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新修订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对学生体能素质的测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要求,对现代高职体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分析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以及新标准对课程教学改革的影响,以推进我国职业化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充实了我国经济转型所需的技术人才资源,但不断下滑的高职学生体能素质敲响了大学生健康体魄养成的警钟,基于此,国家出台了以学生为主要适用对象的体质健康标准,详细规范了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健康及运动问题,高职学生的健康促进工作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教育途径,急需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原则,深化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以高职学生健康体魄养成为核心的体育课程教学系统。
一、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职业技术人才的体能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已经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实现学生体质锻炼的要求,作为公共基础课程,高职体育教学立足职业教育发展基点,紧密结合国家出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求新求变,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也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这一改革发展方向仍存在显著差距,体育课程的标准不尽合理科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未能完全体现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需求,急需对高职体育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同时,高职体育课程还存在理论研究层次较低、教学形式僵化等问题,体育课程教学固守传统模式,未能充分激发高职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同专业的体育课程侧重点各不相同,课程体系混乱;而体育课程师资力量与体育教学场地不足的问题也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另外,职业教育重视校企深度融合,学生经常因赴企业顶岗锻炼而无法参加体育课教学活动,造成高职学生连基本的体育课时都无法保证,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只进行体育课考核,而不进行高职学生体质测试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新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为应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必须立足发展基点,重新调整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以新体质健康标准为基本要求,不断创新改革,尝试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现有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由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转化而来,对高职学生特点、职业教育的需求关注不够,体育课程目标的错位直接造成高职体育课程活力不足,不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应在深入研究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重新确定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角度,要求高职学生在学习并掌握有关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常识,达到体质促进的目标;从能力目标角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行选择部分运动项目开展专项自主练习;并要求高职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针对职业疾病预防的体育能力锻炼;从素质目标角度,培育高职学生健康至上的体育观念,以改善自身体质状况为目标而秉持终身运动理念,运用体育原则,培育高职学生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
(二)重构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
根据新标准中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必测项目要求,综合考量高职教育的特点,坚持强化学生体质的教育目标,打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分层次、分项目、分级别的重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一是实行层次鲜明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以新标准中对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具体要求为依据,进行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项目的整体设计,将符合高职学生职业特点、机体能力以及体质素质的内容和项目纳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之中;二是尊重高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分项目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结合新标准规定的必测项目,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体育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三是结合高职学生体质现状,分级别开展教学活动,以体育健身为指导,帮助高职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与意识;四是对高职体育运动中的部分问题学生开展专门的运动教育,帮助其进行康复体育运动;并将职业教育中职业病的预防与锻炼纳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重视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职业走向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未雨绸缪,突出职业教育中体育课程体系的实用性特点。
(三)变革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基于新健康标准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应根据人体运动发展规律,尝试拓展原有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体育课程单纯传授学生运动技能、技巧的授课形式,走出体育教学误区,探索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首先,重视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强调高职学生自我锻炼、监督及评价的能力,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教学上的积极推动作用;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体育课程授课形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将锻炼、训练、自主练习与课堂练习融合,体现差异性学习特点,鼓励高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体育运动精神,激发其探究式学习兴趣;再次,重视启发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体育植入式授课的形式,创设具体情境,促使高职学生在实际的运动情境中体会并领悟运动的原理及运动精神,加强其对健康的深刻认识,改善高职学生体质,最终达到培育终身体育的理念。
(四)提升高职体育课程的师资水平
在新國家健康标准的推行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谓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者、主要参与者,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及其对新国家健康标准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从高职院校角度看,在完善体育课程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必须着力提升体育课程的师资水平。具体而言,首先,巩固高职院校原有体育教师师资力量,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完善师资队伍,强化新标准的执行力,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其次,以运动育人为核心,注重对高水平体育教育师资力量的引入工作;再次,注重在现有教师中培育体育课程的教学名师,鼓励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反思。
三、结束语
以学生体质发展为核心构建的新国家标准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改革方向,高职院校应把握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将“健康第一”的职业教育体育课程理念贯穿教学改革全过程,应加强对学生体能健康意识的培养与宣传工作,促使高职学生在较好的完成学业、学习技能的同时,能够具备健康生活、科学运动的能力,为国民素质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新贞.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如何推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
[2]魏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J].时代教育,2014(15).
[3]胡靖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
【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职;体育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充实了我国经济转型所需的技术人才资源,但不断下滑的高职学生体能素质敲响了大学生健康体魄养成的警钟,基于此,国家出台了以学生为主要适用对象的体质健康标准,详细规范了高等教育主力军的健康及运动问题,高职学生的健康促进工作逐渐成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价值取向。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教育途径,急需依据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相关原则,深化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以高职学生健康体魄养成为核心的体育课程教学系统。
一、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
职业技术人才的体能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已经成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必须关注的问题。当前,高职院校主要通过体育课程教学实现学生体质锻炼的要求,作为公共基础课程,高职体育教学立足职业教育发展基点,紧密结合国家出台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求新求变,在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也迈出了坚定的步伐。但不可否认的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这一改革发展方向仍存在显著差距,体育课程的标准不尽合理科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计未能完全体现高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需求,急需对高职体育课程进行重新定位。同时,高职体育课程还存在理论研究层次较低、教学形式僵化等问题,体育课程教学固守传统模式,未能充分激发高职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同专业的体育课程侧重点各不相同,课程体系混乱;而体育课程师资力量与体育教学场地不足的问题也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另外,职业教育重视校企深度融合,学生经常因赴企业顶岗锻炼而无法参加体育课教学活动,造成高职学生连基本的体育课时都无法保证,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只进行体育课考核,而不进行高职学生体质测试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
二、基于新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为应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需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必须立足发展基点,重新调整体育课程改革发展方向,以新体质健康标准为基本要求,不断创新改革,尝试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路径。
(一)明确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
现有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往往由大学体育课程目标转化而来,对高职学生特点、职业教育的需求关注不够,体育课程目标的错位直接造成高职体育课程活力不足,不符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应在深入研究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重新确定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角度,要求高职学生在学习并掌握有关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具备一定的体育锻炼常识,达到体质促进的目标;从能力目标角度,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行选择部分运动项目开展专项自主练习;并要求高职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开展针对职业疾病预防的体育能力锻炼;从素质目标角度,培育高职学生健康至上的体育观念,以改善自身体质状况为目标而秉持终身运动理念,运用体育原则,培育高职学生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
(二)重构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
根据新标准中对学生体能素质的必测项目要求,综合考量高职教育的特点,坚持强化学生体质的教育目标,打乱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分层次、分项目、分级别的重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具体包括,一是实行层次鲜明的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以新标准中对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具体要求为依据,进行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项目的整体设计,将符合高职学生职业特点、机体能力以及体质素质的内容和项目纳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之中;二是尊重高职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分项目开展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结合新标准规定的必测项目,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符合自己需求的体育学习内容,使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三是结合高职学生体质现状,分级别开展教学活动,以体育健身为指导,帮助高职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与意识;四是对高职体育运动中的部分问题学生开展专门的运动教育,帮助其进行康复体育运动;并将职业教育中职业病的预防与锻炼纳入到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中,重视职业教育中学生的职业走向与体育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未雨绸缪,突出职业教育中体育课程体系的实用性特点。
(三)变革高职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基于新健康标准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应根据人体运动发展规律,尝试拓展原有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体育课程单纯传授学生运动技能、技巧的授课形式,走出体育教学误区,探索符合高职学生自身特点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首先,重视高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强调高职学生自我锻炼、监督及评价的能力,挖掘学生的主体性在课程教学上的积极推动作用;其次,采用灵活多样的体育课程授课形式,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将锻炼、训练、自主练习与课堂练习融合,体现差异性学习特点,鼓励高职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领悟体育运动精神,激发其探究式学习兴趣;再次,重视启发教学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的体育教学模式,改变传统体育植入式授课的形式,创设具体情境,促使高职学生在实际的运动情境中体会并领悟运动的原理及运动精神,加强其对健康的深刻认识,改善高职学生体质,最终达到培育终身体育的理念。
(四)提升高职体育课程的师资水平
在新國家健康标准的推行过程中,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可谓是体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者、主要参与者,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及其对新国家健康标准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从高职院校角度看,在完善体育课程场地等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必须着力提升体育课程的师资水平。具体而言,首先,巩固高职院校原有体育教师师资力量,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完善师资队伍,强化新标准的执行力,加强学生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其次,以运动育人为核心,注重对高水平体育教育师资力量的引入工作;再次,注重在现有教师中培育体育课程的教学名师,鼓励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反思。
三、结束语
以学生体质发展为核心构建的新国家标准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提供了改革方向,高职院校应把握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利时机,将“健康第一”的职业教育体育课程理念贯穿教学改革全过程,应加强对学生体能健康意识的培养与宣传工作,促使高职学生在较好的完成学业、学习技能的同时,能够具备健康生活、科学运动的能力,为国民素质健康发展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胡新贞.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如何推进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J].现代企业教育,2014(24).
[2]魏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融入大学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J].时代教育,2014(15).
[3]胡靖平.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