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辅音错误模式研究

来源 :康复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u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错误辅音的分布特点、错误模式及形成特征,为设计语音康复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以90例3个年龄段(4、5、6及6岁以上年龄段)的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研制的汉语构音障碍评定法,对受试者的错误辅音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患儿6个发音部位(唇音、舌尖中音、舌根音、舌面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的辅音错误率。结果:90例研究对象不进行年龄分组时,上述6个发音部位的辅音错误率依次为26.9%、41.7%、42.6%、38.9%、58.5%、55.0%;当对研究对象进行3个年龄段分组时,每个年龄段内错误率最高的辅音均集中在舌尖前音或舌尖后音上(47.4%~70.7%),错误率最低的辅音均集中在唇音上(25.0%~32.8%)。3种辅音错误类型(替代、省略、歪曲)中,错误率最高者为替代性错误。研究对象不进行年龄段分组时,上述6个发音部位的替代性错误占总错误的百分比依次为69.1%、45.3%、84.3%、77.1%、70.3%、74.2%;省略性错误在舌尖中音时百分比较高,为44.0%;而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中很少出现省略性错误,百分比仅为1.9%和1.5%,却较多出现歪曲性错误,百分比分别达到27.5%和24.2%。结论:无论是学龄前期还是学龄期,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发舌尖前音、舌尖后音时的辅音错误率最高,发唇音时的辅音错误率最低。辅音错误方式以替代性错误为主;发舌尖中音时较易出现省略性错误,发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时较易出现歪曲性错误。功能性构音障碍儿童习得语音与正常儿童相似,错误类型与发音部位相关,制订康复计划时要兼顾辅音错误特征。
其他文献
城乡统筹进程中大量农民新村正处于建设之中,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面,在农民新村建设中鲜被关注,即使建设者在考虑农民新村建筑形式和风格定位时,把屋顶纳入设计要素考虑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观察糖尿病高血压大鼠肾脏内皮素(ET)系统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影响.方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建成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SHR-DM),设Cilazapril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