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名家简介 】
冯骥才(1942~),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师等,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之一,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
【 思想和艺术 】
冯骥才的小说创作,是从反映“社会问题”开始的,这就使他一开始便走上了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冯骥才的小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非常重视人物的心理刻画,或者说是心灵探索。他对笔下的人物(大都是知识分子)的心灵有着真知灼见,而且善于为我们揭示它的矛盾、它的变化、它的奥秘。从这心灵的窗口,透视人生和社会。这种从‘主观’角度写世界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在散文创作上,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挖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这是解答冯骥才作品艺术的总钥匙。
冯骥才的作品创作视野相当广阔,其笔触深入到历史的、社会的、人生的、文化的、心理的各个层面。他笔下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然而作者都能十分准确细致地描绘出不同时空中的人生图画来,而且亦在不同的时期里呈现出他作品的可读性和艺术效果来。
【 重要作品 】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等,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散文集《珍珠鸟》《秋天的音乐》《灰空间》《以心吻美》《维也纳情感》《冯骥才散文自选集》《海外趣谈》等。
【 经典重读 】
天 籁
冯骥才
你仰头、仰头,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去承接由高无穷尽的天空滑下来的声音。然而,你什么也听不到。人的耳朵不是聆听天体而是听取俗世的;所以人们说茫茫宇宙,寥廓无声。
这宇宙天体,如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它一定有一种美妙奇异胜过一切人间的音乐的天籁。你怎样才能听到它,你乞灵于谁?
你仰着头,屏住气,依然什么也没听到,却感受了高悬头顶的天体的博大与空灵。在这浩无际涯、通体透彻的空间里,任何一块云彩都似乎离你很近,而它们距离宇宙的深处却极远极远。天体中从来没有阴影,云彩的影子全在天地山川上缓缓行走,而真正的博大不都是这样无藏于任何阴暗的么?
当乌云汇集,你的目光从那尚未闭合的云洞穿过极力望去,一束阳光恰好由那里直射下来,和你的目光金灿灿地相撞,你是否听到一种激动人心的灿烂的金属般的声响?当然,你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还有那涌动的浓雾,不安的流光,行走的星球和日全食的太阳,为什么全是毫无声息?而尘世间那些爬行的蝼蚁、歙动的鼻翼、轻微摩擦纸面的笔尖为什么都清晰作响?如果你不甘心自己耳朵的愚蒙,就去听取天上那些云彩——
它们,被风撕开该有一种声音,彼此相融该有另一种声音,被阳光点燃难道没有一种声音?还有那风狂雨骤后漫天舒卷的云,个个拥着雪白的被子,你能听到这些云彩舒畅的鼾声吗?
噢,你听到了!闪电刺入乌云的腹内,你终于听到天公的暴怒;你还说空中的风一定是天体的呼吸,否则为什么时而宁静柔和时而猛烈迅疾?细密的小雨为了叫你听见它的声音,每一滴雨都把一片叶子做为碧绿的小鼓,你已经神会到雨声是一种天意!可到头来蒙昧的仍旧是你!只要人听到的,听懂的,全不是天体之声。
辽阔浩荡的天体,空空洞洞,了无内容,哪来的肃穆与庄严?但在它的笼罩之下,世间最大的阴谋也不过是瞬息即逝的浮尘。人类由于站在地上,才觉得地大而天小;如果飞上太空,地球不过是宇宙中一粒微小的物质。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它们在宇宙间偶然邂逅,在相对时悄然顾盼,在独处中默默遐想,它们用怎样的语言来相互表达?多么奇异的天体!没有边际,没有中心,没有位置,没有内和外,没有苦与乐,没有生和死,没有昼与夜,没有时间的含义,没有空间的计量,不管用多巨大的光年数字,也无法计算它的恢宏……想想看,这天体运行中的旋律该是何等的壮美和神奇?
你更加焦渴地仰着头——
不,不是你,是约瑟夫·施特劳斯。他一直张着双耳,倾听来自宇宙天体深处的声音,并把这声音描述下来。尽管这声音并非真实的天籁,只不过是他的想像,却叫我们深深地为之感动。从这清明空远的音响里,我们终于悟到了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永恒!
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首向天,祈盼神灵示以永恒。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面对永恒,我们又何其短暂!尽管如是,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我们无法达到的是永恒,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听到了永恒之声,便是听到了天籁。
[赏析]
《天籁》一文,带着我们飞离一个靠着耳朵听得到的“俗世”。其实,每一天,我们都在听着噪音和音乐,以及别人听不到的自己的声音(比如耳鸣)而生活着。事实上的“无声”,也同样是一种“听到”,我们不是经常会听到黑夜那充塞着空洞而又可怖的声音的死寂吗?我们无法逃避这种与“听到”的一切同在的情形。耳朵帮助了我们,也限制了我们。当我们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听力范围,还能够听到什么?一个物质的耳朵,能够听得到诗意吗?能够听得到神奇吗?能够听得到真正的宁静吗?更何况天籁!天籁,存在于人的感知之外,这是作家所认定的。所以,我们只有想像,包括约瑟夫·施特劳斯也只有一次,描述过音乐之外的声音——那不过是他的想像。作家让我们去主动意识生命个体与宇宙的关系,并告诉我们听到的声音之外还拥有着听不到的声音。最后,就剩下了永恒。永恒是一种能量,是一种未知,也是一种对于人的精神的抚慰。作家相信,永恒一定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倾听永恒的不是耳朵,而是心灵。
《天籁》表现了音乐的神圣和迷人。作者从声音入手,放眼整个宇宙,充满激情地歌颂了“天籁之声”,并指出“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便是永恒”。文章倒数第二段“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一句,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对永恒的理解和追求:虽然我们无法达到永恒,但我们将永远追求永恒。
文章联想丰富,意境优美。都市林立的高楼已把广袤的天空肢解得狭窄而破裂,那是文明的悲哀,作者呼唤“天籁之音”,正是对大自然的深切呼唤。语言清新明丽,朴实自然。“这宇宙天体,如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一句,运用“反复”修辞格再三咏叹,极富节奏感。有时也不乏含蓄耐嚼的文句,如第六段作者说“可到头来蒙昧的仍旧是你”,这句话表现了施特劳斯仍在等待着“天籁之声”的到来。
在整体构思上,文章采用第二人称行文,不受“我”个人听觉和视觉的限制,行文非常灵活,好像在与“你”交流一般,显得亲切而自然。结尾点明“你”是音乐大师约瑟夫·施特劳斯,增添了一种摇曳之美。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辽阔宇宙的神往,“天体运行中的旋律该是何等的壮美和神奇”,这正是文章最令人感动之所在。
【 相关链接 】
冯骥才趣说散文
冯骥才曾经有过一段议论散文的话,说得风趣、形象又深刻。他是这么说的: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为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
我开玩笑打比方说: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
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
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上──那是诗歌。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在艺术中,深刻的都不是制造出来的。
散文生发出来时,也挺特别,也不像小说和诗歌。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作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那么散文呢?
它好像天上的云,不知由何而来,不知何时生成。你的生活,你的心,如同澄澈的蓝天。你一仰头,呵呵,一些散文片断仿佛片片白云,已然浮现出来了。
我喜欢这样说散文:它是悟出来的。
(编辑 文 墨)
冯骥才(1942~),当代著名作家和画家,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文革”期间他饱受磨难,做过工人、业务推销员、教师等,是“文革”后崛起的“伤痕文学运动”代表作家之一,1985年后以“文化反思小说”对文坛产生深远影响。他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百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俗世奇人》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四十种。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等职。
【 思想和艺术 】
冯骥才的小说创作,是从反映“社会问题”开始的,这就使他一开始便走上了直面现实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冯骥才的小说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非常重视人物的心理刻画,或者说是心灵探索。他对笔下的人物(大都是知识分子)的心灵有着真知灼见,而且善于为我们揭示它的矛盾、它的变化、它的奥秘。从这心灵的窗口,透视人生和社会。这种从‘主观’角度写世界的方法,也可以说是‘心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在散文创作上,冯骥才以写知识分子生活和天津近代历史故事见长,注意选取新颖的视角,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挖掘生活的底蕴,咀嚼人生的况味。这是解答冯骥才作品艺术的总钥匙。
冯骥才的作品创作视野相当广阔,其笔触深入到历史的、社会的、人生的、文化的、心理的各个层面。他笔下的各式各样的人物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然而作者都能十分准确细致地描绘出不同时空中的人生图画来,而且亦在不同的时期里呈现出他作品的可读性和艺术效果来。
【 重要作品 】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写)《神灯前传》,中篇小说集《铺花的歧路》《啊!》,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意大利小提琴》等,小说集《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系列报告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电影文学剧本《神灯》,文学杂谈集《我心中的文学》,散文集《珍珠鸟》《秋天的音乐》《灰空间》《以心吻美》《维也纳情感》《冯骥才散文自选集》《海外趣谈》等。
【 经典重读 】
天 籁
冯骥才
你仰头、仰头,耳朵像一对空空的盅儿,去承接由高无穷尽的天空滑下来的声音。然而,你什么也听不到。人的耳朵不是聆听天体而是听取俗世的;所以人们说茫茫宇宙,寥廓无声。
这宇宙天体,如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它一定有一种美妙奇异胜过一切人间的音乐的天籁。你怎样才能听到它,你乞灵于谁?
你仰着头,屏住气,依然什么也没听到,却感受了高悬头顶的天体的博大与空灵。在这浩无际涯、通体透彻的空间里,任何一块云彩都似乎离你很近,而它们距离宇宙的深处却极远极远。天体中从来没有阴影,云彩的影子全在天地山川上缓缓行走,而真正的博大不都是这样无藏于任何阴暗的么?
当乌云汇集,你的目光从那尚未闭合的云洞穿过极力望去,一束阳光恰好由那里直射下来,和你的目光金灿灿地相撞,你是否听到一种激动人心的灿烂的金属般的声响?当然,你没有听到任何声音,还有那涌动的浓雾,不安的流光,行走的星球和日全食的太阳,为什么全是毫无声息?而尘世间那些爬行的蝼蚁、歙动的鼻翼、轻微摩擦纸面的笔尖为什么都清晰作响?如果你不甘心自己耳朵的愚蒙,就去听取天上那些云彩——
它们,被风撕开该有一种声音,彼此相融该有另一种声音,被阳光点燃难道没有一种声音?还有那风狂雨骤后漫天舒卷的云,个个拥着雪白的被子,你能听到这些云彩舒畅的鼾声吗?
噢,你听到了!闪电刺入乌云的腹内,你终于听到天公的暴怒;你还说空中的风一定是天体的呼吸,否则为什么时而宁静柔和时而猛烈迅疾?细密的小雨为了叫你听见它的声音,每一滴雨都把一片叶子做为碧绿的小鼓,你已经神会到雨声是一种天意!可到头来蒙昧的仍旧是你!只要人听到的,听懂的,全不是天体之声。
辽阔浩荡的天体,空空洞洞,了无内容,哪来的肃穆与庄严?但在它的笼罩之下,世间最大的阴谋也不过是瞬息即逝的浮尘。人类由于站在地上,才觉得地大而天小;如果飞上太空,地球不过是宇宙中一粒微小的物质。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个星球都有自己独特的声音。它们在宇宙间偶然邂逅,在相对时悄然顾盼,在独处中默默遐想,它们用怎样的语言来相互表达?多么奇异的天体!没有边际,没有中心,没有位置,没有内和外,没有苦与乐,没有生和死,没有昼与夜,没有时间的含义,没有空间的计量,不管用多巨大的光年数字,也无法计算它的恢宏……想想看,这天体运行中的旋律该是何等的壮美和神奇?
你更加焦渴地仰着头——
不,不是你,是约瑟夫·施特劳斯。他一直张着双耳,倾听来自宇宙天体深处的声音,并把这声音描述下来。尽管这声音并非真实的天籁,只不过是他的想像,却叫我们深深地为之感动。从这清明空远的音响里,我们终于悟到了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永恒!
永恒,一个所有地球生命的终极追求,所有艺术生命苦苦攀援的极顶;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从蛮荒时代到文明社会,人类一直心怀渴望,举首向天,祈盼神灵示以永恒。面对天体,我们何其渺小;面对永恒,我们又何其短暂!尽管如是,地球人类依旧努力不弃,去理解永恒和走进永恒。我们无法达到的是永恒,我们永远追求的也是永恒。
听到了永恒之声,便是听到了天籁。
[赏析]
《天籁》一文,带着我们飞离一个靠着耳朵听得到的“俗世”。其实,每一天,我们都在听着噪音和音乐,以及别人听不到的自己的声音(比如耳鸣)而生活着。事实上的“无声”,也同样是一种“听到”,我们不是经常会听到黑夜那充塞着空洞而又可怖的声音的死寂吗?我们无法逃避这种与“听到”的一切同在的情形。耳朵帮助了我们,也限制了我们。当我们一旦离开了自己的听力范围,还能够听到什么?一个物质的耳朵,能够听得到诗意吗?能够听得到神奇吗?能够听得到真正的宁静吗?更何况天籁!天籁,存在于人的感知之外,这是作家所认定的。所以,我们只有想像,包括约瑟夫·施特劳斯也只有一次,描述过音乐之外的声音——那不过是他的想像。作家让我们去主动意识生命个体与宇宙的关系,并告诉我们听到的声音之外还拥有着听不到的声音。最后,就剩下了永恒。永恒是一种能量,是一种未知,也是一种对于人的精神的抚慰。作家相信,永恒一定是会发出声音的,只是倾听永恒的不是耳朵,而是心灵。
《天籁》表现了音乐的神圣和迷人。作者从声音入手,放眼整个宇宙,充满激情地歌颂了“天籁之声”,并指出“天体之声最神圣、最迷人的主题便是永恒”。文章倒数第二段“它又是无法企及的悲剧性的生命境界”一句,巧妙地表现了作者对永恒的理解和追求:虽然我们无法达到永恒,但我们将永远追求永恒。
文章联想丰富,意境优美。都市林立的高楼已把广袤的天空肢解得狭窄而破裂,那是文明的悲哀,作者呼唤“天籁之音”,正是对大自然的深切呼唤。语言清新明丽,朴实自然。“这宇宙天体,如此浩瀚,如此和谐,如此宁静,如此透明,如此神奇”一句,运用“反复”修辞格再三咏叹,极富节奏感。有时也不乏含蓄耐嚼的文句,如第六段作者说“可到头来蒙昧的仍旧是你”,这句话表现了施特劳斯仍在等待着“天籁之声”的到来。
在整体构思上,文章采用第二人称行文,不受“我”个人听觉和视觉的限制,行文非常灵活,好像在与“你”交流一般,显得亲切而自然。结尾点明“你”是音乐大师约瑟夫·施特劳斯,增添了一种摇曳之美。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辽阔宇宙的神往,“天体运行中的旋律该是何等的壮美和神奇”,这正是文章最令人感动之所在。
【 相关链接 】
冯骥才趣说散文
冯骥才曾经有过一段议论散文的话,说得风趣、形象又深刻。他是这么说的:
一位年轻朋友问我,何为散文?怎样区分散文与小说和诗歌?
我开玩笑打比方说:
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就像散文。
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就成了小说。
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上──那是诗歌。
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矫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当然这“一点”往往令人深切难忘。
在艺术中,深刻的都不是制造出来的。
散文生发出来时,也挺特别,也不像小说和诗歌。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蹦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作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至地撞上心头。
那么散文呢?
它好像天上的云,不知由何而来,不知何时生成。你的生活,你的心,如同澄澈的蓝天。你一仰头,呵呵,一些散文片断仿佛片片白云,已然浮现出来了。
我喜欢这样说散文:它是悟出来的。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