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社会经过近40年改革开放后,积累了大量民间财富。与此同时,城镇化进程的提速需要更多公共产品建设投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将PPP提升到政府决策的高度。PPP模式将社会资本供给和公共产品需求两端有机结合起来,给社会资本提供了分享未来中国增长与发展成果的广阔平台。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推行实施,河北省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采用PPP模式成为替代政府包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新型投融资方式。政府通过PPP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转变工作职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质量,并在区域内创造新型经济增长模式。河北省推介PPP项目的实践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囿于项目投资周期长、收益难以保障等问题,社会资本对PPP模式持观望等待态度,PPP项目签约率仅达到20%左右。本文以河北省PPP项目为研究主体,对已落地投入建设的“邯郸科创园”PPP项目进行调研,重点分析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关注的项目收益问题。论文首先分别对PPP模式的含义、分类及关键影响因素进行相应的文献综述,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进行介绍。其次,从公共产品理论、项目区分理论和物有所值理论对PPP模式进行分析说明;简要介绍“邯郸科创园”PPP项目背景,对项目运作流程进行梳理,分析项目投融资方式,明确资金来源,界定收益对象。再次,识别项目可行的收益来源方式,如项目运营收入、政府补贴收入,为后续收益预期分析做准备。最后基于已有文献,归纳适用于我国PPP模式的项目收益分配原则、模式,分析本项目的收益分配模式,对社会资本方收益进行估算。分析案例中影响企业收益获取的有关因素,寻找项目特许经营权协议涉及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补偿机制、运营期服务收费定价、融资鼓励政策内容中政府方存在的缺陷及不足之处。本文以社会资本方作为研究切入点,分析在与政府合作过程中企业可行的收益分配模式,帮助政府公共部门在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建设的前期工作中把握关键节点,并据此达成对应的管理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和关注,吸引多方社会资本投入到我省PPP模式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