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中提到“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教师的习惯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生活方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形成的一种相对固定、相对一致的教育行为方式。教师如何面对学生、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展开教学过程的各个工作环节,都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当这种行为方式延伸到各种新的教育情境中、延续到各种教育环节中,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学校大部分教师共有习惯的时候,它就变成了教师一种自在状态的教育生活方式、行为方式,进而成为一种教师文化。
一、教师须养成“事事、时时反思”的习惯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教育工作者的成功因素最重要的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有多少,而是在工作中教师个体不断反思与提升所致。”新学期开始,学校里都会有新教师加入教师队伍。最初他们的表现几乎没有什么差异:满腔热情而又手足无措。随着学校领导的一次次听课、谈话、指导;随着师傅的帮助;随着他们自己一次次课堂展示的参与、研讨……这些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明显地发生着变化:他们当中有的开始胜任工作,得到学生、同事、家长、学校领导的认可与赏识;有的依然手足无措,学生困惑、自己苦恼、家长抱怨。之所以出现这种差距,是因为他们中有的会在他人的帮助、自己的反思中吸收经验,提升、完善自己;有的却看山只看山,观树只观树,思维不动缓慢前移。笔者很欣赏那些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懂得珍惜任何学习的机会,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从各级各类培训中、从其他教师的上课中发现他人的长处,查找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学校管理者也为个别教师着急:为什么他们的状况总是改变不了呢?静心思考,发现他们缺乏的就是“事事反思、时时反思”的习惯。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具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完善自己的实践行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够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游刃有余;只有具备反思习惯的教师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
二、教师须养成“事事、时时学习”的习惯
睿智与沉静的教育大家常常令我们敬仰,但他们仍然谦虚地称自己不可以一天不读书、不可以一天不看报。教师的课堂上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异类的问题,遇到这样的情景,有的教师会不慌不忙给予解答,有的教师就会慌乱得不知如何收场,尴尬而失败。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教师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只是学科本位知识,更应该通晓学科知识,掌握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积累深厚外延知识,将知识整合、创新,掌控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将文本知识灵活梳理与运用,满足学生的需求,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像优秀教师一样对教学、教育方法的运用游刃有余。
我校有一位青年女教师,她上的作文课是学生最喜欢听的,因为她丰富的语言和有趣的作文指导方式让学生乐在其中。她的评语中从来不会出现:作文生动、具体,作文内容空洞等千篇一律的评语,而是在每一处好的地方写上好在哪里,在每一处不好的地方写上不好在哪里,应该或可以怎么样表述等。她的作文评讲课总是一片欢腾,每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都会得到某些方面的认可,都会看到自己的优处,在快乐中修改着不足的句段。笔者喜欢去她的教室转转,后面的黑板上,有她为学生展示美文的一片天地。记得她教一年级的时候,当学生学了一首小诗,她就让每一个学生照样子写一句,然后将所有的句子串在一起,读起来简直美妙极了。多么有心的教师!教师只有学习,才可以丰富自己,才可以成为胜者。
三、教师须养成“事事、时时交流”的习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校重视校本研修,在这样的研讨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提高。这样的研究是容易而最有效的。8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青岛即墨二中是一所普通高中,但90%的学生都考上了大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每年都不在少数,因此吸引了新华社等好多知名媒体前去报道。那时的许多教师现在都被学生接到了青岛居住,安享晚年。春节,笔者去看望了两位已经年愈古稀的数学教师,其中有一人是当时的数学组长石老师,石老师告诉笔者:那时数学组的教师只有他是大学专科毕业,其他数学组10多名教师都是高中学历。为了取得好成绩,学校严格规定:所有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将教案写给石老师看,并在教研组内讲一遍,经过集体研讨、组长通过后方可进入教室给学生上课。有的教师将教案改了再改,从课堂新授到作业布置到练习试题、复习题、考试题等,教研组必须保证每一名教师熟悉教材,课堂教学无任何错误和遗漏,违背一次,即严罚甚至开除!所有的教师都严格遵守着这一规定,每一个学科组都团结在一起,不让一名教师掉队,不让一节课堂留有遗憾。优异的成绩就这样依靠大家的力量研究了出来!
现在,每一个学校里都组织了“师徒结队”“拜师会”“学科整合研究小组”等,并制定计划,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活动,积极为教师提供机会外出参加培训,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空间,只要教师乐于研究、善于研究,教师就会进步、就会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改革是一种挑战习惯的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教师个体的最优发展,是教育改革核心价值的追求。如果教师养成了良好的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每天都会充满阳光!
一、教师须养成“事事、时时反思”的习惯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教育工作者的成功因素最重要的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有多少,而是在工作中教师个体不断反思与提升所致。”新学期开始,学校里都会有新教师加入教师队伍。最初他们的表现几乎没有什么差异:满腔热情而又手足无措。随着学校领导的一次次听课、谈话、指导;随着师傅的帮助;随着他们自己一次次课堂展示的参与、研讨……这些新教师的教学行为明显地发生着变化:他们当中有的开始胜任工作,得到学生、同事、家长、学校领导的认可与赏识;有的依然手足无措,学生困惑、自己苦恼、家长抱怨。之所以出现这种差距,是因为他们中有的会在他人的帮助、自己的反思中吸收经验,提升、完善自己;有的却看山只看山,观树只观树,思维不动缓慢前移。笔者很欣赏那些优秀的青年教师:他们懂得珍惜任何学习的机会,从教育教学实践中、从各级各类培训中、从其他教师的上课中发现他人的长处,查找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学校管理者也为个别教师着急:为什么他们的状况总是改变不了呢?静心思考,发现他们缺乏的就是“事事反思、时时反思”的习惯。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具有了反思的习惯,才能完善自己的实践行为;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才能够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中游刃有余;只有具备反思习惯的教师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
二、教师须养成“事事、时时学习”的习惯
睿智与沉静的教育大家常常令我们敬仰,但他们仍然谦虚地称自己不可以一天不读书、不可以一天不看报。教师的课堂上学生有时会提出一些异类的问题,遇到这样的情景,有的教师会不慌不忙给予解答,有的教师就会慌乱得不知如何收场,尴尬而失败。人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教师必须掌握更多的知识,这种知识不只是学科本位知识,更应该通晓学科知识,掌握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积累深厚外延知识,将知识整合、创新,掌控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教师才可以将文本知识灵活梳理与运用,满足学生的需求,创造自己的教学特色,像优秀教师一样对教学、教育方法的运用游刃有余。
我校有一位青年女教师,她上的作文课是学生最喜欢听的,因为她丰富的语言和有趣的作文指导方式让学生乐在其中。她的评语中从来不会出现:作文生动、具体,作文内容空洞等千篇一律的评语,而是在每一处好的地方写上好在哪里,在每一处不好的地方写上不好在哪里,应该或可以怎么样表述等。她的作文评讲课总是一片欢腾,每个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都会得到某些方面的认可,都会看到自己的优处,在快乐中修改着不足的句段。笔者喜欢去她的教室转转,后面的黑板上,有她为学生展示美文的一片天地。记得她教一年级的时候,当学生学了一首小诗,她就让每一个学生照样子写一句,然后将所有的句子串在一起,读起来简直美妙极了。多么有心的教师!教师只有学习,才可以丰富自己,才可以成为胜者。
三、教师须养成“事事、时时交流”的习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校重视校本研修,在这样的研讨中,教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提高。这样的研究是容易而最有效的。80年代刚刚恢复高考,青岛即墨二中是一所普通高中,但90%的学生都考上了大学,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每年都不在少数,因此吸引了新华社等好多知名媒体前去报道。那时的许多教师现在都被学生接到了青岛居住,安享晚年。春节,笔者去看望了两位已经年愈古稀的数学教师,其中有一人是当时的数学组长石老师,石老师告诉笔者:那时数学组的教师只有他是大学专科毕业,其他数学组10多名教师都是高中学历。为了取得好成绩,学校严格规定:所有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先将教案写给石老师看,并在教研组内讲一遍,经过集体研讨、组长通过后方可进入教室给学生上课。有的教师将教案改了再改,从课堂新授到作业布置到练习试题、复习题、考试题等,教研组必须保证每一名教师熟悉教材,课堂教学无任何错误和遗漏,违背一次,即严罚甚至开除!所有的教师都严格遵守着这一规定,每一个学科组都团结在一起,不让一名教师掉队,不让一节课堂留有遗憾。优异的成绩就这样依靠大家的力量研究了出来!
现在,每一个学校里都组织了“师徒结队”“拜师会”“学科整合研究小组”等,并制定计划,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活动,积极为教师提供机会外出参加培训,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空间,只要教师乐于研究、善于研究,教师就会进步、就会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改革是一种挑战习惯的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实现教师个体的最优发展,是教育改革核心价值的追求。如果教师养成了良好的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每天都会充满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