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处于“同一危机期”,有必要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引入中国后,至今未形成明确统一的界定; 而国内研究者们将研究重心集中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发展特点及相关因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埃里克森于20世纪30年代把同一性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学科。同一性的形成是个终生的过程,但却容易在青年期出现危机。青年期的自我觉醒和各种本能冲动的高涨助长了青年同一性危机;青春期身体的急剧变化促使青年要急切地认识自己,使青年处于不断的自我探索和极度的自我关注中。在这种探索和关注中,他人的评价无疑成为一面重要的镜子。承担了社会义务压力的青年急切地想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临着主我和客我间的冲突和抉择。因此,青年期也是“同一危机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日益成形,面对各种变化与多重选择,容易产生迷惘以及对生活角色的不确定,对之前经历的各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表示怀疑。因此,了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是很重要的。
自我同一性在国内心理学中有3 种译法:(1)张春兴教授在《教育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统合;(2)车文博教授在《人本主义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认同;(3)孙名之教授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1983)、《弗洛伊德主义论评》(1992)、《青少年:同一性与危机》(1998)中,黄希庭在《人格心理学》(1998)中,阎巩固在《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2000)中译为自我同一性。由此可见,自我同一性作为从西方心理学中引入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郭金山2004年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一文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心理社会现象,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间维度中,个体主观的自我一致及自身内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性;第二,从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个体的人格发展,认为自我与环境是协调发展的,个体清楚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清楚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第三,指个人同一性及其在民族、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中所表明的集体同一性,在个人心中的一致性的保持和整合;第四,是指个体心目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的我的同一。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及发展特点
国内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有不同研究取向,如访谈、问卷、量表等。例如,郑涌、黄希庭自编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①张日昇等参考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分类标准,编制了自我同一性形成度自我测定问卷,其中包括三个分量表,即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②
郭金山等采用重译法对Bennion 和Adams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标准化量表(EOM-EIS-2)进行了再次修订,对不符合我国语言和文化习惯的项目作了修改并尽量保持原义。③
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张日昇对中国青年(高中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表明,“现在的自我投入”尺度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表现出比高中生更能积极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的心理倾向;而“过去的危机”尺度表现出显著的发展差异,大学生比高中生有更强烈的“危机”体验,并表现出较强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④马兰等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较晚,特别是大一、大二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理解较差,常常找不到自我。⑤王树青的研究则表明,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⑥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
家庭因素。第一,亲子沟通。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性问题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在亲子沟通的开放性维度上,早闭状态和获得状态的大学生得分最高,其次是延缓状态,最后是扩散状态;在问题维度的得分上,同一性扩散状态的大学生显著高于获得状态、延缓状态和早闭状态的大学生。⑦第二,教养态度。王树青等人2008年所做的父母权威与自我同一性相关性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权威性以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为中介,正向预测同一性获得状态,负向预测扩散状态;父母教养权威性对延缓状态既有一定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以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为中介产生间接影响。
社会因素。张日昇还对中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地位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文化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具有重大影响。⑧
其他因素。第一,人格特征。郭金山、车文博2004年的研究发现,同一性扩散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情绪性呈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负相关;成就型同一性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叶景山研究表明,同一性完成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性延缓状况和早期闭合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⑨第二,心理健康。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均认为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可以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同一性危机将影响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比如叶景山的研究表明,同一性完成状况者的心理症状得分最低,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同一性延缓状况者的心理症状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早期闭合状况者和同一性扩散状况者介于两者之间。第三,网络。有人认为,网络对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作用不是单一的。一方面,青少年在网络中极易获得消极的自我同一性,表现为自我认识水平降低、自我体验水平降低、自我调控水平降低等;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也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多重自我的空间,为培养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提供了现实途径。一些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成瘾者在自我同一性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成瘾者在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这三个方面都显著低于非成瘾者,而自我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程度进行预测。第四,职业生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有研究表明,个体自我同一性地位的高低可以预测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对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对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⑩
已有研究的特点及未来研究展望
研究特点。从以上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研究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涉及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特点、发展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并且扩展到了网络、职业生涯等相关领域,但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如何建立的实证研究较少。二、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测量的方法。大多数研究者要么直接采用,要么编译修订国外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测量问卷,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马锡尔、加藤厚等外国学者对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划分标准。三、目前的研究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趋势和水平,这对于解决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未来研究展望。首先,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仍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国内对其认识不一,因此有必要对其本质及内涵作进一步探讨。其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的研究还需深入。虽然国内许多研究者已经从年龄、性别等方面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但方法比较单一,多采用测量方法,结果也不尽一致。今后的研究需要把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起来,使测量工具更加精确化、本土化。再次,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建立的影响因素。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建立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如大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明确各种因素与自我同一性之间的作用关系,并通过教学实验、个案辅导等方式探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立的有效途径。(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注释
①郑涌,黄希庭:“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1998年第3期。
②④⑧张日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年第4期。
③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2期。
⑤马兰,张兴红:“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调查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⑥王树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第24卷第2期。
⑦王树青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1期。
⑨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
⑩陈永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同一性相关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危机
自我同一性的概念
埃里克森于20世纪30年代把同一性的概念引入了心理学,后来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等学科。同一性的形成是个终生的过程,但却容易在青年期出现危机。青年期的自我觉醒和各种本能冲动的高涨助长了青年同一性危机;青春期身体的急剧变化促使青年要急切地认识自己,使青年处于不断的自我探索和极度的自我关注中。在这种探索和关注中,他人的评价无疑成为一面重要的镜子。承担了社会义务压力的青年急切地想了解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印象,面临着主我和客我间的冲突和抉择。因此,青年期也是“同一危机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人生观日益成形,面对各种变化与多重选择,容易产生迷惘以及对生活角色的不确定,对之前经历的各阶段所建立起来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表示怀疑。因此,了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是很重要的。
自我同一性在国内心理学中有3 种译法:(1)张春兴教授在《教育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统合;(2)车文博教授在《人本主义心理学》(1998)中译为自我认同;(3)孙名之教授在《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1983)、《弗洛伊德主义论评》(1992)、《青少年:同一性与危机》(1998)中,黄希庭在《人格心理学》(1998)中,阎巩固在《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2000)中译为自我同一性。由此可见,自我同一性作为从西方心理学中引入的概念,在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郭金山2004年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题为《自我同一性与相关概念的辨析》一文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认为自我同一性是一种心理社会现象,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时间维度中,个体主观的自我一致及自身内在的不变性和连续性;第二,从社会环境和历史文化的角度考察个体的人格发展,认为自我与环境是协调发展的,个体清楚自己是谁,在社会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能清楚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第三,指个人同一性及其在民族、政治、宗教等意识形态中所表明的集体同一性,在个人心中的一致性的保持和整合;第四,是指个体心目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的我的同一。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及发展特点
国内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测量有不同研究取向,如访谈、问卷、量表等。例如,郑涌、黄希庭自编了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量表。①张日昇等参考日本心理学家加藤厚提出的自我同一性分类标准,编制了自我同一性形成度自我测定问卷,其中包括三个分量表,即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②
郭金山等采用重译法对Bennion 和Adams的自我同一性状态客观测量标准化量表(EOM-EIS-2)进行了再次修订,对不符合我国语言和文化习惯的项目作了修改并尽量保持原义。③
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张日昇对中国青年(高中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表明,“现在的自我投入”尺度有显著差异,大学生表现出比高中生更能积极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去的心理倾向;而“过去的危机”尺度表现出显著的发展差异,大学生比高中生有更强烈的“危机”体验,并表现出较强的“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④马兰等对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研究发现,我国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较晚,特别是大一、大二学生的自我认识和理解较差,常常找不到自我。⑤王树青的研究则表明,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多地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⑥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相关因素研究
家庭因素。第一,亲子沟通。亲子沟通中的开放性问题对同一性状态有直接预测作用。在亲子沟通的开放性维度上,早闭状态和获得状态的大学生得分最高,其次是延缓状态,最后是扩散状态;在问题维度的得分上,同一性扩散状态的大学生显著高于获得状态、延缓状态和早闭状态的大学生。⑦第二,教养态度。王树青等人2008年所做的父母权威与自我同一性相关性研究发现,父母教养权威性以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为中介,正向预测同一性获得状态,负向预测扩散状态;父母教养权威性对延缓状态既有一定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以信息风格和扩散风格为中介产生间接影响。
社会因素。张日昇还对中日青年的自我同一性地位进行了跨文化比较研究。研究表明,文化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具有重大影响。⑧
其他因素。第一,人格特征。郭金山、车文博2004年的研究发现,同一性扩散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情绪性呈比较显著正相关,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负相关;成就型同一性与人际关系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外向性、善良、智慧、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叶景山研究表明,同一性完成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正相关,同一性延缓状况和早期闭合状况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⑨第二,心理健康。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均认为自我同一性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可以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同一性危机将影响大学生个体心理健康。比如叶景山的研究表明,同一性完成状况者的心理症状得分最低,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同一性延缓状况者的心理症状得分最高,心理健康状况最差;早期闭合状况者和同一性扩散状况者介于两者之间。第三,网络。有人认为,网络对于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作用不是单一的。一方面,青少年在网络中极易获得消极的自我同一性,表现为自我认识水平降低、自我体验水平降低、自我调控水平降低等;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也为人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发展多重自我的空间,为培养青少年自我同一性提供了现实途径。一些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青少年与非成瘾者在自我同一性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成瘾者在现在的自我投入、过去的危机和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这三个方面都显著低于非成瘾者,而自我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程度进行预测。第四,职业生涯。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职业生涯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有研究表明,个体自我同一性地位的高低可以预测他们在选择职业时对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即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对个体职业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预测作用。⑩
已有研究的特点及未来研究展望
研究特点。从以上国内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研究来看,主要有以下特点:一、研究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涉及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特点、发展趋势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并且扩展到了网络、职业生涯等相关领域,但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如何建立的实证研究较少。二、研究方法上多采用测量的方法。大多数研究者要么直接采用,要么编译修订国外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测量问卷,很大程度上借鉴了马锡尔、加藤厚等外国学者对自我同一性的结构划分标准。三、目前的研究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特点、趋势和水平,这对于解决大学生日常心理问题、做好大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未来研究展望。首先,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仍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国内对其认识不一,因此有必要对其本质及内涵作进一步探讨。其次,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特点的研究还需深入。虽然国内许多研究者已经从年龄、性别等方面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但方法比较单一,多采用测量方法,结果也不尽一致。今后的研究需要把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起来,使测量工具更加精确化、本土化。再次,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建立的影响因素。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对影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与建立的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如大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明确各种因素与自我同一性之间的作用关系,并通过教学实验、个案辅导等方式探索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建立的有效途径。(作者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注释
①郑涌,黄希庭:“自我同一性状态对时间透视体验的结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1998年第3期。
②④⑧张日昇:“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心理科学》,2000年第4期。
③郭金山,车文博:“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第2期。
⑤马兰,张兴红:“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调查研究”,《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第5期。
⑥王树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第24卷第2期。
⑦王树青等:“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第1期。
⑨叶景山:“大学生自我同一性、自尊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
⑩陈永艳:“大学生职业价值观与自我同一性相关性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