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意境是基于个人感受的思想活动,而每个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甚至身在同一个教学情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故意境的传达是课堂教学的难点之一。况且意境传达的目的不仅仅是将学生带入自然意境中,更要引导学生走进作者内心的意境,形成情感共鸣,这就需要一个由感触情、逐层深入的教学过程。而像《边城》这样一部具有强烈意境美的作品,正是需要由物境上升到心境的过程,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完整地传达小说的意境。
关键词:边城;意境;虚实相生;理想;乌托邦
意境是基于个人感受、领悟基础上,且难以运用语言来阐明的意蕴或思想境界。它是基于个体的思想活动。“意”是指情与理之间的统一,是基于理性的认知;而“境”是指形与神达成的共识,是基于感性的阐发。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形成了“意境”。意境通常在抒情作品的情景交融和虛实相生等方面展现,作者通过自然意境的构造来阐释内心的意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分为物境和心境营造两个层次进行,通过物境的营造达成心境的共鸣,以更加完整地传达小说的意境。
1 虚实相生,营造物境
由于意境是基于个人感受的思想活动,故意境的营造需要一个由感触情、由表及里的过程。而个人感受同需要通过外界刺激而形成。在教学中,学生的个人感受是通过教学环境营造来实现的。可见,物境的营造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反映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要营造其物境,还需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营造物境,为学生展现更加全面的小说情境,以便于学生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整合教学资源时,可采取虚实相生的方法。以《边城》为例,它反映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场景。这是一曲优美的人性赞歌,一幅秀丽的风景画,从保留的资料和沈从文的个人经历来看,二三十年代的湘西是一个十分动荡、混乱的年代,军阀混战,土匪猖獗,到处充满了暴力和杀戮,这是湘西的实景,但是,在沈从文《边城》中,这一切都被虚拟化了,代之而来的是人性的真诚、友善、互爱、谦让、温情等。这篇小说的审美理想是对以上种种美好的赞美。这样一来,《边城》中的虚实便相应的复杂化起来。在沈从文的眼睛里,有三种形态的故乡影像:1.过去式的,曾经的留存在民间的但现时已不复存在的人们恋恋不舍的故乡场景。2.现时的、令人憎恶的可怖的故乡场景。3.理想中的极度渴望的对美好记忆中的场景进行理想注意改造处理的故乡的场景。
在这种审美理想的驱使下,《边城》的实和虚便呈现出犬牙交错,互文互见的复杂形态。曾经的、现时的不复存在的人们恋恋不舍的故乡场景是虚实相间的存在于作品中。谓它于实,是因为它曾经存在,并且永存于脑际;谓它于虚,是因为现时几乎已难寻觅,但作者对它又加以理想化的描绘处理,使人对之赞叹不已、流连忘返。这样一来,作品对苦难的、可怖的、令人憎恶现时故乡场景的躲避式处理使得《边城》的虚实场景显得扑朔迷离、眼花缭乱。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地把现实中的“实”,理想中的“虚”以及作品里躲避式的“实”,审美理想中的“虚”讲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度理解这篇作品。
2 生命感知,升华心境
物境的营造是心境营造的基础,也是为心境营造创造条件。在物境营造所铺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情绪在不断升华,思想也被引入小说的意境中。此时,学生似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但有种“欲说不明”的纠结。这时教师可从旁引导,在物境条件创设的基础上,通过思想的牵引,使学生在进入作者内心世界之后,再抽离出来,重新运用第三者的视角来分析文章脉络,重新审视作者的写作初衷,对于小说意境和创作核心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
如前所述,《边城》的场景和意境是极为复杂微妙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塑造,要进一步的深度把握,扮演不同的角色人物,也许是一个捷径,因为角色扮演以及人物对话的朗读,可以使作品的意境进一步呈现出来。《边城》中的角色人物,最重要的便是翠翠,这是一个美丽的青春少女,对她的从外形到精神的深度把握是解读《边城》的钥匙。《边城》把翠翠当作一个女神来塑造的,这个人物首先是外形美,她的外部形体之美,表现在她在辛勤劳作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之美,是与自然一体化,特别接地气,特别有人性,特别有人情,特别质朴、特别真挚等等的综合之美。必须指出,外形之美的全部,但外形美却是人物美的物质基础。因之,选择扮演翠翠的人物时,适当地挑选外部形体美的学生是必要的。在朗读作品时,把握翠翠的劳动本色。千万注意她的特别真挚、真诚、真情的质朴本色。任何作秀、矫揉造作、装腔作势都有损于她的美的形象。这是一个美的化身,也是作者“美型塑捏”成功范例。除翠翠之外,爷爷(外公)的角色扮演者也是一个关键,这个人物除了具有翠翠的天然质朴之外,还要注意表现他的生活的艰辛(摆渡人的谋生之艰)、生活遭遇的坎坷。这个人物的造型美,不仅在于他的外部形体,更体现在他的沧桑感以及他对人的通达活脱。如果把他的形象扮演能体现出一部历史的演变以及作者的审美理想,对《边城》的深度把握便可以由愿望变成现实了。
《边城》是一部结合了“美”与“爱”的经典著作。教材虽然节选了其中部分片段,但足以展现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苗族人民遵循的自由恋爱观。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整地展现这些内容,则需要有重点地进行,抓住人性这个小说创作主题进行意境的营造。当然,针对“物境”营造的需求,筛选并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以为整个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其次,运用“物境”营造的技术手段,充分调用学生的情绪,进而形成情感共鸣,才能最终实现“心境”的构建,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作者的内心深处是一个奥秘无穷的美的天地。
如前所述,作者在《边城》中所营造的乡村场景和作品中的意境呈现出虚实相间的复杂形态,它的秘密在于作者同鲁迅先生在创作中写出中国的国民性一样。作者也想写出中国国民的本质。他用宁静、恬淡、宽容和美等笔触写出《边城》。湘西农村的意境是复杂的,在过去式的宁静和美、协调的场景,也掺杂着愚昧、迷信、诡诈等不良的东西,但作者对后者都舍弃了,他向往已经逝去的值得留恋的乡土影像,因为他想捏塑一个理想的场景来对抗现时的杀戮和暴力。因之,我们认为他捏塑的场景和他塑造的人物有太多的理想成分,他对曾经的农耕文明加以改造和美化,以平衡他对现时丑陋极度不满的心理。这是他的审美理想和他的美学创造。其结晶便是《边城》的创作。就连作者本人有时也提到他的《边城》有乌托邦的理想成分,但他宁可相信,这个乌托邦是真实的,这是他的宁馨儿。他以此来对抗现时的丑陋,表达他对暴力、暴政、谎言等的不满,这可能是善意的美好的“谎言”,但这个“谎言”在审美上是真实的。
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美好的独特的存在,作者的创作也呈现出独特性,除鲁迅的作品外,与之相抗衡的作品还不多见。因之,讲清沈从文《边城》的桃源梦境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商丘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边城;意境;虚实相生;理想;乌托邦
意境是基于个人感受、领悟基础上,且难以运用语言来阐明的意蕴或思想境界。它是基于个体的思想活动。“意”是指情与理之间的统一,是基于理性的认知;而“境”是指形与神达成的共识,是基于感性的阐发。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形成了“意境”。意境通常在抒情作品的情景交融和虛实相生等方面展现,作者通过自然意境的构造来阐释内心的意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分为物境和心境营造两个层次进行,通过物境的营造达成心境的共鸣,以更加完整地传达小说的意境。
1 虚实相生,营造物境
由于意境是基于个人感受的思想活动,故意境的营造需要一个由感触情、由表及里的过程。而个人感受同需要通过外界刺激而形成。在教学中,学生的个人感受是通过教学环境营造来实现的。可见,物境的营造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对于反映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要营造其物境,还需要整合多种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营造物境,为学生展现更加全面的小说情境,以便于学生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与独特的地域文化。
在整合教学资源时,可采取虚实相生的方法。以《边城》为例,它反映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湘西人民的生活场景。这是一曲优美的人性赞歌,一幅秀丽的风景画,从保留的资料和沈从文的个人经历来看,二三十年代的湘西是一个十分动荡、混乱的年代,军阀混战,土匪猖獗,到处充满了暴力和杀戮,这是湘西的实景,但是,在沈从文《边城》中,这一切都被虚拟化了,代之而来的是人性的真诚、友善、互爱、谦让、温情等。这篇小说的审美理想是对以上种种美好的赞美。这样一来,《边城》中的虚实便相应的复杂化起来。在沈从文的眼睛里,有三种形态的故乡影像:1.过去式的,曾经的留存在民间的但现时已不复存在的人们恋恋不舍的故乡场景。2.现时的、令人憎恶的可怖的故乡场景。3.理想中的极度渴望的对美好记忆中的场景进行理想注意改造处理的故乡的场景。
在这种审美理想的驱使下,《边城》的实和虚便呈现出犬牙交错,互文互见的复杂形态。曾经的、现时的不复存在的人们恋恋不舍的故乡场景是虚实相间的存在于作品中。谓它于实,是因为它曾经存在,并且永存于脑际;谓它于虚,是因为现时几乎已难寻觅,但作者对它又加以理想化的描绘处理,使人对之赞叹不已、流连忘返。这样一来,作品对苦难的、可怖的、令人憎恶现时故乡场景的躲避式处理使得《边城》的虚实场景显得扑朔迷离、眼花缭乱。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地把现实中的“实”,理想中的“虚”以及作品里躲避式的“实”,审美理想中的“虚”讲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深度理解这篇作品。
2 生命感知,升华心境
物境的营造是心境营造的基础,也是为心境营造创造条件。在物境营造所铺设的情境中,学生的情绪在不断升华,思想也被引入小说的意境中。此时,学生似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但有种“欲说不明”的纠结。这时教师可从旁引导,在物境条件创设的基础上,通过思想的牵引,使学生在进入作者内心世界之后,再抽离出来,重新运用第三者的视角来分析文章脉络,重新审视作者的写作初衷,对于小说意境和创作核心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
如前所述,《边城》的场景和意境是极为复杂微妙的,在教学过程中对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塑造,要进一步的深度把握,扮演不同的角色人物,也许是一个捷径,因为角色扮演以及人物对话的朗读,可以使作品的意境进一步呈现出来。《边城》中的角色人物,最重要的便是翠翠,这是一个美丽的青春少女,对她的从外形到精神的深度把握是解读《边城》的钥匙。《边城》把翠翠当作一个女神来塑造的,这个人物首先是外形美,她的外部形体之美,表现在她在辛勤劳作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自然之美,是与自然一体化,特别接地气,特别有人性,特别有人情,特别质朴、特别真挚等等的综合之美。必须指出,外形之美的全部,但外形美却是人物美的物质基础。因之,选择扮演翠翠的人物时,适当地挑选外部形体美的学生是必要的。在朗读作品时,把握翠翠的劳动本色。千万注意她的特别真挚、真诚、真情的质朴本色。任何作秀、矫揉造作、装腔作势都有损于她的美的形象。这是一个美的化身,也是作者“美型塑捏”成功范例。除翠翠之外,爷爷(外公)的角色扮演者也是一个关键,这个人物除了具有翠翠的天然质朴之外,还要注意表现他的生活的艰辛(摆渡人的谋生之艰)、生活遭遇的坎坷。这个人物的造型美,不仅在于他的外部形体,更体现在他的沧桑感以及他对人的通达活脱。如果把他的形象扮演能体现出一部历史的演变以及作者的审美理想,对《边城》的深度把握便可以由愿望变成现实了。
《边城》是一部结合了“美”与“爱”的经典著作。教材虽然节选了其中部分片段,但足以展现湘西独特的风土人情、苗族人民遵循的自由恋爱观。在课堂教学中要完整地展现这些内容,则需要有重点地进行,抓住人性这个小说创作主题进行意境的营造。当然,针对“物境”营造的需求,筛选并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是必不可少的,以为整个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其次,运用“物境”营造的技术手段,充分调用学生的情绪,进而形成情感共鸣,才能最终实现“心境”的构建,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作者的内心深处是一个奥秘无穷的美的天地。
如前所述,作者在《边城》中所营造的乡村场景和作品中的意境呈现出虚实相间的复杂形态,它的秘密在于作者同鲁迅先生在创作中写出中国的国民性一样。作者也想写出中国国民的本质。他用宁静、恬淡、宽容和美等笔触写出《边城》。湘西农村的意境是复杂的,在过去式的宁静和美、协调的场景,也掺杂着愚昧、迷信、诡诈等不良的东西,但作者对后者都舍弃了,他向往已经逝去的值得留恋的乡土影像,因为他想捏塑一个理想的场景来对抗现时的杀戮和暴力。因之,我们认为他捏塑的场景和他塑造的人物有太多的理想成分,他对曾经的农耕文明加以改造和美化,以平衡他对现时丑陋极度不满的心理。这是他的审美理想和他的美学创造。其结晶便是《边城》的创作。就连作者本人有时也提到他的《边城》有乌托邦的理想成分,但他宁可相信,这个乌托邦是真实的,这是他的宁馨儿。他以此来对抗现时的丑陋,表达他对暴力、暴政、谎言等的不满,这可能是善意的美好的“谎言”,但这个“谎言”在审美上是真实的。
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美好的独特的存在,作者的创作也呈现出独特性,除鲁迅的作品外,与之相抗衡的作品还不多见。因之,讲清沈从文《边城》的桃源梦境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商丘学院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