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而南京城墙作为南京的文物名片,见证了650多年的历史变迁,向社会传递了文化遗产的信息,对于历史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标识解读工作,也是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文章以南京城墙与太平天国历史的联系为例,阐述了文化遗产标识解读工作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文化遗产;南京城墙;社会价值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50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472年,越国范蠡在城南长干里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史料可考南京最早的筑城史。公元前333年,战国楚威王置“金陵邑”于石头山。公元229年,三国都城东吴的迁徙和建设标志着南京开始成为国都。后来,东晋、南宋、齐、梁、陈、南唐、太平天国与民国都定都在南京,南京作为首都已有449年的历史了。
从东吴建都开始,南京历经10个朝代,历代城址相互叠压。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南京古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形成了南京这座城市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特别是明初定都南京,南京城的大规模营建在南京城市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南京城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京为牵头城市,积极开展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是推动城市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推动南京城墙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南京市政府主动搭建起资深级的招牌城市文化,并草拟制定了《南京城墙保护和利用两年的行动计划书(2017—2018年)》。旨在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强化南京城墙及周边地区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推进城墙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以城墙为纽带,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聚合串聯城墙周边文化旅游资源,治理环境,实现文化旅游一体化。加大推进品牌推广和文物保护工程,拓建环城墙文化、悠闲旅游胜地,不断优化和改进城市生活环境,凸显城市文化的作用,打造城市文化的总体风格,深层次地展示历史古城的魅力和优雅。两年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开展南京城墙文化遗产解读工作,在重要的遗址遗迹处设置南京城墙文化解读标识牌和说明牌。
1 南京城墙见证冷兵器时代战例——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京城墙在冷兵器时代具有高度的军事防御价值。作为城市防御建筑体系,南京城墙在地区性战事尤其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发挥了巨大作用。1853年4月,太平天国搭建起稳妥的天京城防护墙,着力改进天京城内军事防卫系统。太平军在各城门外据险筑垒,其中城南聚宝门外雨花台营垒最大。在城市的东北方向,太平军修葺了两个重点防卫的兵营和天堡城。天堡城位于现在的山西省紫金山系,与城内雄伟壮阔的富贵山相对应。地堡城修葺在紫金山下,邻近城墙底部,与天堡城遥遥相对。
1862年5月,湘军水师在天京城西侧攻霸占了头关、江新州和蒲包州,大军的船只驻扎在天京城的秦淮河口外侧,并紧急封闭了护城河的入口。曾国荃的湘军则直接奔赴到天京城外的雨花台要塞营地,天京城再次被湘军军队困住。一直到1862年的10月份,太平军侵入了曾国荃部营地,围困湘军长达余月之久,但仍未能摆脱这种围困。
1863年6月,湘军连续攻克雨花台以北多座营垒,一直进逼到聚宝门(今中华门)外。1863年11月,湘军驻扎孝陵卫,除太平门外紫金山第三峰上的天保城、地保城被太平军严密控制,以及城北神策、金川尚且未被湘军完全封锁之外,湘军已直逼天京11座城门之下。湘军首次袭击了天京的城墙,摧毁了城北神策门周围十几堵城墙。
1864年2月,太平军敢死队突出朝阳门,试图偷袭孝陵卫湘军大营,结果失利,湘军趁势攻陷天保城,进而驻扎神策、金川两处,天京城13座城门几乎都被围剿,天京城被重重包围。
2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清军龙脖子破城处遗址
1864年5月,天京城外最后一座要塞——地堡城被湘军攻陷,湘军不分昼夜在东、北两侧挖地下通道,打算炸毁城墙。金川门这一处的湘军挖地道三条,神策门以北湘军挖地道两条,神策门正对面湘军挖地道六条。太平军守城将领采用瓮听、修筑月城、对挖地道等方法,破坏湘军所挖大部分地道,湘军连日猛攻不能得手。地堡城的地理海拔高于对面的南京城墙,湘军在地保城内架起了炮楼不分日夜地轰炸这座城市,使得太平军节节败退,根本没有办法去应对城墙外围内地下通道作战的清军。
1864年7月19日,湘军挖掘地道,轰塌太平门城垣20余丈,蜂拥抢入。太平军与敌鏖战3个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城破。接着神策门、聚宝门、水西门、汉西门均被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一直到11月份的时候,湘军总将曾国藩派遣人修葺了这段城墙的缺口,并在此立碑纪念此事。碑文记载:道光三十年(1850),广西盗贼洪秀全等人发生暴动。咸丰三年(1853)2月10日,金陵沦陷,咸丰沦为傀儡。经过八年的围攻,该师于1860年3月垮台。窃贼获得势头,侵犯了16个省,大概有300万人。从同治元年(1862)五月开始,浙江总督曾国荃就带领他的军队围剿了金陵。一直到1864年10月份,他派遣工匠修补了这个缺口。石碑立成,曾国藩书写碑文说:“穷天下力,复此金汤,苦哉将士,来者勿忘!”它记载了湘军为争夺天京城的沉痛代价。此处立有一块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太平门缺口碑”的牌子。
太平门城墙修复碑(具体位置在太平门东段城墙外端)在城墙交汇处,石碑标明重修城墙“东界”和“西界”,中间是修城记事碑,碑文是“光绪十二岁,孟勰岳修宪东段太平门,修复二回”等字样。从碑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太平门东段已修葺过两次,第一次是1864年11月份,由曾国藩派遣工匠进行翻修;第二次由江浦知县黄国忠在1886年的时候负责修葺。
依据曾国荃在1889年的“表忠纪念碑”(历史记载为光绪十五年)(现存至今,碑长度为180厘米,宽度为835厘米),就是映照了当时被炸毁的20米城墙。曾国藩当时上报给高级官员就曾说道“20米的城墙被轰开”。随着时间的推移,22年之后,黄国忠监督了城墙的建设,新发现的碑文清楚地表明“修太平门东首城墙一段长度为十五米”。两个不同长度的记录足以显明在出口的东侧有两个间隙。曾国藩监督修补太平门洞头龙颈附近的大间隙,黄国忠监督修补左边的小间隙。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太平天国缺口碑和修复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太平门缺口碑及文物保护碑在军事区内,普通市民及游客无缘一见,需要在城墙外侧破城处的木栈道附近设置标识,加以解读。
3 让文化遗产融入公众生活,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
文化遗产呈现在特殊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当中,与当地人民生活的历史背景、文化和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参照2005年国际古迹理事会第十五届会议下达的《西安宣言》,文化遗产除了材料和视觉层面上的意义外,还与古代标志建筑物遗址和历史区的附近环境有明显的关系。从自然环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历史遗产和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风貌、生活习惯、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对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层次、经济动向、文化涵养、管理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迎合当地的文化,与当地社区搭建起合作和交流的友好桥梁。
南京是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审核申报遗产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具有社会意义和能产生社会效应的遗产。南京市民与城墙之间的情感联系紧密,表明南京城墙不仅有历史文化意义,也有其社会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南京极具优势,城砖上的铭文、与城墙有关的地名、故事和诗作等都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列入申遗文本中。
文化遗产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相互映衬的作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也是因为人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为了迎合人类多重性的文化需要,它的终极宗旨就是使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得到继承。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弘扬,才能实现精神文化层面的升华。故而,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各个方面,第一步想到的就是人的因素,牵扯的有古人、今人和后人。
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公众资源和财富,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自然人、志愿者、人民群众等都是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方,也是保护和传承的对象,所有的相关者都是其主人,因此都应发挥主人翁意识与作用。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我们每一代人都既有分享文化遗产的权利,又有保护文化遗产并传于后世的责任。
关键词:文化遗产;南京城墙;社会价值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古都和历史文化名城,拥有2500年的建城史。公元前472年,越国范蠡在城南长干里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史料可考南京最早的筑城史。公元前333年,战国楚威王置“金陵邑”于石头山。公元229年,三国都城东吴的迁徙和建设标志着南京开始成为国都。后来,东晋、南宋、齐、梁、陈、南唐、太平天国与民国都定都在南京,南京作为首都已有449年的历史了。
从东吴建都开始,南京历经10个朝代,历代城址相互叠压。在历史的沧桑巨变中,南京古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形成了南京这座城市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特别是明初定都南京,南京城的大规模营建在南京城市发展史上影响深远。南京城墙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京为牵头城市,积极开展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是推动城市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为了推动南京城墙在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应用,南京市政府主动搭建起资深级的招牌城市文化,并草拟制定了《南京城墙保护和利用两年的行动计划书(2017—2018年)》。旨在正确处理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强化南京城墙及周边地区整体性的城市设计,推进城墙与现代城市功能的有机融合。以城墙为纽带,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聚合串聯城墙周边文化旅游资源,治理环境,实现文化旅游一体化。加大推进品牌推广和文物保护工程,拓建环城墙文化、悠闲旅游胜地,不断优化和改进城市生活环境,凸显城市文化的作用,打造城市文化的总体风格,深层次地展示历史古城的魅力和优雅。两年行动计划中,明确要求开展南京城墙文化遗产解读工作,在重要的遗址遗迹处设置南京城墙文化解读标识牌和说明牌。
1 南京城墙见证冷兵器时代战例——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是19世纪中叶中国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京城墙在冷兵器时代具有高度的军事防御价值。作为城市防御建筑体系,南京城墙在地区性战事尤其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曾发挥了巨大作用。1853年4月,太平天国搭建起稳妥的天京城防护墙,着力改进天京城内军事防卫系统。太平军在各城门外据险筑垒,其中城南聚宝门外雨花台营垒最大。在城市的东北方向,太平军修葺了两个重点防卫的兵营和天堡城。天堡城位于现在的山西省紫金山系,与城内雄伟壮阔的富贵山相对应。地堡城修葺在紫金山下,邻近城墙底部,与天堡城遥遥相对。
1862年5月,湘军水师在天京城西侧攻霸占了头关、江新州和蒲包州,大军的船只驻扎在天京城的秦淮河口外侧,并紧急封闭了护城河的入口。曾国荃的湘军则直接奔赴到天京城外的雨花台要塞营地,天京城再次被湘军军队困住。一直到1862年的10月份,太平军侵入了曾国荃部营地,围困湘军长达余月之久,但仍未能摆脱这种围困。
1863年6月,湘军连续攻克雨花台以北多座营垒,一直进逼到聚宝门(今中华门)外。1863年11月,湘军驻扎孝陵卫,除太平门外紫金山第三峰上的天保城、地保城被太平军严密控制,以及城北神策、金川尚且未被湘军完全封锁之外,湘军已直逼天京11座城门之下。湘军首次袭击了天京的城墙,摧毁了城北神策门周围十几堵城墙。
1864年2月,太平军敢死队突出朝阳门,试图偷袭孝陵卫湘军大营,结果失利,湘军趁势攻陷天保城,进而驻扎神策、金川两处,天京城13座城门几乎都被围剿,天京城被重重包围。
2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清军龙脖子破城处遗址
1864年5月,天京城外最后一座要塞——地堡城被湘军攻陷,湘军不分昼夜在东、北两侧挖地下通道,打算炸毁城墙。金川门这一处的湘军挖地道三条,神策门以北湘军挖地道两条,神策门正对面湘军挖地道六条。太平军守城将领采用瓮听、修筑月城、对挖地道等方法,破坏湘军所挖大部分地道,湘军连日猛攻不能得手。地堡城的地理海拔高于对面的南京城墙,湘军在地保城内架起了炮楼不分日夜地轰炸这座城市,使得太平军节节败退,根本没有办法去应对城墙外围内地下通道作战的清军。
1864年7月19日,湘军挖掘地道,轰塌太平门城垣20余丈,蜂拥抢入。太平军与敌鏖战3个小时,终因寡不敌众,城破。接着神策门、聚宝门、水西门、汉西门均被攻破,太平天国都城天京陷落。一直到11月份的时候,湘军总将曾国藩派遣人修葺了这段城墙的缺口,并在此立碑纪念此事。碑文记载:道光三十年(1850),广西盗贼洪秀全等人发生暴动。咸丰三年(1853)2月10日,金陵沦陷,咸丰沦为傀儡。经过八年的围攻,该师于1860年3月垮台。窃贼获得势头,侵犯了16个省,大概有300万人。从同治元年(1862)五月开始,浙江总督曾国荃就带领他的军队围剿了金陵。一直到1864年10月份,他派遣工匠修补了这个缺口。石碑立成,曾国藩书写碑文说:“穷天下力,复此金汤,苦哉将士,来者勿忘!”它记载了湘军为争夺天京城的沉痛代价。此处立有一块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太平门缺口碑”的牌子。
太平门城墙修复碑(具体位置在太平门东段城墙外端)在城墙交汇处,石碑标明重修城墙“东界”和“西界”,中间是修城记事碑,碑文是“光绪十二岁,孟勰岳修宪东段太平门,修复二回”等字样。从碑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太平门东段已修葺过两次,第一次是1864年11月份,由曾国藩派遣工匠进行翻修;第二次由江浦知县黄国忠在1886年的时候负责修葺。
依据曾国荃在1889年的“表忠纪念碑”(历史记载为光绪十五年)(现存至今,碑长度为180厘米,宽度为835厘米),就是映照了当时被炸毁的20米城墙。曾国藩当时上报给高级官员就曾说道“20米的城墙被轰开”。随着时间的推移,22年之后,黄国忠监督了城墙的建设,新发现的碑文清楚地表明“修太平门东首城墙一段长度为十五米”。两个不同长度的记录足以显明在出口的东侧有两个间隙。曾国藩监督修补太平门洞头龙颈附近的大间隙,黄国忠监督修补左边的小间隙。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太平天国缺口碑和修复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太平门缺口碑及文物保护碑在军事区内,普通市民及游客无缘一见,需要在城墙外侧破城处的木栈道附近设置标识,加以解读。
3 让文化遗产融入公众生活,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于民
文化遗产呈现在特殊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当中,与当地人民生活的历史背景、文化和情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参照2005年国际古迹理事会第十五届会议下达的《西安宣言》,文化遗产除了材料和视觉层面上的意义外,还与古代标志建筑物遗址和历史区的附近环境有明显的关系。从自然环境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所有历史遗产和当代人类社会的精神风貌、生活习惯、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对其他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层次、经济动向、文化涵养、管理方式等方面都需要迎合当地的文化,与当地社区搭建起合作和交流的友好桥梁。
南京是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的牵头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审核申报遗产的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具有社会意义和能产生社会效应的遗产。南京市民与城墙之间的情感联系紧密,表明南京城墙不仅有历史文化意义,也有其社会意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南京极具优势,城砖上的铭文、与城墙有关的地名、故事和诗作等都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列入申遗文本中。
文化遗产对人类的生产和发展有着相辅相成、相互映衬的作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文化遗产也是因为人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为了迎合人类多重性的文化需要,它的终极宗旨就是使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得到继承。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人们的尊重和弘扬,才能实现精神文化层面的升华。故而,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各个方面,第一步想到的就是人的因素,牵扯的有古人、今人和后人。
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公众资源和财富,政府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自然人、志愿者、人民群众等都是文化遗产的利益相关方,也是保护和传承的对象,所有的相关者都是其主人,因此都应发挥主人翁意识与作用。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我们每一代人都既有分享文化遗产的权利,又有保护文化遗产并传于后世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