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pingzhen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贯彻《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应着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绪论中,强调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不断发展中的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讲请普遍联系原理、矛盾分析方法;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深化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认识,坚定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讲请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引导学员坚定理想信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立场;党的建设;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2-0034-03
  DOI:10.16654/j.cnki.cn23-1464/d.2016.12.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既是21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纲领性文献,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要把讲话精神及时准确地贯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去,必须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实践,引导学生深刻领悟讲话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一、从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党史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引导学员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不断发展中的理论武装头脑
  任何一个伟大的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作为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求解放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饱含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关于整个物质世界的科学图景,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毫不隐晦自己的阶级立场,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基于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扎根于实践,又随着实践不断發展,深刻改变人类历史进程,发挥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为增进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这饱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在绪论中,结合世界近现代史阐释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的巨大生命力,结合中华文明史、中国近现代史、党史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引导学员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同时要根据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毫不动摇地不断发展。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勇于创造的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然而近代我们落后了,列强入侵,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无数次的尝试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在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正是由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九十五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们做出了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个“历史飞跃”。中国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光明前景。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党的领导。二是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饱含着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观察社会历史,解决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努力学习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根据新情况,得出新结论。
  二、依据普遍联系原理,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辩证关系,“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引导学员确立唯物辩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l生、多样性、系统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运动发展的辩证图景,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就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向前进。”这饱含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辩证理解,我们必须用普遍联系原理予以准确把握。
  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引导学员从普遍联系原理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牢固树立“四个自信”,确立唯物辩证的世界观方法论。一是从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个方面总体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和理论创造。它既包括道路、理论,也包括制度、文化,四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其中道路决定前途命运,理论体系提供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积淀。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我们党形成并积极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事物的普遍联系原理要求我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的观念,既要看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各自的内在联系,又要看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五位一体”和“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统筹联动,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三是深刻把握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普遍联系原理告诉我们,事物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得到发展的,必须树立开放性的观念。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当代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融入世界、促进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强同各国的友好往来,同各国人民一道,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   三、依据对立统一规律,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哲学基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难点,引导学员关心拥护支持改革,掌握矛盾分析法
  矛盾即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矛盾的普遍f生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哲学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必须牢记,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我们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这饱含着对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洞察和运用。
  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引导学员运用矛盾分析法观察现实,分析社会。一是要领悟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性;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特殊性。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凝固不变的,我们要根据时代特点更加深入地推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是分析改革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改革不是改向,必须坚持正确方向,要有所改有所不改。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创新必须围绕而不能偏离这一目标。同时改革必须抓重点,在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深层次利益关系、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上求突破,也必须坚持两点,注重统筹考虑、协同推进。总之,既要全面改,也要重点改。
  四、依据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讲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引导学员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把握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评价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贡献,旗帜鲜明地反对英雄史观,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形成了我党的群众观和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些都体现了对唯物史观的坚持和运用。
  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引导学员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自觉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是人民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必然是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血肉的联系,党才能攻坚克难,不断前进。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政治立场不动摇,我们才能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把握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具体地、历史地分析和评价当代中国和世界实践及其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历史观。
  五、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讲清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作用,引导学员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规律,坚定党指挥的信念
  政党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不能超然于阶级之上,也不能游离于阶级之外,不可能代表和维护所有阶级或集团的利益,而只是特定阶级或集团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不同于资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921年,在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年代,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社会危机空前深重的背景下,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历史告诉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
  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结合社会主义五百年来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讲请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伟大历史贡献”,把握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深化认识党的执政规律,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要牢记一个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就没有人民的一切。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二是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当前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必须直面这些危险和考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一个“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六、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理论,讲清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辩证关系,引导学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强军实践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为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指明了方向。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包含着两个既相互联系、本质一致又在发展程度、成熟程度上有重大区别的两个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中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又提出近期的奋斗目标。共产党人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就是因为从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这饱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的辩证理解和执着坚守。
  在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讲清共产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正确把握共产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辩证关系,引导学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强军实践。一是要讲请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有其现实基础,是能够实现的,也是必然要实现的。讲话指出,“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共产党人一刻也不能丢。必须反对各种形式的共产主义空想论、渺茫论。我军作为党缔造和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帜,党的意志为意志,党的方向为方向。革命军人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要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反对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论、资本主义补课论。历史实践表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十次谈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贯穿讲话全篇的一条红线。共产党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改变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在教学中,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学员把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强军实践,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伟大征程中铸就辉煌人生。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程序民主理论指导下积极推进基层选举程序的科学化与制度化建设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际。本课题以程序民主理论为视角,辨析中国民主选举与西方民主选举过程的异同,案例研究江山市第十一届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的程序民主实践,探究农村基层选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推进程序民主科学化与制度化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农村;选举程序 ;科学化 ;制度化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
期刊
【摘 要】《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这部被译为各种版本的宣言,为无数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实践中指明了方向,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创新研究,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广泛宣传,本文通过对《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者和资产者这一部分的重新解读,探索其理论价值。 
期刊
【摘 要】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其精神是提倡志愿者欣赏他人、与人为善、有爱无碍、平等尊重。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作为大学生群体之中的党员,更应该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既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党的宗旨,同时能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素养。本文以学生党员参观学习李敏抗联基地为例,使学生感受抗战历史,汲取东北抗联精神,加深对志愿者服务活动
期刊
【摘 要】哲学在任何意义上,其核心都是人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人作为主体,一切都围绕其展开,无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还是人与自然,都脱离不开人的主导作用,马克思实践哲学创立的过程,就是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马克思一生都在探讨人的本质问题,足以看出他对人的本质问题持以高度关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执着探索植根于他对全人类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切关怀。时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畅想也
期刊
摘要:高校教职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直接责任主体,教职工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有效加强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党对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一线战斗堡垒和组织保障作用,有效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现。本文从高校教职工党支部存在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教职工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并重点提出了高校
期刊
【摘 要】国家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探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对国家问题的探索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走向系统和成熟。马克思批判继承并超越了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消亡等都进行了深入的阐发。马克思的国家学说并不过时,对当前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应当认真审视专政功能,加强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党员是构成我党的基石和细胞,党员素质的高低事关党的领导地位和水平,提高党员素质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邓小平在中共八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发言中,结合党和国家的情况的新变化,根据我党面临的挑战与考验,邓小平把提高党员素質,做一名真正合格的共产党员作为党的重要的政治任务之一,分别从提高党员素质的迫切性、提高党员的素质对策等方面进行探索。重温邓小平报告中提高党员素质的思想对
期刊
摘要:“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党史文化形成伊始,就树立起面向大众、服务大众的文化品格。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在继承毛泽东文化大众化思想基础上,立足时代发展趋势,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讲话,丰富充实了党史文化大众化的发展思路,使党史文化大众化在传承中不断得到发扬。  关键词:党史文化;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2-0
期刊
摘要:今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以下简称“两学一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利手段,是全体党员开展教育实践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加强党的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该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背景、正确把握学与做之间的关系以及基层在创建党建
期刊
【摘 要】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现状入手,既注重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更侧重对工作实际的思考。在具体分析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特点与优势的基础上,对构建“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进行理论研究,对凝聚“学校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开展实践探索,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民办高校  【中图分类号】D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