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教育部已经对高职院校学生实行“1+X”的政策,目的让学生通过校内教学和校外社会资源,培养能操作一种或是多种实践性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就在高职教育领域内受到了重视。本文将围绕在高职院校的重要课程《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中开展强调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的原因和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研究
引言
工匠精神要求人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或者制作某种东西时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一种能够督促个人具备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也是一种激励个人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这是个人注重职业奉献精神的体现[1]。工匠精神的倡导是我国实现“制造”到“智造”,“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这一系列高效转变的重要内容,所以向培育建设国家人才的高等院校输入这种教育理念至关重要。为了更加有效的把“工匠精神”融入到课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匠心的宣传,因此,展开高质量的思政教育非常重要。所以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当下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些情况,以及思政教育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展开简单的讨论。
一、高职的思政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开展高质量思政教育的意识不够,学生主动吸收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等等,整个校园环境关于传授工匠精神的积极氛围更是缺乏。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氛围都崇尚“读书升官”的观念,这种唯有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的想法以及“填鸭式教育”对书本理论知识过度注重的传统,让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自然背负了一种学生迫不得已的“次要选择”或者“次等教育”之类的偏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这类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缺失,也很难意识到塑造工匠精神这种内在信仰的力量及其指导价值。
虽然目前看来,我国的高職教育水平整体办学水平有所改进,学生的培养成果和当前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贴近,但是从这些院校办学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只做到了技术培养。强调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没有很好的与学生的课堂教学相融合,也很少贯穿到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二、强调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在《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应用分析
《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是高职虚拟现实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种三维建模技能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对三维模型师职业所需要的三维模型方案进行整体构思和设计。工匠精神是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职业技能向更精深的方向发展的内在力量,让他们在意识形态层面能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高要求高标准[2]。
(一)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和实践当中
高职院校需要对老师的思政教育做出要求和培训,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在模型设计与制作课堂上传递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将这种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当中,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精益求精的态度用来创造生产价值。学校应当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比如我校与“完美世界”洽谈合作办学。做到洞察企业对需求人才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课程内容的设置,专业技能的培训,让学生能够在扎实的实操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引入“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上举例或者让学生们观看相关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国产科幻电影里程碑的《流浪地球》,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撰写学习心得等等,激发学生的自信、爱国精神、以及对专业执着、精益、专注等。
(二)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将这种宣扬敬业、实干的优秀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之中,将它作为一种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力求打造类似于“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理论实践相结合”等等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推崇“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环境影响,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优秀的思维方式贯穿到现实的实践当中。我校建立“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大师工作室”,为开展“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文化氛围基础。
(三)创新思政教育的施教方式
老师可以对课堂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改造,把老师一人讲课变成全班一起“头脑风暴”,比如用感人的“匠人”案例来引发学生共鸣和讨论;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来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做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相互交流,在时间空间上都能做到灵活沟通的效果;可以丰富学生成绩的考核形式,不只是看试卷成绩也要综合考虑他们在其他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但是不论课堂形式如何,都要明确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内外兼备的综合型人才,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可以承担岗位之责,创造高效的生产,还能有勇于创新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内在追求。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育却忽略了提高学生在意识形态的高度。时代的进步提出了对人才内外兼备的要求,成为建设国家的工匠,不能只是注重物质层面的进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课程教学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围绕工匠精神展开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是职业院校最终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意识到从事某份职业的使命感,为之付出经历和时间,是获得社会认可与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时代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需要耐心专注、吃苦耐劳的从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之梦的能工巧匠。
参考文献
[1]钱俊,钱琛.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19-20.
[2]张健.职教育人的高标: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与职业人格[J].当代职业教育,2020(02):31-37.
基金来源:1、首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项目“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项目编号:KCSZ31)阶段性成果。
2、本论文为2019年度柳州市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VR方向)的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LZZJS2019C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庆祥(1984—),男,汉族,籍贯:河南安阳,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历:风景园林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虚拟现实(VR)领域。
关键词:工匠精神;课程思政、教育内容研究
引言
工匠精神要求人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或者制作某种东西时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是一种能够督促个人具备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也是一种激励个人勇于创新的内在动力,这是个人注重职业奉献精神的体现[1]。工匠精神的倡导是我国实现“制造”到“智造”,“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这一系列高效转变的重要内容,所以向培育建设国家人才的高等院校输入这种教育理念至关重要。为了更加有效的把“工匠精神”融入到课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匠心的宣传,因此,展开高质量的思政教育非常重要。所以接下来,本文将围绕当下我国高职教育的一些情况,以及思政教育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展开简单的讨论。
一、高职的思政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开展高质量思政教育的意识不够,学生主动吸收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等等,整个校园环境关于传授工匠精神的积极氛围更是缺乏。受我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整个社会氛围都崇尚“读书升官”的观念,这种唯有读书才是唯一出路的想法以及“填鸭式教育”对书本理论知识过度注重的传统,让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自然背负了一种学生迫不得已的“次要选择”或者“次等教育”之类的偏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这类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缺失,也很难意识到塑造工匠精神这种内在信仰的力量及其指导价值。
虽然目前看来,我国的高職教育水平整体办学水平有所改进,学生的培养成果和当前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贴近,但是从这些院校办学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来看,他们中的大多数只做到了技术培养。强调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没有很好的与学生的课堂教学相融合,也很少贯穿到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二、强调工匠精神的思政教育在《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应用分析
《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是高职虚拟现实技术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掌握各种三维建模技能的核心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对三维模型师职业所需要的三维模型方案进行整体构思和设计。工匠精神是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职业技能向更精深的方向发展的内在力量,让他们在意识形态层面能够对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高要求高标准[2]。
(一)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和实践当中
高职院校需要对老师的思政教育做出要求和培训,让他们能够意识到在模型设计与制作课堂上传递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只有将这种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当中,学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将精益求精的态度用来创造生产价值。学校应当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比如我校与“完美世界”洽谈合作办学。做到洞察企业对需求人才提出的要求,不断改进课程内容的设置,专业技能的培训,让学生能够在扎实的实操工作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可以引入“双元制”、“现代学徒制”等多元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上举例或者让学生们观看相关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国产科幻电影里程碑的《流浪地球》,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撰写学习心得等等,激发学生的自信、爱国精神、以及对专业执着、精益、专注等。
(二)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
将这种宣扬敬业、实干的优秀文化融入校园环境之中,将它作为一种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力求打造类似于“立德竞先,崇技尚能”“理论实践相结合”等等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推崇“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让学生能够受到良好的环境影响,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逐渐将这些优秀的思维方式贯穿到现实的实践当中。我校建立“党员教育示范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大师工作室”,为开展“工匠精神”与“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文化氛围基础。
(三)创新思政教育的施教方式
老师可以对课堂形式进行合理的创新改造,把老师一人讲课变成全班一起“头脑风暴”,比如用感人的“匠人”案例来引发学生共鸣和讨论;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作用来让学生和老师能够做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的相互交流,在时间空间上都能做到灵活沟通的效果;可以丰富学生成绩的考核形式,不只是看试卷成绩也要综合考虑他们在其他方面做出的努力和成果。
但是不论课堂形式如何,都要明确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内外兼备的综合型人才,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能力可以承担岗位之责,创造高效的生产,还能有勇于创新和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内在追求。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注重实践能力的培育却忽略了提高学生在意识形态的高度。时代的进步提出了对人才内外兼备的要求,成为建设国家的工匠,不能只是注重物质层面的进步。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学生的课程教学之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围绕工匠精神展开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是职业院校最终培养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学生而言,能够意识到从事某份职业的使命感,为之付出经历和时间,是获得社会认可与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个时代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需要耐心专注、吃苦耐劳的从业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实现中国伟大复兴之梦的能工巧匠。
参考文献
[1]钱俊,钱琛.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8):19-20.
[2]张健.职教育人的高标: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与职业人格[J].当代职业教育,2020(02):31-37.
基金来源:1、首批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立项项目“三维模型设计与制作”(项目编号:KCSZ31)阶段性成果。
2、本论文为2019年度柳州市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VR方向)的技能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LZZJS2019C01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庆祥(1984—),男,汉族,籍贯:河南安阳,单位: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历:风景园林硕士,职称: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虚拟现实(VR)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