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一片废墟和北京奥运会恢弘的体育场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建筑师究竟能在社会的建筑活动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如今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国人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告知全部人自己取得的成就,然而那些手握大量资本的人们却忘了中国广大的地区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建什么样的建筑才适合中国国情,建筑师们作出了思考,并以实际行动呼唤着一个“公民的社会”。
关键词:公民建筑;低成本;建筑师协建;弱势群体
不同的国情下会产生不同的建筑特点,高密度,高容积率开发正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确是节约土地的表现。然而这样的模式运用到整个城市,用于解决大量居住时候带来的交通问题,污染问题,能源消耗问题非常突出,土地的承载力或许早已被超过。我们就反观中国建筑整个的情况,是否少一些花费在那些令人骄傲,昭示财富的建筑时,又可以迎来一种新的建筑模式?其实这个问题早已被中国如今的知识阶层关注,他们奔走疾呼,倡导“公民建筑”。
1 “公民建筑”的缘起
“公民建筑”的缘起,和当今网络的发达,信息快速传播有巨大关系。在一场名为“电子民主运动”的潮流中,每个人充当网络的一个节点,一个人的言论或思想能够在网络中迅速地传播,像水滴落在水面上一样扩散开来并引起回应。可以说,网络正孕育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只是波折不断。
2008年的中国天堂和地狱同时来到,一边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向全世界说着我们有如此众多的财富把鸟巢这样如梦中的体育馆建造出来,一方面5.12地震摧毁着质量差住房和学校。中国的知识精英们早已不能容忍到这样一个状况,他们有的呼吁倡导,有人身体力行,这是值得尊重的。冯纪中老先生作为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几十年坚持致力于“公民建筑”活动中,他的作品体现着对市民活动的关注,在旧城改造中,强调旧城改造要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和原来的居住人口,在此条件下能提高居住空间质量。冯老提出建筑师要以平和的态度,首先做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做大家需要的房子。只有懂得平凡,才能做出谦虚的,和人亲近的建筑,而如今,这也是最需要的建筑。
2 建筑师们的“公民建筑”
有人批评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只会提出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但这一点在建筑师们中是不成立的,建筑师从来都是关心房子能不能建起来的,这一点使他们的理想有了很大的实现空间,造一座好的希望小学,好的住房比千万句对现实不满的牢骚强上百倍。中国的建筑师中不乏有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物出现。
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倒塌的教室,民房和各种各样宏伟坚固政府面子工程建筑体现出来的反差拷问着建筑师的道德伦理,建筑到底为谁而做,盲目服从当权者的命令而不思是对还是错,就是这样的漠然,平常之恶在灾难到来的时候造成了骨肉分离,人间地狱。善与恶对与错怎么分辨,地震过后我们看到一些建筑师身体力行,坚守建设,这是值得尊敬的。这一时期出现的“公民建筑”作品平凡朴实,是实际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些实践关注场地,关注空间,关注建造,而不是关注虚无缥缈的“文化表现”。
在公民建筑的建造活动中,一些建筑师关注到了以前建筑师很少涉足的建筑中,谢英俊的灾后重建建筑关心的是地震后无家可归的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住房问题。他的建造像建造像传统民居一样朴实,而传统民居是解决大量居住而所谓专业建筑师很少涉及的一种居住模式,传统建筑和建筑师如何结合在这里做出了实践,以一种低技术和低成本的建筑师协助建造是不是能在当下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和未来的建造中作为一种友好的模式。另一些建筑师关注建筑材料和本土的结合以达到生态环保或低成本的目的。如刘家琨的再生砖在汶川震后的运用。
穆钧和吴恩融也在甘肃毛寺乡的希望小学建设中运用了大量茅草、土坯、芦苇等使建筑造价降低到422港币/m2。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农村新建的建筑发生着改变,由过去的砖瓦土坯变成钢筋混凝土,但广大农村的建筑活动中建筑师却缺席了,建筑师能否用专业知识利用当地有限的材料创新一种有别于传统农村和城市新型农村建筑模式,他的作品“一所房子”正是寻求着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黄生远的作品“罗东文化工场”同样有着一套自己的建筑理论,通过周边体育设施、图书馆、校园、文化馆聚集的人在这里活动,通过时间的积淀,等待一层层的文化能在这里留白的空间里生长。强调生长,强调人在建筑里的作用。
另外一些建筑实践如都市实践的“土楼公社”和标准营造的“社会剧场式住宅”也在探讨适合都市里生活的弱势群体的居住建筑。
3 对“公民建筑”探索中的思考
“公民建筑”目前来看是部分知识分子们对抗现实的一次呐喊,然而当建筑师们高呼“公民建筑”时其中的主体——公民,也就是使用者却对此关注甚少。本人在进修硕士研究生之前也不知道“公民建筑”这一说;参与中国建筑传媒奖投票的人数不过几千,连带有娱乐性质的评选十大最丑建筑的参与人数也是几千人,这个数字在中国人口的数字中就像一根头发在整个头上的份量差不多。在闵学勤,丁沃沃,胡恒的文章《公民建筑-何以可能及何以可为——基于公众建筑认知的实证》有一项调查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经验越丰富,越容易感到政府在建设中占到了主导的地位,低层百姓和弱势群体则相对满足于现在建设活动中较弱的参与。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缺乏“公民意识”也就是民主性,并且大多数人似乎对所谓的“公民建筑”没有太大的兴趣。早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中就把城市规划中的公民参与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城市里的广大使用者如果不参与到对这个城市将来变成什么样的讨论中,那城市是否能被规划成符合人们使用的城市就值得怀疑。
对一個城市的规划尚且如此,那小到建筑,人们直接使用的房子时,就更应该强调公民参与。“公民建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调公民参与的建设,因为只有使用者最明白他所需要的是什么,唤起使用者的真正的需求才会有“公民建筑”的实现。
我们期待这一切的改变,正如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公民建筑”关注建筑的实际使用,也切实进行了建造活动,民主的思想从来都是在一部分人提起并有所作为的时候慢慢被大家接受,在民众中酝酿。当人们受到的教育无不是在宣扬为自己应有的权利斗争时,“公民建筑”最终会成为人们的共识。当然作为人民政府也必须要有一定的作为,毕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下,有政府的参与后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公民建筑”,才能更好地推广“公民建筑”。
参考文献
[1]覃莺.公众参与历史保护与开发——迪蒙尼特开发案的解读与启示[J].华中建筑,2010(10).
[2]袁韶华,雷灵琰,翟鸣元.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理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师,2010(03).
关键词:公民建筑;低成本;建筑师协建;弱势群体
不同的国情下会产生不同的建筑特点,高密度,高容积率开发正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确是节约土地的表现。然而这样的模式运用到整个城市,用于解决大量居住时候带来的交通问题,污染问题,能源消耗问题非常突出,土地的承载力或许早已被超过。我们就反观中国建筑整个的情况,是否少一些花费在那些令人骄傲,昭示财富的建筑时,又可以迎来一种新的建筑模式?其实这个问题早已被中国如今的知识阶层关注,他们奔走疾呼,倡导“公民建筑”。
1 “公民建筑”的缘起
“公民建筑”的缘起,和当今网络的发达,信息快速传播有巨大关系。在一场名为“电子民主运动”的潮流中,每个人充当网络的一个节点,一个人的言论或思想能够在网络中迅速地传播,像水滴落在水面上一样扩散开来并引起回应。可以说,网络正孕育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只是波折不断。
2008年的中国天堂和地狱同时来到,一边在我们的首都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向全世界说着我们有如此众多的财富把鸟巢这样如梦中的体育馆建造出来,一方面5.12地震摧毁着质量差住房和学校。中国的知识精英们早已不能容忍到这样一个状况,他们有的呼吁倡导,有人身体力行,这是值得尊重的。冯纪中老先生作为第一届“中国建筑传媒奖”的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几十年坚持致力于“公民建筑”活动中,他的作品体现着对市民活动的关注,在旧城改造中,强调旧城改造要保留原来的生活方式和原来的居住人口,在此条件下能提高居住空间质量。冯老提出建筑师要以平和的态度,首先做一个普通人,一个平凡人的身份做大家需要的房子。只有懂得平凡,才能做出谦虚的,和人亲近的建筑,而如今,这也是最需要的建筑。
2 建筑师们的“公民建筑”
有人批评中国的知识精英们只会提出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但这一点在建筑师们中是不成立的,建筑师从来都是关心房子能不能建起来的,这一点使他们的理想有了很大的实现空间,造一座好的希望小学,好的住房比千万句对现实不满的牢骚强上百倍。中国的建筑师中不乏有这样解决实际问题的人物出现。
2008年的汶川地震后,倒塌的教室,民房和各种各样宏伟坚固政府面子工程建筑体现出来的反差拷问着建筑师的道德伦理,建筑到底为谁而做,盲目服从当权者的命令而不思是对还是错,就是这样的漠然,平常之恶在灾难到来的时候造成了骨肉分离,人间地狱。善与恶对与错怎么分辨,地震过后我们看到一些建筑师身体力行,坚守建设,这是值得尊敬的。这一时期出现的“公民建筑”作品平凡朴实,是实际问题的解决之道。这些实践关注场地,关注空间,关注建造,而不是关注虚无缥缈的“文化表现”。
在公民建筑的建造活动中,一些建筑师关注到了以前建筑师很少涉足的建筑中,谢英俊的灾后重建建筑关心的是地震后无家可归的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住房问题。他的建造像建造像传统民居一样朴实,而传统民居是解决大量居住而所谓专业建筑师很少涉及的一种居住模式,传统建筑和建筑师如何结合在这里做出了实践,以一种低技术和低成本的建筑师协助建造是不是能在当下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和未来的建造中作为一种友好的模式。另一些建筑师关注建筑材料和本土的结合以达到生态环保或低成本的目的。如刘家琨的再生砖在汶川震后的运用。
穆钧和吴恩融也在甘肃毛寺乡的希望小学建设中运用了大量茅草、土坯、芦苇等使建筑造价降低到422港币/m2。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农村新建的建筑发生着改变,由过去的砖瓦土坯变成钢筋混凝土,但广大农村的建筑活动中建筑师却缺席了,建筑师能否用专业知识利用当地有限的材料创新一种有别于传统农村和城市新型农村建筑模式,他的作品“一所房子”正是寻求着对这个问题的解答。
黄生远的作品“罗东文化工场”同样有着一套自己的建筑理论,通过周边体育设施、图书馆、校园、文化馆聚集的人在这里活动,通过时间的积淀,等待一层层的文化能在这里留白的空间里生长。强调生长,强调人在建筑里的作用。
另外一些建筑实践如都市实践的“土楼公社”和标准营造的“社会剧场式住宅”也在探讨适合都市里生活的弱势群体的居住建筑。
3 对“公民建筑”探索中的思考
“公民建筑”目前来看是部分知识分子们对抗现实的一次呐喊,然而当建筑师们高呼“公民建筑”时其中的主体——公民,也就是使用者却对此关注甚少。本人在进修硕士研究生之前也不知道“公民建筑”这一说;参与中国建筑传媒奖投票的人数不过几千,连带有娱乐性质的评选十大最丑建筑的参与人数也是几千人,这个数字在中国人口的数字中就像一根头发在整个头上的份量差不多。在闵学勤,丁沃沃,胡恒的文章《公民建筑-何以可能及何以可为——基于公众建筑认知的实证》有一项调查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经验越丰富,越容易感到政府在建设中占到了主导的地位,低层百姓和弱势群体则相对满足于现在建设活动中较弱的参与。可以看到中国人民缺乏“公民意识”也就是民主性,并且大多数人似乎对所谓的“公民建筑”没有太大的兴趣。早在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中就把城市规划中的公民参与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城市里的广大使用者如果不参与到对这个城市将来变成什么样的讨论中,那城市是否能被规划成符合人们使用的城市就值得怀疑。
对一個城市的规划尚且如此,那小到建筑,人们直接使用的房子时,就更应该强调公民参与。“公民建筑”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强调公民参与的建设,因为只有使用者最明白他所需要的是什么,唤起使用者的真正的需求才会有“公民建筑”的实现。
我们期待这一切的改变,正如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公民建筑”关注建筑的实际使用,也切实进行了建造活动,民主的思想从来都是在一部分人提起并有所作为的时候慢慢被大家接受,在民众中酝酿。当人们受到的教育无不是在宣扬为自己应有的权利斗争时,“公民建筑”最终会成为人们的共识。当然作为人民政府也必须要有一定的作为,毕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下,有政府的参与后才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公民建筑”,才能更好地推广“公民建筑”。
参考文献
[1]覃莺.公众参与历史保护与开发——迪蒙尼特开发案的解读与启示[J].华中建筑,2010(10).
[2]袁韶华,雷灵琰,翟鸣元.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理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