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网页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句句掏心的话语,让我细细品味着孩子们成长的甜蜜,也咀嚼着别离的滋味。突然,我的视线停留在了一张照片上:班长李志拉着张强的手,眸子里闪着友善的清澈;张强真诚的眼神透着几分羞涩。此时,我的思绪不由回到了两年前,回到了那个曾引发轩然大波的夜晚。
在一堂晚自习课上,张强擅自调换座位,值日班长李志要求他回到原位。不料,张强却用污言秽语谩骂李志,李志一拳打在张强的脸上,愤怒的张强拿起椅子向李志头部砸去,李志眉骨上方被椅子的铁脚刮到,挂了彩。
这起突发事件,使我和我的班级一夜之间处在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站出来为此事负责。我主动要求以取消年度考核评优来为此次事件承担责任,得到了领导的理解与认同。
惩戒,营造成长空间
班长李志工作认真负责,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事发后,任课老师反映他课上不专心,同学反映他课下神情恍惚。
于是,我找来李志谈话。见面时,我发现他几天来无助的眼神有了笑容。他说:“老师,如何惩罚我?让我悬着的心早点放下来!”
李志的态度让我感到欣慰。按照学校规定,李志要接受行政记过处分。但处分结果公布后,他的反应比较强烈。
“我是在管理班级时被迫还手的。张强挑衅在前,我不能忍气吞声吧?”
李志不服是我意料中的事。通过推心置腹的谈话,李志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学生,要考虑的是以错误来警戒往后,使自己人格更完善,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
其实,惩戒并非处罚了事,惩戒后的心理抚慰更为重要。老师不能仅仅为了“以敬效尤”,把惩戒或当作个人情绪的宣泄方式,或当作用来立威的武器。惩戒只有本着教育人、促进人发展的目的,才能真正为学生营造成长空间。
惩戒,口服还须心服
张强认为自己在班主任心目中印象不好,李志是班长,因此班主任处理事件肯定会偏袒李志,结果会对自己不利。
为了消除张强的主观臆测,我出示了他之前因犯错写下的一叠认错保证书,让他明白:如果因为一次打架记一个行政记过处分,根据这些保证书上的过错记录,自己会领受多少处分?假如你是李志,受到行政记过处分,是否觉得公平?通过多次谈话,张强从内心明白了班主任并没有偏袒班长,表示诚心接受学校的惩处。
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须遵守公平公正原则。惩者,以正其心也;戒者,以绝其行也。受惩戒者口服心服,惩戒之目的才能实现。张强后来的表现印证了这一点。
惩戒,克服负能量是前提
任何惩戒都难免会承载负能量,这件事的最大负能量来自张强的父亲。事件发生后,张父基本的态度是不合作:拒绝来校商议处理方案,提出许多无理要求,如要求重罚班长,后又声称其子身心受到伤害要求学校承担责任,再后来居然污言秽语辱骂老师,扬言要“修理”班长、“教训”老师。张父的言行无疑使事件处理陷入了困境。
怎样化解这一阻力?我们以坦诚化解对峙,譬如送张强去医院诊治,确认身体无碍以消除家长顾虑,并传递我们的善意,缓解张父的对抗情绪;通过张强及其母亲告知事件真相和处理方案,以此表明我们的基本态度;借助张母劝导,以减少张父对儿子的不良影响;重点做好张强本人的教育工作,使他对其父亲的言行有正确的是非判断。
最终给张强的惩戒是“留校察看一年”。给出处分意见当天,张强在我QQ上留言:“我为我父亲出言不逊感到羞愧。老师,我们对不起您!”
惩戒,必须敬始慎终
事发后的第二个学期,李志参加省市几项大赛获得优秀成绩,还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所受处分被提前撤销。在事发后的第三个学期,张强的考试成绩全部合格,所受处分也随之撤销。毕业前,他们两人到同一家单位实习,双双被留用。昔日对手成为未来同事,就有了本文开头描述的那张照片。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段话:“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作为教育者,如何看待惩罚,如何实施惩罚,绝非易事。看着这张照片,我在工作札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感悟:
“要使惩戒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洗礼,必须敬始而慎终。‘敬始’,就是要选择惩戒最佳方式,创造相宜环境,把握惩戒力度,确定恰当的教育目标;‘慎终’,就是要积极进行惩戒过程管理,为了实现目标,时刻怀揣关爱、警觉之心,把握学生的各种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作者单位: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214153)
责任编辑 颜雪梅
在一堂晚自习课上,张强擅自调换座位,值日班长李志要求他回到原位。不料,张强却用污言秽语谩骂李志,李志一拳打在张强的脸上,愤怒的张强拿起椅子向李志头部砸去,李志眉骨上方被椅子的铁脚刮到,挂了彩。
这起突发事件,使我和我的班级一夜之间处在了舆论漩涡的中心。
作为班主任,我必须站出来为此事负责。我主动要求以取消年度考核评优来为此次事件承担责任,得到了领导的理解与认同。
惩戒,营造成长空间
班长李志工作认真负责,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事发后,任课老师反映他课上不专心,同学反映他课下神情恍惚。
于是,我找来李志谈话。见面时,我发现他几天来无助的眼神有了笑容。他说:“老师,如何惩罚我?让我悬着的心早点放下来!”
李志的态度让我感到欣慰。按照学校规定,李志要接受行政记过处分。但处分结果公布后,他的反应比较强烈。
“我是在管理班级时被迫还手的。张强挑衅在前,我不能忍气吞声吧?”
李志不服是我意料中的事。通过推心置腹的谈话,李志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作为一名优秀学生,要考虑的是以错误来警戒往后,使自己人格更完善,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
其实,惩戒并非处罚了事,惩戒后的心理抚慰更为重要。老师不能仅仅为了“以敬效尤”,把惩戒或当作个人情绪的宣泄方式,或当作用来立威的武器。惩戒只有本着教育人、促进人发展的目的,才能真正为学生营造成长空间。
惩戒,口服还须心服
张强认为自己在班主任心目中印象不好,李志是班长,因此班主任处理事件肯定会偏袒李志,结果会对自己不利。
为了消除张强的主观臆测,我出示了他之前因犯错写下的一叠认错保证书,让他明白:如果因为一次打架记一个行政记过处分,根据这些保证书上的过错记录,自己会领受多少处分?假如你是李志,受到行政记过处分,是否觉得公平?通过多次谈话,张强从内心明白了班主任并没有偏袒班长,表示诚心接受学校的惩处。
惩戒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须遵守公平公正原则。惩者,以正其心也;戒者,以绝其行也。受惩戒者口服心服,惩戒之目的才能实现。张强后来的表现印证了这一点。
惩戒,克服负能量是前提
任何惩戒都难免会承载负能量,这件事的最大负能量来自张强的父亲。事件发生后,张父基本的态度是不合作:拒绝来校商议处理方案,提出许多无理要求,如要求重罚班长,后又声称其子身心受到伤害要求学校承担责任,再后来居然污言秽语辱骂老师,扬言要“修理”班长、“教训”老师。张父的言行无疑使事件处理陷入了困境。
怎样化解这一阻力?我们以坦诚化解对峙,譬如送张强去医院诊治,确认身体无碍以消除家长顾虑,并传递我们的善意,缓解张父的对抗情绪;通过张强及其母亲告知事件真相和处理方案,以此表明我们的基本态度;借助张母劝导,以减少张父对儿子的不良影响;重点做好张强本人的教育工作,使他对其父亲的言行有正确的是非判断。
最终给张强的惩戒是“留校察看一年”。给出处分意见当天,张强在我QQ上留言:“我为我父亲出言不逊感到羞愧。老师,我们对不起您!”
惩戒,必须敬始慎终
事发后的第二个学期,李志参加省市几项大赛获得优秀成绩,还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所受处分被提前撤销。在事发后的第三个学期,张强的考试成绩全部合格,所受处分也随之撤销。毕业前,他们两人到同一家单位实习,双双被留用。昔日对手成为未来同事,就有了本文开头描述的那张照片。
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段话:“凡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也是一种义务。”作为教育者,如何看待惩罚,如何实施惩罚,绝非易事。看着这张照片,我在工作札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感悟:
“要使惩戒成为学生成长中的洗礼,必须敬始而慎终。‘敬始’,就是要选择惩戒最佳方式,创造相宜环境,把握惩戒力度,确定恰当的教育目标;‘慎终’,就是要积极进行惩戒过程管理,为了实现目标,时刻怀揣关爱、警觉之心,把握学生的各种状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
(作者单位:无锡汽车工程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无锡 214153)
责任编辑 颜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