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题
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就只想着玩计算机;去机房实践,学生就只想着上网冲浪……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共同面对的是叫好不叫座,学生真心去学习技术的少,热衷提高自己素养的少,更多的是局限在“好玩”、“不用动脑”、“休息一下”等休闲课价值观的定位上。信息技术课怎么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究竟在何处呢?本期解码,让我们再一次从动机的本原理论到动机的发生契机,启发大家一起去寻找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源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开始意识到,不少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无味的,甚至某些理论知识让师生“痛苦”。学生失去了学习动机,久而久之,对信息技术课程丧失兴趣,对信息技术学习丧失信心。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诸如任务驱动等不少教学策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即使是在前几年被推崇至极的主题式教学活动,也在实施中沦为教学目的意义不明确、放弃了技术内核、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发现用游戏、娱乐等外部诱因更无法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甚至会带来负面作用。于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但也是最头疼的事情。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呢?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很有可能为了一次考试而废寝忘食,为了专注某项活动而忘记疲劳和饥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动机是一种能够被感觉到的义务,它是一种持续性的气质、一种情境特殊的状态。这正是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持续的、稳定的学习的动机。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让你和你的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
要尽可能让学生喜欢上你。信息技术教师往往面临任教班级多、课时少、事务繁杂等问题,很难像其他学科教师那样全面地去了解和熟悉学生。但我们必须记住,不要轻易对学生抱有成见,每次上课都要愉快地迎接学生,试着去多了解他们,尝试把你所了解的关于他们的背景、生活经验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学生对你和你的课堂才会有兴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权威的管理和组织,让课堂和谐有序。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提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难,似乎很难在和谐课堂与有序教学之间找到折中点。其实,从一开始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尝试创设一个有组织的学习环境,创建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学习共同体,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组,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而且可以从中获取更多帮助。在这里,教师利用权威的策略帮助学生成为自主活跃的学习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取向,强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个体与群体的学习目标。
上述两者之间是并重的,是互相依赖的。权威的管理和组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保障,教师的人格魅力则是权威策略实施的前提。
用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激发持续稳定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短暂的新鲜感,需要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具体学习情境中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1.激发好奇心。对未知或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是学习的一种根本驱动力。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先进的媒体手段运用原本就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学生也很容易就把好奇心用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或在最初的好奇心被满足后就对内容失去兴趣。比如在上网搜索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对有趣的内容过于在意而对技术学习有所忽视。所以,教师在使用策略时要时刻关注目标导向。
2.引发任务兴趣和欣赏。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重视某个活动或主题的理由,来引发学生的欣赏。任务驱动教学法很多时候往往是通过对活动任务的模仿,让学生重复活动。教师如果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将任务的实施内容设置分层、分段,给学生以较多的神秘未知,使其更具有挑战性,效果将会更好。
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告诉学生他们所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可能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提出需要掌握这些学习内容才能解决或回答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学有所用”。
用主体转移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他们自己的学习动机。例如,可以让学生学会去分析某个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回顾自己的所得,进一步开展思维辨析。如在图像处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置身在一个想象的学习情境中,扮演某个角色(或者是数码摄像者,或者是数码冲印店的老板),解决某个难题(如何拍摄得更好?如何挽回取景不当等失误),通过对所学习的过程进行创造性设计而产生动机。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真诚友善地对待学生,有效管理和组织课堂,同时,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活用以上策略来激发学生恒定持续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使信息技术教学切实有效地开展。
上信息技术课,学生就只想着玩计算机;去机房实践,学生就只想着上网冲浪……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共同面对的是叫好不叫座,学生真心去学习技术的少,热衷提高自己素养的少,更多的是局限在“好玩”、“不用动脑”、“休息一下”等休闲课价值观的定位上。信息技术课怎么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究竟在何处呢?本期解码,让我们再一次从动机的本原理论到动机的发生契机,启发大家一起去寻找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源动力。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开始意识到,不少信息技术课堂上的信息技术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无味的,甚至某些理论知识让师生“痛苦”。学生失去了学习动机,久而久之,对信息技术课程丧失兴趣,对信息技术学习丧失信心。
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诸如任务驱动等不少教学策略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学习动机的问题;即使是在前几年被推崇至极的主题式教学活动,也在实施中沦为教学目的意义不明确、放弃了技术内核、纯粹为了活动而活动的教学模式;教师发现用游戏、娱乐等外部诱因更无法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动机,甚至会带来负面作用。于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成了教师课堂教学中最重要、但也是最头疼的事情。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呢?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学生很有可能为了一次考试而废寝忘食,为了专注某项活动而忘记疲劳和饥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习动机是一种能够被感觉到的义务,它是一种持续性的气质、一种情境特殊的状态。这正是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持续的、稳定的学习的动机。那么,我们该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让你和你的课堂对学生有吸引力
要尽可能让学生喜欢上你。信息技术教师往往面临任教班级多、课时少、事务繁杂等问题,很难像其他学科教师那样全面地去了解和熟悉学生。但我们必须记住,不要轻易对学生抱有成见,每次上课都要愉快地迎接学生,试着去多了解他们,尝试把你所了解的关于他们的背景、生活经验融合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学生对你和你的课堂才会有兴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权威的管理和组织,让课堂和谐有序。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都提出信息技术课堂管理难,似乎很难在和谐课堂与有序教学之间找到折中点。其实,从一开始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尝试创设一个有组织的学习环境,创建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学习共同体,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组,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受欢迎的,而且可以从中获取更多帮助。在这里,教师利用权威的策略帮助学生成为自主活跃的学习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取向,强调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关注个体与群体的学习目标。
上述两者之间是并重的,是互相依赖的。权威的管理和组织是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开展的保障,教师的人格魅力则是权威策略实施的前提。
用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了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激发持续稳定的学习动机,而不仅仅是短暂的新鲜感,需要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具体学习情境中不断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1.激发好奇心。对未知或新鲜事物产生好奇心是学习的一种根本驱动力。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先进的媒体手段运用原本就容易激发学生好奇心,但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决定学生也很容易就把好奇心用在一些细枝末节上,或在最初的好奇心被满足后就对内容失去兴趣。比如在上网搜索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对有趣的内容过于在意而对技术学习有所忽视。所以,教师在使用策略时要时刻关注目标导向。
2.引发任务兴趣和欣赏。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重视某个活动或主题的理由,来引发学生的欣赏。任务驱动教学法很多时候往往是通过对活动任务的模仿,让学生重复活动。教师如果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将任务的实施内容设置分层、分段,给学生以较多的神秘未知,使其更具有挑战性,效果将会更好。
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告诉学生他们所学习内容的价值、意义,可能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教师可以提出需要掌握这些学习内容才能解决或回答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学有所用”。
用主体转移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动机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产生他们自己的学习动机。例如,可以让学生学会去分析某个他们希望解决的问题,然后让他们回顾自己的所得,进一步开展思维辨析。如在图像处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置身在一个想象的学习情境中,扮演某个角色(或者是数码摄像者,或者是数码冲印店的老板),解决某个难题(如何拍摄得更好?如何挽回取景不当等失误),通过对所学习的过程进行创造性设计而产生动机。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真诚友善地对待学生,有效管理和组织课堂,同时,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因地制宜,活用以上策略来激发学生恒定持续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课,使信息技术教学切实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