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人才成长环境,创新任职教育下师资队伍发展机制

来源 :教师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任职教育院校人才成长的环境视角,展开对任职教育下师资队伍发展机制的研究探索,通过对任职教育院校师资队伍发展机制的深入思考,立足于探求有利于任职教育院校人才成长的师资队伍发展有效机制,力图以此促进任职教育院校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人才成长环境;任职教育;师资队伍;发展机制
  
  人才成长环境对院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又直接关系到人才成长软环境的科学构筑与优化,因此,师资队伍发展机制对院校人才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着眼于师资队伍发展机制研究,创造出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是院校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重心所在。任职教育院校与学历教育院校的不同,使得任职教育制度下的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不能照搬学历教育制度下的模式,而应针对任职教育的特点进行创新发展,适应院校人才培养方略,构建出任职教育制度下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稳健模式。
  
  一、发挥科学制度的保障功能。奠定任职教育院校师资队伍发展机制构建的基础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任职教育院校师资队伍向前发展,首先要保证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建立健全和落实任职教育院校的一系列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可以为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提供可靠的保障。
  
  1 保障师资队伍的结构层次稳定
  任职教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在教学力量的保障上,除人员数量、质量能够支撑正常教育教学任务之外,还应注重师资队伍的梯队建设,在师资队伍中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合理的年龄层次,以及合理的职称层次,合理的开课层次等。结构层次的稳定,体现了师资队伍整体作为一个团队内在的生机与活力,这种以老带新的发展模式避免了师资力量上青黄不接的现象。任职教育院校根据需要选调有丰富任职经历的人员担任教员,这是任职教育院校必须要走的路,但是如何在任职教育特色下做到师资队伍结构层次的稳定,则成为任职教育院校必须要关注的着力点,因为不论是学历教育院校还是任职教育院校,只有在师资队伍结构层次稳定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师资队伍的发展。
  
  2 保障师资队伍的政治思想稳定
  军队师资队伍的政治思想稳定,既是师资队伍业务能力提高的前提条件,又是其业务能力提高的基本动力。如何保障师资队伍的政治思想稳定,为人才的培育成长创造一个优良的软环境,已经成为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师资队伍的政治思想稳定需要有效的机制保障,一是可以完善不走过场、形式多样的政治学习机制,依靠师资队伍高度的政治觉悟发挥作用保稳定;二是可以完善有序的竞争机制,杜绝师资队伍内部的不良竞争苗头,稳定师资队伍的思想。师资队伍的政治思想稳定了,就能坚定其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保持对教育教学的全身心投入,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地为社会培育优秀的人才。
  
  3 保障师资队伍的执教力稳定
  任职教育院校的师资队伍,必须保持人员的精干,能迅速适应社会形势的调整所带来的教材、教法上的调整,对教员来说,教育教学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师资队伍应具有稳定的-执教力。保障师资队伍的执教力稳定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和能力,传帮带、另一方面为保证任职教育院校教育教学的有序进行,在教员的代职、深造等安排计划上,要与院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一起进行通盘考虑,周密协调,确保不会因此而削弱师资队伍在教学第一线的整体执教力,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教育资源依托。
  
  二、遵循任职教育院校师资队伍发展规律,探索新型师资队伍素质结构调整机制的构建
  
  任职教育下的师资队伍,只有建立起素质结构调整机制,才能更有利于其进一步发展。新型师资队伍素质结构调整机制可以通过引进人才、送学培训、代职锻炼、参加训练和实习活动、学术交流等途径来加以构建。
  
  1 任职教育下师资队伍实践智慧培养机制构建
  所谓任职教育下师资队伍的实践智慧,指的是任职教育下的每一位教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对不确定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素养,由三个部分构成:教员“对教育合理性的追求,对当下教育情境积极感知、辨别与顿悟,对教育伦理品性的彰显”。
  首先,任职教育下师资队伍实践智慧的培养是在其专业基础上进行的,给予师资队伍一定的专业自主权,有利于其实践智慧的增长。其次,针对性、实践性、互动性的教学特点的彰显和运用,为师资队伍实践智慧的磨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再次,师资队伍实践智慧的培养是教学情境与自身智慧素质的重构与叠加,注重自身智慧能力的锻炼与提高,是师资队伍实践智慧养成的基础。
  
  2 任职教育下师资队伍师风教风导向机制的构建
  任职教育院校的师风教风,是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它是教员身上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特点、作风和风格的综合体现,是教员的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军事素质、心理素质等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中凝练的结晶。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格品德修养等核心要素,直接决定着师资队伍师风教风的养成。
  师风教风影响学风。只有重视师资队伍师风教风导向机制的构建,才能培塑出良好的学风,为人才提供优良的学习成长环境。教风端正,为院校的人才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师资软环境。就可以使院校取得理想的育人成效。不少校风端正的院校获得社会上的充分肯定,取得了不俗的人才培育成绩。彰显出师资队伍师风教风的重大效力和作用。
  
  3 任职教育下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
  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畅通师资队伍贴近社会、贴近实用的渠道。通过丰富师资队伍的任职和代职经历,促使师资队伍积累必要的社会应用资源,磨练必要的实践能力。在提高师资队伍任职代职实效性方面,可以考虑出台各项实施意见,拟制具体规定、要求,普及师资队伍的代职合格率和任职称职率,争取优秀率,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二是多方位拓宽师资队伍自身的能力素质转化渠道。如何把师资队伍自身的能力素质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是提高师资队伍质量,促进师资队伍发展应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尤其是教学实践能力方面的理论水平。其次,师资队伍的教学实践能力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得到锤炼的,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鼓励和引导师资队伍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能力的主动意识,使师资队伍的教学实践能力沿着理论一实践一总结一提升的良性轨道发展。
  
  三、针对任职教育院校师资队伍发展特点。拓展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评估机制
  
  对任职教育下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的评估,直接关系到师资队伍发展方向的科学与否和发展潜力的大小,这与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只有构建一个合理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相对完善的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评估机制,才能保证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1 “三结合”的院校自评机制为主体
  现有的对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的评估,是校内专家督查评 估、机关检查评估、学员测评三位一体的“三结合”评估机制。这一评估机制构成了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评估机制专业性评估的主体,专家检查评估因其对专业知识和教学指导的权威性,在“三结合”评估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是值得肯定的。机关则是代表院校对教育教学进行监督管理、检查评估的主体,与专家督查评估相比,机关检查评估更侧重于对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的考查,这是对教育教学所实施的必要监控。学员是学的主体,学员在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评估中的反映与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机关检查评估和学员测评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师资队伍评估发挥着重要作用,形成了全面而严谨的“三结合”评估机制。
  
  2 “两立足”的社会评估机制为坐标
  “两立足”的社会评估机制一是立足实用,即着眼于社会现有的实际需要,深入为反馈需求,二是立足发展,即着眼于社会将来的发展需求,该社会评估机制以反馈需求,提出建议为主要构成内容,可以以此作为对师资队伍进行评估的参照要件。
  这一社会评估机制的实施需要大力畅通院校与社会的连接渠道,要本着保证师资队伍执教方向的正确性、科学性、实用性兼顾的原则,做到评估的客观与公正。
  
  3 “三落实”的师资队伍自评机制为补充
  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活动,都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教育教学的一定之规并不能涵盖和包容一切特色性的个性教学。“三落实”的师资队伍自评机制,通过交流拓宽教员的视野,促进了教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是对个性教学的丰富和具体体现。
  “三落实”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把任职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实施规划上去,做好教育教学的顶层设计。二是把教学设计方案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把科研成果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实现从理论价值到实践价值的转换,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长效预期机制。任职教育院校的教员,不仅要教会学员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从学员的长远发展考虑,提供能力、水平等各方面的预期储备。这就需要教员具备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使科研成果实现教学育人的服务功能。
  “三落实”的师资队伍自评机制除了具有评估的意义,还具有激励师资队伍自我发展的意义。因为实施师资队伍自评机制,“三落实”的师资队伍自评机制实际上是师资队伍这一“教”的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它通过师资队伍自身针对“三落实”内容的的自我评价,实现了对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评估体系的有益完善和补充。“三落实”的师资队伍自评机制除了具有评估的意义,还具有激励师资队伍自我发展的意义。因为实施师资队伍自评机制,首先是把师资队伍看作了一个在被认可的基点上可以实现自我发展的施教群体,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对师资队伍的基本信任和依托。
  
  参考文献
  [1]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潘玉田.耿士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海潮出版社.2006.
  [3]戚万学.高等教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4]邓友超.教育家应当具备这样的素质.中国教育报.2007.7.16(3).
  [5]李剑萍.大学教学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之一,要学好这门学科要从教材的编排、教师的正确引导、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教材;教学手段;实验;趣味性;兴趣    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今日已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中心学科之一。无论是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现代化,还是信息技术与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都离不开物理学的许多基础理论。每一个“四化”建设者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物理基
期刊
[摘 要]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等方面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论文在对高校文科类实验室特点与功能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提出了高校文科类实验室建设的目标、重点,以及加快文科实验室建设,推进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文科类实验室;大学生;人才培养    1.引言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才资源已成
期刊
[摘 要]带电粒子进入有界匀强磁场中,由于入射方向不同,或磁场区域边界不同,造成它在磁场中运动的圆弧轨道也将各不同。解决此类问题,尺规作图的几何方法行之有效,相关的极值问题,临界法是基本方法。  [关键词]带电粒子;有界;匀强磁场;运动
期刊
[摘 要]师德建设是当前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师德建设的主体——教师的角度出发,就爱心、责任心、好奇心、耐心、善心五个方面探讨了教师如何在师德建设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水平。  [关键字]师德;教师;道德修养    师德,顾名思义,指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其主体在于教师。从《礼记·文王世子》的“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以及《大学》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再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期刊
[摘 要]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有再现历史情景,组织活动课,实地考察,撰写小论文等。在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可持续发展、终生学习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词]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历史教学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是指把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教学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教学法引入
期刊
[摘 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激发学生兴趣并提升文学素养。本文通过比较城乡初中语文课堂中朗读教学的差异并探寻原因,为广大教师提供朗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朗读教学;城乡差异;对策    语文是一种以文字表情达意的学科,其文字美观、情感美、意境美需要用心去领会、领悟。而朗读在课堂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对话,是学生与作品、与作者、与生活的心灵对话。因此。“朗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
期刊
[摘 要]写日记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从写日记能使写作兴趣浓厚、能使作文素材丰富、能使作文情感真切、能使作文技法灵活、能使作文语言亮丽等方面说明其对作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作文;日记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仅从中招考的分值比上看,作文是50分,占语文学科120分的近“半壁江山”。因此,不管作文教学这个果子有多硬
期刊
[摘 要]语文教育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更体现在它的人文性上,本文又分别从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阐明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学生素质培养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应重视语文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育;素质培养    “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本身就是学习的目标,借助于它,使学生获得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的陶冶,一种坚韧意志的培养和健
期刊
[摘 要]高校在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过程中往往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而忽视习惯养成教育。当前大学生的不良习惯较多,对大学生进行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已迫在眉睫,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培养途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字]习惯;养成教育    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随着高校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从语言输出(out-put)作用于语言获得(in-take)的角度,对写作教学对大学英语精读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设计了从听说读写四个语言技能环节,考察具体教学效果的实验。实验是以贵州大学科技学院07级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就语言输出的质与量对语言习得及语言技能掌握的影响进行了一学年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外语教学环境中,写作渗透到精读教学的综合教学法比传统精读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