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障人群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听觉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其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他们不仅需要心理上的鼓励和安慰,更需要生理上的辅助和治疗。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康复自信;增加辅助器材的供应量;完善康复救助体系;探索康复有效的康复途径;建立区域化的康复网站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好残疾人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
关键字:残疾人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42-01
听障人群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听觉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其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他们不仅需要心理上的鼓励和安慰,更需要生理上的辅助和治疗。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在听障人群康复工作中,对听障人群进行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康复自信;增加辅助器材的供应量;完善康复救助体系;探索康复有效的康复途径;建立区域化的康复网站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好残疾人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
一、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康复自信
在听障人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病人在心理上的情绪恐慌,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康复自信,让病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而不是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这样悲伤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听障人群的康复。对听障人群进行心理疏导时,首先要让听障人群的尊严和人格得到维护,不要让他们觉得由于自身缺陷就低人一等,被人看不起。为此,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时刻铭记微笑对待听障人群,让他们从工作人员的微笑和动作中感受到尊重和关怀,树立起人格上的尊严和自信。其次,对听障人群独立生活提供积极的指导,听障人群会因为自身缺陷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在生活中需要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尤其是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是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生存的重要条件,当他们觉得自己具备一定的独立生存能力之后,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也会被激发,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也更加配合康复人员的治疗,从而早日康复,迎来健康。
二、增加辅助器材的供应量
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目前,不少听障人群康复中心的辅助设备供应量远远小于需求量,某些康复中心的辅助器材陈旧、过时、损坏,难以发挥作用,这一现状在某些基层的康复中心尤为明显。在听力语音康复中心最长用的辅助器材有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这些辅助设备的价格较高,若是想购买高品质的辅助设备,价格比普通设备高出好几倍,如此高昂的采购费用,让不少康复中心难以承受。但辅助器材在促进听障人士康复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并且辅助器材在听障人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具有某些人工行为不能代替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听障语音康复中心应当合理计划财政分配,增加辅助器材的供应量,不能应为设备价格高昂而降低配置,减少费用,使听力辅助设备的供需达到平衡,尽可能让每一位在康复中心体验康复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辅助设备的支持,保证其早日康复。
三、完善康复救助体系
听力障碍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残疾类型,是我国目前残疾人数量较大的一个类型,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少地区医疗条件落后,康复救助体系不完善,导致许多听障人群武大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最终残疾终身,无法过上健康的正常生活,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此看来,完善对听障人群的康复救助体系十分必要。由于听障人群基数大,为他们提供十分完善的康复救助存在一些困难,但应当满足他们基本的康复需求,为他们的康复提供一些基本的援助。例如,基本的康复方法指导,在康复救助体系不完善的地区,许多听障家庭都缺乏专业的康复知识,因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到已统计的听障人群所在地,进行康复方法知道,帮助其家人掌握基本的康复指南。又比如,康复中心应当定期举行一些康复程度检查活动,帮助听障人群家属监测病人病情,为下一阶段的恢复工作打好基础。即使无法让每一位听障人士到康复中心进行治疗,也应当完善康复救助体系,普及康复知识,让更多听障人群看到康复的希望。
四、探索康复有效的康复途径
目前,听障人群康复的方法大体上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安装人工耳蜗,这是重度耳聋患者恢复听力的唯一途径;第二种是使用助听器,适合患者的、专业的助听器有助于轻度耳聋患者恢复听觉系统,重度耳聋患者得到适当恢复;第三种方式则是听力语音康复训练,这是三种康复方式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耗时长、见效慢,对于重度耳聋患者几乎难以见效,但也是帮助听障患者在不使用其他设备的情况下,正常生活的唯一途径。对于大部分听力语音康复中心而言,前两种康复模式是常用的方式,但大部分听障人群,尤其是儿童听障人群,都希望能够不依靠辅助设备而健康独立生活,这就需要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不断探索语音听力康复训练的途径,使重度听障人群的耳聋程度得到缓解,轻度听障人群的耳聋问题得到有效治愈。
五、建立区域化的康复网站
对于普及互联网的大部分区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听障人群而言,网络也能够为其日常生活增添几分色彩。为此,笔者建议各地区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探索建立区域化的康复网站,康复中心将该区域内的听障人群就在康复档案中,记录患者的康复情况。同时,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区域化的康复网站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工作人员可以与听障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在线交流,了解患者近期的康复情况,及时帮患者解决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专业全面的指导;在网络平台上为听障人群提供一些康复指导信息,建立康复信息资源,使听障人群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率。
参考文献:
[1]施继良,魏志云,孙喜斌,彭虹,曲成毅.北京市听力残疾人群康复需求与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9(1):17~19.
[2]张硕.济南市城区残疾人体育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
关键字:残疾人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
中图分类号:G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5-0042-01
听障人群由于听觉器官受损、听觉能力下降等原因,导致其难以进行正常的社会活动,他们不仅需要心理上的鼓励和安慰,更需要生理上的辅助和治疗。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在听障人群康复工作中,对听障人群进行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康复自信;增加辅助器材的供应量;完善康复救助体系;探索康复有效的康复途径;建立区域化的康复网站等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做好残疾人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
一、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康复自信
在听障人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的过程中,第一步是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病人在心理上的情绪恐慌,加强心理疏导,塑造康复自信,让病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而不是自暴自弃,自怨自艾,这样悲伤消极的情绪不利于听障人群的康复。对听障人群进行心理疏导时,首先要让听障人群的尊严和人格得到维护,不要让他们觉得由于自身缺陷就低人一等,被人看不起。为此,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要时刻铭记微笑对待听障人群,让他们从工作人员的微笑和动作中感受到尊重和关怀,树立起人格上的尊严和自信。其次,对听障人群独立生活提供积极的指导,听障人群会因为自身缺陷而丧失生活的信心,在生活中需要他们的帮助和指导,尤其是康复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是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生存的重要条件,当他们觉得自己具备一定的独立生存能力之后,他们对于生活的热情也会被激发,在治疗康复过程中也更加配合康复人员的治疗,从而早日康复,迎来健康。
二、增加辅助器材的供应量
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目前,不少听障人群康复中心的辅助设备供应量远远小于需求量,某些康复中心的辅助器材陈旧、过时、损坏,难以发挥作用,这一现状在某些基层的康复中心尤为明显。在听力语音康复中心最长用的辅助器材有助听器、人工耳蜗等,这些辅助设备的价格较高,若是想购买高品质的辅助设备,价格比普通设备高出好几倍,如此高昂的采购费用,让不少康复中心难以承受。但辅助器材在促进听障人士康复中的作用不可小觑,并且辅助器材在听障人群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大,具有某些人工行为不能代替的作用。为此,笔者认为,听障语音康复中心应当合理计划财政分配,增加辅助器材的供应量,不能应为设备价格高昂而降低配置,减少费用,使听力辅助设备的供需达到平衡,尽可能让每一位在康复中心体验康复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辅助设备的支持,保证其早日康复。
三、完善康复救助体系
听力障碍作为一种最常见的残疾类型,是我国目前残疾人数量较大的一个类型,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少地区医疗条件落后,康复救助体系不完善,导致许多听障人群武大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最终残疾终身,无法过上健康的正常生活,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此看来,完善对听障人群的康复救助体系十分必要。由于听障人群基数大,为他们提供十分完善的康复救助存在一些困难,但应当满足他们基本的康复需求,为他们的康复提供一些基本的援助。例如,基本的康复方法指导,在康复救助体系不完善的地区,许多听障家庭都缺乏专业的康复知识,因此,听力语音康复工作人员应当定期到已统计的听障人群所在地,进行康复方法知道,帮助其家人掌握基本的康复指南。又比如,康复中心应当定期举行一些康复程度检查活动,帮助听障人群家属监测病人病情,为下一阶段的恢复工作打好基础。即使无法让每一位听障人士到康复中心进行治疗,也应当完善康复救助体系,普及康复知识,让更多听障人群看到康复的希望。
四、探索康复有效的康复途径
目前,听障人群康复的方法大体上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安装人工耳蜗,这是重度耳聋患者恢复听力的唯一途径;第二种是使用助听器,适合患者的、专业的助听器有助于轻度耳聋患者恢复听觉系统,重度耳聋患者得到适当恢复;第三种方式则是听力语音康复训练,这是三种康复方式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种方式,耗时长、见效慢,对于重度耳聋患者几乎难以见效,但也是帮助听障患者在不使用其他设备的情况下,正常生活的唯一途径。对于大部分听力语音康复中心而言,前两种康复模式是常用的方式,但大部分听障人群,尤其是儿童听障人群,都希望能够不依靠辅助设备而健康独立生活,这就需要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不断探索语音听力康复训练的途径,使重度听障人群的耳聋程度得到缓解,轻度听障人群的耳聋问题得到有效治愈。
五、建立区域化的康复网站
对于普及互联网的大部分区域而言,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听障人群而言,网络也能够为其日常生活增添几分色彩。为此,笔者建议各地区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探索建立区域化的康复网站,康复中心将该区域内的听障人群就在康复档案中,记录患者的康复情况。同时,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区域化的康复网站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工作人员可以与听障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进行在线交流,了解患者近期的康复情况,及时帮患者解决康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患者的康复过程提供专业全面的指导;在网络平台上为听障人群提供一些康复指导信息,建立康复信息资源,使听障人群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率。
参考文献:
[1]施继良,魏志云,孙喜斌,彭虹,曲成毅.北京市听力残疾人群康复需求与服务现状分析[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9(1):17~19.
[2]张硕.济南市城区残疾人体育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