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指出:凡是能思考的东西都能清楚地思考。凡是可以说的东西都可以清楚地说出来。其义为:语言与构成世界的事实之间具有同构性。然而,东方的庄子《天道》却指出:语言可贵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意义又有所指向。意义所指向的,却不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而禅宗的不立文字则又是对世界本体的另一种思考。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最后一章提到"对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不能简单概括为图像摩画世界,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悖论的思考,在于对"存在"的语言阐释,即:对世界的本体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