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与新模式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zhouwe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可以说,农业机械化生产已成为当前农业产量提升,农业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结合农村机械化培训的发展经验,摒弃机械化培训的旧形式,为迎合培训发展的新需求,探索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培训;意义;新思路;新举措
  农业机械化生产作为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对农业产量创收和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直线上升,农业粮食产量显著提高。为迎合现代化农业建设和新农村的建立新要求,农业机械化培训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1]。一方面,各基层农业培训部门要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人才发展观念,树立人才就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发展意识。将机械教育培训作为农业技术发展培训的工作重心,将培训思路创新和机制创新作为深化培训的力量源泉。另一方面,伴随着农业机械购买的惠民政策实施,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在农机购置力度增强的同时,基层农业培训部门也要面向更多的农机使用者。配合机械的购买,农业教育培训部门要不断强化技能培训,在保证机械使用效率的同时,推进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诞生和推广。可以说,依托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农业生产与机械化发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培训创新,既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一、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机制创新
  农村机械化生产作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根本。目前,农村机械化生产的使用和保养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应该结合生产实践,进行创新教育机制,力求做到基层教育培训和农业机械发展相结合,实现农民的机械技术的提升和发展。首先,在培训意识上,要形成专人专责的培训意识,树立人才就是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意识,在思想意识上重视农业机械培训工作。通过政府立项,打造机械教学培训基地,建设服务信息平台,做到培训项目的资源共享。其次,在培训管理体制建设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培训制度,无论是培训内容的设计,培训计划的设定还是培训目标的检测反馈,基层培训部门都可依照培训制度指导实践。最后,在培训规模上,加强与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2]。通过联名培训的方式提高整體教育质量,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
  二、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模式创新
  (一)细化培训内容,紧跟时代要求
  首先,在培训的课程设计上,要结合地区特点,开展个性化培训机制,结合本地农民需求,因地制宜开设培训内容。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进行细化分类,比如对拖拉机、起垄机、播种机、农药喷洒机、采收机械、清洗机等专业设备开设专门的课程培训。从知识结构上提高农民的机械使用技术,满足当前农业生产需要。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的更新上,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现阶段的机械使用型号,针对不同的使用需求和保养需要,进行新技术的实时更新,不断推进机械生产的技术革新。
  (二)转变教学策略,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在培训手段上,将网络信息技术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通过多样的培训形式,打破地域和时域的限制,创设培训平台,提供多种案例分析,实现培训资料的实时共享。与此同时,在培训方式的选用上,我们还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培训策略,针对落后地区的机械教育培训,我们还要采取必要的入户培训,专人负责机制,真正将机械培训落实到位。当然在培训评价上,要建立长效机制,为培训的农民建立学习档案[3]。定期进行技能的检查和回访,及时反馈培训实效[4]。在培训时间的选择上,要尽量避免农忙时节,结合机械使用的注意事项和保养问题,充分利用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扩大培训范围。
  (三)强化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践
  在培训开展过程中,为进一步落实技能培训,满足农民的知识需要,培训工作的地点要在田间地头开展实际作业培训。为强化农民的农机使用技巧和维护技巧,基层培训工作可以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机械操作,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帮助农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对机械实际操作的感知能力。真正将培训工作落实到实际操作中来。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培训的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对农业机械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推进作用。在基层教育培训中,我们要契合农民的学习需求,结合实地教学,不断提高培训效果,让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迈向更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利民, 丁仕华, 凌小燕,等. 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实践与创新[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2(4):6-11.
  [2]范学民, 李庆东, 王利民. 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的基础——我国农机教育培训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09(3):3-7.
  [3]刘国平. 农业部提出2010年农业机械化培训目标[J]. 农村百事通, 2010(10):10-10.
  [4]杨丽. 甘州区农业机械化培训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11):6-7.
  作者简介:李素华,女,本科,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农机校,研究方向,农机推广与培训。
其他文献
摘要:环境问题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为了提高中小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在生物学科的教学中很有必要渗透环境保护教育。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初中生物学的实验课中,有许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生物学科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每一个生物实验,在教学中渗透相应的环境保护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对环境现状、环境行为以及未来发展的认知标准,提高中学生有效保护环境的行为。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环境保护  自工业革命以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在中小学阶段更加重视对英语学科素养的培育,呼吁打破传统“中国式”英语教学模式,突破“分数”的限制,更多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在写作方面对学生的其他学科也有所注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因此,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更多的是对写作教学的探讨。我们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寻找中小学英语写作的新发展路径。据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中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
期刊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最近幼儿园的后面再施工,经常声音很大,有时上课声音一响,孩子们总会不自觉地捂着耳朵,所以他们对噪音对环境的危害是有体验的,同时这段时间,我们针对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爱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借助绘本让幼儿亲身感受到整洁、舒适、优美的环境的美好,激发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初步懂得优美的环境,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共同维护。  活动目标:  1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内容,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并从新的角度、新的层面出发,引用趣味元素,给予学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指引学生朝着正确方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未来,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这是语文教师们值得深思的首要问题。丰富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此,我们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从而取得显著的
期刊
摘要:群文阅读,就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内,探索性地阅读一组相关联的文章的阅读方式。准确把握群文阅读的特点,才能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中摒弃传统阅读教学的陈弊,充分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实现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其目的在于通过一组群文的学习,为学生营造生活化、原生态的阅读情境,提供更为丰富而多样的阅读资源,通过多篇有关联的文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的快速发展,对语文教学活动也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要加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落实也明确指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加大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篇文章主要分析在小学高年级
期刊
摘要:化学解题的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第一步迈不开,具体的解题也就无从谈起。尤其是目前的高考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加提高,因而要求同学们必须学会审题。而审题过程中阅读能力是尤为重要的一种能力。通过阅读,获取题目信息、化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化学问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高考;审题;阅读能力  在这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试卷长度增加,信息给予量增大,对
期刊
摘要:设计是一种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的创作活动,它会对人们的各种社会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引导作用,我们一直在提倡把握设计思路“创新设计”、“绿色设计”、“环保设计、”“节能设计”、“人性化设计”,我们都可以将他们综合到和谐的设计中去。而在这个视觉、嗅觉、听觉都要求高度品质的时代,想要把艺术体现的有深度、有文化、有冲击力,那么就必须对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对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设计有高度的提炼,并把这
期刊
“某种程度上,独立教师与独立候选人是相似的,都得把自己完全地敞开,摆在社会公众面前。”这是郭初阳对“独立教师”的理解。他把这种状态称为“自我雇用”,一种不必拘泥于体制和教条的生存方式。  他的这段话顿时让我心生敬佩,也给了我心头突然被阳光照进来,敞亮亮的感觉。我也想把这种理念理解为语文和语文老师对学科和生活朴素、自由的回归。让“语文”做回“语文”,让“生活”回归“生活”。  这也给了我们一种提醒,
期刊
文学中的想象从何而来?来自对现实的加工,凡是文学中与现实不符的都是想象。想象的空间在哪里?在于文字的不能尽意,最顶级的大师也只能是尽力拓展文学的蕴意却无法超越它。而从逻辑学上解释,语言文字是抽象概括出的,永远不能包含一切,也就是说,没有一句话完全正确,除了废话就是错话。我是我,猪是猪,只有这类等价的话才是正确的,但这是废话,其它一切下定义的话语都有待商榷。因为每个概念、文字包含的意思永远不可能相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