3)翻译方面:翻译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关键,但同时也是Chinglish的滋生地。怎样才能在翻译中避免Chinglish呢?这已经成为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讨论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方法:
  <1>吃透中文的精神,摆脱中文字面的束缚,从英语读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英语习惯,对句子进行重组,以清晰的文字表达原文的意思。如:
  同时,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他们心怀祖国,放眼世界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生活。
  初译:In addition,their pictures reflect,from a certain angle,their mental outlook of having the whole country in mind and the whole world in view as well as their cultural life.
  改译:In addition,their pictures reflect,from a certain angle,their mental outlook,their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and wide-ranging interest in the world as well as their cultural life.
  初译句子用了套语,比较臃肿,不好懂。改译后比较通顺易懂。
  <2>在工作中有意识地记录常用语和“老大难”的译例。多听外电、大量阅读英文原著原文,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文章,看看外国人对同一个词、同一个事物及成语如何表达的,进行比较研究后“择优录取”较贴切的用法,为我所用。(但在借用这些词汇和表达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其政治倾向和不同的上下文)例如:
  “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外报、外电中有很多说法,搜集起来,用时就方便了。
  As the new century approaches
  On the verge of the new century
  At the dawn of the new century
  At the threshold of the new century
  As the new century is just round the corner
  <3>阅读英译汉文章时,注意搜集常用的词、短语、句子,查阅英语原文是如何表达的,利用reverse or back translation的办法,不断积累地道的英语词汇和句型,也就是:英→汉→英。如:
  “你目睹了中国和世界在本世纪走过的非凡历程”You have witnessed the sweep of a remarkable century,both in China and abroad.这里sweep即是“历程”,它比course更为形象,而且有“走过”的动作。
  “大力继承这些遗产并发扬光大”...are dramatically building on this legacy比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his legacy简练贴切。
  “经济改革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人民的日常生活”Economic reform...has transformed China’s landscape and its people’s daily lives.landscape的用法可以效仿。
  “美籍华人独特的文化和……勤奋观念加强了我们社会的凝聚力。”
  Chinese Americans’ unique culture and values of ... hard work have strengthened the fabric of our society.fabric的用法值得学习。
  “在零售和烹调行业方面,家办企业的买卖完全超过了国家办的。”In the retail and catering sectors,household operations have completely out marketed the state.其中household operations和out market都可拿来为我所用。
  <4>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培养对语言的浓厚兴趣,随时随地学习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在不同场合对不同事物的表达方式。从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如:
  我们在许多不同的场合都用“辛苦了”一词,而英语国家的人则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换说法。譬如,客人刚抵达时,主人可以说:“Did you have a good trip?”某人辛勤工作后,就可以表扬他:“Thank you for your hard work. ”或“You’ve been working hard!”
  但当江泽民在检阅部队时说“同志们辛苦了!”(还有“同志们好!”)该怎样翻译?笔者没有把握。至于“同志们好!”显然不能译成Hello或How are you之类。是否可以译成:Salute!也许需要问问外国朋友。
  再如:客人们抵达后,外国主人问道,“Would you like to make yourself comfortable?”我想,这正是我们平时所说“想方便一下么?”
  <5>总之如果要从根本上来解决Chinglish,必须提高译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语言素质和修养,使其做到不仅汉语好,英语也要精通,并且知识面广。因为一般说来,译者英语的造诣越深,其译文中的“Chinglish”就越少。
  结语
  Chinglish现象,说到底还是学习者的英语功底不扎实,语言这个东西,本来就不是不下苦工就可以学好的,更何况是非母语的第二语言。要想学好英语,从而真正避免Chinglish就必须通过平时大量认真的阅读和不断练习来苦练基本功。因为“熟能生巧”的道理在英语学习中似乎更为适用。但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我们也不能忽视的是我们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要学习人家的文字和语法,更应该学习语言深层次的东西——语言的思维表达习惯和文化,因为这些东西才能使人们更快、更好地学到更地道的语言;所以我们在英语学习中必须逐渐、有意识地认识和培养英语思维表达习惯,处处留心,打开思路,在实践中一步一步克服Chinglish,从而避免我们花费了巨大精力和时间学出来的英语被外国朋友称作为读不懂、看不明白的Chinglish。
  
  参考文献:
  [1]Baugh A.C.Cable.A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78.
  [2]Bliss A.J.A Dictionary of the Foreign Words and Phrase in Current English.New York:Dutton,1966.
  [3]Todd.L.“Tracking the Homing Pidgin:a Millennium Report”.English Today,1995,32:3-11.
  [4]Vary. M. When is a Mistake not a Mistake?—An Argument for‘Chinglish’ as a positive Adv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ELT Newsletter,1991:23.
  [5]江亚军.(a) Chinglish and China English. English Today,1995,41:51-53.
  [6]孙勉志.“中介语和中国式英语”.汉语环境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2.
  [7]陈红薇,李亚丹.新编汉英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
  [8]杜瑞清.英美文学与英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
  [9]朱永涛.英语国家与社会文化入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8.
  [10]戴炜栋.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7.
  [1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
  [12]陈月红.母语语法与外语习得.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13]葛传规.漫谈汉译英问题.翻译通讯,1980,(2).
  [14]李文中.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4).
  [15]王忠炎.分光镜下的英语干扰实例.外国语,1990,(6).
  [16]叶子南.论西化翻译.中国翻译,1992,(2).
  [17]贾德霖.思维模式与线形序列——汉式英语语序特色.外国语,1990,(6).
  [18]杨玉晨.中国学生英文写作的句子类型分析.现代外语,1994,(1).
其他文献
概要: 本文给出了单位脉冲函数的定义及若干性质,并结合傅里叶变换给出了一些性质的应用,对工程技术中单位脉冲函数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单位脉冲函数 性质 工程技术    单位脉冲函数δ(t)(以下简称δ(t))是物理及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函数,有其相当多的物理背景,其物理意义为t=0在时刻有一个强度为1的冲击工程上一般采用弱极限来定义,但δ(t)与普通函数又不一样,不是值与值的对应关系,
期刊
摘要: 数学解题的过程,是将我们面临的数学问题的结构与我们已经获得了的结构相比较,调整合同的过程。其中调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试图从调整问题的结构以适应固有的知识结构与调整固有的结构以适应问题的结构——双向调整来达到目的。  关键词: 不等式 数式结构 双向调整    必修5(苏教版)在利用不等式的知识点进行的课程资源开发中,只给定了一个基本不等式 ≤ (a≥0,b≥0),教育学生的目标是培养学
期刊
长期以来,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既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又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难点。而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英语教材的内容更趋复杂,难度更大了。而相反的是,学生的基础越来越薄弱,这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困难。众所周知,语言这种东西如果一段时间不接触,就会变得陌生。中学生正是由于记不住英语单词,使得学习兴趣锐减,厌烦情绪大增,学困生面越来越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甚至不少学生放弃英语,逃避英语,视
期刊
摘要: 《二泉映月》原是阿炳(华彦钧)所创作的二胡独奏曲,由储望华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将其改编为钢琴曲。该曲在原作基础上既吸取了中国传统民间音乐的精华,又有所发展创新。本文从此曲的源流及创作背景出发,通过对它的改编和演奏风格的分析,旨在探索今天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华彦钧 改编 演奏风格 探索 发展    在世界文化趋于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如何保留、发扬本国的民族文化特色的精
期刊
摘要: 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正全面推进,本文就高三历史教师如何转变理念,把握新课程理念的精髓,夯实基础,立足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提升高考历史复习的实效方面,谈谈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以提高备考实效。  关键词: 高三复习 更新理念 策略    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世纪之交,我国启动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的实验、新课程的实施、新理念
期刊
摘要: Proteu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EDA软件,它所配备的仿真元件库使其在电子设备的动态仿真方面具有其他仿真软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在软件使用方面,简单易学,尤其是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可在不需要任何硬件投入的前提下,使得单片机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并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通过展示Proteus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就其优点和实用性进行了一定的探究。  关键词: Proteus 单片机
期刊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尽管“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但任务是由教师提出,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和完成,因而其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倾向于思维定势,缺乏自主性
期刊
摘要: 本文从预应力教材和实习指导书的编制、预应力教学方法、预应力实训室筹建、实训教师的培养和实训安全管理等几个方面阐述对预应力技术工种培训教学和技能鉴定。  关键词: 预应力实践教学 实训基地 指导教师培养    前言  预应力混凝土自1928年法国学者弗莱西奈(R.E.Dill)研究成功后,1945年开始大量推广,是土建工程的一种高新结构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随着
期刊
摘要: 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重视联系实际和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应加强数学应用教学,多让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外实践,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关键词: 数学应用 生活经验 学以致用    新课程改革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社会、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真正让学生体
期刊
摘要: 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正确认识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重组生物学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念教育,应成为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 生物学实验 生态伦理 教学    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肩负着为基础教育培养生物学教师的任务,正确认识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现状,认识生物学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适应中学生物学教学改革的需要,在生物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