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探讨短流程绿色水处理工艺的适用性,开展了浸没式超滤膜中试装置直接处理北江水的研究。考察了超滤膜通量和连续过滤时间两种工况条件对中试装置去除COD_(Mn)、UV_(254)、浊度、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影响,并分析了它们对膜污染(跨膜压差和荧光性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没式超滤膜中试装置处理北江水连续运行69 d过程中,出水COD_(Mn)和浊度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讨短流程绿色水处理工艺的适用性,开展了浸没式超滤膜中试装置直接处理北江水的研究。考察了超滤膜通量和连续过滤时间两种工况条件对中试装置去除COD_(Mn)、UV_(254)、浊度、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影响,并分析了它们对膜污染(跨膜压差和荧光性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没式超滤膜中试装置处理北江水连续运行69 d过程中,出水COD_(Mn)和浊度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但对原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基本没有去除效果;增加超滤膜通量和延长连续过滤时间都会显著削弱
其他文献
传统集中式城镇卫生系统在改善水环境的同时,也凸显了集中管网系统在雨季对汇水区域雨水快速收集、快速下泄导致的污水厂进水短期水量大幅提高的水力负荷冲击问题,而我国目前活性污泥系统工艺设计及运行模式无法应对雨季峰值流量,导致管网沿程溢流或厂前溢流或者超越,严重污染了城市河道、受纳水体。在分析集中式城镇排水系统应对峰值流量系统性欠缺的基础上,结合雨季峰值流量特性,总结了欧美发达国家在雨季超量混合流量处理方
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因具有沉降性能好、生物量大、抗冲击能力强等特点而备受关注。通过研究和文献分析,梳理了好氧颗粒污泥在中试研究及实际应用中的进展情况。关注了反应器容积、处理工艺、接种污泥、原水水质、污泥浓度、颗粒粒径及SVI等技术参数,并详细阐述了中试和应用的经典案例,总结了好氧颗粒污泥中试及应用的问题要点和成功的原因。提出了工程设计和运行建议,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好氧颗粒污泥(AGS)基于生物相丰富、污泥代谢活性高、耐冲击负荷、沉降性能好、运行成本较低等优势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简述了高浓度有机废水对AGS结构形态、理化性质及代谢活性的不同影响,总结了近年来AGS技术对高浓度有机废水(食品工业废水、垃圾渗滤液、制药废水、焦化废水、印染废水、高盐废水)的处理效能、影响因素及稳定性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GS技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可行性
聚合氯化铝(PAC)絮凝除藻对降低水体藻密度效果显著,但絮凝形成的沉积藻量对水-底泥系统营养盐释放的影响鲜有报道。通过监测不同量的絮凝藻沉积于一定量的底泥表面时上覆水水质和底泥组成的变化,探究使用PAC絮凝除藻时沉积藻量对水体水质及底泥内源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藻会显著增加底泥中的氮向上覆水释放,当泥与藻的干质量之比为167. 2、83. 6和41. 8时,反应器上覆水中NH_4~+-N浓度均
PTA~2O工艺是在传统A~2O工艺基础上的改进工艺,它将曝气、污泥回流、污泥沉淀集约在一个构筑物内,占地小,投资省。某养猪废水处理项目规模为1 500 m3/d,原采用AO工艺,针对其废水高COD、高氨氮的特点,改造工程采用水解酸化+PTA~2O工艺,出水执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工程运行100多天后生物池自发产生厌氧氨氧化现象,之后进行生产性厌氧氨氧化调试
采用热聚合法制备并优化了不同铁掺杂比的铁掺杂类石墨相氮化碳(Fe-g-C_3N_4)类芬顿光催化剂,铁元素可完全掺杂进入类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结构中并组成Fe—N配位键,最佳的Fe掺杂比为10%(质量分数)。Fe-g-C_3N_4类芬顿/光催化氧化对罗丹明B的降解速率和降解率均远高于g-C_3N_4的,反应10 min时降解率已达到87. 9%,反应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活性基团为羟基自由
西安经开草滩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0×10~4m~3/d,设计出水水质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出水一部分排放至渭河,另一部分进入回用管网。因本项目规划用地仅10 hm~2左右,且出水标准要求高,因此最终确定采用MBR工艺,工艺流程为预处理+A~2O+MBR+接触消毒。吨水占地约0. 399 m~2/m~3,平均吨水能耗约0. 37k W·h/
【目的】提出用于学术文献的尺寸自适应模板匹配算法,快速构建大规模学术文献图表位置标注数据集。【方法】PubMed Open Access数据集提供文献和图表的图片格式文件,解析文献内容,匹配文献页面和图表的图片格式文件,对页面和图表的图片格式文件进行特征提取,对特征点进行匹配,定位图表位置。【结果】使用本文方法对测试数据集进行标注实验,精确率为98.87%,F1值为97.44%。【局限】匹配文献页
1986年,一艘名叫阿尔文号(Alvin)的深海潜水船载着探险家巴拉德(Robert Ballard)和另外两人到1912年沉船的铁达尼号(the RMS Titanic)失事残骸处,豋上全球新闻头版。阿尔文号是根据1930年代,巴顿(Otis Barton)和比柏(William Charles Beebe)开创的深海潜水所乘载的球形深海潜水器,知名的潜水球所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