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农历十月初四日晚,我出生在一个贫瘠而偏僻的小山村——柳林县(原属离石)王家沟乡南墕村。南墕东连王老婆山,西邻黄河,北接临县,南靠古镇成家庄。村南一条大石沟从王老婆山起水,向西而下至孟门镇入黄河。全村50余户、2 9 0多口人,分居在两沟(平沟、壕沟)、两梁(龙善山、长峁梁)一圪峁(井峁)上。自然环境概括为:“山高石头广,出门就爬坡,男人常跑外,女人挖野菜。”由于自然条件恶劣,我家又是外来户(祖籍孟门高家塔,重祖父逃荒到此,全村人都姓张,唯我一家姓高),到我母结婚时,全家九口人(祖父、大二伯父母及我的两个姑姑),仅有四亩坡地、五只羊、两孔能住人的土窑洞,五孔(两小)不能住人的烂土窑。祖父和父辈们四个劳力,因为自己家没有田地,完全靠给地主伙种地、打工、放羊过日子,倒也安居乐业。然而自从1938年农历正月二十七日日军入侵我们那里起,我们村里的所有老少就过上了白天不能安心种地,晚上不敢脱衣睡觉的艰难生活。老百姓三天两头遭受日军残酷扫荡的惨景,使我铭刻在心,如今6 0多个年头过去了,当年惨痛的情景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一、日军进了村
1941年正月初一,我们全家人正准备吃煮在锅里的饺子过大年之时,忽然我们的邻居张汝仲在脑畔上高喊:“快!日本人来了!日本人来了!!”顿时,怕得全家人丢下家里的一切从寺塔过去,跑到无石坂半崖的窨子里,藏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下午,等日军走了,我们才回到家里。走进大门,院里、屋里都被日军糟蹋的简直无法下足,当院的火堆里烧的是能住人的左门、两个烂柜子的门、一个烂木箱盖、三架纺花车、一个织布机和种地的木篓、耙、磨片及两孔烂土窖上的窗子,全家人的衣服、被褥全部化成了灰烬。锅里的饺子被连锅倒在下院,锅捣成两片。装粮、面、米的14个大小瓮和所有的坛坛罐罐砸了个粉骨零碎。粮食、米面撒了满地,而且在粮面上又拉了屎、尿了尿,把过年准备下的熟食扔得到处皆是。日本兵走时还拉走了我们全家人唯一的主要劳力——大黄牛。该牛拉在下垣则村后的第三天被日本兵活活地烧着吃了。
这次日军扫荡,使我们全家人的生活跌入低谷。父亲气的大病一场,几乎丢了性命;大伯父半年多身体软的不能劳动;二伯父高世昌逃往他乡,跟了戏班,半年后回来就任了南墕村农救会主任。后来知道,此时他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次日军扫荡,在南墕我家受害最重,损失最惨,原因是什么?至今还是个谜。
同年腊月十八,天还不亮,日军从南北两面包围了我村,我们全家人跑出大门就听见对面枣窑梁上有人喊:“张希明!张希明!”喊者是外乡口音(此时张已暗任村民兵队长)。随即“哒嗡!哒嗡!”两声枪响。父亲说:“日本人从对面来了,咱们向后沟藏。”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父亲一手拉着母亲,一手拖着我,伯父拉着伯母,深一脚,浅一脚,高一下,低一下,不知怎样跑到寨子圪都底窨子崖,不知谁说: “不能向后沟藏了,山上也打枪哩!”张汝洽喊:“高老三,你个头大快些把小孩、女人先扶到窨子里。”男人们则趁日本人看不见四散藏起来。
我们在窨子里整整藏了一天一夜,腊月二十日,父亲、伯父、张汝洽、还拴等六七个男人把我从窨子里接出来,人们刚到外面眼都睁不开,又饿又渴,腿软得站也不会站,全靠男人们有背的、拉的、拖的,小孩是靠大人抱着回到各自家的。我是大伯父抱着走的,走到沟喜大、根大、三孩家大门口时,伯父叫我把眼睛闭住后对我说:喜大(40岁左右)前天被日本兵从他家逼到大门外,因有病好些日子了,腿抖得走也不会走,两个日本兵将他活活地扔下平沟小庙底(崖深六丈多)石崖,头碰在石头上,脸砸得看也没法看,正往棺材里装殓。喜大是我村最手巧的木匠,没有儿女,老实吧唧,谁家的纺车、织布机坏了,梭子、风车不好使了,一叫他就给整修如新。那天,他因病体虚弱未来得及躲藏,他家又是南墕最低头一家,是南墕让日军捉住的第一个人。
张生成,男,50来岁,从小外出揽工,烧饼子、蒸糕、做饭。日军未入侵离石时,他在田家会、五里铺以卖糕、卖饼子为生。日军来了,他才回到村里,孤身一人生活。因他年过半百,耳朵不灵,日军进村他还不知道。那天,他是被日军捉住的第二个人。日本兵把他从家里捉出来,在院里打得死去活来,后又用绳子捆住,还给他肩上挂了三支枪,从他院将他拉到龙善山大庙底,一路上边赶边打……。我村张汝洪从对面山水渠里望见他摇摇晃晃,东倒西歪,日本兵用刺刀将他活活捅了七刀,死在张玉瑞的地头。
l942年农历正月初七,我们刚开始吃早饭,日军从四面包围了我村。我们全家人跑到大门外,听见四方八面“哒嗡!哒哒!哒嗡!哒哒!”的步枪、机枪射击声接连不断,人们就地打转,真不知逃向那里!东边邻居张安云、张成章、还拴、建昌等六家老小40多人全集中在我家大门外。正在危急之际,不知谁说听枪声的方向前沟没日军,大伙不约而同地从寺塔跑到穿衣峁山渠底的两半截没门窗的土窑里。大伙正七嘴八舌地说:“我的扁食(饺子的别称)刚煮到锅!我的长豆面正煮了一半!”还拴说:“我刚蒸出的馍头紧抢慢抢给怀里揣了好几个!”说时顺手就往怀里去掏,一个也没掏出来。我大伯父说:“我把刚煮好的半锅长豆面连面带汤顺手倒在大送饭盔里提出来了,就是没下调料,也没碗筷,这该咋吃?”我叔伯哥高三崇双手接住饭盔说:“我渴死了。”用嘴吸在送饭盔口上,就喝就吃。
“哒哒!哒哒!哒哒!”连续三梭子机关枪向我们藏的窑洞扫来。枪声停了不一会,就从窑脑畔上下来八个日本兵。六个日本兵把枪码在一起,对在场的九个男人劈头盖脸就是几个耳刮子,嘴喊:“你,八格呀路的!”接着全身搜遍,又把他们的腰带裤带扔在半山坡下,用手压在他们头上,用脚踢得逼住往下跪,然后又打得叫把双手举起来,脸面朝西……。两个日本兵举着枪,枪上顶着刺刀,看管着已跪倒在地的九个男人,六个日本兵逼着所有女人们把上衣服解开,裤子拉到脚面上,日本兵兽性大发将20多岁的王××和14岁的刘××推倒在地……王××年龄大,没怎样敢反抗挣扎,只将自己头上的手巾盖在自己脸上,任由三个日本兵来回糟蹋。刘××年龄小,身体瘦弱,乱动乱滚,又喊又哭,不肯让日本兵糟蹋,这时爬在她身上的日本兵一只手卡住她的脖子,一只手在她身上乱打,突然她尖声高喊了一声,不哭不叫了。原来日本兵用泥土和她的棉袄襟子把刘的口塞住了。这时,对面山上吹号,日本兵很快提上枪把九个男人拉去,同时,把我家的脱角牛也拉了去。日本兵走后,王××自己穿上裤子,抱住她婆婆嚎啕大哭,刘××下部大出血,站也站不起来,她嫂子将被子里的旧棉花撕出来,一边给她擦血渍,一边给她抹脸上、嘴里的泥土;我妈给她穿上裤子,几个女人将她抬扶在土窑的尽后面,放在不知是谁家背的被子上。第二天她大哥将她背回村里,后送他娘家养伤,刘从此再没回过南墕村。
九个男人被日军当天拉到车家沟,其中有我父亲、伯父。日本兵打得让他们摘门匾、下柜门、揭箱盖烧火,担水、喂马、烤衣服……这时我家的脱角牛被拉到该村东头车甫龙大门外,拴在枣树上,日本兵将牛头向树上吊起,用随身带的刀子从牛身上剐一片带血的肉架在火堆上烧着吃。疼得牛身子乱摇乱摆,叫个不停。父亲、大伯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牛遭受如此痛苦、如此残忍的宰割,他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又无能力去拯救。当晚后半夜,日本兵睡了,父亲、伯父和抓去的九个人,分别先后逃了回来。
就在九个男人被抓去之后的当日下午,剩下的女人、小孩20多人去没去处,躲没躲处,吃没吃,喝没喝,只好在原地等待男人们回来,直等到黄昏。就在天色四五十步远还能看清人的时候,从车家沟方向又来了八个日本兵,他们不带任何武器,二次对我们进行了更详细的搜查,抢走了安云老婆衣袋里的六个大洋(银元)。最后将上午糟蹋过的王××拉着向大沟走去,王的婆婆追上去跟日本兵撕扯,王顺势就跑脱了。她婆婆却被日本兵死拉活扯地拉到大沟当中一块大石头跟前,三个日本兵将她抬着扔到大石头上(四面都是冰),衣服被扒了个精光,开始我们听见她喊她儿子的乳名。后来天也黑下来了,她也越喊越叫喊不行了,我们也看不清了。十几个婆姨谁也不敢下去救她、扶她、找她,任由八个日本兵糟蹋了她。到了后半夜,她男人和我父亲、还拴从车家沟逃回来,见了我们,知道她在大沟大石头上,他们见到她时,她连话也不会说,人们给她穿上衣服,把她抬到土窑时,鼻子里只抖一丝悠悠气。从此,她在炕上病了三年多,几乎丢了性命。这之后人们又怕日军再来,很快乘天黑离开土窑,将糟蹋得不能走的由人背着,没受害的互相拉着,分别转移在柏堂峁和穿衣峁的两个山圈里。男人们在外面放哨,听日军的动静,直藏到第二天下午,日军从车家沟走了,我们才回到村里。
父亲、大伯父因为被日军抓去打了个死去活来,尤其亲眼目睹,日军对自己的亲人、同胞姐妹肆无忌惮的污辱和自家的牛被日本兵活活烧着吃掉的残酷场面,特别是第三天有人叫去殓牛的尸骨时说:“昨天回去看见你们的牛仍在枣树上吊着,今天去时牛身体不动了,但眼还忽显忽显,鼻子里还出气……”当下,父亲、大伯父、二伯父嚎啕痛哭。他们两人由于精神受到了惊吓、刺激,伤害太大太大。大伯父41岁的大男人晚上一个人不敢睡觉,黑夜不敢一个人出门;十几天,别人不催他,不吃不喝,有时饭端在他手里,他也迷迷糊糊;身体东倒西歪,全身长出了一身脓包疮,半年多时间还没好转。父亲从此耳朵聋得啥也听不见,好好的一口牙不到一个月,掉得只留下六个,整天坐卧不安,只是蒙头抽旱烟,晚上睡觉不是把我妈拉起,就是把我推醒,掉在嘴上的一句话:“快!拉牛!快救牛!不要叫日本兵吃了……”这样,一年多,说好人不好人,说病人不病人,精神上受到了严重创伤,只活了60岁就离开了人世。
二、日军又来了,藏也没处藏
1943年农历二月初六,我们一家人刚起床,父亲去井里担水,母亲收拾完炕,倒了尿盆正在生火,张汝仲在小场喊:“快些,日本人从贺街过来了!”张汝洪在寺塔又喊:“官庄垣、田家坡有日本人了!”大伯父叫三崇我哥拉上牛(二月初一花了三担六斗米买来的),刘玉生我表哥牵上他家的驴朝龙泉寺跑。那知日军来的又早又突然,父亲把水丢到半路上就跑向后沟的大里沟坝堰口上,碰见东家沟成仁母亲已中了子弹。子弹从脖子右侧进,后肩出,血流不止。她是双耳则村娘家,跟母亲同在一个院住过,又是同一年腊月结的婚。父亲和她男人抬扶着刚从西走到坝东时,日军从北面山上用机枪向他们扫来。他男人说:“快!咱们走吧,将她暂放在这里听天由命去吧!”于是两人分别从两条山水渠爬到半山腰,车钻了天桥,父亲顺山水渠爬到一个口子朝西的窟窿里,头上盖了株大干蒿。母亲和二伯母顺沟跑到龙泉寺八角楼底,钻进没钱人冬天抱崖崖的炭窝里。大伯父母不知去向。我跟上两个哥哥跑到大碱沟里面朝东坐西的一个拐沟里。这个小沟进去拐两个弯就到了沟掌,上边悬崖有十来丈高,由于来水面高,坡度陡峭,山水冲刷的地面又宽又深,是个天然大旋窝,再加进口的两拐,我们三人两畜进到里面四周八面是看不见的。因为我家的牛是二月初一从古镇成家庄买来的,牛人生疏,进沟拐弯时它屁股就是朝后退,打死也不进沟,硬是我两个哥哥从后面将它推进去的。推时没小心正好把拐角上的一大片土推倒了。就是这个倒霉的痕迹和牛、驴的足印将搜山的日军给引进此沟把我们给抓住的。在这个旋窝里,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闯进来三个日本兵,不分青红皂白,一个日本兵举枪,两个日本兵抓住我两个哥哥的领口照着脸上猛打,打得三崇我哥爬倒在地。一个日本兵又用脚在我哥肚上、腿上、背上、肩上乱踢乱踩,打得玉生我哥嘴里、鼻子里鲜血直流,身子东倒西歪,左右摇晃,直至打得叫他俩跪下把手举起才住手,然后搜遍全身。举枪的那个日本兵喊:“你的,开路!开路!”两个日本兵一个拉牛,一个牵驴。又是那个举枪的日本兵逼着我们在他前面走,走到龙泉寺大佛殿西门口,又要向官庄垣方向走。这时,我两个哥哥跪下求日本兵放了我,不知三个日本兵互相嘀咕了些什么,又是那个举枪的日本兵把我的耳朵揪住,朝我村指了指:“你的,开路!开路!”刚走了几步,他又叫我:“你的,不行!”他走近我身后,将我的干粮(高粱面和米面炒的炒泡泡)抓出来一把,鼻子闻了闻就扔向沟里,又将口袋里的炒泡泡搜了搜,发现了过年时外祖父给了我的20个大铜元(一个顶20个黄钱,那时一个饼子五个黄钱),拿在手上看了看扔向大沟,并将干粮口袋用刺刀捅破,用脚狠狠地踢下荒草坡,一只手向我的脖子抓来,我顺势一弯腰,日本兵没抓住脖子,又用脚照我的屁股上猛踢一脚。这个日本兵才撵那两日本兵朝官庄垣去了,我才得以脱身。这时,天已黑下来了,我沿砭顺道走进了村东壕沟,进了六七个院,都是黑灯瞎火,一个人也见不着,又怕又饿又渴,最后摸到南墕当时最穷最老又无儿无女的张汝孔院,看见窗户纸上好像有黑红影子,顺手推开门进去,他老婆问:“谁?”我说:“探成(我的乳名)。”她才点上灯并问:“你在那藏来?”我还没说大碱沟,就哭开了。她给我喝了一碗稀饭,又问:“你爸、你妈藏哪儿了?”我说:“不知道。”老婆婆说:“稀饭没有了,我看你还没吃饱,再吃上些炒面。”我心里就想父母,就要走,她不让走,并说:“天这么黑,村里一个人也没有,你个小孩敢去那,快上炕来,等天明再说。”我不上炕执意要走,就站在门口听村里的声音,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好像听见有狗咬和人喊的声音,我硬是咬着牙从门旮旯拿了根棍子朝村里走去。刚翻过楼圪洞,就听见我妈喊我的声音,回到家不见父亲和大二伯父,大娘说:“他们正在小庙里给观音老母和关老爷点香许口愿呢,保佑你们三兄弟平安回来。”
三、眼看活不成,一齐来反抗
自古以来,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那里的压迫惨重,那里的反抗自然越强烈。南墕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连续遭到日军的如此惨烈的烧、杀、抢等残无人道的迫害,摆在南墕人民面前的事实,只有两条路:一部份有钱有势的富人奴颜婢膝极力主张向日军投降,他们想通过维持目前现状,得以苟安偷生,保住他们在村里的权势和生命财产。另一部分穷苦百姓,义愤填膺,积极想办法,用以牙还牙的态度,决心和日军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南墕人民选择了后一条越走越宽的生路,抛弃了少数人要走的死路。南墕有个名叫“教窑脑畔”的地方,它在全村中心地带,是村里发生大小事情人们自动去那议论和决定应对策略的地方。记忆中每年修路、吃糕,集中人、分配人就在那个地方,正月里闹秧歌吃饭也在那个地方。一句话,那时在南墕村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村里大小事情分辨是非的中心,决定南墕人民命运的中心。我特别清楚地记得,一天,村长张××在那里说:“维持了好!日军来了,不用藏了,只要给烧好水,见人就不杀了,东西也不抢了。”张汝贤立即反驳:“日军来了,不是光要喝你烧得水吧!那定期要的粮、大洋、花姑娘哩?粮、钱好说,花姑娘,谁家的闺女、媳妇愿送去?我媳妇虽丑,我也不愿送。”张汝洪说:“咱村的人太不争气了,初七那天村里只来了七个日本兵,三个进了汝江院打死他老婆,三个进了‘回头起’神婆院,把她糟蹋了个半死不活;一个日本兵站在这地方,把咱全村的200多人撵的鸡犬不宁。”张汝兰说:“初七我在大脑畔山水渠里,眼睁睁地看见三个日本兵朝汝江老婆开了三枪,我要有个家伙(枪),我就敢朝日本兵开。”高世昌说:“日军几次来咱村,进村最多没超过15个人,咱这么多人,就让日本兵来称王称霸,满天放火!要是咱一村人扭成一股劲,人人出主意想办法,就不信小日本打不跑!”正在大伙你一言,他一语,七嘴八舌集中议论维持好还是不维持好之时,碾墕村张智异从成家庄来到这里,他学了一手好拳(国术),能在平地抱起打粮用的碌碡,双手把300多斤重的石狮子举过头顶来回走,像平常走路一般。因此,他这个人在当地方园百十里这一带很有威望。再加他处人和气,说话中肯,办事诚实,自然而然地受到群众的尊敬爱戴。由于他的到来,一下子把大伙的议论中心转向了向他求教。好多人同声问他:“你说维持了好,还是不维持得好?”问的人太多,不便一一作答,他清了清嗓子说:“老幼们静一静,你们问的这个事,我先想听听咱南墕父老的意见(碾■、南■一个张姓,他是晚辈)。”张汝泰先开口说:“咱是土老百姓,如今晓不得该维持,还是不该维持?南墕是群龙无首呀,眼下想不出个好办法对付日本人。你经常外出,见多识广,给咱指条出路吧。”他答:“从眼前看,维持和不维持一样,上山头王家凹、莹凹、李家凹一带就维持了,日军来了照样烧、杀、抢,另外还要送花姑娘、粮食、大洋。不维持咱们得团结起来,时刻预备好两三天的熟食(吃的),把生的粮、面、衣物藏好,村里集中上些年轻精干后生,瞅准日军的空子,抢狗日的枪、子弹,再把咱南墕打拳用的长矛、大刀和土枪、土炮集中起来,安置在日军常来必去的地方,揍他个措手不及。总之,人心齐,泰山移嘛! 找准空子,狠狠地收拾他们,消灭他们。”他还说了张初元劳武结合,蒋三等人消灭日军保家乡的一大堆故事。临走再三请求父老乡亲们必须齐心协力,设法找个能引导大家敢和日军拼的带头人。并提议:“从今天起,咱碾墕、南墕两村先合起来,在南墕大庙圪瘩、碾墕状元圪瘩上栽上消息树,不论谁家发现日军来了,互相传递信息,千万千万不能派人去搞维持。”当场有六七户有钱有势的人反对智异的意见,其余大多数没钱没势的穷苦百姓都同意智异的意见。张安儒、高世昌、张汝贤同声说:“智异的话有道理,咱就按他说得办。”当即决定了从第二天开始,先整顿两个藏身的窨子,并给每个窨子新挖两根气眼,日军来了,我们先把小孩、女人藏好。由张建厚、张汝洽负责修寨子圪都底的窨子,高世泰、张安照负责修无右板半崖的窨子,所有男人分两批,日夜不停轮流干。各家各户的粮、面、衣物的埋藏地址,由自家选择最隐蔽的地方,自己没合适的地址,可以找别人不用的地方;牛羊一律喂在野外,由年轻精干的张希德、建厚、希明、高凤山四人日夜巡逻照看。我和占有、长有、银有、冬生、侯丑白天轮流照看消息树。这样,南墕很快出现了家家打后窑、挖地窖,户户藏粮藏米面、藏衣物的局面。做到了日本人来了没吃的用的。从那以后,日军一有动静,村与村互相传递消息,人们跑了个精光,使日本人在南墕再没抓住过一个老百姓,再没抢走过一粒粮食、一件衣物,再没拉走过一头牛、一只羊。
大概过了一段日子,一天,张智异和任家山的任树荣(我大伯母的亲哥)引来个陕西人贺明华。一来就住在我家,白天他们睡觉,晚上饭后就见他们不知去哪了。有天晚上,我们睡得香甜,突然二伯父高世昌叫母亲和伯母,生着风箱火坐了一口一桶水的大锅,做了一锅山药稀饭。二伯父用两只大红皮盔担走了。我很奇怪,不知把饭担到哪里,叫谁们吃了。过了三天,张汝洪叫我父亲:“高老三,你到寺塔我瓦窑里拿你家的红皮盔和扁担。”才知道饭在那里叫人吃了。就在这年五月端午前,村里不知用什么办法,把原先的村长、村副、邻长都不用了,代之而起用上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和管公粮的粮米员(管公粮的会计),招待我方游击队、正规军、伤病员的护理员以及收军鞋和标准布的妇女验收员。那时的口号是“抗日救国,人人出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要为抗日救国作斗争、做贡献。”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南墕出现了自愿参军上前线打日军、除汉奸、做军鞋的生动场面。
四、人人上前线,家家做贡献
反维持取得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新政权。南墕人民在坚决反对维持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基层民主政权,掌权人由过去有钱有势有地的富人变成了没钱没势的穷苦人。这些新生的领导人,在上级区、县干部的指导下,首先开展了“减租减息,反奸清算”。这一下就把广大穷苦百姓都吸收在他们周围了。只要他们一说,要干什么,这些原来没权没势的人积极响应,没有办不成的事。俗话说:“从古至今,世界上有两大难,一要命(人)难,二要钱难。”但南墕新生的政权,首当其冲解决了这个难题。农、青、妇的主要领导人用“人人上前线,家家做贡献”,通过启发教育,动员村里的年轻人踊跃参军上前线。这样大的一件事,只用了十来天功夫,在南墕村就掀起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父子同时上前线的热潮,一次动员11名青壮年入伍上了前线。这件事,在那时全行政村、全区、全县也属罕见的。南墕那时291人,51户,劳力72个,一次动员走这们多的精壮劳力入伍上了前线,没有群众的坚决支持,热烈拥护是办不成的,也是不可能的。
南墕人民在农、青、妇、民兵、儿童团各个组织建立后,对抗日救国工作逐步走向明朗化、公开化、合法化、制度化。白天,儿童在当村大路上站岗放哨查路条,盘查入村的来往行人,觉得胆壮、腰杆硬,做到了生人入村有人知。只要送鸡毛信,不敢叫任何人知道。不说外人,就连父母也不让知道。民兵晚间巡逻监视村周围的来人动静,背着大刀,拿着长矛,雄壮虎威,喊话特灵,一呼干部、民兵、青壮年即到现场,做到了人们藏在野外的东西、牲畜,没有人敢偷、敢拿、敢损坏。正因如此,早十来年前,从孟门五平墕村迁来的一个姓李的吹拉弹唱艺人,其子李通祥年过20,从小不务正业,投降了日军,当上了警备队的什么长。一天晚上,他偷偷潜回家怕被人发觉,不敢叫他妈点灯,吓的他妈拉屎、尿尿,刚走到茅房,村干部带领民兵就将其包围了。经过一夜的说服动员,要他弃暗投明,不要再当汉奸了,开始他满口答应,说过几天带枪、带人反正。送他离村后,他背信弃义。南墕的干部积极和区、县干部联合,没过三个月,查清了他的罪恶,将其从姜家山碉堡上诱出就地处决了。这个事所以能很快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南墕的治安防范做得滴水不露,否则,是不可能很快很及时处决这个汉奸的。
如前所述,南墕一次参军11位精壮劳力,占当时劳力总数的15.7%,他们的父母、妻儿老小留在村里的人口占全村人口的19.71%。
可想而知,这部分人自然而然地在生产、生活上受到了极大的困难。但南墕的干部、群众时刻没忘在他们上前线时的诺言:“保证你们的亲属不受一点困难。”当时,这些人一律称“抗属”,为了确保抗属们的生活和一般群众一样,南墕组织了代耕组,男代耕组负责耕种锄劳,女代耕组负责收打直至将粮食送到家里。儿童负责担水、扫院。由于干部发动群众充分,使这些抗属的日常生活略高于一般群众的水平。尤其是逢年过节时组织群众上门慰问,集体请来吃饭,使南墕的优抗工作走在了周围村庄的前列。
在1942年冬天,由区青委任仰山、王占山指导,张安玺执笔,高世昌、张汝亮(他二人学过晋剧)编导,根据南墕的优抗事实,编了个《优抗》歌剧。剧中人物是抗属张汝宽夫妇,代耕组男女,以春种秋收为时间跨度,张成宝给抗属担炭,我组织儿童给抗属担水、扫院,过年送葱(每户两把,约三四斤),写的都是真人真事。这个剧经区里审查后,分别在成家庄、孟门、南沟、招贤、碛口、王家沟、南凹、刘家山、吉家塔等古镇、大村演出了几十场。对这些村镇的干部群众优抗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南墕受到上级的好评、奖励,群众的热烈欢迎。因为这些古镇、大村人多,演出又是逢集会和重大节日,我们去了后,当地干部、群众给我们做好吃的吃,让我们住最干净的人家。可见,群众是欢迎的。
南墕的优抗工作得到了当时上级政府的认可和肯定,就因为南墕干部、群众抓优抗,抓住了要害,对开展全民抗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42年冬天,张安儒以优抗村先进代表,高凤山以民兵模范、我以优抗模范儿童,先后出席了区、县在我村和碛口召开的群英大会。会后,高凤山选为村民兵队长,我由任家山、王家沟、南凹、碾墕等七个村的儿童团选为行政村营长,张晋林(女)为副营长。
南墕做军鞋,织标准布是车胜英办的。按规定一个妇女三个月做一双军鞋,半年一匹标准布(老尺五丈二为一匹)。在南墕做军鞋,织布不摊派,做多了有奖励,到时也不上门讨要,都是妇女们自觉自愿,按时完成任务的。为什么?用车胜英的一句话:“咱再不当亡国奴了,不要忘了日军对咱姐妹们的糟蹋欺辱。”她话虽短又少,却说在了女人们的心坎上了。所以,那些亲眼目睹、亲耳所闻日军糟蹋过姐妹和身受其害的妇女,把做军鞋、织布当成了上前线打日本侵略者一样看待。有的边做边哭,把痛恨日军的心情用在了做军鞋、织布上,因此,做出的军鞋双双硬绷绷的,既结实又耐穿。那时,任侯梅、穆树荣、王管英、张社汝等人是村里、行政村、区上常表扬奖励的对象。当时,老六区收军鞋时有个美誉——“南墕军鞋不用验”,村里一打捆(50双一捆)就直接转入部队了。
南墕村子小,土地差,产粮不多,人口少,劳力不足,尤其是11位青壮年参了军,更显得势单力薄。即便这样,南墕的干部、群众对支援抗日救国的事情,从不落后半步。区里成立军火社资金困难,南墕将社窑院的一棵两人抱不住的大柏树砍倒给了军火社,又把张氏立祖的铁碑和小庙、大庙的钟砸烂,铸了手榴弹和地雷。因此,区里发了南墕一枝牛枪。区里组织去王老婆山砸路,群众自备干粮,自带工具,走时一集中要去的人多,区里要的人少,农救会只好精壮的里边选精壮的,没挑上的人反而还有意见哩。官庄垣战斗,区里通知要两付担架10个人,其中两个干部带队,因为要去的人多,最后去了三付担架15人。交公粮,只要农救会一敲锣,各家各户都是把最干净,籽粒最饱满的送上,瘪的、不好的留着自己用。谁家也不愿意交不好的。
今天回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南墕人民从血的事实中懂得了:搞维持——当亡国奴只有死路一条,只有将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唤醒他们的爱国觉悟,才能把日本侵略者从离石的土地上打出去,从山西打出去,从全中国打出去,才能过上真正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
所以,南墕人民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有的人抛家弃妻,上了前线,不惜流血牺牲;留在村里的人,积极努力生产,交纳公粮,为抗日军队和各级抗日政府人员吃饱饭星夜操劳,无怨无悔;他们宁可把自己的地迟种晚收,先要保证抗属的粮食颗粒归仓;所有妇女牢记日军的迫害,把仇恨用在纺花、织布、做军鞋上,用手中线为抗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小小儿童送鸡毛信,站岗放哨查路条,为铲除汉奸、特务起了一点小小的作用。
南墕,就是这个偏僻而贫瘠的小山村,它养育的儿女们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发挥了沧海一粟的作用。
在纪念抗日战争65周年之际,回忆南墕老区遭受日军的残酷迫害的事实和反抗侵略者的斗争,用以下两句话来结束:
永远不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
继续发扬抗日救国的伟大精神!
一、日军进了村
1941年正月初一,我们全家人正准备吃煮在锅里的饺子过大年之时,忽然我们的邻居张汝仲在脑畔上高喊:“快!日本人来了!日本人来了!!”顿时,怕得全家人丢下家里的一切从寺塔过去,跑到无石坂半崖的窨子里,藏了一天一夜。第二天下午,等日军走了,我们才回到家里。走进大门,院里、屋里都被日军糟蹋的简直无法下足,当院的火堆里烧的是能住人的左门、两个烂柜子的门、一个烂木箱盖、三架纺花车、一个织布机和种地的木篓、耙、磨片及两孔烂土窖上的窗子,全家人的衣服、被褥全部化成了灰烬。锅里的饺子被连锅倒在下院,锅捣成两片。装粮、面、米的14个大小瓮和所有的坛坛罐罐砸了个粉骨零碎。粮食、米面撒了满地,而且在粮面上又拉了屎、尿了尿,把过年准备下的熟食扔得到处皆是。日本兵走时还拉走了我们全家人唯一的主要劳力——大黄牛。该牛拉在下垣则村后的第三天被日本兵活活地烧着吃了。
这次日军扫荡,使我们全家人的生活跌入低谷。父亲气的大病一场,几乎丢了性命;大伯父半年多身体软的不能劳动;二伯父高世昌逃往他乡,跟了戏班,半年后回来就任了南墕村农救会主任。后来知道,此时他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那次日军扫荡,在南墕我家受害最重,损失最惨,原因是什么?至今还是个谜。
同年腊月十八,天还不亮,日军从南北两面包围了我村,我们全家人跑出大门就听见对面枣窑梁上有人喊:“张希明!张希明!”喊者是外乡口音(此时张已暗任村民兵队长)。随即“哒嗡!哒嗡!”两声枪响。父亲说:“日本人从对面来了,咱们向后沟藏。”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父亲一手拉着母亲,一手拖着我,伯父拉着伯母,深一脚,浅一脚,高一下,低一下,不知怎样跑到寨子圪都底窨子崖,不知谁说: “不能向后沟藏了,山上也打枪哩!”张汝洽喊:“高老三,你个头大快些把小孩、女人先扶到窨子里。”男人们则趁日本人看不见四散藏起来。
我们在窨子里整整藏了一天一夜,腊月二十日,父亲、伯父、张汝洽、还拴等六七个男人把我从窨子里接出来,人们刚到外面眼都睁不开,又饿又渴,腿软得站也不会站,全靠男人们有背的、拉的、拖的,小孩是靠大人抱着回到各自家的。我是大伯父抱着走的,走到沟喜大、根大、三孩家大门口时,伯父叫我把眼睛闭住后对我说:喜大(40岁左右)前天被日本兵从他家逼到大门外,因有病好些日子了,腿抖得走也不会走,两个日本兵将他活活地扔下平沟小庙底(崖深六丈多)石崖,头碰在石头上,脸砸得看也没法看,正往棺材里装殓。喜大是我村最手巧的木匠,没有儿女,老实吧唧,谁家的纺车、织布机坏了,梭子、风车不好使了,一叫他就给整修如新。那天,他因病体虚弱未来得及躲藏,他家又是南墕最低头一家,是南墕让日军捉住的第一个人。
张生成,男,50来岁,从小外出揽工,烧饼子、蒸糕、做饭。日军未入侵离石时,他在田家会、五里铺以卖糕、卖饼子为生。日军来了,他才回到村里,孤身一人生活。因他年过半百,耳朵不灵,日军进村他还不知道。那天,他是被日军捉住的第二个人。日本兵把他从家里捉出来,在院里打得死去活来,后又用绳子捆住,还给他肩上挂了三支枪,从他院将他拉到龙善山大庙底,一路上边赶边打……。我村张汝洪从对面山水渠里望见他摇摇晃晃,东倒西歪,日本兵用刺刀将他活活捅了七刀,死在张玉瑞的地头。
l942年农历正月初七,我们刚开始吃早饭,日军从四面包围了我村。我们全家人跑到大门外,听见四方八面“哒嗡!哒哒!哒嗡!哒哒!”的步枪、机枪射击声接连不断,人们就地打转,真不知逃向那里!东边邻居张安云、张成章、还拴、建昌等六家老小40多人全集中在我家大门外。正在危急之际,不知谁说听枪声的方向前沟没日军,大伙不约而同地从寺塔跑到穿衣峁山渠底的两半截没门窗的土窑里。大伙正七嘴八舌地说:“我的扁食(饺子的别称)刚煮到锅!我的长豆面正煮了一半!”还拴说:“我刚蒸出的馍头紧抢慢抢给怀里揣了好几个!”说时顺手就往怀里去掏,一个也没掏出来。我大伯父说:“我把刚煮好的半锅长豆面连面带汤顺手倒在大送饭盔里提出来了,就是没下调料,也没碗筷,这该咋吃?”我叔伯哥高三崇双手接住饭盔说:“我渴死了。”用嘴吸在送饭盔口上,就喝就吃。
“哒哒!哒哒!哒哒!”连续三梭子机关枪向我们藏的窑洞扫来。枪声停了不一会,就从窑脑畔上下来八个日本兵。六个日本兵把枪码在一起,对在场的九个男人劈头盖脸就是几个耳刮子,嘴喊:“你,八格呀路的!”接着全身搜遍,又把他们的腰带裤带扔在半山坡下,用手压在他们头上,用脚踢得逼住往下跪,然后又打得叫把双手举起来,脸面朝西……。两个日本兵举着枪,枪上顶着刺刀,看管着已跪倒在地的九个男人,六个日本兵逼着所有女人们把上衣服解开,裤子拉到脚面上,日本兵兽性大发将20多岁的王××和14岁的刘××推倒在地……王××年龄大,没怎样敢反抗挣扎,只将自己头上的手巾盖在自己脸上,任由三个日本兵来回糟蹋。刘××年龄小,身体瘦弱,乱动乱滚,又喊又哭,不肯让日本兵糟蹋,这时爬在她身上的日本兵一只手卡住她的脖子,一只手在她身上乱打,突然她尖声高喊了一声,不哭不叫了。原来日本兵用泥土和她的棉袄襟子把刘的口塞住了。这时,对面山上吹号,日本兵很快提上枪把九个男人拉去,同时,把我家的脱角牛也拉了去。日本兵走后,王××自己穿上裤子,抱住她婆婆嚎啕大哭,刘××下部大出血,站也站不起来,她嫂子将被子里的旧棉花撕出来,一边给她擦血渍,一边给她抹脸上、嘴里的泥土;我妈给她穿上裤子,几个女人将她抬扶在土窑的尽后面,放在不知是谁家背的被子上。第二天她大哥将她背回村里,后送他娘家养伤,刘从此再没回过南墕村。
九个男人被日军当天拉到车家沟,其中有我父亲、伯父。日本兵打得让他们摘门匾、下柜门、揭箱盖烧火,担水、喂马、烤衣服……这时我家的脱角牛被拉到该村东头车甫龙大门外,拴在枣树上,日本兵将牛头向树上吊起,用随身带的刀子从牛身上剐一片带血的肉架在火堆上烧着吃。疼得牛身子乱摇乱摆,叫个不停。父亲、大伯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牛遭受如此痛苦、如此残忍的宰割,他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又无能力去拯救。当晚后半夜,日本兵睡了,父亲、伯父和抓去的九个人,分别先后逃了回来。
就在九个男人被抓去之后的当日下午,剩下的女人、小孩20多人去没去处,躲没躲处,吃没吃,喝没喝,只好在原地等待男人们回来,直等到黄昏。就在天色四五十步远还能看清人的时候,从车家沟方向又来了八个日本兵,他们不带任何武器,二次对我们进行了更详细的搜查,抢走了安云老婆衣袋里的六个大洋(银元)。最后将上午糟蹋过的王××拉着向大沟走去,王的婆婆追上去跟日本兵撕扯,王顺势就跑脱了。她婆婆却被日本兵死拉活扯地拉到大沟当中一块大石头跟前,三个日本兵将她抬着扔到大石头上(四面都是冰),衣服被扒了个精光,开始我们听见她喊她儿子的乳名。后来天也黑下来了,她也越喊越叫喊不行了,我们也看不清了。十几个婆姨谁也不敢下去救她、扶她、找她,任由八个日本兵糟蹋了她。到了后半夜,她男人和我父亲、还拴从车家沟逃回来,见了我们,知道她在大沟大石头上,他们见到她时,她连话也不会说,人们给她穿上衣服,把她抬到土窑时,鼻子里只抖一丝悠悠气。从此,她在炕上病了三年多,几乎丢了性命。这之后人们又怕日军再来,很快乘天黑离开土窑,将糟蹋得不能走的由人背着,没受害的互相拉着,分别转移在柏堂峁和穿衣峁的两个山圈里。男人们在外面放哨,听日军的动静,直藏到第二天下午,日军从车家沟走了,我们才回到村里。
父亲、大伯父因为被日军抓去打了个死去活来,尤其亲眼目睹,日军对自己的亲人、同胞姐妹肆无忌惮的污辱和自家的牛被日本兵活活烧着吃掉的残酷场面,特别是第三天有人叫去殓牛的尸骨时说:“昨天回去看见你们的牛仍在枣树上吊着,今天去时牛身体不动了,但眼还忽显忽显,鼻子里还出气……”当下,父亲、大伯父、二伯父嚎啕痛哭。他们两人由于精神受到了惊吓、刺激,伤害太大太大。大伯父41岁的大男人晚上一个人不敢睡觉,黑夜不敢一个人出门;十几天,别人不催他,不吃不喝,有时饭端在他手里,他也迷迷糊糊;身体东倒西歪,全身长出了一身脓包疮,半年多时间还没好转。父亲从此耳朵聋得啥也听不见,好好的一口牙不到一个月,掉得只留下六个,整天坐卧不安,只是蒙头抽旱烟,晚上睡觉不是把我妈拉起,就是把我推醒,掉在嘴上的一句话:“快!拉牛!快救牛!不要叫日本兵吃了……”这样,一年多,说好人不好人,说病人不病人,精神上受到了严重创伤,只活了60岁就离开了人世。
二、日军又来了,藏也没处藏
1943年农历二月初六,我们一家人刚起床,父亲去井里担水,母亲收拾完炕,倒了尿盆正在生火,张汝仲在小场喊:“快些,日本人从贺街过来了!”张汝洪在寺塔又喊:“官庄垣、田家坡有日本人了!”大伯父叫三崇我哥拉上牛(二月初一花了三担六斗米买来的),刘玉生我表哥牵上他家的驴朝龙泉寺跑。那知日军来的又早又突然,父亲把水丢到半路上就跑向后沟的大里沟坝堰口上,碰见东家沟成仁母亲已中了子弹。子弹从脖子右侧进,后肩出,血流不止。她是双耳则村娘家,跟母亲同在一个院住过,又是同一年腊月结的婚。父亲和她男人抬扶着刚从西走到坝东时,日军从北面山上用机枪向他们扫来。他男人说:“快!咱们走吧,将她暂放在这里听天由命去吧!”于是两人分别从两条山水渠爬到半山腰,车钻了天桥,父亲顺山水渠爬到一个口子朝西的窟窿里,头上盖了株大干蒿。母亲和二伯母顺沟跑到龙泉寺八角楼底,钻进没钱人冬天抱崖崖的炭窝里。大伯父母不知去向。我跟上两个哥哥跑到大碱沟里面朝东坐西的一个拐沟里。这个小沟进去拐两个弯就到了沟掌,上边悬崖有十来丈高,由于来水面高,坡度陡峭,山水冲刷的地面又宽又深,是个天然大旋窝,再加进口的两拐,我们三人两畜进到里面四周八面是看不见的。因为我家的牛是二月初一从古镇成家庄买来的,牛人生疏,进沟拐弯时它屁股就是朝后退,打死也不进沟,硬是我两个哥哥从后面将它推进去的。推时没小心正好把拐角上的一大片土推倒了。就是这个倒霉的痕迹和牛、驴的足印将搜山的日军给引进此沟把我们给抓住的。在这个旋窝里,不知过了多久,突然闯进来三个日本兵,不分青红皂白,一个日本兵举枪,两个日本兵抓住我两个哥哥的领口照着脸上猛打,打得三崇我哥爬倒在地。一个日本兵又用脚在我哥肚上、腿上、背上、肩上乱踢乱踩,打得玉生我哥嘴里、鼻子里鲜血直流,身子东倒西歪,左右摇晃,直至打得叫他俩跪下把手举起才住手,然后搜遍全身。举枪的那个日本兵喊:“你的,开路!开路!”两个日本兵一个拉牛,一个牵驴。又是那个举枪的日本兵逼着我们在他前面走,走到龙泉寺大佛殿西门口,又要向官庄垣方向走。这时,我两个哥哥跪下求日本兵放了我,不知三个日本兵互相嘀咕了些什么,又是那个举枪的日本兵把我的耳朵揪住,朝我村指了指:“你的,开路!开路!”刚走了几步,他又叫我:“你的,不行!”他走近我身后,将我的干粮(高粱面和米面炒的炒泡泡)抓出来一把,鼻子闻了闻就扔向沟里,又将口袋里的炒泡泡搜了搜,发现了过年时外祖父给了我的20个大铜元(一个顶20个黄钱,那时一个饼子五个黄钱),拿在手上看了看扔向大沟,并将干粮口袋用刺刀捅破,用脚狠狠地踢下荒草坡,一只手向我的脖子抓来,我顺势一弯腰,日本兵没抓住脖子,又用脚照我的屁股上猛踢一脚。这个日本兵才撵那两日本兵朝官庄垣去了,我才得以脱身。这时,天已黑下来了,我沿砭顺道走进了村东壕沟,进了六七个院,都是黑灯瞎火,一个人也见不着,又怕又饿又渴,最后摸到南墕当时最穷最老又无儿无女的张汝孔院,看见窗户纸上好像有黑红影子,顺手推开门进去,他老婆问:“谁?”我说:“探成(我的乳名)。”她才点上灯并问:“你在那藏来?”我还没说大碱沟,就哭开了。她给我喝了一碗稀饭,又问:“你爸、你妈藏哪儿了?”我说:“不知道。”老婆婆说:“稀饭没有了,我看你还没吃饱,再吃上些炒面。”我心里就想父母,就要走,她不让走,并说:“天这么黑,村里一个人也没有,你个小孩敢去那,快上炕来,等天明再说。”我不上炕执意要走,就站在门口听村里的声音,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好像听见有狗咬和人喊的声音,我硬是咬着牙从门旮旯拿了根棍子朝村里走去。刚翻过楼圪洞,就听见我妈喊我的声音,回到家不见父亲和大二伯父,大娘说:“他们正在小庙里给观音老母和关老爷点香许口愿呢,保佑你们三兄弟平安回来。”
三、眼看活不成,一齐来反抗
自古以来,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那里的压迫惨重,那里的反抗自然越强烈。南墕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连续遭到日军的如此惨烈的烧、杀、抢等残无人道的迫害,摆在南墕人民面前的事实,只有两条路:一部份有钱有势的富人奴颜婢膝极力主张向日军投降,他们想通过维持目前现状,得以苟安偷生,保住他们在村里的权势和生命财产。另一部分穷苦百姓,义愤填膺,积极想办法,用以牙还牙的态度,决心和日军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
南墕人民选择了后一条越走越宽的生路,抛弃了少数人要走的死路。南墕有个名叫“教窑脑畔”的地方,它在全村中心地带,是村里发生大小事情人们自动去那议论和决定应对策略的地方。记忆中每年修路、吃糕,集中人、分配人就在那个地方,正月里闹秧歌吃饭也在那个地方。一句话,那时在南墕村这个地方可以说是村里大小事情分辨是非的中心,决定南墕人民命运的中心。我特别清楚地记得,一天,村长张××在那里说:“维持了好!日军来了,不用藏了,只要给烧好水,见人就不杀了,东西也不抢了。”张汝贤立即反驳:“日军来了,不是光要喝你烧得水吧!那定期要的粮、大洋、花姑娘哩?粮、钱好说,花姑娘,谁家的闺女、媳妇愿送去?我媳妇虽丑,我也不愿送。”张汝洪说:“咱村的人太不争气了,初七那天村里只来了七个日本兵,三个进了汝江院打死他老婆,三个进了‘回头起’神婆院,把她糟蹋了个半死不活;一个日本兵站在这地方,把咱全村的200多人撵的鸡犬不宁。”张汝兰说:“初七我在大脑畔山水渠里,眼睁睁地看见三个日本兵朝汝江老婆开了三枪,我要有个家伙(枪),我就敢朝日本兵开。”高世昌说:“日军几次来咱村,进村最多没超过15个人,咱这么多人,就让日本兵来称王称霸,满天放火!要是咱一村人扭成一股劲,人人出主意想办法,就不信小日本打不跑!”正在大伙你一言,他一语,七嘴八舌集中议论维持好还是不维持好之时,碾墕村张智异从成家庄来到这里,他学了一手好拳(国术),能在平地抱起打粮用的碌碡,双手把300多斤重的石狮子举过头顶来回走,像平常走路一般。因此,他这个人在当地方园百十里这一带很有威望。再加他处人和气,说话中肯,办事诚实,自然而然地受到群众的尊敬爱戴。由于他的到来,一下子把大伙的议论中心转向了向他求教。好多人同声问他:“你说维持了好,还是不维持得好?”问的人太多,不便一一作答,他清了清嗓子说:“老幼们静一静,你们问的这个事,我先想听听咱南墕父老的意见(碾■、南■一个张姓,他是晚辈)。”张汝泰先开口说:“咱是土老百姓,如今晓不得该维持,还是不该维持?南墕是群龙无首呀,眼下想不出个好办法对付日本人。你经常外出,见多识广,给咱指条出路吧。”他答:“从眼前看,维持和不维持一样,上山头王家凹、莹凹、李家凹一带就维持了,日军来了照样烧、杀、抢,另外还要送花姑娘、粮食、大洋。不维持咱们得团结起来,时刻预备好两三天的熟食(吃的),把生的粮、面、衣物藏好,村里集中上些年轻精干后生,瞅准日军的空子,抢狗日的枪、子弹,再把咱南墕打拳用的长矛、大刀和土枪、土炮集中起来,安置在日军常来必去的地方,揍他个措手不及。总之,人心齐,泰山移嘛! 找准空子,狠狠地收拾他们,消灭他们。”他还说了张初元劳武结合,蒋三等人消灭日军保家乡的一大堆故事。临走再三请求父老乡亲们必须齐心协力,设法找个能引导大家敢和日军拼的带头人。并提议:“从今天起,咱碾墕、南墕两村先合起来,在南墕大庙圪瘩、碾墕状元圪瘩上栽上消息树,不论谁家发现日军来了,互相传递信息,千万千万不能派人去搞维持。”当场有六七户有钱有势的人反对智异的意见,其余大多数没钱没势的穷苦百姓都同意智异的意见。张安儒、高世昌、张汝贤同声说:“智异的话有道理,咱就按他说得办。”当即决定了从第二天开始,先整顿两个藏身的窨子,并给每个窨子新挖两根气眼,日军来了,我们先把小孩、女人藏好。由张建厚、张汝洽负责修寨子圪都底的窨子,高世泰、张安照负责修无右板半崖的窨子,所有男人分两批,日夜不停轮流干。各家各户的粮、面、衣物的埋藏地址,由自家选择最隐蔽的地方,自己没合适的地址,可以找别人不用的地方;牛羊一律喂在野外,由年轻精干的张希德、建厚、希明、高凤山四人日夜巡逻照看。我和占有、长有、银有、冬生、侯丑白天轮流照看消息树。这样,南墕很快出现了家家打后窑、挖地窖,户户藏粮藏米面、藏衣物的局面。做到了日本人来了没吃的用的。从那以后,日军一有动静,村与村互相传递消息,人们跑了个精光,使日本人在南墕再没抓住过一个老百姓,再没抢走过一粒粮食、一件衣物,再没拉走过一头牛、一只羊。
大概过了一段日子,一天,张智异和任家山的任树荣(我大伯母的亲哥)引来个陕西人贺明华。一来就住在我家,白天他们睡觉,晚上饭后就见他们不知去哪了。有天晚上,我们睡得香甜,突然二伯父高世昌叫母亲和伯母,生着风箱火坐了一口一桶水的大锅,做了一锅山药稀饭。二伯父用两只大红皮盔担走了。我很奇怪,不知把饭担到哪里,叫谁们吃了。过了三天,张汝洪叫我父亲:“高老三,你到寺塔我瓦窑里拿你家的红皮盔和扁担。”才知道饭在那里叫人吃了。就在这年五月端午前,村里不知用什么办法,把原先的村长、村副、邻长都不用了,代之而起用上了农救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和管公粮的粮米员(管公粮的会计),招待我方游击队、正规军、伤病员的护理员以及收军鞋和标准布的妇女验收员。那时的口号是“抗日救国,人人出力,有钱出钱,有人出人,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要为抗日救国作斗争、做贡献。”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南墕出现了自愿参军上前线打日军、除汉奸、做军鞋的生动场面。
四、人人上前线,家家做贡献
反维持取得彻底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新政权。南墕人民在坚决反对维持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基层民主政权,掌权人由过去有钱有势有地的富人变成了没钱没势的穷苦人。这些新生的领导人,在上级区、县干部的指导下,首先开展了“减租减息,反奸清算”。这一下就把广大穷苦百姓都吸收在他们周围了。只要他们一说,要干什么,这些原来没权没势的人积极响应,没有办不成的事。俗话说:“从古至今,世界上有两大难,一要命(人)难,二要钱难。”但南墕新生的政权,首当其冲解决了这个难题。农、青、妇的主要领导人用“人人上前线,家家做贡献”,通过启发教育,动员村里的年轻人踊跃参军上前线。这样大的一件事,只用了十来天功夫,在南墕村就掀起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父子同时上前线的热潮,一次动员11名青壮年入伍上了前线。这件事,在那时全行政村、全区、全县也属罕见的。南墕那时291人,51户,劳力72个,一次动员走这们多的精壮劳力入伍上了前线,没有群众的坚决支持,热烈拥护是办不成的,也是不可能的。
南墕人民在农、青、妇、民兵、儿童团各个组织建立后,对抗日救国工作逐步走向明朗化、公开化、合法化、制度化。白天,儿童在当村大路上站岗放哨查路条,盘查入村的来往行人,觉得胆壮、腰杆硬,做到了生人入村有人知。只要送鸡毛信,不敢叫任何人知道。不说外人,就连父母也不让知道。民兵晚间巡逻监视村周围的来人动静,背着大刀,拿着长矛,雄壮虎威,喊话特灵,一呼干部、民兵、青壮年即到现场,做到了人们藏在野外的东西、牲畜,没有人敢偷、敢拿、敢损坏。正因如此,早十来年前,从孟门五平墕村迁来的一个姓李的吹拉弹唱艺人,其子李通祥年过20,从小不务正业,投降了日军,当上了警备队的什么长。一天晚上,他偷偷潜回家怕被人发觉,不敢叫他妈点灯,吓的他妈拉屎、尿尿,刚走到茅房,村干部带领民兵就将其包围了。经过一夜的说服动员,要他弃暗投明,不要再当汉奸了,开始他满口答应,说过几天带枪、带人反正。送他离村后,他背信弃义。南墕的干部积极和区、县干部联合,没过三个月,查清了他的罪恶,将其从姜家山碉堡上诱出就地处决了。这个事所以能很快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南墕的治安防范做得滴水不露,否则,是不可能很快很及时处决这个汉奸的。
如前所述,南墕一次参军11位精壮劳力,占当时劳力总数的15.7%,他们的父母、妻儿老小留在村里的人口占全村人口的19.71%。
可想而知,这部分人自然而然地在生产、生活上受到了极大的困难。但南墕的干部、群众时刻没忘在他们上前线时的诺言:“保证你们的亲属不受一点困难。”当时,这些人一律称“抗属”,为了确保抗属们的生活和一般群众一样,南墕组织了代耕组,男代耕组负责耕种锄劳,女代耕组负责收打直至将粮食送到家里。儿童负责担水、扫院。由于干部发动群众充分,使这些抗属的日常生活略高于一般群众的水平。尤其是逢年过节时组织群众上门慰问,集体请来吃饭,使南墕的优抗工作走在了周围村庄的前列。
在1942年冬天,由区青委任仰山、王占山指导,张安玺执笔,高世昌、张汝亮(他二人学过晋剧)编导,根据南墕的优抗事实,编了个《优抗》歌剧。剧中人物是抗属张汝宽夫妇,代耕组男女,以春种秋收为时间跨度,张成宝给抗属担炭,我组织儿童给抗属担水、扫院,过年送葱(每户两把,约三四斤),写的都是真人真事。这个剧经区里审查后,分别在成家庄、孟门、南沟、招贤、碛口、王家沟、南凹、刘家山、吉家塔等古镇、大村演出了几十场。对这些村镇的干部群众优抗工作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南墕受到上级的好评、奖励,群众的热烈欢迎。因为这些古镇、大村人多,演出又是逢集会和重大节日,我们去了后,当地干部、群众给我们做好吃的吃,让我们住最干净的人家。可见,群众是欢迎的。
南墕的优抗工作得到了当时上级政府的认可和肯定,就因为南墕干部、群众抓优抗,抓住了要害,对开展全民抗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942年冬天,张安儒以优抗村先进代表,高凤山以民兵模范、我以优抗模范儿童,先后出席了区、县在我村和碛口召开的群英大会。会后,高凤山选为村民兵队长,我由任家山、王家沟、南凹、碾墕等七个村的儿童团选为行政村营长,张晋林(女)为副营长。
南墕做军鞋,织标准布是车胜英办的。按规定一个妇女三个月做一双军鞋,半年一匹标准布(老尺五丈二为一匹)。在南墕做军鞋,织布不摊派,做多了有奖励,到时也不上门讨要,都是妇女们自觉自愿,按时完成任务的。为什么?用车胜英的一句话:“咱再不当亡国奴了,不要忘了日军对咱姐妹们的糟蹋欺辱。”她话虽短又少,却说在了女人们的心坎上了。所以,那些亲眼目睹、亲耳所闻日军糟蹋过姐妹和身受其害的妇女,把做军鞋、织布当成了上前线打日本侵略者一样看待。有的边做边哭,把痛恨日军的心情用在了做军鞋、织布上,因此,做出的军鞋双双硬绷绷的,既结实又耐穿。那时,任侯梅、穆树荣、王管英、张社汝等人是村里、行政村、区上常表扬奖励的对象。当时,老六区收军鞋时有个美誉——“南墕军鞋不用验”,村里一打捆(50双一捆)就直接转入部队了。
南墕村子小,土地差,产粮不多,人口少,劳力不足,尤其是11位青壮年参了军,更显得势单力薄。即便这样,南墕的干部、群众对支援抗日救国的事情,从不落后半步。区里成立军火社资金困难,南墕将社窑院的一棵两人抱不住的大柏树砍倒给了军火社,又把张氏立祖的铁碑和小庙、大庙的钟砸烂,铸了手榴弹和地雷。因此,区里发了南墕一枝牛枪。区里组织去王老婆山砸路,群众自备干粮,自带工具,走时一集中要去的人多,区里要的人少,农救会只好精壮的里边选精壮的,没挑上的人反而还有意见哩。官庄垣战斗,区里通知要两付担架10个人,其中两个干部带队,因为要去的人多,最后去了三付担架15人。交公粮,只要农救会一敲锣,各家各户都是把最干净,籽粒最饱满的送上,瘪的、不好的留着自己用。谁家也不愿意交不好的。
今天回忆在那个艰苦的岁月,南墕人民从血的事实中懂得了:搞维持——当亡国奴只有死路一条,只有将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唤醒他们的爱国觉悟,才能把日本侵略者从离石的土地上打出去,从山西打出去,从全中国打出去,才能过上真正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
所以,南墕人民为了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有的人抛家弃妻,上了前线,不惜流血牺牲;留在村里的人,积极努力生产,交纳公粮,为抗日军队和各级抗日政府人员吃饱饭星夜操劳,无怨无悔;他们宁可把自己的地迟种晚收,先要保证抗属的粮食颗粒归仓;所有妇女牢记日军的迫害,把仇恨用在纺花、织布、做军鞋上,用手中线为抗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小小儿童送鸡毛信,站岗放哨查路条,为铲除汉奸、特务起了一点小小的作用。
南墕,就是这个偏僻而贫瘠的小山村,它养育的儿女们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发挥了沧海一粟的作用。
在纪念抗日战争65周年之际,回忆南墕老区遭受日军的残酷迫害的事实和反抗侵略者的斗争,用以下两句话来结束:
永远不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
继续发扬抗日救国的伟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