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φc)。用它们分析了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规律,研究了它们与全球增暖、臭氧(O3)异常和极地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半球10 hPa层高纬6~8月为反气旋(A)控制;9月~3月为气旋(C)控制。春季环流转型(C→A)缓慢;秋季转型(A→C)迅速。(2)P、S异常的年际变化具有同步性,故异常分析仅取P进行。隆冬(1月)P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年际尺度(10年以下周期)振荡,不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盛夏(7月)极地反气旋强度年代际变化显著。(3)隆冬极地气旋中心位置的异常明显大于盛夏反气旋。(4)极区中平流层平均气温的演变1、7月迥异,但它们与P的演变同步;与全球增暖趋势无显著相关,但7月P与O3异常有显著正相关。(5)隆冬(1月)10 hPa气旋强度指数P与极地涛动指数AO存在显著正相关,故可用10 hPaP~′表示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