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是一门比较尴尬的学科,它不同于普通高中的语文,要参加高考,学生必须好好地学。同时它又不同于职业中学的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关系到学生将来的能否就业的问题,学生不敢马虎。而职中语文由于没有显见的利害关系,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再加上我们不少语文老师本身认识不够,所以职中语文学科就被逐渐边缘化。语文学科要想得到学生的青睐,就必须注重语文学科的实用性,贴近学生的需要。
[关键词]强化 职中语文 口语教学
我们知道,语文能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其中“说”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但这一点却往往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忽视的。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交际能力,无论是在求职、业务洽谈、工作交流、还是思想沟通中都是一个人的名片,甚至可以说起着关键的作用。可是,由于平时我们的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口语训练,职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却不容乐观,讲话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思维混乱、语言贫乏、干瘪无趣的现象相当普遍。不少学生在求职面试时由于“说”的能力无法令人满意而失去机会。有的人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由于拙于交流,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难有出头之日。
所以,职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将它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来对待。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口语教学,正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可塑性
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对学生一生负责的精神,克服自身的惰性思想,把口语教学与训练当作职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大头来做,要舍得花时间,舍得投入精力。真正搞好口语教学。必须承认,不少老师在口语教学这个问题上,认识不够,把一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看作是先天性的,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顺其自然,其实,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的,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在认识上,教师不仅要解放自身思想,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积极投入到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学习上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搞好口语训练。只有师生都重视起来,口语教学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落在实处。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训练他们大胆表达的胆量、激发他们乐于表达的热情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的畏惧心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而职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不少人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智不如人,甚至自认为低人一等。它们跟别人谈话的时候,不敢正视对方眼睛,有的未语脸红,尤其是害怕当众说话,这些都是自卑的心理在作怪,所以,我们在平时要多与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不夸大,不回避。帮助他们寻找出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认识到,人人都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各不相同,要取长补短,不能只看别人的长处,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短处,从而强化其自信心。
既然怕在公共场合讲话,那么就一定要在分共场合逼着他们去讲话,通过反复的锻炼,使他们克服紧张心理,本人在平时上语文课时,常常要求学生站到讲台上来,面对着同学讲话,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胆量。当然,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先让学生在一个小组内讲话,然后在大组内讲话,最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这样不断地扩大讲话的受众范围,增强其应对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每迈出勇敢的一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我们在进行口语训练时,一定要把讲话情境创设得符合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水平,贴近他的生活,话题轻松一点,愉快一点,以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的热情。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想说,乐说,不吐不快。
三、有具体科学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思维水平决定的。一个人不能把话讲清楚是因为他没有想清楚。所以,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平时在语文课堂上要适当进行思维的训练,如由表及里的顺序,由果探因的追溯,由现象到本质的挖掘,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等等。
和其他的训练与学习一样,口语训练也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一上来就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可以从基本的叙述性的训练开始,比如,请学生朗读一篇课文,然后复述课文内容,这一步主要是以训练胆量为主;再进入理解性的讲述,比如,可以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这在前一基础上有了提高,因为复述课文基本上不要自己重新组织语言,而理解性的讲述则要自己进行思维上概括与表述上重组;第三步是创造性的讲述了,这个过程与前两个相比,有质的变化,因为它完全脱离了现成的材料,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观表达了。这三个过程之间体现的就是由易到难的顺序,
口语训练应该强调实战演练,强调情境的创设,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应尽量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依据身边的真实环境来进行口语训练,没有必要,也不能够过多地虚设情境,让学生来模仿表达,这样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做作的感觉,从而影响实际效果。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能模拟情境,而是说不能滥用。
口语表达还要结合肢体语言,才能把想法表达得更充分,更到位,所以,我们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还是对学生的整个肢体语言进行引导,不能光局限于讲,还要进行适当的演。
四、加大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力度,形成奖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激励机制
只有教学,没有检测,是很难有好的效果的,所以,口语教学也要有一定的考核办法来保障。语文口语表达水平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模式来考核,这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可以发动学生来讨论一个标准,成立一个考核组,让学生们自己来进行逐个考评,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与任务来要求我们,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对学生真正负责的语文教师,就不能不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
编辑/游嘉宜
[关键词]强化 职中语文 口语教学
我们知道,语文能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听、说、读、写。其中“说”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但这一点却往往是我们语文老师最忽视的。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了,口头表达能力作为一种最重要的交际能力,无论是在求职、业务洽谈、工作交流、还是思想沟通中都是一个人的名片,甚至可以说起着关键的作用。可是,由于平时我们的教学中缺乏有效的口语训练,职中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却不容乐观,讲话时结结巴巴、语无伦次、思维混乱、语言贫乏、干瘪无趣的现象相当普遍。不少学生在求职面试时由于“说”的能力无法令人满意而失去机会。有的人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由于拙于交流,不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难有出头之日。
所以,职中语文课堂上,老师应重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将它作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来对待。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口语教学,正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可塑性
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本着对学生未来负责,对学生一生负责的精神,克服自身的惰性思想,把口语教学与训练当作职中语文教学工作的大头来做,要舍得花时间,舍得投入精力。真正搞好口语教学。必须承认,不少老师在口语教学这个问题上,认识不够,把一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看作是先天性的,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顺其自然,其实,优秀的口头表达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获得的,无数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在认识上,教师不仅要解放自身思想,还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积极投入到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学习上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搞好口语训练。只有师生都重视起来,口语教学工作才有可能做好,落在实处。
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训练他们大胆表达的胆量、激发他们乐于表达的热情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第一步就是要消除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的畏惧心理,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而职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较差,不少人存在着严重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智不如人,甚至自认为低人一等。它们跟别人谈话的时候,不敢正视对方眼睛,有的未语脸红,尤其是害怕当众说话,这些都是自卑的心理在作怪,所以,我们在平时要多与学生谈心,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不夸大,不回避。帮助他们寻找出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认识到,人人都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优点。各不相同,要取长补短,不能只看别人的长处,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短处,从而强化其自信心。
既然怕在公共场合讲话,那么就一定要在分共场合逼着他们去讲话,通过反复的锻炼,使他们克服紧张心理,本人在平时上语文课时,常常要求学生站到讲台上来,面对着同学讲话,以此来锻炼他们的胆量。当然,这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先让学生在一个小组内讲话,然后在大组内讲话,最后再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话。这样不断地扩大讲话的受众范围,增强其应对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学生每迈出勇敢的一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另外,我们在进行口语训练时,一定要把讲话情境创设得符合职业中学学生的实际水平,贴近他的生活,话题轻松一点,愉快一点,以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的热情。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想说,乐说,不吐不快。
三、有具体科学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进行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思维水平决定的。一个人不能把话讲清楚是因为他没有想清楚。所以,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平时在语文课堂上要适当进行思维的训练,如由表及里的顺序,由果探因的追溯,由现象到本质的挖掘,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归纳与演绎的方法,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等等。
和其他的训练与学习一样,口语训练也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一上来就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他进行口语训练的积极性。可以从基本的叙述性的训练开始,比如,请学生朗读一篇课文,然后复述课文内容,这一步主要是以训练胆量为主;再进入理解性的讲述,比如,可以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这在前一基础上有了提高,因为复述课文基本上不要自己重新组织语言,而理解性的讲述则要自己进行思维上概括与表述上重组;第三步是创造性的讲述了,这个过程与前两个相比,有质的变化,因为它完全脱离了现成的材料,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观表达了。这三个过程之间体现的就是由易到难的顺序,
口语训练应该强调实战演练,强调情境的创设,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应尽量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依据身边的真实环境来进行口语训练,没有必要,也不能够过多地虚设情境,让学生来模仿表达,这样的训练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做作的感觉,从而影响实际效果。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能模拟情境,而是说不能滥用。
口语表达还要结合肢体语言,才能把想法表达得更充分,更到位,所以,我们在进行口语训练时还是对学生的整个肢体语言进行引导,不能光局限于讲,还要进行适当的演。
四、加大对口语表达能力的考核力度,形成奖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激励机制
只有教学,没有检测,是很难有好的效果的,所以,口语教学也要有一定的考核办法来保障。语文口语表达水平很难用一个量化的模式来考核,这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可以发动学生来讨论一个标准,成立一个考核组,让学生们自己来进行逐个考评,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训练的过程。
虽然教育主管部门还没有一个硬性的指标与任务来要求我们,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对学生真正负责的语文教师,就不能不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
编辑/游嘉宜