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难点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较弱,从而形成数学课堂异常沉闷的尴尬局面,形成初中数学教学是教师好教,学生难学的窘境;本文从为什么农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弱的原因入手,深入的探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农村学生;数学教学
引言: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基本模式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學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怠于思考,对知识一知半解,达不到解惑的目的,数学课堂气氛往往异常沉闷,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也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还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一些质疑环节,满怀希望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常常用沉默与教师对峙,最后形成了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更不用说是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了。于是许多教师常常发出感慨说“农村学生太笨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回答问题,这书没法教了”,是啊学生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造成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很肤浅、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不能灵活运用,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培养农村学生在数学课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农村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1、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
(1)农村学生由于受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贫穷的环境中,同时广大农村家庭还延续着家长制的传统习俗,许多孩子往往形成胆怯、自卑、自闭、逆来顺受、的综合内向型性格,即使心中有话,也不敢说出来,更不用说是主动提出问题了,同时他们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面对,对逻辑性思维要求特别高的数学,许多学生往往只能选择缄默不语,从而出现我们的数学课特别沉闷的尴尬局面。
据了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农村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从学校教育来讲,农村的学校教育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担心因提问被教师和同学嘲笑,或者耽误教师教学时间,因此其问题意识不强。从家庭教育来讲,农村学生的家长通常受教育程度较低,意识不到问题意识对学生自身成长的必要性,此外,学生在成长阶段向家长提出“为什么”时,家长大多是敷衍或者干脆不回答,对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造成了不利影响。
(2)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望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学生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甚至开花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这个环境和气氛是要靠我们教师营造的。我们认为导致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原因除了家庭环境影响,学生自身的缘由外,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变过来,教学方式落后,没有结合教育改革的思潮,墨守成规、坚守传统。
2、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
找到了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改变农村学生提不出问题,不敢提出问题的现状,打破数学课堂中沉闷的尴尬局面。
2.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
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多角度、多思维、多层次的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破除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习惯”和“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走出数学教学沉闷的瓶颈。
2.2 以成功者为榜样,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学习方式和经验,让学生知道他们如何勤奋好学,如何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论和发明创造。如可以向学生介绍牛顿是如何通过对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的事情,通过思考而发现并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学说等事例。通过这些事例的熏陶,学生会慢慢地崇拜这些专家、学者,甚至效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大脑里就会越来越多地闪现“为什么?”“可以这样吗?”……对于数学中定义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的产生过程又如何;条件、结论各是什么及其有哪些应用,能改变吗等等,这些问题被学生发现并提出而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有兴趣和信心去再思考、发现、提出下一个问题。
2.3 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思考、他们没有发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课堂上没有机会思考,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听老师讲课、回答老师的问题、做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运算法则、公式、定义、定理等等。所以教师要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故意在某个教学环节中遗留问题,给学生造成悬念,让学生去思考,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4 开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比赛活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促进学生进步。例如、我们可以举行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你是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题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促使他们自主地、多角度地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奖”对在一学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多的学生进行奖励,也可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特意给出一个实际背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看谁发现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有创意,并及时予以鼓励和奖励。久而久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3、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的现象,我们不能单纯的把责任全推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深究问题的根源、症结,深入学生和学校教学环境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只要我们每个教师都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就会取得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使自己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因为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就要回答学生的问题,随着回答学生问题的增多,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敏捷、开阔,有些问题我们从没想到过而学生提出来了,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学习和钻研,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原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韩秋华.试谈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J].数学周刊,2017,(34).
[2]刘娅.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J].新课程,2016:5.
关键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农村学生;数学教学
引言: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基本模式都是“教师问学生答”或者是填鸭式的满堂灌,學生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怠于思考,对知识一知半解,达不到解惑的目的,数学课堂气氛往往异常沉闷,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许多教师也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还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往往是教师精心设计一些质疑环节,满怀希望的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而学生常常用沉默与教师对峙,最后形成了教师自问自答的尴尬局面,更不用说是让学生能主动提出问题了。于是许多教师常常发出感慨说“农村学生太笨了,提不出问题、也不会回答问题,这书没法教了”,是啊学生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造成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很肤浅、知识理解不透、掌握不牢、不能灵活运用,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渐渐丧失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培养农村学生在数学课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农村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1、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
(1)农村学生由于受生存环境的影响,他们长期生活在闭塞、落后、贫穷的环境中,同时广大农村家庭还延续着家长制的传统习俗,许多孩子往往形成胆怯、自卑、自闭、逆来顺受、的综合内向型性格,即使心中有话,也不敢说出来,更不用说是主动提出问题了,同时他们受生理、心理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是面对,对逻辑性思维要求特别高的数学,许多学生往往只能选择缄默不语,从而出现我们的数学课特别沉闷的尴尬局面。
据了解,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农村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重要因素。从学校教育来讲,农村的学校教育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强,担心因提问被教师和同学嘲笑,或者耽误教师教学时间,因此其问题意识不强。从家庭教育来讲,农村学生的家长通常受教育程度较低,意识不到问题意识对学生自身成长的必要性,此外,学生在成长阶段向家长提出“为什么”时,家长大多是敷衍或者干脆不回答,对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造成了不利影响。
(2)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望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学生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甚至开花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而这个环境和气氛是要靠我们教师营造的。我们认为导致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原因除了家庭环境影响,学生自身的缘由外,主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没有转变过来,教学方式落后,没有结合教育改革的思潮,墨守成规、坚守传统。
2、解决问题的建议措施
找到了学生提不出问题的原因,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改变农村学生提不出问题,不敢提出问题的现状,打破数学课堂中沉闷的尴尬局面。
2.1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走出传统教育的束缚。
积极探索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多角度、多思维、多层次的开展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破除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习惯”和“模式”,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走出数学教学沉闷的瓶颈。
2.2 以成功者为榜样,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思考、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学习方式和经验,让学生知道他们如何勤奋好学,如何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理论和发明创造。如可以向学生介绍牛顿是如何通过对苹果落地这一平常的事情,通过思考而发现并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学说等事例。通过这些事例的熏陶,学生会慢慢地崇拜这些专家、学者,甚至效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在大脑里就会越来越多地闪现“为什么?”“可以这样吗?”……对于数学中定义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定理、公式的产生过程又如何;条件、结论各是什么及其有哪些应用,能改变吗等等,这些问题被学生发现并提出而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从而有兴趣和信心去再思考、发现、提出下一个问题。
2.3 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机会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学生发现问题的前提是思考、他们没有发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课堂上没有机会思考,大量的时间都用来听老师讲课、回答老师的问题、做老师布置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运算法则、公式、定义、定理等等。所以教师要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故意在某个教学环节中遗留问题,给学生造成悬念,让学生去思考,进一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4 开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比赛活动。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促进学生进步。例如、我们可以举行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你是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主题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求胜欲望,促使他们自主地、多角度地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可以在班级中设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特别奖”对在一学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多的学生进行奖励,也可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特意给出一个实际背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看谁发现的问题多、提出的问题有创意,并及时予以鼓励和奖励。久而久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3、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初中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提不出问题的现象,我们不能单纯的把责任全推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深究问题的根源、症结,深入学生和学校教学环境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只要我们每个教师都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就会取得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每个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促使自己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源泉,因为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就要回答学生的问题,随着回答学生问题的增多,我们的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敏捷、开阔,有些问题我们从没想到过而学生提出来了,这就迫使我们不得不去学习和钻研,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可以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原则,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韩秋华.试谈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J].数学周刊,2017,(34).
[2]刘娅.在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J].新课程,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