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剧自上世纪80年代起传入中国,我国声乐教学领域的众多学者就开始尝试对这一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探索。音乐剧独特的表现形式、舞台美感等也被越来越多的中国观众所接受,慢慢形成中国艺术舞台上强有力的表演形式之一。为了更好的对声乐教学做出研究,我们首先对音乐剧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引出音乐剧融入声乐教学的意义,希望能更进一步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声乐教学;音乐剧;美声唱法;通俗唱法
在当今的时代,音乐剧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出现的。它本身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轻松幽默的主题,优美生动的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声乐学习者的嗓音和歌唱能力都具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同时进行多种唱法学习的能力。为了满足21世纪对于多功能性人才的需求,广大声乐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理念,积极大胆的把音乐剧充分融入进声乐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使得传统声乐教学能在积极稳定健康的态势中前进。
一、音乐剧简介
音乐剧本身属于都市文化的一种,风格比较明快,幽默搞笑,并且涵盖了歌唱、戏剧、舞蹈的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舞台表演具有极大的张力。它的演唱手法集中了西洋美声和中国民歌、通俗唱法的优势,引入声乐教学后对于学习者的歌唱能力具有极大的提高。
从演唱形式上看,音乐剧具有复杂多变、自由丰富的特点,无法从单一特点对它进行概括。通俗、美声、摇滚等都属于它的演唱风格领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为学习者提供最大的表演空间和发挥余地。但也因此对于表演者的要求很高,要求嗓音表现力丰富、深刻的音乐感悟力等。另外,在唱法中还要适应“假声位置真声唱”的训练方法。假声是指的一种特殊的發生状态,真声唱即在实际中声音跑出去的方向要与歌者想象中的方向相反。此外,音乐剧表演与声乐表演不同的还有音乐剧中的演唱具有动态性,必须同时运用舞蹈和戏剧进行表演。因此就要求歌者具有较高的舞蹈功底,能够利用舞蹈来表达音乐剧中的感情氛围。此外,在音乐剧表演中还比较重视能够灵活切换深呼吸和浅呼吸,共鸣大多采用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将音乐剧融入声乐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将情感的体验带给观众,进一步完善作品,用生动逼真的形体表演带给观众美的感受。
二、音乐剧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在上面中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音乐剧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这也使得音乐剧融入声乐教学中具备了初步基础。下面我们将对音乐剧融合在声乐教学中体现的艺术特性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艺术性
音乐剧之所以能受到我国大众甚至于世界大众的好评与其浓重的艺术价值优质紧密的联系。尤其从1927年美国上演《演义船》音乐剧开始,主题变得更为贴合时代精神,形式上更为活泼。以后的音乐剧则大多以此为范本,追求轻松幽默又不乏内涵,70年代上映的《奶油小生》一度创造了连续演出场的神话。而英国的传统名剧《猫》则以其绝无仅有的票房引起世界惊叹。
此外,音乐剧还具备传统歌剧所不能具备的一个重大特点:通俗性。传统歌剧中虽然不乏雅俗共赏的曲目,但是仍旧对于观众的审美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与之相反的是,音乐剧本身是作为都市文化的产物存在的,具备很高的大众性。在情节设计和歌唱表演等环节多运用肢体语言来使得表现富有张力和艺术性。同时,能在声乐教学中融入音乐剧无疑对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并且能进一步推动声乐事业的发展。
(二)动态性
“载歌载舞,边演边唱”是音乐剧本身所具有的最大特色,也是音乐剧演出所具有的最大难点和亮点。这一点如果能融入到静态的声乐表演中,声乐表演将会具备更美妙的感官享受。现代舞夸张、热情的律动、抒情优缓的芭蕾,无疑能更好的把声乐表演变得动态化,更为直观的感受到热烈的舞台氛围,情节中的冲突转折。这一点对于声乐表演的舞台张力来说是一个明显的提高点。
通过动态性的声乐表演,来达到表演实时共享的效果。在实时共享的氛围下,观众更容易被舞台的气氛所感染,更加投入的去观看声乐表演。这一点对于声乐表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进步,同时也应该是声乐表演吸收的音乐剧的精华所在。
(三)多元化
音乐剧本身的演唱形式和风格复杂多变,包含了多种流派和表现形式。因此在演出时要求演员必须具有很高的艺术素养,仅仅单一的美声和民族唱法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通过对于音乐剧的培训,可以使得学员在声乐表演时具备更大的可塑性,掌握技能多元化。例如,最开始的《猫》《屋顶上的提琴手》《音乐之声》《窈窕淑女》等作品中,其演唱技巧里的呼吸、吐字、支持等基本与美声唱法保持一致,具备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但是在《西区故事》中“阿美利加”则在发声上更贴近于自然声,适合表达青年的原始情感。《奶油小生》则是纯粹的摇滚唱法,《歌剧院的幽灵》就比较贴近于丰富的情感表达。
音乐剧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化的演唱方法的特点,对于学员在声乐表演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使得学员在面对声乐表演的要求时候能够使用更丰富、更多元的表现形式。
(四)趣味性
音乐剧本身具有很大的喜剧特点:活泼幽默、富有趣味。因此,音乐剧在表现中必然会带有大量的喜剧元素,达到一种特殊的讽刺效果,使得整个戏剧表演能够兼顾娱乐和艺术性两方面。把音乐剧融入声乐表演中能够使得学员更好的丰富学习生活,同时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声乐演唱中对于声音的控制力要求非常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任务。从整体中看,音乐剧绝大部分的演唱难度比较小,且情节富有吸引力,对于学生在初始阶段的练习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音乐剧的表演中还能使得学生兼顾到除了技术以外的一些东西,激励起学生的表演欲望,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音乐剧在声乐融合中的构思
音乐剧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也为音乐剧在声乐表演中的融合增大了难度,我们结合了多种实际教学案例,总结出一些音乐剧在声乐融合中必须要关注的点。
(一)曲目选择
在声乐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把音乐剧融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于音乐剧的选曲中。但是由于,由于音乐剧本身的商業性以及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使得我们在进行音乐剧曲目选择时很难寻找到合适的优秀作品。
因此,我们认为在学生的初学阶段,通常提供一些传统的表演性较强的曲目。如《天边有颗善良的星》、《虹彩妹妹》等艺术作品。在后期学习中,则不断加大难度和使用一些音乐剧的片段进行教学。
此外,从20世纪60年代后,音乐剧的表演风格趋于多元化,常使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对于这些音乐剧来说,我们并不需要一一演唱,可选取能起到最大代表作用的部分供学生学习,其余的留待欣赏使用。
(二)艺术实践
声乐教育是一种艺术实践的过程,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很要求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亲身体验。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多安排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关于音乐剧的制定和表演,对于音乐剧作品进行自主创造和改编,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想象和审美能力,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团队意识,把自己的审美感受通过音乐剧的演出表现出来。
在学校中,可以开设一些社团专门进行音乐剧表演,丰富课堂内外生活,甚至安排小型的演出和汇演,增加学生的实际演出经验。或者可以举行讲座来普及音乐剧知识,提升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于音乐剧的理解。
四、结语
在全球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音乐剧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其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如何能把音乐剧融入在声乐教学中增强声乐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多元化、和趣味性,应该引起广大声乐教师的注意。考虑从曲目选择和艺术实践两个方面为声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实践,促进声乐教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为国家培养出专门性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娜.将音乐剧元素运用声乐教学实践的借鉴和探讨[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9):297.
[2]张立秀,赵桂珍.试论高师声乐教学引入音乐剧演唱的现实意义[J].音乐创作,2012(11):175-177.
[3]龚亚虹.音乐剧的声乐教学初探[J].四川戏剧,2005(5):81.
[4]焦亦慧.试论萨拉·布莱曼音乐剧演唱对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借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144-146.
[5]张志勇.从传统声乐与音乐剧声乐差异谈音乐剧声乐教学[J].内江科技,2011,32(4):195.
[6]曾明.音乐剧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合初探[J].四川戏剧,2010(3):130-131.
[7]李媛.试论体验式教学在音乐剧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24):251.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声乐教学;音乐剧;美声唱法;通俗唱法
在当今的时代,音乐剧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出现的。它本身多姿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轻松幽默的主题,优美生动的舞台表演,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声乐学习者的嗓音和歌唱能力都具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同时进行多种唱法学习的能力。为了满足21世纪对于多功能性人才的需求,广大声乐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理念,积极大胆的把音乐剧充分融入进声乐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使得传统声乐教学能在积极稳定健康的态势中前进。
一、音乐剧简介
音乐剧本身属于都市文化的一种,风格比较明快,幽默搞笑,并且涵盖了歌唱、戏剧、舞蹈的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得舞台表演具有极大的张力。它的演唱手法集中了西洋美声和中国民歌、通俗唱法的优势,引入声乐教学后对于学习者的歌唱能力具有极大的提高。
从演唱形式上看,音乐剧具有复杂多变、自由丰富的特点,无法从单一特点对它进行概括。通俗、美声、摇滚等都属于它的演唱风格领域。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为学习者提供最大的表演空间和发挥余地。但也因此对于表演者的要求很高,要求嗓音表现力丰富、深刻的音乐感悟力等。另外,在唱法中还要适应“假声位置真声唱”的训练方法。假声是指的一种特殊的發生状态,真声唱即在实际中声音跑出去的方向要与歌者想象中的方向相反。此外,音乐剧表演与声乐表演不同的还有音乐剧中的演唱具有动态性,必须同时运用舞蹈和戏剧进行表演。因此就要求歌者具有较高的舞蹈功底,能够利用舞蹈来表达音乐剧中的感情氛围。此外,在音乐剧表演中还比较重视能够灵活切换深呼吸和浅呼吸,共鸣大多采用口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将音乐剧融入声乐教学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出符合观众审美需求的一专多能型人才,将情感的体验带给观众,进一步完善作品,用生动逼真的形体表演带给观众美的感受。
二、音乐剧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合分析
在上面中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音乐剧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这也使得音乐剧融入声乐教学中具备了初步基础。下面我们将对音乐剧融合在声乐教学中体现的艺术特性进行一定的分析。
(一)艺术性
音乐剧之所以能受到我国大众甚至于世界大众的好评与其浓重的艺术价值优质紧密的联系。尤其从1927年美国上演《演义船》音乐剧开始,主题变得更为贴合时代精神,形式上更为活泼。以后的音乐剧则大多以此为范本,追求轻松幽默又不乏内涵,70年代上映的《奶油小生》一度创造了连续演出场的神话。而英国的传统名剧《猫》则以其绝无仅有的票房引起世界惊叹。
此外,音乐剧还具备传统歌剧所不能具备的一个重大特点:通俗性。传统歌剧中虽然不乏雅俗共赏的曲目,但是仍旧对于观众的审美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与之相反的是,音乐剧本身是作为都市文化的产物存在的,具备很高的大众性。在情节设计和歌唱表演等环节多运用肢体语言来使得表现富有张力和艺术性。同时,能在声乐教学中融入音乐剧无疑对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并且能进一步推动声乐事业的发展。
(二)动态性
“载歌载舞,边演边唱”是音乐剧本身所具有的最大特色,也是音乐剧演出所具有的最大难点和亮点。这一点如果能融入到静态的声乐表演中,声乐表演将会具备更美妙的感官享受。现代舞夸张、热情的律动、抒情优缓的芭蕾,无疑能更好的把声乐表演变得动态化,更为直观的感受到热烈的舞台氛围,情节中的冲突转折。这一点对于声乐表演的舞台张力来说是一个明显的提高点。
通过动态性的声乐表演,来达到表演实时共享的效果。在实时共享的氛围下,观众更容易被舞台的气氛所感染,更加投入的去观看声乐表演。这一点对于声乐表演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和进步,同时也应该是声乐表演吸收的音乐剧的精华所在。
(三)多元化
音乐剧本身的演唱形式和风格复杂多变,包含了多种流派和表现形式。因此在演出时要求演员必须具有很高的艺术素养,仅仅单一的美声和民族唱法不能完全满足要求。通过对于音乐剧的培训,可以使得学员在声乐表演时具备更大的可塑性,掌握技能多元化。例如,最开始的《猫》《屋顶上的提琴手》《音乐之声》《窈窕淑女》等作品中,其演唱技巧里的呼吸、吐字、支持等基本与美声唱法保持一致,具备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但是在《西区故事》中“阿美利加”则在发声上更贴近于自然声,适合表达青年的原始情感。《奶油小生》则是纯粹的摇滚唱法,《歌剧院的幽灵》就比较贴近于丰富的情感表达。
音乐剧本身所具有的多元化的演唱方法的特点,对于学员在声乐表演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能使得学员在面对声乐表演的要求时候能够使用更丰富、更多元的表现形式。
(四)趣味性
音乐剧本身具有很大的喜剧特点:活泼幽默、富有趣味。因此,音乐剧在表现中必然会带有大量的喜剧元素,达到一种特殊的讽刺效果,使得整个戏剧表演能够兼顾娱乐和艺术性两方面。把音乐剧融入声乐表演中能够使得学员更好的丰富学习生活,同时也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的声乐演唱中对于声音的控制力要求非常高。但是学生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任务。从整体中看,音乐剧绝大部分的演唱难度比较小,且情节富有吸引力,对于学生在初始阶段的练习来说具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音乐剧的表演中还能使得学生兼顾到除了技术以外的一些东西,激励起学生的表演欲望,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来说也是一个较大的提高。 三、音乐剧在声乐融合中的构思
音乐剧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这也为音乐剧在声乐表演中的融合增大了难度,我们结合了多种实际教学案例,总结出一些音乐剧在声乐融合中必须要关注的点。
(一)曲目选择
在声乐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把音乐剧融入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于音乐剧的选曲中。但是由于,由于音乐剧本身的商業性以及进入中国的时间较短,使得我们在进行音乐剧曲目选择时很难寻找到合适的优秀作品。
因此,我们认为在学生的初学阶段,通常提供一些传统的表演性较强的曲目。如《天边有颗善良的星》、《虹彩妹妹》等艺术作品。在后期学习中,则不断加大难度和使用一些音乐剧的片段进行教学。
此外,从20世纪60年代后,音乐剧的表演风格趋于多元化,常使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对于这些音乐剧来说,我们并不需要一一演唱,可选取能起到最大代表作用的部分供学生学习,其余的留待欣赏使用。
(二)艺术实践
声乐教育是一种艺术实践的过程,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很要求学生的自主参与和亲身体验。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多安排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关于音乐剧的制定和表演,对于音乐剧作品进行自主创造和改编,同时也能丰富自己的想象和审美能力,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团队意识,把自己的审美感受通过音乐剧的演出表现出来。
在学校中,可以开设一些社团专门进行音乐剧表演,丰富课堂内外生活,甚至安排小型的演出和汇演,增加学生的实际演出经验。或者可以举行讲座来普及音乐剧知识,提升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对于音乐剧的理解。
四、结语
在全球多元文化盛行的今天,音乐剧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其融合了多种文化的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好评。如何能把音乐剧融入在声乐教学中增强声乐教学的艺术性、动态性、多元化、和趣味性,应该引起广大声乐教师的注意。考虑从曲目选择和艺术实践两个方面为声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实践,促进声乐教学事业的不断进步,为国家培养出专门性的声乐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娜.将音乐剧元素运用声乐教学实践的借鉴和探讨[J].安徽文学:评论研究,2008(9):297.
[2]张立秀,赵桂珍.试论高师声乐教学引入音乐剧演唱的现实意义[J].音乐创作,2012(11):175-177.
[3]龚亚虹.音乐剧的声乐教学初探[J].四川戏剧,2005(5):81.
[4]焦亦慧.试论萨拉·布莱曼音乐剧演唱对声乐演唱与教学的借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1):144-146.
[5]张志勇.从传统声乐与音乐剧声乐差异谈音乐剧声乐教学[J].内江科技,2011,32(4):195.
[6]曾明.音乐剧在声乐教学中的融合初探[J].四川戏剧,2010(3):130-131.
[7]李媛.试论体验式教学在音乐剧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24):251.
(作者单位:湘南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