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杏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杏丁注射液,并于常规对照组治疗心绞痛对比。结果:杏丁注射液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缩短发作时间,促进心肌缺血的恢复,提高运动耐量,益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不适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杏丁注射液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我科2007~2008年收治不稳定心绞痛共50例,均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诊断标准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者,其中男42例,女8例,年龄68~85岁,平均76±1岁,病程3~15年,其中稳定心绞痛者21例,不稳定心绞痛29例(自发型心绞痛10例,混合型心绞痛9例)。同期对照组50例。
观察方法:治疗组给与杏丁注射液25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其他治疗药物与治疗组相似,疗程2周。对照组常规内科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等。
胸痛分级标准:①轻度: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每周疼痛发作至少2~3次,或每日发作1~3次,但疼痛不重,有时需含服消心痛。②中度:每天有数次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10分钟,疼痛较重,一般需含服消心痛。③重度:每天有多次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因而影响日常生活,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需多次含服消心痛。
症状疗效的评定标准:①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③无效:心绞痛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心电图疗效的评定标准:①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②有效:治疗后降低的ST段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消失。③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结 果
临床治疗作用比较:杏丁注射液治疗2周后病人的症状改善: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改善有效率82%。而对照组症状改善: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0%。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改善有效率74%。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20例;改善率60%。
不良反应:杏丁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不适、头痛、皮疹等,停药多可缓解。本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改变,提示该药毒性较小。50例病人仅有3例自述用药后轻微头痛,未停药,继续用药后3~4天症状消失。
讨 论
杏丁是第四代银杏叶提取物,其有效成分是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白果内酯及双密达莫。它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竞争性拮抗血小板因子,抑制蛋白酶,降低病损性细胞凋亡速度的作用。通过刺激前列环素和血管内皮细胞松弛因子的生成,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形成,而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损害;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和细胞壁弹性,改善心脑血管和外周循环。本观察结果表明,杏丁注射药物治疗2周后,能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运动耐量,有益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杏丁注射液主治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脑血管痉挛、急慢性脑功能不全(老年性痴呆、中风后遗症、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如耳鸣、眩晕、听力减退;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等末梢循环障碍疾病。高标准的原料采集-银杏叶的采集定点、定季节、定量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科學的干燥技术及运送装置,既防止变质又防止有效成分的丢失。
一定剂量范围内的杏丁注射液能明显促进紫外线照射损伤后猪血管内皮细胞HSP72的表达,推测这可能是杏丁注射液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保护心脑血管细胞免受缺血缺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HSP72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蛋白,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命过程关系密切,HSP72表达水平和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与凋亡率呈明显负相关;HSP72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可以保护细胞遗传物质DNA,使受损伤细胞DNA修复,导致细胞增殖和降低细胞死亡。研究表明,在诸多应激因素(热、重金属、缺氧等)作用下,均是由于磷酸化的热休克因子(HSF)水平升高而最终引起HSP70表达的升高。杏丁注射液能明显促进紫外线照射损伤后猪血管内皮细胞HSP72的表达,但这个级联反应是怎样启动和传导的,其信号转导机制如何,目前仍不明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银杏叶是传统的中药,其对疾病的防治作用早在数千年前就为祖国医学所认识。现代医学研究的主要是银杏叶提取物,杏丁系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与适量双嘧达莫(潘生丁)精制而成的注射剂。属第4代银杏叶制剂,其化学成分复杂,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推测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已知EGb761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不但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能清除多种自由基,而且其本身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因而能增强心肌细胞在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的抗损伤能力,萜类内酯则是天然专属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它与双嘧达莫协同,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粘附与聚集,从而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此外银杏叶提取物还能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平衡TXA2/PGI2比值、拮抗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活性,从而扩张冠脉血管、改善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有的学者发现杏丁具有较好的抗心绞痛作用,治疗总有效率达80%,心电图改善率达63%。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而且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杏丁注射液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我科2007~2008年收治不稳定心绞痛共50例,均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诊断标准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者,其中男42例,女8例,年龄68~85岁,平均76±1岁,病程3~15年,其中稳定心绞痛者21例,不稳定心绞痛29例(自发型心绞痛10例,混合型心绞痛9例)。同期对照组50例。
观察方法:治疗组给与杏丁注射液25ml加入5%葡萄糖250ml中或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其他治疗药物与治疗组相似,疗程2周。对照组常规内科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等。
胸痛分级标准:①轻度: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每周疼痛发作至少2~3次,或每日发作1~3次,但疼痛不重,有时需含服消心痛。②中度:每天有数次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至10分钟,疼痛较重,一般需含服消心痛。③重度:每天有多次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因而影响日常生活,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需多次含服消心痛。
症状疗效的评定标准:①显效:心绞痛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③无效:心绞痛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心电图疗效的评定标准:①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②有效:治疗后降低的ST段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变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消失。③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结 果
临床治疗作用比较:杏丁注射液治疗2周后病人的症状改善:显效21例,有效20例,无效9例;改善有效率82%。而对照组症状改善: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70%。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3例;改善有效率74%。对照组心电图改善:显效14例,有效16例,无效20例;改善率60%。
不良反应:杏丁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不适、头痛、皮疹等,停药多可缓解。本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和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改变,提示该药毒性较小。50例病人仅有3例自述用药后轻微头痛,未停药,继续用药后3~4天症状消失。
讨 论
杏丁是第四代银杏叶提取物,其有效成分是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白果内酯及双密达莫。它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竞争性拮抗血小板因子,抑制蛋白酶,降低病损性细胞凋亡速度的作用。通过刺激前列环素和血管内皮细胞松弛因子的生成,而具有扩张血管作用;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的形成,而保护细胞膜不受自由基损害;通过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和细胞壁弹性,改善心脑血管和外周循环。本观察结果表明,杏丁注射药物治疗2周后,能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运动耐量,有益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杏丁注射液主治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引起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脑血栓、脑血管痉挛、急慢性脑功能不全(老年性痴呆、中风后遗症、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视力模糊、慢性青光眼;耳部血流及神经障碍,如耳鸣、眩晕、听力减退;各种动脉闭塞症、间歇性跛行、手脚麻痹冰冷、四肢酸痛等末梢循环障碍疾病。高标准的原料采集-银杏叶的采集定点、定季节、定量以保证有效成分的含量;科學的干燥技术及运送装置,既防止变质又防止有效成分的丢失。
一定剂量范围内的杏丁注射液能明显促进紫外线照射损伤后猪血管内皮细胞HSP72的表达,推测这可能是杏丁注射液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保护心脑血管细胞免受缺血缺氧损伤的重要机制之一。HSP72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性蛋白,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生命过程关系密切,HSP72表达水平和内皮细胞增殖活性呈正相关,与凋亡率呈明显负相关;HSP72的另一重要功能就是可以保护细胞遗传物质DNA,使受损伤细胞DNA修复,导致细胞增殖和降低细胞死亡。研究表明,在诸多应激因素(热、重金属、缺氧等)作用下,均是由于磷酸化的热休克因子(HSF)水平升高而最终引起HSP70表达的升高。杏丁注射液能明显促进紫外线照射损伤后猪血管内皮细胞HSP72的表达,但这个级联反应是怎样启动和传导的,其信号转导机制如何,目前仍不明确,尚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
银杏叶是传统的中药,其对疾病的防治作用早在数千年前就为祖国医学所认识。现代医学研究的主要是银杏叶提取物,杏丁系银杏叶标准提取物(EGb761)与适量双嘧达莫(潘生丁)精制而成的注射剂。属第4代银杏叶制剂,其化学成分复杂,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推测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已知EGb761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和萜类内酯,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不但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能清除多种自由基,而且其本身还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因而能增强心肌细胞在缺血及再灌注状态下的抗损伤能力,萜类内酯则是天然专属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体拮抗剂,它与双嘧达莫协同,可以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粘附与聚集,从而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此外银杏叶提取物还能保护内皮细胞功能、平衡TXA2/PGI2比值、拮抗内皮素等缩血管物质活性,从而扩张冠脉血管、改善组织细胞的能量代谢。有的学者发现杏丁具有较好的抗心绞痛作用,治疗总有效率达80%,心电图改善率达63%。能显著降低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而且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