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经验与思考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azum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庄笔记》一书可以追溯至《雨花》杂志的约稿。主编朱辉先生询问,能否承担一个散文专栏,每一篇五千字上下,至少延续六期。我向来觉得专栏是一个负担,犹豫了几天,终于还是应承了下来,题目即定为《村庄笔记》。陆续写出了六篇,似乎意犹未尽,干脆将专栏扩大为十二期,专栏结束之后又在其他刊物发表了几篇。现在考虑将这些散文汇聚起来,结集出版。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曾经作为知青在乡村生活了几年。我的知识库存之中,乡村经验构成了一个深刻而巨大的烙印,潜在地影响我为人处世的态度。下乡插队结束之后,我仍然陆陆续续地走访过一些村庄,种种印象与知青时的记忆相互交织,感慨丛生。多年以前,我曾经发表过一篇很长的散文记叙这些感慨,题目即是《村庄笔记》。这篇散文之中的若干片断仿佛一直暗中持续生长,甚至如同过于茂盛的树枝冒失地伸到了另一些散文之中。
  环顾左右,下乡插队是许多同龄人乡村经验的共同来源。更大范围内,乡村构成了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一个特殊的情结。许多知识分子与乡村具有千丝万缕的复杂纠葛。他们渴求新知,投身各种社会运动,曾经踌躇满志,也曾经遭遇重大挫折。然而,无论走出多远,乡村始终是他们的一个潜在的精神轴心。
  许多知识分子时常觉得,广袤的大地和辛劳的农民养育了他们。尽管置身城市,出入种种文化机构,他们仍然熟悉乡村,关注乡村,对于挣扎于重压之下的农民深为同情,以启蒙者的姿态号召农民挺起脊梁,反抗一切剥削和压迫,从而点燃乡村的革命火焰。陷入困厄的时候,这些知识分子又从城市星星点点地散落到乡村,接受农民的教育、改造和监督,反省各种自以为是的精神痼疾。如今看来,知识分子下放乡村既是一种惩戒,也是一种重返民间的社会调查。多年之后,知识分子摆脱了生存危机以及歧视、胆战心惊和委曲情绪,另一种收获逐渐显露出来:由于脚踏大地,手执锄头与镰刀,与农民嘘寒问暖,他们不知不觉地穿过了那个时代一套流行的词藻组成的帷幕,亲眼见到了一个真实的乡村。
  乡村是一个辽阔的地域,始终粗糙而坚硬地存在;乡村又是一个概念,拥有迥异的内涵,承载形形色色的诠释、期待、想象和叙事。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从乡村汲取的灵感远为不同。我曾在一篇论文之中指出,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曾经塑造种种大相径庭的乡村形象:粮食生产基地的乡村,战火燃烧的乡村,负责精神生产的乡村,城乡对立的乡村,作为民族文根系的乡村,还有一些面目模糊甚至涵义矛盾的乡村。这些乡村叙事的错杂交叠表明,历史文化曾经分配乡村扮演各种角色,完成预定的主题。
  目前为止,现代社会正在以各种方式消化乡村,古老的农耕文明仿佛进入尾声。传统的乡村文化正在解体,城市文化显现出强大的吸附力。年轻一代纷纷提起行囊移居城市,乡村的活力急剧衰减。工业与现代经济开始格式化一部分乡村,土地与工厂、企业、科技园区、房地产、购物中心的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传统的粮食生产几乎无人问津。更大一部分乡村深藏于起伏的山脉皱折之间,远离城市的辐射,荒芜的田野静静地摊在阳光之下,阒无人迹。乡村能否依赖自身的内在能量重新动员和集结,并且在现代性的平台上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
  撰写这个专栏的时候,有的村庄从记忆之中浮出,有的村庄是故地重游,也有几个村庄是首次到访。我没有走多远,这些村庄围绕于我居住的这个城市周边,驾车即可抵达。我迅速意识到,古代诗文之中恬静的田园山水已经一去不返,“桃花源”仅仅是一个传说之中的典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只能短暂地挽留清闲的游客。许多村庄拥有可圈可点的历史,可是,这些故事无法跨越巨大的历史断裂延伸到現今的生活。那些朝廷重臣或者状元、榜眼、探花只能充当闲聊之际的谈资,家族、姓氏、血缘的意义逐渐被机关、社区、人事档案或者上下级关系淹没;一些老宅子还悬挂着“耕读传家”之类的对联,可是,所有的人都明白,“耕”与“读”之间的循环已经中断—“耕”所获得的收入无法供养“读”,“读”有所成之后也很少反哺“耕”。几个村庄存留了若干历史遗迹,令人遥想凭吊;还有几个村庄人去楼空,寂静而荒凉,偌大的村庄如同一具僵硬而空洞的躯壳。
  我深为不解的是,几乎所有村庄里的房子都像一堆乱石,这儿一撮,那儿一簇,朝向不一,款式各异。许多房子一层一层地摞上去,危若累卵,楼下的围墙尽量撑大空间而不愿与周边的墙壁对齐。资金不足的时候,盖了一半的房子就地搁下,生锈的钢筋和刚刚涂上泥浆的砖块裸露在空中。我感到意外的另一个现象是,村庄里的汽车如此之多。见到一辆锃亮的汽车泊在池塘旁边,泊在一堵废弃的砖墙之下或者泊在一棵落满灰土的果树下,怪异之感挥之不去。工业社会的钢铁与集成电路越来越密集地嵌入村庄,不动声色地重构传统的农业王国。真的还是农业王国吗?我忽然记起,穿行于这些村庄的时候,我几乎没有看到农民在田野里劳作,也没有看到“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的乡村日常图景。
  村庄是农耕社会的基本社会单元,村庄汇聚了祖先、宗族、传统、风俗和社会关系、生产资料,多数农民生长于村庄,终老于村庄。然而,这个社会单元正在遭受各种力量的瓦解。对于许多人说来,村庄的涵义已经收缩为“故乡”。无法预知未来如何重塑村庄。这本书所做的仅仅是,记录若干我对于村庄的所见、所闻、所思。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张爱玲写出短篇小说《色,戒》和长篇小说《小团圆》,迎来了创作生命的“第二春”。《色,戒》明暗对照,短小精悍,内力饱满,是少见的佳作。关于它的主题和细节,评论家们有五花八门的解读。有的从政治上比附,斥为汉奸文学,或是穿凿附会,将“蜀腴”川菜馆解释为“蜀狱也,影射胜利后汉奸一网打尽、统统下狱”。也有另一种说法,认为小说触及了张爱玲自身的隐痛。郢书燕说,所在多有。李安导演的同名电影对小
期刊
在非常时期里,没了外卖和下馆子的机会,每天都在想办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于是君子进庖厨。某日做饭,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留学往事:一次请德国室友尝白菜肉丝炒年糕。他吃后赞不绝口。问原料为何,答曰,白菜、肉丝、年糕。问佐料为何,答,料酒和盐。但他料定绝不可能只此,我必定有神秘佐料不肯示人。解释了半天,只得搬出形而上学来:我国饭食讲求配伍。所谓配伍就是一加一大于二。神秘佐料就是肉丝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在高温下
期刊
好几位朋友向我推荐《下沉年代》(The Unwinding),豆瓣读书评论对它一片赞扬,有人认为此书相当于美国当代史的《万历十五年》。我的看法是,乔治·帕克(George Packer)的叙事能力确实不错,但作为一种美国断代叙事,它还是缺少早先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那种灵动风采,论到对观察对象的平视白描以及纤秾合度的叙述表达,我觉得彼得·海斯勒似乎更胜一筹。为什么大家评价如此之高?粗略看了下
期刊
《战争哀歌》翻译者夏露博士和我是同级不同系的校友,上大学的时候都住在“31楼”。我拿到文稿后,一口气看完,却久久不知如何下笔。心中尚有万千感慨和忧伤,却一时无从言说。这几天,心中一直萦绕着哀伤的吟唱,从时间之河飘曳而来,从那个遥远的有着高高的棕榈树和火红的凤凰花的国度缓缓而来,于是知道我必须写些什么。  《战争哀歌》是越南作家保宁写的半自传体的小说,美国和越南之间的战争是它的背景,和传统的厚重沉潜
期刊
傅立叶是谁  “傅立叶级数”,远比傅立叶有名,不过法国多事之秋中的数学家傅立叶其人,也有不少故事。  傅立叶(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出生于离巴黎不远的小城欧塞尔(Auxerre)的一个裁缝之家。九岁成了孤儿之后,进入本笃会(Benedictines)修道院,又在本地的一所军事学校继续读书,开始爱上了数学。他在教室里到处捡人家丢弃的蜡燭头,晚
期刊
制造科学:超纲的书名《現代科学史》[ 英] 彼得·J. 鲍勒[ 英] 伊万·R. 莫鲁斯著朱 玉 曹 月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20 年版  中文出版界引入国外学术著作时,经常有修改标题的习惯。比如电子工业出版社二○一八年出版的《现代科学简史:从蒸汽机到??求偶》,原名“The Making of Modern Science: Science, Technology, Medicine and Mo
期刊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个里程碑著作,今人谈词学很难绕过这道坎。最为脍炙人口的是他的三种“境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人民文学出版社19
期刊
我依然不明白他是如何想出它的。  —理查德·费曼一对数学精灵  一八二六年秋天,二十四岁的挪威青年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Niels Henrik Abel)来到巴黎,此时的他已经取得非凡的数学成就,包括证明五次和五次以上方程没有一般根式解,正在等待法兰西科学院大咖们的赏识和肯定。在离阿贝尔住处几公里远的路易学校,十五岁的法国少年埃瓦里斯特·伽罗瓦(?variste Galois)却遇到麻烦,在进
期刊
一、旧版和新版  《杂论集》(Vermischte Bemerkungen)是维特根斯坦的一部言论集,或曰札记精选录,由他的学生冯·赖特教授编选,英译本易名为《文化和价值》(Culture and Value)。可以说,维氏受到最广泛阅读的著作就是这本《文化和价值》。作为一本编选读物,它在出版后有过几次修订,说起来也是有点意思的。  此书的德语本初版于一九七七年。一九七八年再版增补了若干条目。一九
期刊
一九二八年四月,鲁迅在《语丝》杂志发表了一篇短文,题为《在上海的鲁迅启事》,后来又收入到他的《三闲集》中。这篇文章,本属游戏之作;至于文章的背景,许钦文在五十年后的《〈鲁迅日记〉中的我》中有翔实记载。此事的原委大约是当初在杭州确有一个人假扮过鲁迅行骗,不久即遭拆穿。事情至此应该算是结束了,未曾想在整整九十年后,这位“杭州鲁迅”又现身了,不过是在一篇小说里,担当着第一主角的身份。这篇小说便是房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