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课堂教育的作用与操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课堂不仅要承担培育和发展学生认知素养的任务,而且也要承担发展和完善学生情操、态度和人格素质方面的重要任务。该文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实际,就组织课堂心理“对流”,构建和谐课堂的理念、模型以及操作方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课堂改革;心理“对流”;模型建构;操作方略
课堂教育发端于16世纪的西欧,其主要特点就是教师以特定的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对象,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它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自创立以来,几经转型,现已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成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课堂教育的作用与操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课堂不仅要承担培育和发展学生认知素养的任务,而且也要承担发展和完善学生情感、态度和人格素质方面的重要任务。它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显得愈益重要,更迫切需要确立一系列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与操作方略。
现代课堂可视为一个由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在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同时又丰富、完善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基地。课堂教育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必须把情感教育与知识能力的教育紧密结合,使情感和认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整体。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另一方面情感又对认知活动起动力、强化和调节作用,以形成学生认知素养与情感素养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一切课堂教育都应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因此,课堂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方法、环境等显性的和潜在的各种知、情要素,聚合“共生效应”,使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训练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提升的过程,从而获得最优教育效果。
因此,认真考察、分析和研讨课堂教育中心理“对流”、知情融合、以情育智、以智养情的形式与方式,重新审视新课程标准条件下课堂教学的价值、结构、操作与活动流程以及优化调控策略,对于更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主战场”作用,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来考察,课堂教学实质是师生双方在特定的课堂空间发挥和动员自己的精神力量,包括全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的心理“对流”活动。这一心理对流活动包括两条重要的对流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
从图中可以看出,课堂教育实际上就是由师生双方两条对。流主线组成的循环通道构筑起来的。一条是由知识对流主线构筑的循环通道。在这条循环通道中,一方面教师按照社会要求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进程中提出任务、内容、问题、作业,向学生发出信息刺激,另一方面是以学生积极的活动,通过接纳、解答、探索、猜测等等方式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同时教师又凭借自己获得的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或强化自己的知识输出;学生也凭借自己的反馈信息修正或强化自己的认识、探索活动。另一条则是由情感对流主线构筑的循环通道。在这条循环通道中,一方面教师总是伴随教学进程,将自己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殷切期待和诚挚的关怀蕴含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中,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知识流程影响的同时,也感受到这种“暗含”的情感要素,获得愉悦的体验,加速认知活动的进程。同时,学生的情绪反应也影响和激化教师的情绪,使施教的情绪和态度更趋优化。这两条循环通道,双方都有输出,也都有反馈。任何对流通道的阻塞和破坏,都将会影响课堂教育获得最佳效果。师生双方都相互作用,发生着能动的“对流”,任何一方处于消极应付或拒绝状态,都将会失去平衡,使课堂教育陷入冷漠、呆板、压抑、沉闷的状态。
上述课堂心理“对流”的活动模型表明,课堂教育的优化、调控,就是要致力于达到:(1)使这两条循环通道同时畅通,并相互作用和伴随,融为一体,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增值;(2)使师生双方都能动地“对流”,教育者有符合学生需要和特点的认知信息、情感信息的主动输出、输入、加工和反馈;学习者也有符合教师要求的认知信息、情感信息的主动输入、输出、加工和反馈。这样教与学协调一致,主动融合,课堂环境和教学气氛就自然会处于优化水平,课堂教育的优质、高效也就会水到渠成。
课堂教育,教师是主导,实现对课堂教育心理“对流”的优化调控,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尽最大努力从各个环节周密考虑,综合部署。
1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业务素养,以优化的心态和技巧对待教学工作。教师对教育教学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较强研究能力,能深刻分析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新特点,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也表明:“教师只有成为学业上的权威,才能真正统率学生的学习。”这是教师能动地与学生“刘’流”的先决条件,也是有效引领课堂和谐的关键所在。
2 讲求教学艺术,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对流”。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眼前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和激励。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育的一切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应首先通过采用一定的激励和感染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对流”。要注意提供与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承受能力等相适应的信息刺激,要注重伴随认知过程给予学生学习责任感、义务感、求知欲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以主体态度投入学习之中。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是否主动“卷入学习”是衡量课堂心理“对流”是否优化的最显著的特征。若能把全体学生都调控到“主体表现”状态,那么,课堂教育的优质高效就有了保证。
3 注重情感投资,确保情感对流畅通。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始终保持与学生有情感投入。深沉、殷切持久的师爱是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前提。如果师生在“对流”过程中,在理智闪光的同时,也充满着情感的激荡,那么课堂和谐就能随之形成。如果在调控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施以情感影响,通过情感投资来形成共同的情感基调,发自内心深处真诚地对待他们,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上接近、相容、相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工作,那么,和谐的课堂情境就水到渠成,自然形成了。
4 研究师生交往特点,准确找到教与学和谐一致的“结合点”。课堂心理“对流”,实质一就是课堂活动中师生问认知与情绪等心理要素的相互交往和接纳。如果师生在情感、认知、思维等方面不能和谐交流,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抵触、对抗,这种不一致必定造成课堂气氛淡薄、情绪低落、失去信心等心理氛围,这样不仅会使课程目标不落实,甚至会导致课堂教育的中断或停止。教师若能时时遵循师生融洽交往的特点,掌握课堂交往中相容相悦、智慧碰撞的一般策略,重视采用科学的交往方式去消除师生隔阂,密切师生关系,引发学生欲求,唤醒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谐的课堂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5 注重师生心态的调控与优化。课堂真正达到和谐心理“对流”,还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活动进程中师生心态的调控与优化。为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师生心态调整,既要敏于发现学生缺点,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也要善于把握自身弱点,主动调整自身行为与心态。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注重运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赏,以及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诸多看似简单而义作用巨大的手段去唤起学生积极的认知追求,引发情绪与心灵共鸣,始终把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心态作为组织课堂心理“对流”,优化课堂教育的必要条件,自觉地加以维护和改善,为形成课堂心理的积极“对流”和“美妙的和谐”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李雪虹
关键词:课堂改革;心理“对流”;模型建构;操作方略
课堂教育发端于16世纪的西欧,其主要特点就是教师以特定的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对象,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它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自创立以来,几经转型,现已走出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成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对课堂教育的作用与操作方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课堂不仅要承担培育和发展学生认知素养的任务,而且也要承担发展和完善学生情感、态度和人格素质方面的重要任务。它作为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主渠道显得愈益重要,更迫切需要确立一系列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与操作方略。
现代课堂可视为一个由活动与情感交织共生的生活世界,是一个在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同时又丰富、完善学生情感世界的重要基地。课堂教育离不开情感的参与,必须把情感教育与知识能力的教育紧密结合,使情感和认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构成一个整体。一方面认知为情感的产生和发展提供理性基础,另一方面情感又对认知活动起动力、强化和调节作用,以形成学生认知素养与情感素养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一切课堂教育都应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理智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因此,课堂教育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方法、环境等显性的和潜在的各种知、情要素,聚合“共生效应”,使教学过程既是认知训练的过程,又是情感陶冶和提升的过程,从而获得最优教育效果。
因此,认真考察、分析和研讨课堂教育中心理“对流”、知情融合、以情育智、以智养情的形式与方式,重新审视新课程标准条件下课堂教学的价值、结构、操作与活动流程以及优化调控策略,对于更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实施和推进新课程改革中的“主战场”作用,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运用系统论、控制论的观点来考察,课堂教学实质是师生双方在特定的课堂空间发挥和动员自己的精神力量,包括全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所进行的相互作用的心理“对流”活动。这一心理对流活动包括两条重要的对流主线,一条是知识对流的主线,另一条是情感对
从图中可以看出,课堂教育实际上就是由师生双方两条对。流主线组成的循环通道构筑起来的。一条是由知识对流主线构筑的循环通道。在这条循环通道中,一方面教师按照社会要求和课程标准,在教学进程中提出任务、内容、问题、作业,向学生发出信息刺激,另一方面是以学生积极的活动,通过接纳、解答、探索、猜测等等方式接受来自教师的信息。同时教师又凭借自己获得的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或强化自己的知识输出;学生也凭借自己的反馈信息修正或强化自己的认识、探索活动。另一条则是由情感对流主线构筑的循环通道。在这条循环通道中,一方面教师总是伴随教学进程,将自己对学生的满腔热情、殷切期待和诚挚的关怀蕴含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等教学要素中,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在接受知识流程影响的同时,也感受到这种“暗含”的情感要素,获得愉悦的体验,加速认知活动的进程。同时,学生的情绪反应也影响和激化教师的情绪,使施教的情绪和态度更趋优化。这两条循环通道,双方都有输出,也都有反馈。任何对流通道的阻塞和破坏,都将会影响课堂教育获得最佳效果。师生双方都相互作用,发生着能动的“对流”,任何一方处于消极应付或拒绝状态,都将会失去平衡,使课堂教育陷入冷漠、呆板、压抑、沉闷的状态。
上述课堂心理“对流”的活动模型表明,课堂教育的优化、调控,就是要致力于达到:(1)使这两条循环通道同时畅通,并相互作用和伴随,融为一体,从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增值;(2)使师生双方都能动地“对流”,教育者有符合学生需要和特点的认知信息、情感信息的主动输出、输入、加工和反馈;学习者也有符合教师要求的认知信息、情感信息的主动输入、输出、加工和反馈。这样教与学协调一致,主动融合,课堂环境和教学气氛就自然会处于优化水平,课堂教育的优质、高效也就会水到渠成。
课堂教育,教师是主导,实现对课堂教育心理“对流”的优化调控,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应尽最大努力从各个环节周密考虑,综合部署。
1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业务素养,以优化的心态和技巧对待教学工作。教师对教育教学要有强烈的研究意识和较强研究能力,能深刻分析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趋势、新特点,深入研究教育教学规律,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研究也表明:“教师只有成为学业上的权威,才能真正统率学生的学习。”这是教师能动地与学生“刘’流”的先决条件,也是有效引领课堂和谐的关键所在。
2 讲求教学艺术,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对流”。教师应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眼前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启发和激励。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教育的一切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应首先通过采用一定的激励和感染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对流”。要注意提供与学生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承受能力等相适应的信息刺激,要注重伴随认知过程给予学生学习责任感、义务感、求知欲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以主体态度投入学习之中。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学生是否主动“卷入学习”是衡量课堂心理“对流”是否优化的最显著的特征。若能把全体学生都调控到“主体表现”状态,那么,课堂教育的优质高效就有了保证。
3 注重情感投资,确保情感对流畅通。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始终保持与学生有情感投入。深沉、殷切持久的师爱是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最基本前提。如果师生在“对流”过程中,在理智闪光的同时,也充满着情感的激荡,那么课堂和谐就能随之形成。如果在调控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施以情感影响,通过情感投资来形成共同的情感基调,发自内心深处真诚地对待他们,努力采取与学生心理上接近、相容、相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工作,那么,和谐的课堂情境就水到渠成,自然形成了。
4 研究师生交往特点,准确找到教与学和谐一致的“结合点”。课堂心理“对流”,实质一就是课堂活动中师生问认知与情绪等心理要素的相互交往和接纳。如果师生在情感、认知、思维等方面不能和谐交流,各行其是,甚至互相抵触、对抗,这种不一致必定造成课堂气氛淡薄、情绪低落、失去信心等心理氛围,这样不仅会使课程目标不落实,甚至会导致课堂教育的中断或停止。教师若能时时遵循师生融洽交往的特点,掌握课堂交往中相容相悦、智慧碰撞的一般策略,重视采用科学的交往方式去消除师生隔阂,密切师生关系,引发学生欲求,唤醒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谐的课堂教育就会水到渠成。
5 注重师生心态的调控与优化。课堂真正达到和谐心理“对流”,还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活动进程中师生心态的调控与优化。为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师生心态调整,既要敏于发现学生缺点,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也要善于把握自身弱点,主动调整自身行为与心态。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智慧,注重运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赏,以及教学节奏的调控、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诸多看似简单而义作用巨大的手段去唤起学生积极的认知追求,引发情绪与心灵共鸣,始终把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心态作为组织课堂心理“对流”,优化课堂教育的必要条件,自觉地加以维护和改善,为形成课堂心理的积极“对流”和“美妙的和谐”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李雪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