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实世界诊断数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接诊能力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以患者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提升基层全科医生的接诊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在岗能力建设方向,但目前国内尚无针对基层实际接诊环境下的患者需求和服务供给差距的大数据分析。

目的

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诊断的大数据分析,真实反映一个典型的城市区域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接诊能力特征,从而精准识别基层首诊能力需求,为提升基层首诊能力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规则对武侯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020年门诊产生的2 897 689条真实世界ICD-10诊断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分析其呈现的诊断结构、顺位和4种慢性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评估诊断深度。采用数据结构、分布等描述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99.31%(2 877 653/2 897 689)的诊断记录集中在频次大于30的912种诊断编码(六位编码)中,87.31%(2 392 603/2 740 333)的诊断编码(三位编码)记录集中在前10顺位。其中预防类诊断记录相对更为集中,主要为体检(含儿童保健体检)和预防接种服务。13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11家已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中诊疗能力A级标准,但疾病顺位与"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标准中的诊断编码目录有所差异。机构间平均ICD-10诊断种数、常见诊断种数、预防类或临床类的种数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5%。排名前10类(三位编码)的诊断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高度一致,其他常见的诊断还包括睡眠障碍、急性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和失眠症等。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睡眠障碍等慢性病患者更容易有较高(>5次/年)的就诊频次,体检是频次较高前10位中人均年就诊频次最低的内容。常见慢性病的诊断记录高度(90%以上)集中于本类诊断中"未特指"类编码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就诊人次(4 268人次)和人数(1 675人)低于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诊断聚集性明显,特别是在预防保健领域。常见诊断高度集中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应的服务内容和人群。大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接诊能力范围已达到优秀标准,但对患者(特别是慢性病患者)进行综合的诊断性评估上还需改进,特别是高血压及相关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急性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器质性或非器质性睡眠障碍等疾病综合诊断评估能力的建设和诊疗质量管理。全科医生在大量接诊负荷下,特别是在常见慢性病接诊上存在一定的"诊断惰性",建议至少从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团队、机构供给和保障三层系统地设计基层首诊能力的建设路径。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一名42岁的女性因腰背痛5天伴向右脚放射的烧灼痛,在非工作时间就诊于全科医生。她的体质指数为39 kg/m2,有12年的慢性腰痛病史,左侧大腿间歇性"坐骨神经痛",会阴部"刺痛",不伴尿失禁。经检查,全科医生认为患者的肛门张力和肛周感觉正常,腿部力量、张力、反射和感觉也是正常的。患者接受了镇痛治疗,医生建议如果她出现了双侧坐骨神经痛、大小便失禁或者腿部无力,则需再次复查。3天后,她因马尾综合征入院
期刊
背景自新医改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分级诊疗政策,但十余年来,我国离全面实现分级诊疗的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国家出台的分级诊疗相关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显得尤为重要。目的评估我国推动分级诊疗所发布的政策文件效力和实施效果。方法2020年9月,在北大法宝、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百度搜索引擎和政府部门相关网站等以"分级诊疗""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基层首诊"为检索词检索2009—20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也逐步开始了相关的尝试。利用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进行综合观察后发现,互联网作为新技术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融合后将会在产生新风险的同时继续放大传统风险,在此过程中,互联网技术本体的风险、人机交互的风险和线上服务的风险被不断放大并导致道德风险、污名化等涟漪反应。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强信息共享、介入风险放大关键节点和减低风险次级效应等对策来规避这些风险。
背景上海市在我国率先提出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发热哨点诊室在防疫体系中承担着"网底"功能。公共卫生防范诊所(PHPC)是新加坡成熟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的一个分支系统。目的对比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与新加坡PHPC模式,探究双方在基层疫情防控方面的差异,并对完善上海市发热哨点诊室建设提出建议。方法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4月,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远郊、城郊结合区各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设置是一项重要的经验总结与尝试,目前发热诊室试点工作已开展一年有余,分析其运行情况十分必要。目的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的设置与利用情况,总结经验并提出相应建议。方法于2021-02-22至2021-03-02,采用多阶段抽样法,选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全程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负责人
WHO从2014年开始相继发布缓和医疗相关实施指南,为缓和医疗的实施提供了重要证据。在医疗资源紧张、缓和医疗需求增多、专科缓和医疗人力资源缺乏的背景下,以社区为中心的缓和医疗服务是解决缓和医疗使用不足的一种有效模式。2018年,WHO服务提供安全司联合美国、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共同制定了《将缓和医疗整合至初级卫生保健指南》,这是第一部系统说明如何将缓和医疗和初级卫生保健相整合的实施指南。该指南共
安宁疗护可提高患者在生命末期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和家属的身心痛苦。近年来国外在该领域的发展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且全科医生作为居家安宁疗护的主要提供者也已成为其突出特点。然而安宁疗护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基础建设薄弱,全科医生参与安宁疗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日益增长的疗护需求,须加快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建设。本文通过分析、总结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全科医生参与安宁疗护的经验,结合我国现状和特点
以患者为中心、家庭为导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推广的新途径,是社区姑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有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目前我国对社区ACP的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通过借鉴国外社区ACP发展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来探索适合我国社区的ACP发展模式。本文基于社区的视角,阐述国内外ACP发展现状,结合我国社区现况分析社区ACP推行的优越性,提出ACP在我国社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