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业作为重要的产业部门之一,在我县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海安建筑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呈现较快发展的态势,建筑业产值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企业开拓省内外市场的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运行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建筑业新的增长。
一、2012年海安建筑业回顾
2012年,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不利形势下,全县建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线,坚定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协调发展,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了建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业总产值668.22亿元,增长24.5 %;建筑业增加值突破130亿元,职工分配总额129.48亿元;地税入库8.1亿元,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入库4.8亿元,增长29.7%,2012年,我县建筑业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五,全市第三。
2、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全县施工产值超亿元企业41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1家、超20亿元企业7家,苏中集团、华新集团综合实力分别位居江苏百强建筑企业第2位和第17位。一批中小企业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势头迅猛,企业梯队布局逐步形成。
3、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以沿海、沿江、沿边等新兴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为主攻方向,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宣传推介、收购兼并、合作合资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形成了产值超10亿元的区域市场18个,其中50亿元以上3个,河北省市场率先超100亿元。全年承建高层建筑3583幢,其中29层以上超高层1117幢。一些规模骨干企业在承接一大批大型工业和民用工程的同时,承建了较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2013年海安建筑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海安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3.04亿元,同比增长25.9%;房屋建筑竣工产值555.85亿元,同比增长20.74%;工程结算收入637.39亿元,同比增长20.96%;实现利润总额12.74亿元,同比增长22.98%;建筑业增加值突破186.48亿元,同比增长41%;建筑业从业人员22.94万人,同比增长15.62%。
施工任务大幅提升,全年新签工程价款710.92亿元,加上往年结转的合同价款共计1293.65亿元,比去年累计合同价款1051.91亿元增长22.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766.4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83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47%;新开工面积4591.6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71.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9%;竣工面积3191.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8%。
高层、大型项目增幅明显,全年在建高层建筑4089栋,比上年同期的3583幢增长14.12%;其中29层以上超高层建筑1383栋,比上年同期的1117幢增长23.81%;承建10万㎡以上住宅小区及配套工程202个,比上年同期的131个增长54.19%
综上数据反映,我县建筑业有以下特色:。
1、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明显增多
高资质企业继续引领全县建筑业,对推进我县建筑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目前完成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48家,去年同期41家,超10亿元企业12家,去年同期仅11家企业超过10亿元。其中苏中集团2013年完成施工产值318.52亿元,华新集团完成施工产值113.52亿元。
2、省内外建筑市场业绩显著
2013年,全县建筑业省外完成建筑业产值577.9亿元,占总产值的68.69%,同比增长22.68%;省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3.35亿元,占总产值的31.31%,同比增长33.56%。省外建筑市场中,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建筑市场有13个,在省内13个地市级建筑市场中,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5亿元以上的建筑市场有9个。实现两个超百亿市场,其中河北省建筑市场居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2.31亿元,同比增长37.6%;南通市建筑市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7.36亿元,同比增长53.15%。海安本地建筑市场开拓喜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5.47亿元,同比增长51.15%。
3、专业资质完成额略有提升
历年以来,我县建筑业一直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其他专业工程为辅的建筑业产业结构。2013年,装饰装修产值11.61亿元,占全县施工产值的1.38%,除建筑工程以外的市政、公路、钢结构、消防、机电设备、桩基、起重设备等资质企业完成产值18.52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2.2%,仅比去年同期的2.05%增长了0.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县建筑业房屋建筑完成额比重极大,其余专业发展并不明显。
4、海安建筑业在全市的比重一般
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施工产值4350亿元,海安建筑业占全市19.3%,比重一般,居全市第三,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一是我县上规模建筑业企业数量较少,去年参加统计汇总企业156家,这个数据在整个南通地区排名第五;二是我县企业统计人员上报数据保守,个别企业为防来年任务指标加重难以实现,故预留部分,留待下年再报。。
三、海安建筑业发展的几点设想
1、强化对高资质企业的管理,促进高资质企业健康发展
全县近90%的施工产值都是出自于一级资质以上企业,这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全县建筑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对这些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引导企业培养和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提升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优势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2、加大中小型建筑企业扶持力度,積极引导有潜力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海安县拥有中国"建筑之乡"和江苏"建筑强县"的殊荣,但高资质企业个数、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个数少于南通地区的通州、海门、如皋等市(区)。作为建筑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有潜力的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或是通过裂变重组从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这部分建筑业企业积极发展的潜力,促进这部分企业自身的发展,协助企业做实做大,使其尽早成为全县建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加快建筑业多元化经济发展步伐,优化建筑业专业工程施工结构
建筑企业要保持持续向上发展的趋势,除了走专业结构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外,还要走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建筑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引导和鼓励建筑企业在做大做强主打项目"房屋建筑工程"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它专业工程的施工能力,提高专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它专业工程的施工规模和经营范围,加大其他产业的开发和投资力度,力求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4、加强对小型建筑企业监管,推进全县建筑行业规范化运作
在诸多二、三级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中,仍有一些企业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基础管理不健全,企业运作不规范等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个别企业管理班子形同虚设,既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技经人员,也没有专(兼)职的财会人员和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上应付了事。对这部分建筑企业,应当加强监管力度,促使其实施规范化管理和运作,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5、加大工程款项的催收力度,合理运用经营资金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运作,根据2013年统计报表反映,我县竣工项目应收工程款25.81亿元,数额巨大,触目惊心,严重制约了我县建筑企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县建筑企业不断加大催收工程回收力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工程款回收难的状况,有的项目催收多年,最终只得以司法途径来解决,有时,执行难也制约着工程款的回收。拖欠工程款,极易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我局要时刻关注建筑企业的工程款回收情况,引导企业合理统筹资金、运用资金,必要时,协助企业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2012年海安建筑业回顾
2012年,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不利形势下,全县建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上级的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线,坚定信心,坚持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协调发展,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实现了建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1、主要指标稳步增长。全县建筑业总产值668.22亿元,增长24.5 %;建筑业增加值突破130亿元,职工分配总额129.48亿元;地税入库8.1亿元,其中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入库4.8亿元,增长29.7%,2012年,我县建筑业综合排名位列全省第五,全市第三。
2、企业实力不断提升。全县施工产值超亿元企业41家,其中超10亿元企业11家、超20亿元企业7家,苏中集团、华新集团综合实力分别位居江苏百强建筑企业第2位和第17位。一批中小企业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势头迅猛,企业梯队布局逐步形成。
3、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以沿海、沿江、沿边等新兴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为主攻方向,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宣传推介、收购兼并、合作合资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形成了产值超10亿元的区域市场18个,其中50亿元以上3个,河北省市场率先超100亿元。全年承建高层建筑3583幢,其中29层以上超高层1117幢。一些规模骨干企业在承接一大批大型工业和民用工程的同时,承建了较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
二、2013年海安建筑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海安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4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3.04亿元,同比增长25.9%;房屋建筑竣工产值555.85亿元,同比增长20.74%;工程结算收入637.39亿元,同比增长20.96%;实现利润总额12.74亿元,同比增长22.98%;建筑业增加值突破186.48亿元,同比增长41%;建筑业从业人员22.94万人,同比增长15.62%。
施工任务大幅提升,全年新签工程价款710.92亿元,加上往年结转的合同价款共计1293.65亿元,比去年累计合同价款1051.91亿元增长22.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1766.4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183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47%;新开工面积4591.66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加271.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29%;竣工面积3191.7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78%。
高层、大型项目增幅明显,全年在建高层建筑4089栋,比上年同期的3583幢增长14.12%;其中29层以上超高层建筑1383栋,比上年同期的1117幢增长23.81%;承建10万㎡以上住宅小区及配套工程202个,比上年同期的131个增长54.19%
综上数据反映,我县建筑业有以下特色:。
1、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明显增多
高资质企业继续引领全县建筑业,对推进我县建筑业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目前完成建筑业产值超亿元企业48家,去年同期41家,超10亿元企业12家,去年同期仅11家企业超过10亿元。其中苏中集团2013年完成施工产值318.52亿元,华新集团完成施工产值113.52亿元。
2、省内外建筑市场业绩显著
2013年,全县建筑业省外完成建筑业产值577.9亿元,占总产值的68.69%,同比增长22.68%;省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63.35亿元,占总产值的31.31%,同比增长33.56%。省外建筑市场中,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10亿元的建筑市场有13个,在省内13个地市级建筑市场中,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超5亿元以上的建筑市场有9个。实现两个超百亿市场,其中河北省建筑市场居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42.31亿元,同比增长37.6%;南通市建筑市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7.36亿元,同比增长53.15%。海安本地建筑市场开拓喜人,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5.47亿元,同比增长51.15%。
3、专业资质完成额略有提升
历年以来,我县建筑业一直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其他专业工程为辅的建筑业产业结构。2013年,装饰装修产值11.61亿元,占全县施工产值的1.38%,除建筑工程以外的市政、公路、钢结构、消防、机电设备、桩基、起重设备等资质企业完成产值18.52亿元,占全县总产值的2.2%,仅比去年同期的2.05%增长了0.1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县建筑业房屋建筑完成额比重极大,其余专业发展并不明显。
4、海安建筑业在全市的比重一般
2013年,全市累计完成施工产值4350亿元,海安建筑业占全市19.3%,比重一般,居全市第三,究其原因,本人认为:一是我县上规模建筑业企业数量较少,去年参加统计汇总企业156家,这个数据在整个南通地区排名第五;二是我县企业统计人员上报数据保守,个别企业为防来年任务指标加重难以实现,故预留部分,留待下年再报。。
三、海安建筑业发展的几点设想
1、强化对高资质企业的管理,促进高资质企业健康发展
全县近90%的施工产值都是出自于一级资质以上企业,这些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全县建筑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对这些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引导企业培养和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加强企业的专业化管理,提升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优势企业健康向上发展。
2、加大中小型建筑企业扶持力度,積极引导有潜力的中小型建筑企业做大做强
海安县拥有中国"建筑之乡"和江苏"建筑强县"的殊荣,但高资质企业个数、总承包、专业承包企业个数少于南通地区的通州、海门、如皋等市(区)。作为建筑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有潜力的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或是通过裂变重组从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这部分建筑业企业积极发展的潜力,促进这部分企业自身的发展,协助企业做实做大,使其尽早成为全县建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加快建筑业多元化经济发展步伐,优化建筑业专业工程施工结构
建筑企业要保持持续向上发展的趋势,除了走专业结构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外,还要走多元化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建筑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引导和鼓励建筑企业在做大做强主打项目"房屋建筑工程"的同时,不断提升其它专业工程的施工能力,提高专业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其它专业工程的施工规模和经营范围,加大其他产业的开发和投资力度,力求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4、加强对小型建筑企业监管,推进全县建筑行业规范化运作
在诸多二、三级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中,仍有一些企业存在规章制度不完善,基础管理不健全,企业运作不规范等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建筑业的健康发展。个别企业管理班子形同虚设,既没有专职的管理人员和技经人员,也没有专(兼)职的财会人员和统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上应付了事。对这部分建筑企业,应当加强监管力度,促使其实施规范化管理和运作,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5、加大工程款项的催收力度,合理运用经营资金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运作,根据2013年统计报表反映,我县竣工项目应收工程款25.81亿元,数额巨大,触目惊心,严重制约了我县建筑企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县建筑企业不断加大催收工程回收力度,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工程款回收难的状况,有的项目催收多年,最终只得以司法途径来解决,有时,执行难也制约着工程款的回收。拖欠工程款,极易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我局要时刻关注建筑企业的工程款回收情况,引导企业合理统筹资金、运用资金,必要时,协助企业利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